伊萊克斯「冰敗」中國之旅

2020-12-21 網易財經

品牌與質量名實不副,殺入二級市場有量無利,重回高端竟遭車輪大戰……叱吒世界家電市場的伊萊克斯,卻在中國留下一個落寞的背影。然而,但凡看似偶然的巧合,其實都是宿命的必然。

從1997年進入中國那天起,就宿命般地成了中國家電市場淘汰賽的犧牲者,一連串的「救贖之戰」,卻總事與願違,2009年2月,伊萊克斯,這個在全球叱吒風雲的國際家電巨子不得不關閉其在中國最大的生產線——長沙中意冰箱基地,其後在國內冰箱市場日漸萎縮,甚至在大部分城市消失。10餘年的中國之旅落得如此狼狽不堪,正是一系列的失誤造成的。

瓦倫堡家族在全球商界可謂叱吒風雲,愛立信、ABB、沃爾沃、斯堪尼亞重型汽車公司、SAS航空公司……這些公司的最大股東是同一個家族,即瑞典瓦倫堡家族。1990年代中後期,瓦倫堡家族在斯德哥爾摩股市所佔份額超過了40%,其龍頭企業伊萊克斯電器在全球年銷售額也達到1380億元人民幣。 1996年10月,伊萊克斯做出兵進中國的「作戰命令」!

第一局:綏靖之禍(1996~1997年) 為了快速布局中國,縮短投資回報期,伊萊克斯公司借鑑當時跨國企業的普遍做法:收購競爭實力不大的本土製冷企業,在短時間內獲得快速發展,還可繞過政策上的限制。

★綏靖中意

為了尋找到跳板,伊萊克斯找到了長沙中意冰箱廠。中意此時正連年虧損,瀕臨破產。「一個鍋要補,一個要補鍋」,沒費什麼工夫,伊萊克斯便以4億元人民幣輕鬆獲得長沙中意60%的股份。依靠這個信手拈來的生產線,伊萊克斯產能迅速提高。默默無聞的中意冰箱搖身一變,成為聞名全球的伊萊克斯,一時之間,伊萊克斯推出的新靜界冰箱源源不斷從長沙流往各地,品牌知名度甚至達到32%。

這種局面沒有維持多久。此時的中國家電品牌已經多年徵戰,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競爭手法,海爾、美菱等國產品牌已經非常善於利用概念戰、功能戰、價格戰來對付外資品牌。

美菱率先推出納米概念冰箱,迎戰伊萊克斯的新靜界,海爾緊隨其後推出變頻冰箱,科龍則不失時機打出生態保鮮牌。這些新穎的概念,在消費者眼裡時尚而卓越,毫不遜色於伊萊克斯的新境界。

倉促上馬的伊萊克斯顯然還沒有做好與本土品牌對決的準備。為了應對本土品牌的概念戰,伊萊克斯採取了跟隨老對手西門子的策略,推出智靈系列和省電奇兵系列。 面對伊萊克斯,本土品牌毫不猶豫地開始阻擊。

海爾率先採用電子溫控技術,推出一款日耗電量僅0.48度的全頻冰箱。這款冰箱幾乎只有伊萊克斯冰箱能耗標準的一半。海爾還在各地大規模投放「噪音一半,省電一半」的廣告,從氣勢上壓倒了伊萊克斯。 同時,新飛、長嶺也紛紛打出節電牌。

伊萊克斯因為採用的是中意生產線,還沒來得及進行技術升級,不得不繼續使用機械溫控技術,但這種技術生產的冰箱根本無法和海爾相比,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的經銷商紛紛對伊萊克斯提出加快技術投入的建議。然而,此時歐洲市場戰意正酣,伊萊克斯總部無暇顧及中國市場。

