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麵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在沒有外賣的日子裡,它陪伴我們走過了多少加班的夜晚。最初的方便麵到底是誰發明的呢?
據文史專家介紹,明末清初時,揚州知府伊秉綬十分愛吃麵條,又非常喜歡在家中宴請賓客,他家的廚子為了節省時間,發明出一種快捷的煮麵方式。按尋常方法煮好麵條後,再放入油鍋中炸成金黃色,曬乾後,則可以隨時拿來食用。只需再需要時放入熱水中一煮,或者倒入高湯即可食用,比擀麵煮熟節約了很多時間。人們品嘗後也是讚不絕口,並很快傳播了開來,稱之為「伊面」或者「伊府麵」。
而我們現代吃的方便麵則起源於一位叫安藤百福的華裔日本人。有一次他看到人們排著很長很長的隊伍在等拉麵,回到家看到太太炸天婦羅,突然想到可以將麵條也經高溫炸過,這便是現在方便麵的起源。安藤百福後來創立了日清食品公司,系統化地向全世界推廣方便麵。
對方便麵,大家第一反應就是垃圾食品,從小父母就耳提面命教導我們不要吃方便麵,不健康啦,有防腐劑啦。今天小編一定要義正言辭地為方便麵正名。
方便麵中含有防腐劑?
一提到防腐劑大家腦中就浮現了用來保存屍體的福馬林,但其實醫學上的防腐劑跟食品防腐劑沒有太大的聯繫。食品中的防腐劑主要是用來抑制細菌等微生物的滋生,保護食物的營養。而方便麵中一般是不會添加防腐劑的,防腐劑可能比面本身都要貴了。
方便麵中的油影響健康?
食品中用油一般選用棕櫚油,飽和脂肪酸相對較高,並且發現棕櫚油和橄欖油對人體血脂的影響沒有差異。方便麵中的用油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是一種安全、營養的食用油脂。
泡麵32小時不消化?吃一包泡麵需要解毒32天?
其實這是人們誤解了膠囊內鏡拍攝的消化過程。其實在視頻中,泡麵和拉麵在吃完兩小時後就基本消化,看不到完整的麵條。同時,不消化和有害健康也是兩回事,你想一想金針菇就懂了。至於解毒32天,則是泡麵中含有人體不需要的物質,這些物質都會由肝臟整合排出,一般32天為一個周期。其實很多事物中都含有人體不需要的物質,也都需要這樣一個周期。
最後,需要強調的是,方便麵畢竟只是臨時應急的食物,價錢也擺在那裡。營養價值肯定沒有合理搭配的健康餐有營養,但是一定比路邊攤要衛生。寫完這麼多,小編要去吃泡麵了,放點蔬菜,打個雞蛋,加片芝士,撒點海苔。
幾何映像 ∣ 與生活的精彩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