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近江海鮮市場明天搬家!老闆娘阿芳:青春都在這了

2020-12-16 浙江在線

2019-03-31 18:38 |錢江晚報

依舊是來來往往的顧客,忙個不停的店老闆。市場裡的狹小走道兩旁,依舊滿是箱子、冰櫃、攤位,各色魚蝦蟹蚌螺,琳琅滿目。

這是近江海鮮市場。它的全名叫杭州近江水產農副產品綜合市場。在吃貨們心目中,近江賣的海鮮,有著獨一無二的「近江海鮮味」。

今天,它依然如同往日般繁忙。而明天起,我們心目中的「寶藏」市場——近江農貿市場,將搬離駐紮了23年的老地方。

近江水產農副產品綜合市場,1996年啟用,上下兩層樓、面積1.2萬平方米,共1000多個攤位,水產攤位佔四分之一左右。

它不是普通意義上的小菜場,而是雲集了杭州各路批發商分銷商的專業市場。據不完全統計,杭城有九成以上的賓館酒店在這裡做農副產品的採購。

在摸不著的煙火氣中,看一群人為生活而努力,我想,再頑固的悲觀主義者,也會被眼前的這些生機勃勃所打動。

今天中午11點多,記者來到近江海鮮市場時候,外部已經有一些房子在開始拆了,但依舊有大約二三十家商戶在繼續做經營的。

不少商戶老闆都在忙著生意,前來購買的顧客也依舊不少。

店老闆說,平時生意蠻好的,只是擔心老顧客:「有很多的老顧客,做的時間長了嘛,都知道我這個攤位在哪裡。也不知道搬走之後,這些老顧客,能不能找得到新的攤位。」

也有不少商戶在經營的同時,也在整理自己的攤位,準備搬走。他們,打算做到最後一天:「那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再過一兩天,大伙兒就都要搬走了。」

一家名為「海興」的海鮮店老闆說,自己是2000年到這邊來的,已經做了19年了,對這個地方也是蠻有感情的。

搬遷的價格早已經談妥,搬遷的安排也早已經定下了,他們提前幾天就已經開始和老顧客對接,一一電話對方,告知要搬走了,新的地址在哪裡。

至於目前店裡的東西,諸如海鮮還是要帶走的,像一些盛放的器皿,也著實不方便搬運,就打算最後一次性盤掉了:「搬到新的地方嘛,肯定剛開始會有點不太方便的,特別是對於老顧客來說。時間稍微長點之後,還是有信心重新能把生意再做回來的。」

我們用相機和故事

記錄下這個市場搬遷前的最後時光

阿芳,潮州人
24小時營業的海鮮水產行

足足100多平方米的水產檔口,賣的海產也有些「品位」。滿滿一堵牆的水缸,水槽不斷地冒著泡,盛著打「飛的」而來的生猛魚蝦蟹。

人群當中笑得最甜的就是阿芳。

她穿著山林綠的呢子大衣,長發梳得一絲不苟,笑顏可掬。可一開嗓,就是一股子幹練與颯勁兒。

她是這間「龍達海產」的老闆娘,這是市場裡一家24小時營業的水產商行。

阿芳是地道潮州人,傍海而食,從小就在碼頭邊長大。吹慣了腥鹹的海風,見慣了沸騰的碼頭魚市,潮汕人對海味的異常挑剔,也在阿芳身上展露無遺。

像我們這樣的新客來這裡,胡亂指著一堆海鮮,問這兩天吃什麼好,阿芳會笑盈盈地幫著拿意見。

「最早我們是給市場裡的水產老闆送海鮮的,後來自己開店,在近江落了腳。」開一間水產行,並沒有那麼簡單。小到水溫、溼度、PH值,大到地下鋪設的淨水系統,阿芳說,要先摸清水產們的「脾性」,營造出合格的「水環境」。