★危機初現

此時,伊萊克斯產能繼續擴大,質量問題也開始頻繁出現,在縮小投資的戰略前提下,伊萊克斯冰箱的技術也沒有進行升級。儘管伊萊克斯的技術人員馬不停蹄,但質量問題依然成為品牌的致命傷。1997年11~12月,質量投訴一度達到11.2%。質量成本大幅度上升,也加劇了伊萊克斯品牌低端化的不良傳播。

在冰箱生產材料的選擇上,伊萊克斯也出現疏漏,因為內膽材料的熱脹冷縮係數測算不準,材料不過關,冰箱頻繁出現內膽裂紋現象,這不但導致水分滲漏,生鏽,而且還導致耗電劇增,一時間,投訴四起。

品牌與質量的名不副實,導致伊萊克斯信譽度直線下降,甚至一度被市場認為是個只耗電不幹活的廢物,1997全年伊萊克斯賣出了1萬臺冰箱,虧損1.5億元。伊萊克斯陷入困境。

第二局:全盤「中國化」(1998~2003年) 1997年12月,伊萊克斯做出撤出中國的決定。撤出的代價是至少要再投入6500萬美元才能收拾殘局。面對這種肉包子打狗式的投資,瓦倫堡家族毫不客氣地否決。 此時,擺在伊萊克斯中國面前的只有一條路,扭虧為贏,而且是在拿不到一分錢投資的前提下!

背水一戰,伊萊克斯選中了時任百事可樂食品(中國)總裁的劉小明。投桃報李,劉小明給了伊萊克斯總部一個承諾,不要瓦倫堡家族一分錢,保證讓伊萊克斯鹹魚翻身!兩者一拍即合。

劉小明中選的原因只有一個,中國市場需要一位熟悉中國本土文化的人來打拼。 劉小明最清楚自己的身價,他提出要求:市場他全權負責,伊萊克斯每年收取銷售額4%的品牌使用費。條件苛刻,但困於市場泥潭中的伊萊克斯,已經缺少討價還價的資本。

★捨棄高端,保住市場

在劉小明看來,伊萊克斯已經在消費者心中形成了質量欠佳的印象,重回高端卻無資金,逆水行船不如順水推舟,將銷售重心由中心大城市移向二、三級市場,在中低端市場尋找新出路。

1998年1月,劉小明宣布了他的市場方案:利用品牌勢能,挖掘中低端市場價值。別無選擇的伊萊克斯總部默許了劉小明的策略。

為了在中低市場取得份額優勢, 伊萊克斯首先進行了渠道變革。伊萊克斯不惜給經銷商高於海爾等其他品牌5%以上的年終返利,並且保證冰箱經銷商都能得到8%以上的純利。在國際品牌中伊萊克斯給經銷商的返利是全行業最高的。

依靠巨大的返利誘惑,伊萊克斯先是和國美籤訂了20億元的訂單,隨後海爾、新飛等品牌的一些經銷商也被拉進伊萊克斯的代理陣營。

在營銷策略上,為了迎合中低消費人群的文化心理,伊萊克斯採用適合二、三線市場的親情化、平民化的路線,推出「超值棄舊,以舊冰箱折換一臺伊萊克斯吸塵器或電水壺行動」,甚至送飲料、送一年電費、送購物優惠卡等。

在價格策略上,伊萊克斯毫不遲疑地祭出降價大旗。伊萊克斯將冰箱平均售價降低到比西門子便宜20%~30%的水平。這對於那些喜歡洋品牌的消費者而言,是不可想像的價格。一時間各大賣場搶購風潮迭起。

讓利、平民化、價格戰,三大策略讓伊萊克斯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市場預期,1997~1999年,伊萊克斯市場份額大幅上漲,年增速達到100%。

★高歌猛進,多元擴張

1999年,渡過了最初的難關後,伊萊克斯在中國高歌猛進。嘗到了充分放權的甜頭後,瓦倫堡家族在隨後的日子裡選擇了袖手旁觀。

劉小明的政策極其務實:多賣,多佔市場。 依靠伊萊克斯的品牌帶動在冰箱行業初試身手之後,劉小明認為應該繼續挖掘伊萊克斯品牌勢能,把利益最大化。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伊萊克斯中國進行大規模的併購與合資,產能快速擴張。劉小明引進香港風投,以3800萬元人民幣併購南京伯樂冰箱廠,又租賃生產線,貼牌生產洗衣機、小家電和整體廚房。

