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才是二戰蘇聯最大的盟友,援助大量飛機坦克,反攻德國功不可沒

2020-12-18 排頭文化館

二戰之中蘇聯所處的東線戰場堪稱世界最大戰場,蘇聯獨自面對超過400萬精銳德軍的進攻,遭受了巨大的損失,蘇聯的主要軍隊初期遭遇了毀滅性打擊,僅僅基輔會戰就一次性被圍殲超過60萬人,整個西南方面軍幾乎被全殲。但是蘇聯並非孤立無援,實際上蘇聯還是有不少盟友的。比如史達林曾經表示,蘇聯最大的盟友就是美國。

史達林曾說過一句話:蘇聯60%以上的工廠都是美國技術援助的,美國是蘇聯贏得戰爭的最重要盟友,但是眾所周知,美蘇冷戰時期可謂水火不容,二戰時期為何能如此親密呢?

早在1937年初,面對法西斯侵略勢力的威脅,羅斯福已經悄悄著手改善同蘇聯關係,希望它與資產階級國家共同對抗德國和日本,並於1月間派約瑟夫·戴維斯出使莫斯科,以贏得史達林信任。6月,他又撤銷了國務院積極反蘇的東歐事務司。

不過由於1939年8月蘇聯與德國籤訂互不侵犯條約,以及後來發生的一些蘇聯大國沙文主義的表現(瓜分波蘭,所謂沙文主義就是霸權主義),在以後的一年半時間,俄國同美國的關係低落到了谷底。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6月23日,美國政府發表聲明,指出「任何防禦希特勒主義的辦法,任何集中力量—不論這種力量來自何方的行動都將加速德國現在的領袖逃不掉的失敗,並因而有利於我們自己的國防和安全。在今天,對美洲各地的主要危險是希特勒的軍隊。」

6月24日,羅斯福總統表示:美國將盡一切可能援助蘇聯,撤銷了對價值為3, 900萬美元的蘇聯資產的凍結。25日,他宣布不對蘇聯實施中立法,以便美國船舶能駛往蘇聯港口。30日,韋爾斯考慮了蘇聯提出的18億美元的物資援助。7月8日,羅斯福和英國人一起向梵蒂岡解釋英、美援蘇立場,並要求阻止天主教潛在的反對勢力。10日,他向蘇聯大使說,他想在10月1日前將6月30日蘇聯要求的物資運抵俄國。

可以說羅斯福用盡了一切辦法援助蘇聯。等到美國正式參戰之後,當時英俄美三國代表進行了會談,會議中蘇聯代表提出的需要物資清單大部分得到滿足。

其中包括70個以上的主要項目和80多個項目的醫藥物資。根據10月1日英、美、蘇三方協議,到1942年6月30日為止,英美將供應蘇聯各項物資150萬噸,價值大約10億美元

其中,包括每月400架飛機和500輛坦克,外加1, 256門反坦克炮5000輛吉普車等。

為了讓蘇聯的資金枯竭得到緩解,羅斯福還和史達林表示,總價值10億美元的租借法援助物資立即可以動用。而且歸還是從戰後的第五年開始,分10年償還。

美國積極援助蘇聯,特別是租借法案實施以後,給蘇聯抗擊法西斯侵略以極大的幫助。正如史達林所指出的:「如果不是通過租借法而有這些機器(指飛機、汽車等)可供利用,那我們就會戰敗」。可以說沒有美國支持,蘇聯很難獨自反攻德國,美國的幫助讓蘇聯可以反攻德國最終獲勝,可謂功不可沒。