閒談之間,來杭十多年、愛喝鳳凰單樅的阿芳,也起身「與時俱進」地泡了一杯明前龍井。

「杭州人的口福越來越好了。」阿芳驕傲地說,青龍、花龍、長腳蟹、龍躉、琵琶蝦、石斑、龍膽、油追魚,能想到的海裡寶貝,這裡都有。

有人說,近江市場是海鮮集中的地方,也是人情的連接場。「我看不上的魚,也不會賣給別人。」不客氣地說,全杭州的小飯館、大酒店和超市社區店,大部分都賣過來自「近江直供」的海鮮。

搬遷前的最後一天,有相熟的老客來問,你們是要搬走了嗎?要搬去哪裡了?阿芳這才意識到,11年的青春,都留在這裡了。

小陸哥,麗水人
十年賣過200餘種「冷門蔬菜」

愛買菜的朋友和我說,你要是吃膩了普通的「大路貨」,來近江換換口味總是沒錯的,還特別推薦了151號。

走到攤前湊近瞧,我就開始懷疑人生了——黃黃綠綠奼紫嫣紅的菜,怎麼會越看越「臉生」。

「想買點什麼?」穿著綠黑格子襯衫,耳朵上夾著筆,手上戴著紫色一次性工作手套,攤主小陸哥上前問我。

泰國人喜愛的香茅、法式大餐上的白蘆筍、「盤靚條順」的義大利芹菜,作為近江市場裡最早的一批「特種」蔬菜賣家,小陸哥一家賣菜已經近10年了。

為了讓我長長見識,小陸哥用刀削開了一個長相平平無奇的蘿蔔,冒出的紅色條紋清晰可見;他隨手又削開一個糯米山藥,產地在越南邊界一帶,泛著糯米的光澤感,晶瑩白嫩,透著水靈勁兒。

「這是紅玉蘭和西蘭苔」、「這叫黃耳,是一種菌」、「這些應該見過吧?九層塔、迷迭香、百裡香、羅勒」、「那個是雲南紫胡蘿蔔」……

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冷門蔬菜,早不再是昂貴西式料理餐桌上的專屬,它們跟著馬大嫂漸入尋常百姓家。

「在家拌個沙拉、烤個披薩,馬大嫂會先來這裡買點食材。」小陸哥回憶,幾年前火起來的馬家溝芹菜、冰草、洋薊,早就不再身嬌肉貴了。牛肝、雞樅、虎掌,以香味就能辨之的「識菌人士」也越來越多。

這不,小陸哥為了展示更多的特種蔬菜,花了心思設計了展示格。「品種越來越多,還是不夠用」。

賣過200多種「特種」蔬菜,見識了太多中西貫通的主婦們、外籍大廚、烹飪系學生的身影。十年間,多數人還在睡夢中的凌晨3點,小陸哥就準時出攤了。

金老闆,溫嶺人
外地調味料客商都愛來這裡掃貨

早上4點多,近江市場已經明亮與熱鬧起來。老家是台州溫嶺的金老闆,忙著鋪貨,只待今早第一批登門選材的主顧。

這,一晃就是17年。

二樓的乾貨調味品市場,絕對是個讓人挖掘好貨的地方:其貌不揚還擁有一眾擁躉的水瓜柳、生杏仁、泡仔姜、桃膠,次第展開。有些香料的氣息直衝腦門,挺特別的。

金老闆說,這一層有30多家乾貨調料賣家,不敢說是杭州城最多最全的,但人氣上絕對數一數二。

每天人來人往,熱鬧非常,一天之內,總能看見兩三趟送貨車,專程給市場的調味乾貨賣家拉貨。不少客商專程從寧波、嘉興、紹興慕名而來,為的就是一站式「掃貨」。

一個攤上到底會賣多少貨?金老闆悶頭一樂,「這說不好,500種總是起碼的。」

就拿隨菜的醬油來說,換做我這個外行人,一兩下就弄懵了。你首先要區分這是撲鼻而來有點嗆人的老抽,還是幽香隱隱的頭抽,再加上產地繁多、做法有別、風味各式,金老闆解釋,「光是醬油就不下10種了。」