2000年,伊萊克斯與杭州東寶空調公司籤訂合資協議,增加空調業務。

伊萊克斯的多元化擴張得到了不錯的市場回報,在很少投資的情況下產品線規模不斷擴大,產品品類不斷豐富。2000年其冰箱市場份額升至6.5%左右,2001年更是高達8.9%。 4年時間,伊萊克斯果真鹹魚大翻身。 

★冰山放水

1998年的第一次價格戰,讓伊萊克斯嘗到了甜頭。為了鞏固戰果,伊萊克斯決定再次祭出降價大旗,而此時伊萊克斯空調業務開始進入市場,需要一個開門紅。

2000年7月,伊萊克斯在北京、上海首先開閘放水,空調價格降幅最大達35%,隨後跌破業內人士認定的成本價2300元,伊萊克斯冰箱均價也降到2450元左右,甚至有些產品降至2000元以下。

面對伊萊克斯的挑釁,西門子率先迎戰,推出2000~3000元的中檔空調;TCL隨後捲入,180升冰箱的市場價格由2000元降到1580元。

海爾、科龍、美菱、新飛當月市場在價格戰的威脅下出現大幅波動,科龍當月銷售下降了3.3%。 應對不一的本土品牌似乎給了伊萊克斯崛起的機會,2002年伊萊克斯的市場規模擴大到了30億元人民幣。

★王子變農夫

進軍二線市場、價格屠刀政策以及低成本擴張,給伊萊克斯中國公司爭取了可觀的市場份額。但是巨大的銷售費用事實上吞噬了伊萊克斯的利潤空間,在規模膨脹的背後,伊萊克斯連續6年虧損。2002年,伊萊克斯小家電每100元銷售額竟虧損55元。

不僅如此,伊萊克斯的市場操作模式、產品價格水平、企業文化及品牌形象,幾乎與中國二線家電品牌沒有什麼區別。2002年,伊萊克斯高端市場全線淪陷,伊萊克斯的形象從王子變成了農夫。

另外,伊萊克斯投資建設的洗衣機和空調出現巨額虧損,到2002年12月,空調虧損接近6000萬元,2003年嚴重虧損的杭州空調廠在瑞典總部的直接幹預下被關閉。至此,伊萊克斯全線擴張策略已經事實上失敗。

第三局:高端救贖 丟利潤保份額、舍品牌套市場戰略的弊端不斷顯現,伊萊克斯總部不得不考慮重新調整中國的市場整合。伊萊克斯必須回到國際品牌高端形象的定位上來。

2003年1月19日,在瓦倫堡家族的決議下,劉小明辭掉了總裁職務。

★壓縮渠道,提價保高端

 2003年2月,接替劉小明的總裁白樺志宣布摒棄價格戰。為了配合形象塑造,在「不惜一切代價改進市場表現差強人意或未產生足夠價值的業務」的思路下,伊萊克斯對原有的上百個品牌進行了整合,最終只保留了6個。

為了集中力量塑造形象,白樺志在渠道上選擇收緊策略。白樺志認為中小城市的消費能力有限,與伊萊克斯的形象塑造需求衝突,把早期劉小明建造的二、三級市場全部放棄,而是把主攻點放在北京、上海等4個直轄市及8個省會大城市上,並且制訂出比同類產品高10%的售價策略。

在高端就是高價的定位指導下,伊萊克斯首先推出了日耗電量0.62度、價格為3500元左右的自選、智冷雙全兩大冰箱系列。伊萊克斯希望兩款新產品能在價格上給消費者造成一個高質量的印象。

