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之間的第一次大戰,中國贏了戰爭,卻永遠地失去了大片國土

2020-12-12 歷史痴

中俄之間的第一次大戰,中國贏了戰爭,卻永遠地失去了大片國土

文|歷史的故紙堆

從16世紀起,俄羅斯由歐洲的一個小公國,逐步開始對外擴張。到了中國明朝崇禎五年(1632),沙皇俄國擴張至西伯利亞東部的勒拿河流域後,建立了雅庫茨克城,並以此作為南下侵略中國的主要基地,不斷派遣武裝人員入侵中國黑龍江流域。而當時的明朝正處於王朝的末期,根本無暇顧及遙遠的黑龍江地區的「癬疥之疾」。

到了清朝順治六年(1649),沙俄軍隊再次派兵從雅庫茨克城出發,進入中國的黑龍江,遭到了當地人民的激烈抵抗。第二年,沙俄又組織了僱傭兵攜帶3門火炮和一批槍枝彈藥,強行攻佔了雅克薩城。當地人民再次奮起抗擊,並向朝廷求援。順治九年(1652)二月,清政府命令寧古塔將軍派兵前往救援,打死沙俄侵略者10人,打傷78人。此後的幾十年裡,中俄軍隊間的這種小規模衝突一直沒有間斷。

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繼位之後,接連清除權臣鰲拜,平定三藩,樹立了自己的絕對權威,終於有餘力認真審視黑龍江邊境地區的亂局了。秉承先禮後兵的原則,康熙帝首先要求盤踞在雅克薩等地的沙俄侵略軍撤離中國領土,對方置若罔聞,反而變本加厲,不斷在黑龍江流域下遊地區率兵劫掠。

寧古塔副都統薩布素率兵將其擊敗,並焚毀了沙俄軍隊在黑龍江流域建立的一系列據點,將雅克薩變成了一座孤城。但沙俄軍隊仍據守雅克薩城繼續抵抗清軍的進攻。此後為了徹底消除沙俄軍隊對東北邊境的威脅,康熙任命都統彭春收復雅克薩。康熙二十四年(1685)五月二十二日,彭春率領3000人攜帶火炮和戰艦,抵達雅克薩城下,向沙俄軍隊發出最後通牒。

沙俄守城將領自持城池堅固,火炮犀利,據不投降。三天後的黎明時分,清軍發起炮擊,沙俄軍隊傷亡慘重,只好開城投降,在保留武裝的前提下撤離雅克薩,撤至尼布楚。而清軍在趕走沙俄侵略軍之後,毀掉了雅克薩城,回軍璦琿。

沙俄侵略軍雖然被迫撤離雅克薩城,但是並沒有放棄對中國東北一帶的圖謀。僅僅過了不到半年的時間,康熙二十四年(1685)秋,莫斯科又派兵600餘人增援尼布楚。並再次佔領了雅克薩城,重新修築了更加堅固的城堡。

如此囂張的氣焰,令康熙帝暴怒不已,收到奏報的第一時間就下令反擊。1686年,將軍薩布素率領2000人圍困雅克薩城,嚴令對方投降。老對手託爾布津毫不理睬。此後清軍發動進攻,託爾布津中彈身亡,但沙俄軍隊馬上由副將接替指揮,繼續負隅頑抗。清軍在雅克薩三面挖掘壕溝圍困,水面上派戰艦巡邏,徹底切斷了守敵的外援,沙俄侵略者被圍困了近一年時間。最終826名侵略軍只剩66個活著的。

沙皇彼得大帝得知戰況之後急忙向清政府請求撤圍,因為被困的人裡有沙俄皇室貴族,並派遣使臣來談判議定邊界。清政府很快答應了沙皇彼得大帝的要求,準許侵略軍的殘部撤回尼布楚。

