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9 09:14 | 杭州網
昨天下午五點左右,天色剛暗,近江海鮮城11塊巨大的紅色招牌就挨個亮了起來。「好運來海鮮」的老闆娘王萌在店裡張羅著,等待三桌既熟悉又特殊的客人。
「今天是海鮮城最後一天營業,我發微信約了很多老客,請他們吃飯。」對於一個經營了十幾年海鮮餐廳的老闆來說,答謝客人們最好的方式,莫過於再燒一頓美味可口的晚餐。倒立紅膏蟹、椒鹽蝦蛄、象拔蚌、三文魚……王萌親自擬了菜單,每桌十菜兩湯,都是店裡客人們最喜歡吃的。
隔壁「喜洋洋海鮮」的服務員大哥,負責在店門口招徠客人。排檔一家連著一家,這個崗位一定程度上左右著客人的選擇。所以不管夏熱冬冷,不論下午還是凌晨,他都要在店門口,態度熱情周到,見人就問:「還沒吃飯吧?請進請進。」
不一會兒,店裡一位吃得盡興的客人推開門叫了一聲:「來,兄弟!」服務員大哥就笑著接過客人遞過來的煙,幾年間的默契與答謝,都在吞雲吐霧之間。
昨晚的近江海鮮城,與過去的12年似乎並無不同,卻是它最樸實的謝幕。今天,近江海鮮城就要暫時歇業,杭州這間頗有名氣的「海鮮廚房」,與老地方說再見了。吃貨們別擔心,最快明年夏天,它將在西湖邊的湧金廣場重新開門迎客。
十幾年的老店 不僅盛產美味,還見證故事
「在這裡做了12年,從來沒有好好休息過。」王萌說,這次搬遷歇業也算是給自己放了個長假,可以好好度假了。但休假之前,她要好好答謝一下客人們十幾年來的照顧,所以就像往常逢年過節一樣,她邀請了幾十位老食客、老朋友來店裡,讓他們再嘗嘗美味。
「你的新店開了,一定要說一聲,我要去送花籃的!」一位老食客笑著對王萌說。
客人們鍾愛「好運來」,不僅是因為美味,也因為王萌的誠信。「有的客人,因為有事急著走,吃完飯也不等著我結帳,扔下一些錢就走了,很多都是多付的。隔個半年再來,我還記得他多付了多少錢,再給他結掉,那時候他們自己都忘了。做生意麼,就是相互之間的信任。」海鮮城12年,商戶換了一茬又一茬,王萌是為數不多生意越做越紅火的老闆之一。
「剛在這裡開店的時候,大兒子才讀幼兒園,今年已經讀高三,能來店裡幫忙了。」王萌感嘆,開這家海鮮店這麼多年,也見證了很多老顧客在杭州的創業和成長。
王萌記得,這裡仍是簡陋大排檔的時候,有一對小情侶過來吃飯。「喝醉後,他們哭訴在杭州創業的艱難。」王萌說,這對情侶當時剛來杭州,想做服裝生意,結果到處碰壁,身上只剩了幾百塊錢。「現在他們結婚了,生意做大了,有房有車,有兩個孩子,很幸福!」很多老顧客,這些年還是喜歡經常過來,聊聊家常,講講往昔。「很多顧客比我小,叫我姐姐,到我這裡來吃飯,也覺得是在自己家一樣,有高興的難過的,都會和我聊一聊。這份感情,我很珍惜。」
大唐海鮮是杭州數一數二的海鮮排檔,有名到不僅杭州人知道,外地人也知道,連汪峰、金巧巧等明星也常去吃。他家的招牌菜,「倒立蟹」是一絕。老闆唐延勝是安徽巢湖人,1992年來杭州,近江海鮮城的「大唐海鮮」是他在杭州的第一家店。和王萌一樣,他也是這裡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見證者。
回憶起近江美食城在2006年剛開業的樣子,唐延勝說:「那時候每家店面都很小,都是用雨布搭的攤位,門口擺著大大的塑料啤酒桶。」由於地處市中心,美食城一開業就吸引了很多人來。後來鋪面幾經改造,從攤位變成了鋼架結構的店面,環境也整齊劃一了很多。
早幾年,海鮮排檔傍晚5點擺出、凌晨4點結束,營業時間是「晚五朝四」。後來,近江海鮮美食街從原來的露天排檔升級成餐廳店面,許多店家的經營時間也不再局限在夜間,而是「午餐+晚餐+夜宵」。
唐老闆回憶,論資排輩,近江海鮮城是龍翔橋海鮮排檔的「小老弟」,但卻是黃龍海鮮排檔和信義坊排檔的「老大哥」。
十幾年的老食客 不僅品嘗美食,還回味人生