二十多年前,金老闆還因為想在杭州買一套商品房登上了報紙,成了老鄉口中的名人。1998年,他攢夠了首付,在杭州買了套房子,算是落了戶,一家人真真正正在杭州生活下來。

靠著這門生意,金老闆一家融入了這座城市。有一瞬間,市場裡的白熾燈光灑在金老闆的臉上,滿是真切的幸福感。

徜徉於近江市場裡,既有初春時青豔豔的豌豆尖、水芹菜,又有夏末上市的時令海鮮、秋風驟起時的大閘蟹,以及冬天裡的冬筍蛋餃和醬貨。

在這裡,你會被好吃的包圍,你會感受到世間四季的變化。

這些到處瀰漫著未盡炊煙的氣息,坦露著城市的性格與節奏,或許,才是生活的模樣。

小貼士


記者了解到,近江海鮮市場已經從3月27日到31日開始,搬遷到隔壁的華東家具市場3號館臨時過渡經營(步行約3分鐘)。而這個臨時市場,預計將開到今年的8月15日,大致會有4個半月的過渡期。

(原標題《最後一晚!杭州近江海鮮市場明天搬家!老闆娘阿芳:11年的青春,都留在這裡了》作者 祝瑤 潘駿 趙星 鮑亞飛 蔣慎敏 編輯 張留)