相關焦點

  • 二戰德國突襲蘇聯,日本為何不支援德國進攻蘇聯?日本:我太難了
    面對法西斯盟友德國的請求,以及對蘇聯豐富資源的渴望,日本還是無法下定出兵蘇聯的決定,卻選擇派出海軍偷襲美國珍珠港,企圖一舉消滅美國太平洋艦隊。放棄幫助盟友攻擊蘇聯,挑起與美國的戰爭,日本的這一操作不僅出乎各國的意料,也成功將美國推向了法西斯的對立面。太平洋戰爭的爆發,成功讓法西斯勢力走向滅亡,奠定二戰後的新秩序。那麼,日本為何出現這一重大決策失誤呢?
  •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敗給蘇聯,並不是因為天氣
    1941年6月蘇德戰爭開始時,蘇聯工業已經生產出1200多輛T-34坦克,其中裝備部隊的約有900輛,但能夠駕駛它們的官兵很少。1941年五一節時,蘇聯最大的基輔軍區舉行閱兵,本想展示最新型的T-34坦克,但由於全軍區都找不到幾個會開這種坦克的駕駛員,只好作罷。古德裡安等許多德軍將領的回憶錄都證實:蘇軍是在莫斯科戰役期間才大量使用T-34坦克,而德軍恰恰就在此戰中碰壁!
  • 二戰蘇聯一觸即潰,奈何日本坐山觀虎鬥,德國慘遭滑鐵盧之戰
    1941年6月22日,時逢夏至,德國公然撕毀與蘇聯籤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對蘇聯進行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侵襲。德國士兵來勢兇猛,將處於麻痺狀態中的蘇聯打得個措手不及,僅用了不到四個月德國已拿下烏克蘭,包圍了列寧格勒,百萬德軍直抵莫斯科城下。
  • 二戰時期,德國為了迷惑反法西斯同盟,製造大量的假坦克
    二戰時期,德國為了迷惑反法西斯同盟,製造大量的假坦克 坦克在陸地站中發揮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以德國為首的法西斯國家妄圖挑戰世界,遭到了世界各國的反抗,隨著美國和蘇聯加入反法西斯聯盟,德國的軍力逐漸捉肘見襟,於是製造了大量的假坦克來迷惑聯盟
  • 二戰時期美、英為何不在蘇聯與德國兩敗俱傷之後再發起諾曼第行動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戰爭: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戰爭至少造成了9000餘萬軍民傷亡和5萬多億美元的經濟損失。那麼這場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戰爭究竟是何時爆發的呢?目前國際上一般把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閃擊波蘭作為二戰爆發的標誌性事件,然而事實上法西家的侵略擴張卻經歷了相當複雜漫長的過程。
  • 1968年,蘇聯50多萬軍隊,為何佔領了盟友捷克斯洛伐克?
    1968年8月,蘇聯出動了25個師,再加上盟友波蘭、匈牙利、東德等國家的軍隊,總計50多萬大軍,從各個方向進入了盟國捷克斯洛伐克,並且徹底控制了這個國家。一個重要的問題出現了,既然蘇聯與捷克斯洛伐克屬於盟友,蘇聯為何要大動幹戈,集結50多萬軍隊呢?
  • 德國進攻蘇聯,希特勒讓日本幫忙,為何日本不攻蘇聯反打美國?
    清晨時分,史達林才得到消息,德國糾集了190個師,550萬人,出動飛機4900架、190多艘軍艦,執行代號為"巴巴羅薩"的計劃,正式向蘇聯發動閃擊戰! 作為德國的盟友,日本深知此戰意義重大,希特勒進攻蘇聯,就是在做一個豪賭,如果賭贏了,德國將成為世界的老大,整個世界或許都會顛覆在希特勒的手中,而如果賭輸了,他將萬劫不復!
  • 假如二戰日本配合德國夾擊蘇聯,軸心國勝算有多大?
    文/寂寞的紅酒 1941年,德國出動550萬大軍閃擊蘇聯,蘇德戰爭全面爆發。德國人一路勢如破竹,一直打到莫斯科郊外,差一點幹掉了蘇聯。人們在為德國人遺憾的同時,也有不少人在為日本人按兵不動而感到遺憾,認為假如日本配合德國進攻蘇聯,戰爭結局或將改變。
  • 二戰前哪個國家坦克最多?第一名的數量超過所有國家的總和
    僅在歐洲,納粹德國發動的戰爭就吞噬了6000萬生命。說起德國給人印象最為深刻的便是以飛機、坦克為主發動的「閃電戰」,它以雷霆之勢橫掃了大半個歐洲。  油畫:德國閃擊戰  因為受到凡爾賽條約的限制,任何德國人或公司都不能在德國境內研發坦克,所以最初德國只能與外國合作研發,比如蘇聯、瑞典,而且明面上還得說是研製「農用拖拉機」。希特勒上臺之後,情況才發生變化。  那麼,二戰前世界上哪個國家擁有的坦克最多呢?你可能想不到,第一名擁有的坦克數量甚至超過了所有國家的總和。  油畫:攻克柏林的蘇聯T34/85坦克
  • 二戰哪款中坦堪稱最強?德國黑豹,蘇聯T34,還有黑科技的謝爾曼
    以坦克戰為代表的大規模地面戰鬥是第二次世界大中不可或缺的精彩一環,不論是1943年的庫爾斯克會戰,還是1944年蘇軍戰略大反攻的巴格拉季昂行動,這些歷史聞名的大規模裝甲坦克站都值得我們去一一借鑑分析。那麼在二戰當中作為主力坦克的最強中型坦克名號該花落誰家呢?德國黑豹,蘇聯T-34,還有黑科技的謝爾曼。