康熙二十八年(1689)七月二十四日,中俄雙方締結了《中俄尼布楚條約》。雅克薩之戰是中俄之間的第一次大戰,戰後籤訂的《尼布楚條約》也是清政府與歐洲大國籤訂的第一份條約。戰後雙方都宣稱自己贏了,而且都能自圓其說。在戰場上,清政府贏了,但在談判桌上,卻是沙俄贏了。受儒家思想內亡外聖的影響,再加上是第一次與歐洲國家進行戰後談判。清政府雖然是戰勝方,卻沒有在談判桌上要求己方的正當權益。

史學界評價:《中俄尼布楚條約》的籤訂,是中方做了無原則退讓的產物,清政府的談判代表索額圖把貝加爾湖以東,原屬中國的尼布楚富庶地區拱手送給了俄國,造成了重大國土損失。再者,該條約還明確將北諾斯山與南支之間北到北冰洋、東到白令海峽,包括勘察加半島和整個烏第河流域在內的廣袤疆域,定為待議地區,其面積不小於300萬平方公裡,甚至更大。但是世界政治格局巨變,時至至今,不僅從未再議,而且也永遠無法再議。所以,中俄尼布楚條約,是一部失地條約。

相關焦點

  • 《尼布楚條約》:中國失去的不止是貝加爾湖,還是噩夢的開始!
    第一次雅克薩戰爭時,清軍3000人攻打只有450個沙俄守兵的雅克薩城。第二次雅克薩戰爭時,清軍2400人圍困只有826個沙俄守兵的雅克薩城達一年之久,最後只剩下66人。在長達一年的圍城時間,沙俄竟沒有派援軍來救援,可見沙俄在遠東地區根本就沒幾個人。也就是靠幾百人就徵服了西伯利亞,徵服了遠東地區,要是跟大清真的打起來,還真不是大清的對手。
  • 中國收復1000平方公裡領土,中塔之間的領土戰爭,誰贏?
    怪小編才疏學淺,這個地方我從來沒有聽說過,但是這個國家卻與我們中國在進行領土的爭端,而終端的這個地方是帕米爾高原,這個地方位於我國新疆西南部。中國收復1000平方公裡領土,中塔之間的領土戰爭,誰贏?大家一定熟悉帕米爾高原這個地方,但是卻不熟悉那裡生活的人民我們中國塔吉克和克爾克孜少數民族就居住在帕米爾高原中,而且到19世紀末時,這個地方就一直屬於我們中國領土,在清朝末,我們中國的實力實在是太弱了,大家都知道,就是因為清朝閉關鎖國的原因而導致。
  • 中俄北京條約 再割中國44萬平方公裡土地
    俄國此條約規定烏蘇里江以東至海之地歸俄國所屬,並開放張家口、庫倫、喀什噶爾為商埠。此條約也承認了1858年的璦琿條約之合法性,連同它劃定了俄國和中國的現代疆界,另再割去中國西北44萬平方公裡的國土。中俄兩國籤訂《尼布楚條約》後171年,俄國首次破壞條約。1850年,俄國侵佔了中國領土──位於黑龍江口的廟街。
  • 大談美國打不贏中俄 美智庫反覆渲染中俄威脅
    【環球時報報導 特約記者 李強 本報記者 劉揚】海灣戰爭以來,美軍在歷次局部戰爭都取得了成功。而按照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的一份最新報告,目前美國的戰爭方式用來對付中國和俄羅斯已經「不靈了」。不過這個報告並沒有明確給出美國需要的戰爭方式,而是像它的題目那樣反覆說為什麼美國需要新的戰爭方式。換句話說,整個報告都是在渲染中俄威脅。
  • 清朝初期中國傳統歷史疆域的北界(含東北 西北 正北)在何處?
    查郭沫若主編《中國史稿地圖集》下冊和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七、八冊,明代漠北蒙古遊牧地極北界限,在貝加爾湖以北的勒拿河、葉尼塞河、鄂畢河上遊地區,即大約北緯58 度寒帶和北溫帶草原的分界線。此線以北,是廣袤的西伯利亞,以南則是漠北草原布利亞特蒙古土謝圖汗轄地和蒙古茂名安等部落遊牧地。這是清代疆域正式形成之前,中國傳統的歷史疆域的北界。