1554028706000

相關焦點

  • 杭州近江海鮮市場明天搬家!老闆娘阿芳:11年的青春,都留在這裡了
    依舊是來來往往的顧客,忙個不停的店老闆。市場裡的狹小走到兩旁,依舊滿是箱子、冰櫃、攤位,各色魚蝦蟹蚌螺,琳琅滿目。這是近江海鮮市場。它的全名叫杭州近江水產農副產品綜合市場。在吃貨們心目中,近江賣的海鮮,有著獨一無二的「近江海鮮味」。今天,它依然如同往日般繁忙。而明天起,我們心目中的「寶藏」市場——近江農貿市場,將搬離駐紮了23年的老地方。
  • 杭州近江海鮮市場即將搬遷!
    杭州近江海鮮市場即將搬遷!如果說築地是東京的海鮮廚房,那麼近江海鮮市場,就是杭州的「築地」。近日,平時喜愛在海鮮市場裡覓食的食客們聽說,海鮮市場即將搬遷,難道杭州人也要失去摯愛的海鮮美味集中地了嗎?緊挨著這一排店面,左手邊就是近江水產品市場,稍微走近一些,就能聞到一陣陣腥鮮味道。近江海鮮市場其實就這樣一分為二,一邊是美食一條街,叫近江海鮮城;一邊是水產市場。但其實,它們有著分不開的前世今生。杭州資深老饕何先生說,杭州最早的海鮮夜宵排檔,是在龍翔橋附近。
  • 開了23年的近江水產市場要搬家了 吃貨們以後去哪買海鮮?
    開了23年的近江水產市場要搬家了 吃貨們以後去哪買海鮮?而接下來,開了23年的近江水產市場也要搬遷了。杭州90%以上的賓館、酒店&nbsp都從這裡進貨近江水產市場位於秋濤路1弄15號,附近的排檔街已經推平了,門口一片塵土飛揚。
  • 開了23年的近江水產市場要搬家了
    去年12月19日,杭州的老饕們有些「傷心」,因為開了整整12年的近江海鮮城搬遷,離開了近江(詳見本報2018年10月11日、12月18日報導)。而接下來,開了23年的近江水產市場也要搬遷了。見習記者凌姝文文/攝通訊員湯超群杭州90%以上的賓館、酒店都從這裡進貨近江水產市場位於秋濤路1弄15號,附近的排檔街已經推平了,門口一片塵土飛揚。
  • 海鮮美味源頭的離去,搬遷的近江海鮮市場
    許多新杭州人可能對近江沒什麼感情,當年,它可是杭城最熱鬧的存在。杭州資深老饕告訴我「先有了龍翔橋,才有了近江,才有了黃龍,後有了信義坊。杭州的海鮮排檔論資排輩起來,應該是這麼個順序。至於現在很紅的盒馬那都是排不上號的後輩。」短短百米的柏油馬路像一鍋沸水撲騰著不同人的食慾。
  • 杭州近江海鮮市場月底要搬了 那裡有你的味蕾記憶嗎
    2019-03-26 07:35 | 錢江晚報「近江海鮮市場是不是要搬了?」從去年年底開始,杭州吃貨們的心總是懸在半空。「近江海鮮市場」全名叫杭州近江水產農副產品綜合市場。在吃貨們心目中,近江賣的海鮮,有著獨一無二的「近江海鮮味」。
  • 這是浙江杭州最大最全的海鮮市場 近江水產市場開始搬遷
    這是浙江杭州最大最全的海鮮市場 近江水產市場開始搬遷2019-09-06 15:0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上城報        瀏覽量: 11693 次 我要評論 哪裡可以買到便宜又新鮮的海鮮?大多數杭州人都會說:近江水產農副產品綜合市場。這是杭州最大的水產品集散地,經過24年的發展,已匯集了最豐富的海鮮品種,商戶顧客,來往不絕。
  • 近江海鮮市場將在華東家具市場3號館過渡經營4個月,8月中旬初步...
    自4月1日開始,近江海鮮市場從舊址搬到了隔壁,在華東家具市場3號館臨時過渡。「近江海鮮市場」全名叫杭州近江水產農副產品綜合市場。在吃貨們心目中,近江賣的海鮮,有著獨一無二的「近江海鮮味」。已是搬遷後的第三天,搬遷時的匆忙已經不見,檔口的老闆們在篤悠悠地守著店。
  • 23年老字號,曾為杭州最大水產市場,近江海鮮城回歸了!
    重新開業後的近江海鮮城,位於延安路上的湧金廣場,緊挨著西湖景區,7000多平方米的營業面積,比原來大了幾倍。來源/ 錢江晚報、浙江在線說起吃海鮮,杭州「吃貨」心中有個地方必不可少,那就是近江海鮮城——一個可以讓味蕾放肆狂歡的地方。這個開了23年的海鮮城承載著許多老杭州人的回憶,可就在去年年底,近江海鮮城拆遷,這讓不少老饕很是「牽掛」。
  • ...杭州近江食品市場「原班人馬」搬到了這裡!全新的近江批發城亮相!
    都市快報訊 10月25日,近江食品市場開了30多年的大門落下,裡頭的商戶開始「搬家」。「那天,市場拉卷門的時候,很多商戶都流淚了,一點都不誇張。」把這一幕盡收眼底的市場綜合管理科負責人顏衛華說。不過,即使老市場關停了,很多商戶仍然聚在一起。