  • 為什麼很少有人提起二戰時期蘇聯空軍的飛機?
    李三萬摘要:二戰時期,制空權已經成為左右戰爭勝負的決定力量,各種作戰飛機的發展也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峰。德國、英國、美國甚至日本的經典飛機一直被軍迷津津樂道,為什麼蘇聯空軍的飛機卻很少有人提起?二戰時期,制空權已經成為左右戰爭勝負的決定力量,各種作戰飛機的發展也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峰。德國、英國、美國甚至日本的經典飛機一直被軍迷津津樂道,為什麼蘇聯空軍的飛機卻很少有人提起?
  • 希特勒為啥必須進攻蘇聯?再晚幾天,300萬蘇軍4萬坦克將踏平德國
    一直都有網友問,在二戰德國為什麼要進攻蘇聯?全力打英國,穩定住歐洲就可以了。為啥偏偏要去招惹蘇聯,結果又變成了兩線作戰。因為,很多網友還不了解,如果在1941年6月,德國不搶先進攻蘇聯,蘇聯就要在1941年秋天進攻德國了。
  • 精選一組二戰期間德國的彩色高清照片;虎式重型坦克等
    希臘戰役是希特勒犯的戰略錯誤之一,為了挽救義大利在希臘的戰敗,1941年3月,德國出手援助其盟友,雖然24天德國就擊敗英希聯軍,但它令德國推遲實施巴巴羅薩作戰計劃。三,1941年夏天,在俄羅斯的土地上,德軍的第三黨衛軍圖騰科夫師的士兵,在操作MG34機槍,遠處是燃燒的村莊。
  • 二戰時羅馬尼亞與德國不相鄰,如何綁到德國戰車上的?
    如果僅從戰爭資源的角度來分析的話,沒有羅馬尼亞給予石油援助的德國能否與沒有英美軍援的蘇聯一較高下呢?蘇德戰爭爆發後,德軍幾乎全部的石油資源都來自羅馬尼亞,要弄明白這個問題,首先得弄清楚德國與羅馬尼亞是怎麼勾搭到一起的。一戰期間羅馬尼亞與德國分屬不同陣營,一度被德國打到亡國,本來二者之間應該勢同水火才對,但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經濟危機卻改變了這種狀況。
  • 如果沒有美國的援助和極寒天氣,蘇聯能戰勝德軍嗎?結果毫無懸念
    一個都沒有,美英的第一批援助物資是1942年到達的,而1941年的冬天也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寒冷,德國人怎麼就沒能突進莫斯科呢?「颱風戰役」打到11月底的時候,德國中央集團軍群已成強弩之末,蘇軍完全是依靠自己的力量頂住了攻勢,說到底,不是蘇美英和天氣的問題,而是德國人自己的力量不足。
  • 在二戰時期,歐洲戰場的局勢有多慘烈,場面令人不寒而慄
    德國盟友匈牙利在1944年的12月21日建立了反法西斯的左翼政黨臨時政府,配合蘇軍與薩洛希的法西斯團體「箭十字團」對抗,在12月28日時,臨時政府與蘇軍開始進攻布達佩斯,德國軍隊與蘇聯在此展開了拉鋸戰。布達佩斯之戰成為二戰中與柏林齊名的圍城戰,這場戰鬥打到1945年的2月才結束。
  • 二戰德國最成功的幾款武器,虎式坦克、噴氣式飛機未能入選
    ME262噴氣式戰鬥機那麼哪些武器可以稱為二戰德國最成功的武器呢?首先我們要給「最成功武器」定一個標準:這些武器除了性能出眾外,還要大量應用到實戰之中。按照這一標準,我們發現即便是虎式坦克和Me262噴氣式戰鬥機也不能被稱為二戰德國最成功的武器。最成功的輕武器:MG42通用機槍MG42通用機槍是德國在MG34的基礎上研製的一款機槍,它的最大特點在於高射速和通用性。
  • 若德國等冬天過了再進攻蘇聯,戰局會有什麼不同?它會敗得更快
    然而,隨著戰線加長,蘇聯軍逐漸收復失地,加上一個更加慘烈的冬天的到來,德軍終於在史達林格勒,打敗了麥城,蘇軍隨之迎來了反攻。許多人把德軍隊的失敗歸因於蘇聯的寒冷冬天。如果德國在冬天過後襲擊蘇聯,戰爭會有什麼不同?事實上,如果德國等到冬天才發動攻擊,德國會損失更快。蘇和德都知道蘇和德戰爭的最終結果。問題在於時間的選擇。
  • 二戰結束前的蘇聯真能打敗美國?只能說你想多了
    很多人好奇;如果當時的蘇聯和美國爆發戰爭,兩大強國誰能贏?一些人認為,由於蘇聯人在歐洲大陸佔有兵力優勢,蘇聯的鋼鐵洪流無人能擋,所以如果戰事爆發,蘇聯肯定會在短期內席捲歐洲,將美國勢力逐出歐洲,取得戰爭的勝利。也有一些人認為,美國的實力遠遠強於蘇聯,一旦戰爭爆發,失敗者肯定是蘇聯。那麼二戰即將結束前的蘇聯真能打敗美國?答案是否定的。如果當時美蘇開戰,蘇聯必敗。
  • 二戰十大坦克之四,雪中送炭的「饅頭」坦克—M4
    這裡不得不表揚一下德國的軍工部門,與嚴謹的德國相比,美國與蘇聯在坦克的型號確認上真的是太過隨意。面對二戰戰場的大量消耗,美國對於M4的生產狂熱的追求生產速度,幾乎動用了所有可以生產坦克的工廠參與到M4的生產中但是卻並沒有制定嚴格統一生產的標準,這造成M4的子型號統計成為一個很麻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