此時在中國的高端市場基本已經形成了海爾、西門子兩家獨大的戰略態勢,伊萊克斯殺回高端無疑是虎口奪食。

伊萊克斯推出兩個系列新品還不到半個月,西門子突然宣戰,推出4000元上下的新概念型寬帶冰箱、零度冰箱。因為兩家賣場基本重疊,而伊萊克斯的自選冰箱、智冷雙全冰箱在外觀和質感上都遜於西門子冰箱系列,消費者一進商場就被吸引到了西門子的展區,伊萊克斯顯得冷冷清清,鮮有人問津。

海爾也毫不客氣,就在伊萊克斯與西門子殺得難分難解之時,趁勢推出自己的高檔對開門冰箱、風直冷混合製冷功能三門冰箱、雙門鏡面外觀冰箱等不同規格3大系列30多個產品。

而且,針對伊萊克斯的產品節電訴求,海爾針鋒相對打出自己最擅長的節電牌,2004年7月推出的208L變頻冰箱更是創下了節能紀錄——日耗電只有0.49度。海爾變頻冰箱上市幾個月便佔據了全國3500元以上高檔冰箱最暢銷前5個型號中的2個席位。

三大巨頭的爭鬥,引來其他品牌紛紛參戰。新飛大張旗鼓地推出歐洲節能標準「A++」系列30多個品種,科龍電器也毫不猶豫地攜旗下3大品牌80餘款冰箱參與這場混戰。 伊萊克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卻落入車輪大戰中,在西門子、海爾等眾多家電品牌的阻擊下,伊萊克斯不但沒有改變低端印象,甚至在中小城市,幾乎已經看不到伊萊克斯這個品牌,很多二、三線經銷商都以為伊萊克斯已經退出市場。

★失算的高端回歸

開局不利,但重回高端的決心不變。伊萊克斯在2005年10月又推出市面上少有的6檔精確控溫技術、溫度和溼度同時平衡的雙保鮮冰箱,且價格在4000元以上。 正在伊萊克斯逆市提價的關鍵時期,中國冰箱市場降價風潮突起。

為了在淡季奪取市場, 新飛突然在廣州高調宣布,對其旗下15款主銷型號冰箱降價。科龍電器隨即響應,旗下80餘款冰箱同時降價。 新飛、科龍的舉措無疑點燃了冰箱市場的戰火,幾乎所有品牌都被拖入其中。

在國內主流品牌大幅度降低價格的同時,諸多外資品牌在鞏固了其高端市場份額之後,開始向中端市場發力。西門子推出一款1686元的寬帶冰箱,直接殺入中低市場,緊緊拖住伊萊克斯的後腿。

LG、松下則紛紛在高端市場推出價格低於伊萊克斯的特價機,並且全部打出6檔精確控溫招牌,在高端市場形成鉗制之勢。 伊萊克斯在集體的價格絞殺面前落魄惶然。 這一年,伊萊克斯虧損6000萬元,此後兩年一蹶不振,2007年伊萊克斯白色家電虧損上億元,2008年長沙基地生產和銷售的冰箱數量不足50萬臺。伊萊克斯元氣大傷。

★失利家電下鄉

2008年,受金融風暴影響,全球家電行業出現整體性危機。 然而喜從天降。中國政府發起家電下鄉活動,對農民購買家電進行補貼,中國市場的家電企業為爭取下鄉名額擠破了頭。

然而,執意回歸高端的伊萊克斯卻認為,家電下鄉是以適合農村消費的物美價廉的家電產品為主,雖然能夠得到政策支持,但伊萊克斯依然確定走精品化產品路線。伊萊克斯寧可捨棄低端的利益,也要堅守住高端這個定位。

另一方面,伊萊克斯即便願意利用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拋售庫存的中低產品,但由於早在2004年砍掉了幾乎所有的二、三級市場經銷商,也已經喪失了渠道。 與伊萊克斯的自相矛盾相比,家電競爭對手們早已忙得熱火朝天。