  • 二戰前後,日俄之間發生了哪些戰爭?日本為何北上的企圖落空?
    上世紀上半葉,日俄之間一共發生過4次戰爭,結果日本是一贏三輸,不僅日本企圖北上西伯利亞的願望落空,最終還在蘇軍的打擊下,結束了長達14年的侵華戰爭。那麼,日俄之間這4場戰爭是如何發生,又是如何結束的呢?第一次日俄戰場對決是1904年的日俄戰爭。
  • 日本三次賭國運戰爭——日中戰爭、日俄戰爭、日美戰爭,先贏後輸
    ,朝鮮半島稱:清日戰爭,西方國家稱:Sino-Japanese War/第一次中日戰爭),是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 而第一次豪賭當中贏了的日本,不僅獲得了大量的土地,還獲得的相當豐厚的戰爭賠款。這些賠款不僅用來讓政府還債,還能夠有相當一部分的富裕讓日本進一步投資建設軍隊。
  • 美國再發新報告:無法同時打贏中俄 在臺海也會輸
    近日,美國再次喊出「狼來了」,稱美國無法打贏同時對中俄的戰爭,在臺海也有可能輸。美國《防務新聞》網站11月15日報導稱,美國防戰略委員會本周三公布最新報告稱,美國逐漸喪失軍事優勢,美國正面臨安全「危機」,未來有可能會輸掉對中國或俄羅斯的戰爭。
  • 維多利亞一世和第一次世紀大戰:親戚之間的戰爭
    甚至後人說,第一次世界大戰名不符實,其實是自己家人的戰爭。更有趣的是,被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那次戰爭,由於維多利亞的關係,被後人稱之為親戚之間的混戰。一戰的主戰場在歐洲,亞洲的日本和中國非洲的殖民地都是打醬油的國家,美洲的美國倒是一個關鍵的因素,不過它是後期參戰的。讓我們看看這些歐洲參戰國都是些啥親戚吧。協約國的核心是德國和奧匈帝國,義大利。同盟國的核心是英國、法國和沙皇俄國。
  • 韓戰的戰敗,對美國乃至世界有多大的影響?
    如果中國註定難逃一戰,我建議通過預先派遣若干支特遣戰爭預備隊,分散在加拿大及委內瑞拉、古巴或者滲透進美國,沒有戰事則經商務工,戰時將戰火在美帝國土上點燃!讓美帝再先進的武器也無法在自己國土上施展!之所以他們習慣稱為韓戰,是因為中國是以志願軍參戰,志願參戰的,沒有軍徽軍銜,這個當年都是這樣定義的。
  • 因為此王朝的短視,使中國永遠失去了印度洋出海口
    說起我國古代萬曆帝三次徵戰,我們都知道,寧夏戰役、朝鮮戰役和播州戰役,其實在萬曆年間,還爆發了一次大戰,這次雖然打贏了,但是結果卻令人難以接受,我國永遠失去了印度洋的出海口。在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在1381年便派遣大將沐英進攻雲南,在擊敗了蒙古勢力後,沐英被封為黔國公。
  • 螢火蟲之墓:戰爭帶給人們的永遠只有痛苦,生死之間有螢火
    大家好我是原創作者不願彷徨於明暗之間,定期給大家分享一些我個人的原創文章。正值戰爭時期,美國的轟炸機如惡魔般整日籠罩在日本西宮市的上空。伴隨著刺耳的空襲警報聲,生活在西宮市的清太一家正緊張的將家裡貴重的東西埋在家門前,大家都躲進了防空洞中,而清太背起自己的妹妹節子也準備出發。但當他們剛剛走出家門,炸彈就像冰雹一樣傾盆而下。
  • 晚清最硬氣的大臣:把軍艦開到海參崴 為中國討回300平方公裡國土