「十幾年前,我剛來杭州,跟著老闆來這裡吃飯。此後,幾乎每個月都要來。」來自安徽的汪先生是近江海鮮城的忠實粉絲,「我最喜歡椒鹽豆腐魚,還有血蛤。」汪先生在這裡開啟了海鮮美味的潘多拉魔盒,之後就再也關不上了。因為海鮮城要歇業,汪先生近期來得更勤了:「我在城北沈半路那邊工作,離這裡很遠,但還是要來!可惜,接下來要想念很久了!」
旁邊的朋友拍拍汪先生的肩膀說:「現在他可是大老闆啦!」十幾年過去,當年雨棚搭的海鮮排檔變成海鮮城,當年的職員小汪已成長為一間市場的老總,海鮮城打開了他的味覺,也留下了他的青春時光:「當年我的老闆在這裡請吃飯,後來我請客戶、請朋友,也都認準了這裡,這邊每家店我都很熟悉!」
王萌請來的老客黃先生,工作地點從海鮮城邊上搬去了錢江新城,不變的是他對海鮮城的喜愛。黃先生說,十幾年前,晚上加班晚,下班了就過來吃。「現在單位搬到錢江新城了,每個月過來一兩次總有的。一般的飯店晚上9點多再坐著聊天會覺得難為情,這裡時間比較自由。」晚上7點多過去,邊聊邊吃,一餐飯可以很盡興地吃到10點。「有時候準備走了,看到熟人,又聊上幾句。這裡很多都是老客,大家都很熟悉了!感覺就像回自己家吃飯一樣。」黃先生說,自己是個念舊的人,十多年來,每次都是點那幾樣。「我有自己的菜單的,十幾樣菜,十多年不變,老闆不問我,直接就上菜了。」最讓黃先生感慨的是,十幾年來,每一道菜都是最初的味道,「老闆也很念舊,廚師一直是這個廚師。」
從三十來歲到四十多歲,從剛結婚到女兒上初中,在近江海鮮城,黃先生一家人留下了對大海最美好的記憶和甜蜜的家庭時光。「我們家每個人在這裡都有特別喜歡的一道菜,前幾天,老媽還惦記著什麼時候再來吃一次。吃了十幾年了,要說再見了,真的有點捨不得。」
新址在西湖邊,定位風格都要升級
原址將變成望江新城
杭州近江商業廣場管委會負責人童波濤介紹,在緊挨著西湖景區的湧金廣場,他們已租下了7000多平方米的場地空間,除了目前海鮮城裡的11家商戶,還將引進多家優質經營戶。元旦過後,就要開始裝修,預計明年五六月份,將正式開門迎客。
「湧金廣場那邊,年輕群體更多,海鮮城的定位與風格,也要有一定的變化,要更符合年輕人的喜好。」童波濤說,「而且,我們要求每家商戶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比如有的店是嵊泗那邊來貨,有的是沈家門的做法,有的是寧波的做法,不能千篇一律,一定要各有所長。」
徵遷過後,近江海鮮城所在的大望江區域,將升級為望江新城,重點是優化婺江路沿線與城站站前地區空間。
望江新城總體布局以「一心、一帶、兩軸、四片」為主,將擁有若干地標性建築集群,目前公共建築的地標主要集中在婺江路沿線和城站東部地區,形成一個建築景觀序列。
其中,東寶路以南、望江路以北的望北居住片區,望江路以南的望南居住與文化片區,是兩大居住區。並規劃有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初中1所,小學3所,幼兒園8所;還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居住區養老院、社區服務中心、街道辦事處、派出所、汙水泵站各1處;居住區文化活動中心、居住區體育中心、農貿市場、殘疾人日間照料託養服務機構、加油站、110kV變電站各2處;公交首末站4處。
望江區塊是老杭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文化積澱深厚,這次規劃中,還將對海潮寺舊址、杭州肉聯廠職工宿舍建築群進行保護。
(原標題《近江海鮮城昨天最後一天營業 明年五六月湧金廣場見!》,原作者葉怡霖 通訊員 湯超群 攝影 朱丹陽。編輯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