通過下鄉和適度的傳統渠道競爭,2008年,海爾、美的和格力等白電企業淨利潤都過20億元,此時伊萊克斯冰箱在中國市場的佔有率已經萎縮至不到1%,包括洗衣機在內的其他產品市場佔有率更是在10名之外。伊萊克斯失去了一次千年難遇的救贖機會。看著巨大的農村市場為別的企業帶來的滾滾資金回報,伊萊克斯是不是悔青了腸子,外人不得而知。

2008年12月,入不敷出的伊萊克斯不得不在中國裁員850人。2009年2月,伊萊克斯銷售進一步惡化,長沙冰箱工廠被迫停產,700名員工失業。

後記 2009年9月,除了保留江蘇、浙江等8個核心省份4個直轄市的市場外,伊萊克斯冰箱在中國的二、三級市場,基本全線淪陷,在很多區縣城市,已經鮮有人知道伊萊克斯這個品牌。而伊萊克斯的另一個主營業務洗衣機項目,因為無法承擔巨大的渠道費用,也開始從各大渠道撤櫃,向蘇寧一家集中。

這一連串的舉措表明,伊萊克斯在中國10餘年的徵戰並未獲得其想要的效果,瓦倫堡家族布局東方的夢想是那樣遙不可及。 今天的伊萊克斯依然在中國局部市場艱苦奮戰,最終反敗為勝還是逐步收縮清理並曲線退市,目前尚無人知曉答案。