  • 杭州近江海鮮城要搬了!原址將升級為望江新城
    18日下午五點左右,天色剛暗,近江海鮮城11塊巨大的紅色招牌就挨個亮了起來。「好運來海鮮」的老闆娘王萌在店裡張羅著,等待三桌既熟悉又特殊的客人。  「今天是海鮮城最後一天營業,我發微信約了很多老客,請他們吃飯。」對於一個經營了十幾年海鮮餐廳的老闆來說,答謝客人們最好的方式,莫過於再燒一頓美味可口的晚餐。
  • 開了23年的近江水產市場要搬了!吃貨們以後該去哪買海鮮?
    去年12月19日,杭州的老饕們有些「傷心」,因為開了整整12年的近江海鮮城搬遷,離開了近江。詳見:最後的晚餐!近江海鮮城最後一天營業,明年這個地方再見!而接下來,開了23年的近江水產市場也要搬遷了。
  • 在復工的杭州近江海鮮城 你嘗到的是奮鬥的味道
    「十多年沒見了,這頓吃過癮了吧……」聲音漸漸遠了。稍稍用力地捏了一下自己的臉,餐廳裡一位值守的服務員開始收拾餐具。這裡,是遷址半年的杭州近江海鮮城好運來海鮮餐廳。不久前,老闆王萌延長了營業時間。「營業額提升了一點。」去年11月,海鮮城在延安路上的湧金廣場重新亮相。
  • 近江海鮮市場進入過渡期 8月計劃搬至轉塘 定位是新型物流集中配送...
    近江海鮮市場進入過渡期,搬去隔壁華東家具市場3號館,這裡配套近170個車位近江海鮮市場對於杭州人來說並不陌生,它的全名叫杭州近江水產農副產品綜合市場,素有杭州「海鮮界一哥」的稱號,據說杭城有九成以上的賓館酒店在這裡做農副產品的採購。3月29日開始,近江海鮮市場的經營戶們陸續搬進華東家具市場3號館作過渡,過渡期為4個月。
  • 杭州人牽腸掛肚的近江海鮮城大排檔回來了
    2006年6月28日,一塊空地,支起幾塊棚布,老闆們在後廚忙碌,老闆娘在前廳招呼,近江海鮮城大排檔就這樣開張了,用新鮮的舟山直運海鮮、地道的口味和超高的性價比,逐漸贏得了杭州人民的喜愛,成為了杭城最早的「不夜城」,滿載食客的回憶!後來逐漸改造,搭起了兩層小樓也有了包廂和獨衛,直到2018年12月18日,由於拆遷規劃,近江海鮮城在望江地區完成了最後一天營業。
  • 近江海鮮城昨天最後一天營業 明年五六月湧金廣場見!
    今天,近江海鮮城就要暫時歇業,杭州這間頗有名氣的「海鮮廚房」,與老地方說再見了。吃貨們別擔心,最快明年夏天,它將在西湖邊的湧金廣場重新開門迎客。十幾年的老店 不僅盛產美味,還見證故事「在這裡做了12年,從來沒有好好休息過。」王萌說,這次搬遷歇業也算是給自己放了個長假,可以好好度假了。
  • 近江海鮮城湧金廣場全新開業
    一說到夜宵,老底子的杭州人都特別懷念龍翔橋一帶的海鮮大排檔,夜幕下的露天裡,一溜的桌子排開,幾瓶啤酒、幾盤小海鮮、幾道下酒菜,圖的就是那份自在,要的就是那種熱鬧。2006年,秋濤路近江村搞了一個「近江海鮮美食街」,當時就有食客高呼:「龍翔橋大排檔重現江湖!」
  • 批發海鮮要去新的地方啦 近江海鮮市場將於4月15日全部拆除
    4月2日下午,在華東國際家具市場3號館內,章女士和往常一樣,招呼著來攤位上買海鮮的顧客。30年前,她跟著家人一起來杭州做起了海鮮生意。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杭州的水產市場主要集中在龍翔橋,後來搬到了近江。章女士就是隨市場搬遷的經營戶之一。  不過現在,近江水產農副產品綜合市場也要搬了。
  • 近江海鮮市場擬8月搬至轉塘
    近江海鮮市場擬8月搬至轉塘 2019年04月04日 06:51:08來源:浙江在線-錢江晚報記者 金丹丹 通訊員 湯超群   浙江在線杭州4月4日訊 從
  • 杭城海鮮排檔信義坊黃龍近江三國殺升級 各有高招
    黃龍海鮮排檔「又一村」老闆郭浪表示,每份菜量倒說不上,但都能保證將這5寸圓盤裝滿,花蛤、蟶子之類的貝類每份有一斤重,只多不少。而相比之下,近江海鮮排檔的各個門店標價更混亂些。  可能也是為了避免惡性競爭再次發生,如今黃龍海鮮大排檔的九家店鋪都由一家餐飲公司——杭州海緹客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定價,「但每家都有各自的門店經理,要進行月度考核,拋開價格,彼此是關於服務、菜品的良性競爭。」這是與信義坊、近江兩家所不一樣的經營模式,亦有它的優勢所在。  可惜不趕巧,今年杭城餐飲在遭遇「國八條」之後,落入一片慘澹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