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美方來臺的人階層愈高 兩岸情勢就愈緊張

2020-12-26 手機鳳凰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9月20日清晨6時赴宜蘭梅花湖,參加「2020宜蘭梅花湖全國鐵人三項錦標賽」,針對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竄訪臺灣,馬英九賽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到現在為止沒有看到有任何實質的談判,我覺得蠻可惜的。」馬英九還表示,兩岸關係是很緊張,美方來的人階層愈高,情勢就愈緊張,這兩個是連帶的。

9月18日,有臺媒報導稱,解放軍戰機在臺灣周邊舉行戰訓活動,在18日早上的一個小時之內,解放軍戰機出現在臺灣周邊的4個空域。在當天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外媒記者就此情況提問稱,有消息稱,中國今天在臺灣海峽舉行的軍事活動和近日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訪臺有關,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回應道,關於克拉奇訪臺的情況,我已經闡述了中方的立場,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18日上午也就有關的軍事演練做出了回應。

汪文斌稱,這次演習是針對當前的臺海形勢,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所採取的正當必要行動。臺灣是中國領土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幹涉。「任何以臺制華,挾洋自重的企圖,都註定是死路一條。」汪文斌嚴正指出,中方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和足夠的能力挫敗一切外部勢力幹涉和臺獨分裂行徑,堅決捍衛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相關焦點