本文來源:銷售與市場 作者:路勝貞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解讀伊萊克斯中國戰略轉型
    龐亞輝, 訪問人數: 2129   2003年註定是伊萊克斯中國公司的戰略調整年,僅上半年一幕幕大戲即輪番上演。1月,中國區總裁劉小明突然被總部解職,隨後多名高管掛職而去;4月,在昆明召開的全國經銷商會議上,剛剛履新的伊萊克斯亞太區兼中國區CEO白樺志宣布,從6月份始伊萊克斯產品實行全國統一零售價,且上調10%,欲重回高端;5月,伊萊克斯中國公司突然又宣布,由澳大利亞人唐佳敦接替白樺志任伊萊克斯中國區CEO一職;7月,伊萊克斯斷然解除與南京伯樂三年的「婚約」,將其在南京的冰箱和洗衣機生產線移師長沙。
  • 購買指定吸塵器送溫控電茶壺,伊萊克斯全系列商品滿萬抽北歐之旅
    伊萊克斯(Electrolux)因應新年的到來,推出「伊起遊北歐 萊就雙重送」活動,購買指定無線吸塵器,送智慧溫控電茶壺,購買伊萊克斯全系列產品,並消費滿萬元,上網登錄或填寫紙本回函就有機會抽北歐之旅(臺北-瑞典來回機票 4 張)。
  • 伊萊克斯敗局 都是代工惹的禍
    號稱「家用器具領域全球領先企業」的瑞典品牌伊萊克斯進入中國市場已近30年,但一直沒能衝進一線品牌的行列,如今更是處在全面潰敗的邊緣。究其原因,與該公司在中國市場依靠代工生產、品牌授權的模式不無關係,這導致伊萊克斯這麼多年在中國都沒有強大的產品生產線、技術研發機構,也沒有掌握產品銷售渠道。
  • 伊萊克斯 「世界第一品牌」迷失中國
    伊萊克斯一直實行多品牌戰略,在全球擁有「伊萊克斯」、「AEG」、「Flymo 」等50多個強勢品牌。但是,這個巨人在中國市場的境況和它的名頭卻不太相符,1996年全面進入中國市場的伊萊克斯體會到了「七年之癢」。
  • 伊萊克斯勝訴真假「伊萊克斯」案
    這一情況造成了不知情的消費者誤將該品牌的產品當作伊萊克斯的產品進行消費,不僅使消費者蒙冤受騙,在發現真相時也投訴無門,給消費者造成了巨大的損害,同時也對「伊萊克斯」的聲譽造成了惡劣影響。為維護其自身的合法權益,防止消費者遭受進一步的損失,「伊萊克斯」決定訴諸法律手段,讓侵權者在法律面前無所遁形,以保護其「伊萊克斯」等系列品牌在中國廣大消費者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 伊萊克斯的中國困局:大小家電質量問題齊發
    對伊萊克斯的做法,業內專家普遍認為是由兩大因素所致,一方面是剛進入中國市場時定位低端策略的失策;另一方面是伊萊克斯在中國市場的品牌定位一直搖擺不定。中國家電商業協會營銷委員會執行會長洪仕斌指出,伊萊克斯最初進入中國市場,為了迅速佔領市場,採取激進策略,主打中低端市場,希望通過價格戰的方式來攻佔市場。
  • 伊萊克斯新任總裁唐佳敦:我喜歡行走
    2003年對澳大利亞人唐佳敦和伊萊克斯中國區來說,都是一個新轉折和新起點。  走進新時期  作為世界最大的廚房設備、清潔洗滌設備及戶外電器生產商,伊萊克斯進入中國市場並非一帆風順,伊萊克斯採用直接出資與長沙中意合作但不參與管理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陷入虧損的泥潭中。
  • 伊萊克斯冰箱、滾筒全推薦
    近日,義大利品牌扎努西•伊萊克斯冰箱、滾筒正式登陸中國,在北京、上海、南京等10個城市的蘇寧電器指定門店首銷上市。先批上市的扎努西•伊萊克斯共有滾筒2個系列4款產品,冰箱3個系列8款產品,覆蓋低端和中高端用戶群體,一經上市,即以其時尚的外觀設計,強大的功能和突出的性價比引起了消費者的關注。今天,小編將走進蘇寧電器冰洗賣場,親身體驗下這個來自義大利的全新品牌。記者來到本地一家蘇寧電器旗艦店,一進入扎努西•伊萊克斯展廳,便被其中一款冰箱精緻的外觀所吸引。
  • 伊萊克斯空調怎麼樣?比格力空調好嗎?
    伊萊克斯股份有限公司是世界知名的電器設備製造公司,從1987年開始就進入中國市場發展,想在中國市場上面攻城掠地,可惜三十年過去了,伊萊克斯取得的成果十分不理想。現在伊萊克斯直接將空調業務直接外包給國美,賺取品牌租賃費用,將伊萊克斯子品牌扎努西的冰箱和洗衣機在華獨家銷售權出售給蘇寧。
  • 《環球企業家》封面故事:伊萊克斯中國換手內幕
    但是即將把中國區總部由前者搬到後者的伊萊克斯――世界最大的家電製造商――中國公司的高層人士卻並不這麼認為,在他們看來,上海太亮了,是一個很容易讓人產生靈感的城市,未來甚至會成為世界的設計首都之一。    「我們一定要跑起來,」伊萊克斯中國公司(以下除非特別說明,伊萊克斯均指其中國公司)新上任的營運總監戴懷宗說。
