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動物保護組織發現,每年有1280萬遊客前往泰國與大象互動。
但是在一些照片中顯示,泰國的一些遊客公園裡圈養著大象們,並發現他們被關在殘酷的環境中。為了給圈養的大象提供更好的環境,該國正在建立針對大象的保護區。
在泰國北部清邁南部一個擁擠的旅遊公園裡,一頭小象孤獨地遊蕩在圍觀的人群中。
現在是旱季,在沒有遮陰和乾旱的地區,氣溫已經飆升到35攝氏度以上。一隻成年大象被迫吹口琴,震耳欲聾的音樂從揚聲器中傳出。而另一隻被沉重的鏈子綁著,用鼻子向氣球投擲飛鏢。
被稱為「mahouts」的大象看護人總是站在他們身邊,如果他們膽敢走錯一步,就用牛鉤威脅他們。
馬胡特人的牛角鉤是一種又長又尖的工具,用來刺穿動物的耳後——任何傷口都可以很好地隱藏起來,不讓付費的公眾看到。
大象被迫坐在遊客面前旋轉呼啦圈,脖子上的繩子清晰可見
泰國北部的大象曾經被用來為繁榮的伐木業運送柚木,但現在它們被關在籠子裡,被迫坐在遊客面前轉呼啦圈。大象的「看護人」,或者叫「馬胡特人」,總是站在他們的一邊,如果他們敢走錯一步,就用牛鉤威脅他們。
這是一種長而鋒利的工具,用來刺穿動物的耳後,任何傷口都不會被公眾發現。
公司創始人傑克海伍德卻告訴我們:「沒有馴養的大象這種東西,只是大象自己失去了反擊的意志。」
在旅遊公園上演的表演中,有大象按摩,在那裡,當大象「輕輕地」用腳輕拍遊客的身體時,mahouts會進行監督
一輛轎子的金屬杆扎進了一頭大象的背部,而車上的遊客卻渾然不覺地坐在這頭被囚禁的大象身上。
大象是這裡一個主要的旅遊景點,現在每年有1280萬遊客到泰國和大象一起騎車、洗澡和自拍。
一頭被「馴養」的大象的生活始於一個被稱為「壓死」的過程,這個過程就像聽起來一樣令人不快。
動物被綁在短鏈上,用牛鉤和其他鋒利的工具敲打,餵食不足,以使它們行為正常。這種情況會持續到他們被囚禁的餘生。
我們被告知這有一隻獲救的名叫Karmoon的大象,它被拴在路邊五年。
看護人經常打Karmoon和不給它食物,他們想用這種方式使它聽話。
在名叫昌來一個旅遊公園裡,一頭滿身灰塵的大象被拴在一個混凝土塔架上,幾乎沒有一點移動的空間。
大象正在揮動球桿
馴養的大象經常搖頭,這可能會被遊客們誤解為玩鬧。實際上,這是一種應對機制,大象來回移動它的頭,這樣它的大腦就會撞擊它的頭骨,釋放多巴胺。在這裡,大象失去了反擊的意志。
一頭大象被迫為遊客們畫一幅畫,作為表演的一部分,大象們都要會表演一些小把戲。
一頭小象伸出鼻子,尋找食物
清晨,一頭大象背上綁著一把椅子,準備在遊客到來之前度過漫長的一天。
小象的售價通常是成年象的四倍,因為它們能吸引更多的人群。
表演結束後,大象們排著隊等待遊客們為他們的工作提供食物,但即使是食物的誘惑也不足以讓這些沮喪的動物高興起來,它們的鼻子無力地耷拉在地上。
在這裡,他們似乎很平靜。
看著這隻小象在塵土飛揚的賽場上漫步,我們知道如果沒有人類的幹預,它本可以和它的媽媽以及其他象群在一起。
目前正在開發中的清邁城外的昌奇爾大象保護區照顧著六頭大象,它們可以在周圍的山丘和森林裡自由漫步。
圖片中的幾位是昌奇爾大象保護區的護理員——遊客們可以參與餵養住在昌齊爾8英畝土地上的大象。
大象是群居動物,孤立它們會使它們變得痛苦和沮喪。但是在泰國象谷,這些溫和的巨人與人類的互動很少。
但是在昌齊爾大象保護區它們可以在閒暇時吃草,而不是每天只由遊客餵一次。
康復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但這裡的動物與那些在旅遊公園裡的動物之間的差異是明顯的。它們能幸運的被保護起來,否則就只能像在野外一樣四處遊蕩。
昌奇爾包括森林和景觀區,供這六頭大象在寧靜和安全的環境中漫步、吃飯和洗澡。
像泰國象谷這樣的保護區是未來泰國大象產業的保護傘。他們允許遊客與大象互動,同時讓他們生活在一個更自然的環境中。
但是,除非將大象用於娛樂的做法完全停止,否則它們將繼續遭受虐待,以促進泰國利潤豐厚的旅遊業。
來自倫敦的Romayne和Jenny帶著家人去泰國大象谷遊玩。在來泰國之前,他們研究了在假期中與大象互動的最負責任的方式。
最後他們選擇了這個保護區,因為「我們不想看到大象被鏈子拴住,還背著人,這既可怕又令人痛苦」。
世界動物保護組織發起了一項旨在更好地保護圈養大象的活動,澳大利亞《每日郵報》也參與了這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