    說起晚清,完全是一部屈辱的歷史,為了尋求生存,割地賠款,讓中國喪失了大片領土。但是今天介紹的這位大臣十分硬氣,他反過來用大炮問俄國要回了300平方公裡國土。而這塊300平方公裡國土就是吉林省琿春市東南部的敬信鎮 ,而說起這塊地方就必須說起中俄《北京條約》,該條約使清政府確認了《璦琿條約》的合法性,並割讓了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約4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我想很多東北人對這個條約可以說是咬牙切齒,因為這個條約,吉林失去了出海口,成為了一座內陸城市,阻礙了整個東北的經濟發展。
  • 中俄爭議領土!西伯利亞歸中國引起世界熱議,韓國專家拿出鐵證
    引子作為世界上國土面積排名第三的中國,不僅地域遼闊,還有著十分豐富的自然資源,養育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在我國的歷史上,大部分的朝代都是由漢民族創立的,元朝是我國歷史上首個由少數民族,也就是蒙古族建立起來的一個大一統王朝。
  • 日俄戰爭中,清政府是最大贏家?別鬧了,清政府啥好處沒撈到
    1904年-1905年日本與俄羅斯帝國之間為爭奪朝鮮半島物中國東北,爆發了一場大戰。為此日本先投入了40萬兵力,俄羅斯投入50萬兵力;日軍戰死35122人、傷103584人、被俘約2000人,俄軍戰死34000—52623人、傷146032名、被俘79454人。
  • 為什麼沙俄侵略者四處插手,侵佔我國大片領土,原因讓人心疼
    慶康這首《庚辰正月》詩中寫的是左宗棠收復新疆以前中俄交涉期間發生的事,清廷派崇厚出使俄國,崇厚貿然籤訂有割地、賠款內容的和約,致使朝野大譁。其實,貪婪的沙俄侵略者不僅看中了我國的新疆地區,還四處插手,終於在19世紀中後期侵佔了我國的大片領土。
  • 經過兩次世界大戰,保加利亞失去大片領土,為何很少有人同情
    一年時間不到,塞爾維亞就聯合希臘和羅馬尼亞,共同對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的盟主保加利亞宣戰,土耳其也趁機對保加利亞進行反擊。這樣一來,被迫和談的對象變成了保加利亞。本來已經歸保加利亞所有的馬其頓,83%的土地被羅馬尼亞和塞爾維亞瓜分,東色雷斯也重新回到土耳其的手中。
  • 日本人口,國土面積都不算多,那未來還會成為超級大國嗎?
    二戰時期,是日本有史以來最接近其大國迷夢的時候,但即便是沒有美蘇參戰,中國廣闊的戰略縱深一樣可以把他拖入持久戰的戰爭泥淖。未來,不排除他持續做夢,但只要中國自己不亂、不分化,他就永遠沒機會。超級大國,只是定義不一樣,就像中國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一樣,都會走適合本國的路線。英國之所以能成為超級大國,靠的就是遼闊的殖民地,失去殖民地後,英國就不再是世界霸主了,所以說國土大是超級大國的硬標準之一,如果日本也擁有英國那樣的殖民地,誰能肯定,日本不能成為超級大國?
  • 從半個黑瞎子島回歸反省「國土神聖」觀念
    ■媒體思想之 王志安專欄昨天,也就是10月14日上午11時,中俄雙方在黑瞎子島上舉行了「中俄界碑揭牌儀式」,這標誌著中俄之間長達4300多公裡的邊界線全部確定,也標誌著黑瞎子島這塊脫幅近八十年的國土,其中的一半正式回歸中國版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先後和蘇聯、印度等國家,因為邊界爭端發生過局部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