  • 伊萊克斯折戟中國,產品不合格品牌戰略混亂
    作者:HEA.CN 來源:家電網 我要評論() 家電網-HEA.CN報導:業內人士稱,中國市場上的伊萊克斯牌冰箱、洗衣機等不少大家電外包給了中國企業貼牌生產,中國區主帥則更迭頻繁
  • 任偉光被任命為伊萊克斯中國大家電董事總經理
    製冷快報訊,2月11日,任偉光被任命為伊萊克斯(中國)大家電董事總經理。作為董事總經理,他將負責伊萊克斯集團的重要成長市場之一——中國市場的業務。  據悉,任偉光將向伊萊克斯亞太區大家電總裁兼執行長古尼拉女士匯報。
  • 跨國公司在中國:伊萊克斯決勝「馬拉松」
    1996年,伊萊克斯初到中國,曾面臨著「工廠每天淨虧損30多萬元」的窘境,在幾乎決定要撤出中國市場時,劉小明的到來,使伊萊克斯中國的事業出現了轉機。「在這時介入公司的高層管理,比創辦一個新公司還要困難得多。」劉小明坦言,「其實,伊萊克斯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它獨特的管理模式。
  • 伊萊克斯:隨波逐流戰略
    1.隨波逐流的戰略   1996年的中國冰箱行業充滿機會,伊萊克斯也興衝衝地到中國「淘金」,但是一來就遭遇下馬威。由於倉促選擇合資夥伴,很快陷於虧損。  這時一個叫劉小明的前百事可樂中國公司總經理接過了這個爛攤子,開始了長達7年的「劉小明時代」,而伊萊克斯則完全停止了投資,只是要求中國公司每年上繳一定利潤,這種關係曾被稱為「劉小明租賃伊萊克斯」。   在「劉小明時代」的7年中,伊萊克斯在中國的業務完全是按照劉小明個人的戰略來實施,伊萊克斯總部基本不幹預,這就造成伊萊克斯全球戰略和中國戰略的脫節,在某些方面甚至背道而馳。
  • 伊萊克斯收購中國一家商用洗碗機廠
    【中國家電網訊】今天,伊萊克斯集團宣布與上海威順商用機器公司正式籤署併購協議,威順公司是中國商用洗碗機領域內,銷量最大之一的國內品牌製造商,此併購是實現伊萊克斯商用電器市場加速成長的關鍵戰略之一。
  • 伊萊克斯強勢拓展中國洗衣機市場
    前幾年,中國的洗衣機市場波瀾不驚,今年卻大不一樣了。作為製造世界第一臺家用洗衣機的全球最大家電製造商——伊萊克斯,於年初宣布全面拓展洗衣機在華業務,同時大手筆推出「伊採」、「皇家」兩大系列智能滾筒洗衣機,並宣稱要在兩年時間內取得像冰箱一樣進入中國市場的第一陣營。
  • 瑞典伊萊克斯勝訴「伊萊克斯」商標案
    歷時多年的真假「伊萊克斯」案,經法院一審判定,伊萊克斯有限公司(Electrolux)勝訴青島伊萊克斯電器有限公司(Elekes)及其授權生產商和經銷商。  來自瑞典的伊萊克斯有限公司是家庭設備和專業設備的全球領導廠商,位列世界「財富500強」。其主要產品中就包括電冰箱、洗衣機、吸塵器在內的家居生活用品。
  • 伊萊克斯任命王麗芳為中國區大家電總裁(圖|簡歷)
    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16日綜合報導,據廣州日報報導,記者從伊萊克斯獲悉,該公司宣布中國區高層任命王麗芳(Lynn Ong)成為伊萊克斯中國區大家電總裁,接替之前伊萊克斯亞太區大家電董事長兼執行長古尼拉(Gunilla Nordstrom)代理的中國區大家電總裁一職
  • 伊萊克斯收縮中國戰線 今年3月底關閉長沙工廠
    近七年來保持一年換一帥「紀錄」的伊萊克斯中國再度出手。昨日伊萊克斯亞太區總裁古尼拉飛赴上海約見國內媒體記者,明確強調伊萊克斯將繼續加大在華投資力度,將繼續在華推出高端冰洗廚電新品。  此前,2月4日伊萊克斯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去年第四季度公司虧損額高達4.74億瑞典克朗,同時宣布全球計劃裁員3000人。
  • 伊萊克斯洗衣機患「E43」怪病 去除很難
    部分用戶認為,E43故障的頻繁發生,可能與產品本身的設計存在缺陷有關,另外,洗衣機如此短暫的使用壽命以及高昂的維修費用很不合理,而伊萊克斯不盡人意的售後服務,似乎又為用戶的不滿抹上了濃重的一筆。  伊萊克斯「單方面」完成了投訴?  個別用戶反映,他們的投訴企業回復已經維修完成,實際上根本沒有維修好,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