  • 馬英九:美方來臺的人階層愈高,兩岸情勢就愈緊張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9月20日清晨6時赴宜蘭梅花湖,參加「2020宜蘭梅花湖全國鐵人三項錦標賽」,針對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竄訪臺灣,馬英九賽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到現在為止沒有看到有任何實質的談判,我覺得蠻可惜的。」
  • 馬英九:美方來的人階層愈高,兩岸情勢就愈緊張
    【環球網報導】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9月20日清晨6時赴宜蘭梅花湖,參加「2020宜蘭梅花湖全國鐵人三項錦標賽」,針對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竄訪臺灣,馬英九賽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到現在為止沒有看到有任何實質的談判,我覺得蠻可惜的。」馬英九還表示,兩岸關係是很緊張,美方來的人階層愈高,情勢就愈緊張,這兩個是連帶的。
  • 解放軍在臺海亮劍,馬英九緊急喊話
    據人民日報海外網9月20日援引環球時報的報導稱,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9月20日清晨6時赴宜蘭梅花湖,參加「2020宜蘭梅花湖全臺鐵人三項錦標賽」,針對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竄訪臺灣,馬英九賽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到現在為止沒有看到有任何實質的談判,我覺得蠻可惜的。」
  • 兩岸情勢緊張之際,美軍艦穿越臺海為何低調?蘇起:要「全身而退」
    美國海軍驅逐艦今年第10度經過臺灣海峽,外界解讀,美艦是否可能藉停泊臺灣港口,來創造美國大選10月驚奇?臺灣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16日出席一場研討會後,他表示,若美國打算藉此創造10月驚奇,美方應該不會這麼低調,他評估,「若美國真的直踩大陸紅線,恐會直接爆發軍事衝突」。
  • 臺最大鬱金香園愈冷愈美麗 引遊客「一親芳澤」
    臺最大鬱金香園愈冷愈美麗 引遊客「一親芳澤」 2007年02月03日 12:30:00  來源:
  • 美國軍機終於來了,現身同一海域!
    同在20日,美軍也派出EP-3E偵察機和E-8C戰場指揮機進入臺西南空域。於浩偉也承認,臺軍動用了「待命」的飛機,來進行「緊急升空」,來做一個戰力的銜接。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9月20日清晨6時赴宜蘭梅花湖,參加「2020宜蘭梅花湖全國鐵人三項錦標賽」,針對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竄訪臺灣,馬英九賽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到現在為止沒有看到有任何實質的談判
  • 臺灣愈改革,破洞愈大
    於是愈改愈亂,難以收拾。而這種愈改愈亂的戲碼,最近就正在臺灣上演。最近這兩個星期,臺灣亂成一團,就是所謂的改革後遺症。「一例一休」通過 導致加價潮近年來臺灣的貧富不均日益惡化,特別是勞工階級,尤其是青年勞工薪資已退回到十幾年前,於是臺灣政府在各方壓力下就修改勞動基準法,希望以「一例一休」的精神,使勞工一個星期能休息兩天,如果要工作加班,也可以多領加班費。
  • 余光中香江釋鄉愁:因了時間愈遠愈深愈久愈濃
    面對著名主持人吳小莉,他操著江南鄉音一釋鄉愁:鄉愁不單是對著那一村一鄉、一山一水,也不單是因了地域,更是因了時間,愈遠愈深,愈久愈濃……  「第一次帶了妻女到黃河,觸摸河水,全身的血液沸騰」,余光中回憶說,「為了讓中華母親河知道遠遊的子孫回來了,我將自己的名片撒向黃河水……」  「黃河灘的泥土,深深嵌入鞋底,我帶回了臺北,輕輕刮下裝入盒子供在書房。
  • 全臺最大鬱金香園愈冷愈美麗 引遊客"一親芳澤"(圖)
    全臺最大鬱金香園愈冷愈美麗 來源:臺灣東森新聞  中新網2月2日電 隨著氣溫降低,有「臺灣小荷蘭」之稱的桃源仙谷鬱金香愈冷愈美麗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佔地214公頃的桃源仙谷從2002年開始每年冬季從荷蘭進口數十萬株的鬱金香,鬱金香栽種面積、數量、品種居全臺之冠,搭配1月同時盛開的梅花、2月的櫻花、3月的海芋,花團錦簇景色宜人,成為臺灣北部1-3月初的年度盛事。
  • 臺公廁洗手液含菌超標3.2萬倍 愈洗愈髒恐致病
    原標題:臺公廁洗手液含菌超標3.2萬倍 愈洗愈髒恐致病   據臺灣媒體報導,民眾在公共廁所使用洗手乳洗手,恐愈洗愈髒。   依臺當局「衛福部」《化妝品中微生物容許量基準》,未開封洗手乳每公克生菌菌落數須低於一千,且不得檢出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等;在公共場所中已開封的洗手乳,目前並無檢驗標準。臺媒以「衛福部」標準檢驗十大含菌場所,發現臺鐵臺中站、臺北捷運的臺北車站、高雄漢神百貨、臺鐵高雄站、臺北松山機場、高鐵臺北站、摩斯漢堡北市新生南路店共7據點的生菌數超標1.2到32999倍不等。
  • 美國研究報告顯示愈嚴格禁槍的地區犯罪率愈高
    此一裁決結束了美國人兩百年來關於個人擁槍權的爭論,也標誌著美國反對個人擁槍權運動進入一個新階段,即在最高法院裁決的大框架下,變禁槍為限槍,將個人擁有槍枝對社會其他人可能造成的傷害減至最弱。社論原文摘錄如下:美國每年有三萬多人死於槍擊事件,禁槍立法運動基於這樣一個對很多人來說都是顯而易見的事實,即社會上流動槍枝愈多,死於槍擊事件的人就愈多。
  • 「美國在臺協會」(AIT)內湖新館正式落成
    美方則派出美國國務院主管教育與文化事務的助理國務卿羅伊斯、AIT主席莫健、美國聯邦眾議院「國會臺灣聯機」共同主席哈博(Gregg Harper)、國務院海外建築業務局官員默色(William H.Moser)來臺參加落成典禮。
  • 這幾天台灣熱議的人物只有一個:講真話的馬英九
    [新聞頁-臺海網]馬英九 圖源:臺媒「兩岸若發生戰爭,首戰即終戰,所以應維持和平,臺灣主政者需努力避免戰事發生。」近日這句話成為兩岸熱議焦點,在島內更是引發綠營不分大綠小綠,一致炮轟馬英九。可議的是,相同的說法,美國人是善意的警告,馬就變成唱衰臺灣。如今中美關係陷入數十年來最糟的一刻,「臺美關係」愈密切,臺灣一邊倒向美國,大陸攻臺的風險大增,現在各界關切的是一旦大陸攻臺,臺灣是否能撐到美軍來援,以及美軍到底會不會馳援。這個嚴肅問題才是個大哉問,臺防務部門高官信誓旦旦稱能保衛臺灣,多數民眾恐怕是打問號。
  • 愈挫愈勇、磨難奮進
    「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重要論斷,彰顯了中華民族越挫越勇的精神特質。面對疫情肆虐,中華民族展現了堅定信心、迎難而上的不屈鬥志,而這正是穿越歷史、歷久彌堅的中華文明精神之核。
  • 馬英九:臺灣可以「中華臺北」之名加入亞投行
    馬英九(資料圖)  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今日(4月8日)外國記者會上接受外媒採訪時表示,去年國民黨地方選舉失利的原因,與兩岸關係無關,主要是「內政」方面的原因;對於申請加入亞投行,他表示,以「中華臺北」之名加入國際組織
  • 李白一首隻有6句30個字的唐詩,「意愈淺愈深,詞愈近愈遠」
    比如今天我們所分享的李白一首隻有六句30個字的唐詩,被評為「意愈淺愈深,詞愈近愈遠」,讀起來很有味道。且看:明朝驛使發,一夜絮徵袍。素手抽針冷,那堪把剪刀。「明朝驛使發,一夜絮徵袍」,到了冬天的時候自然需要棉衣,然而「驛使」帶去棉衣的時間很緊張,因為「明朝」就要集中發運,所以今天晚上一個晚上就要縫製出來。所以這個在家的女子要「一夜絮徵袍」,一個晚上不能睡覺,要趕製出來,否則就要耽誤在遠方的丈夫冬天的穿著了。
  • 美麗寶島|讓你愈「來」愈美麗
    現在拿著你的荷包,跟著小編來看看吧!屈臣氏最有名的莫過於它的開架彩妝,美、日、韓等各國品牌琳琅滿目,若有幸碰到折扣活動千萬別客氣,屈臣氏絕對會讓大家在追求美麗的同時顧好自己荷包,走在屈臣氏總會聽到「為什麼來屈臣氏會不自覺愈買愈多,但真的好便宜
  • 兩岸一重要協議即將到期,蔡英文曾稱是「糖衣毒藥」,馬英九怒懟
    如今的臺海局勢因為有了美方的摻和變得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穩定,他們不僅派遣軍機軍艦打著「航行自由」的幌子前往臺海地區進行軍事活動,還接連向臺出售武器。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臺灣領導人的蔡英文對於美國的「建議」基本上都是「照單全收」,顯然這樣的做法已經踩到了中方的底線,令兩岸關係也逐漸變得嚴峻起來。最近兩岸有一重要協議即將到期,蔡英文是否會繼續籤約,也引發了眾人的猜測。
  • 馬英九竟然為了這事求美國,國臺辦早有言在先
    隨著民進黨當局加緊與美方勾連,大肆對美軍購,臺海局勢變得越發緊張。此時,馬英九卻做了一件「不拜菩薩拜遊客」的蠢事。據臺媒8日披露,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曾在11月下旬與美國前官員舉行視頻座談會,會上馬英九請這些前官員向拜登新政府建議,希望後者能「鼓勵兩岸恢復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