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10日 09:40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顧桂源 編輯:唐沛堯
廣西新聞網樂業4月9日訊(通訊員 顧桂源)樂業縣位於廣西西北部,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經濟總量小,人均水平低。面對縣情,樂業沒有消極等、靠、要,而是從實際出發,充分發揮旅遊與體育多元化功能,開拓創新,積極探索樂業體育旅遊相結合的新路子。
近年來,樂業按照「生態、宜遊、戶外」的定位,大力實施「富民興旅」工程,充分利用山地資源和世界頂級大石圍天坑群旅遊資源優勢,依託政府和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在國家體育總局及上級有關單位的大力支持下,成功舉辦了五屆主題鮮明、特色鮮明、文化鮮明的國際山地戶外運動挑戰賽,充分展示地方民族文化和自然景觀的多樣性、獨特性,進一步提升樂業的知名度,經濟總量實現大幅攀升。據統計,2012年全縣生產總值完成15.08億元,同比增長10.97%。
此外,樂業緊緊抓住自治區黨委、政府把樂業大石圍天坑群列為繼桂林山水、北海銀灘之後廣西旅遊新一極來打造的千載難逢機遇,不斷完善旅遊基礎設施,並通過以節促遊等推介形式,使樂業的影響力得到不斷提升,旅遊業呈快速發展趨勢。據統計,2012年,該縣共接待遊客65.38萬人次,景區門票收入402.6萬元,旅遊綜合收入4.3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9.2%、31.4%和170%。
通過舉辦山地戶外運動賽事,有效促進樂業體育旅遊和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發展,豐富了人民群眾的體育文化生活。同時以賽事為帶動,進一步掀起了戶外運動熱潮,目前,刀鋒戶外等知名山地戶外運動俱樂部也已紛紛落戶樂業,在該縣推出了一批體驗型、參與型、娛樂型和自助型等內容豐富的戶外旅遊項目,火賣生態村、牛坪農家樂、梅家山莊、百逢農家樂等民間休閒山莊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體育多元功能的成效得以顯現,人民群眾收入渠道得到有效拓寬。
樂業還把開展山地戶外運動與當地自然山水優勢和民族文化特色緊密結合起來,形成各自獨特的品牌賽事,努力做到以體育賽事為載體,宣傳推介樂業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把特色鮮明、融自然與人文、觀賞與體驗為一體的戶外旅遊休閒產品推向市場,如舉辦國際山地戶外運動挑戰賽、全國攀巖賽、「布柳河流域」獨竹漂比賽、「龍盤天池」兩省三縣山歌擂臺賽、五臺山森林公園攝影大賽、甘田舞龍節、邏沙民間唱燈藝術文藝表演等。這些活動或依託風景名勝,或傳承民族文化,使文化賦予體育以生命,讓體育成為城市名片,逐步形成具有樂業特色和樂業實際的品牌賽事,同時也極大地促進了樂業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發展。
樂業縣藉助山地戶外運動和攀巖賽事期間旺盛的人氣和影響力,開展一系列旅遊推介活動,如在比賽期間通過舉行旅遊商品展、賽事專題攝影文化活動、民俗風情秀、生態食品美食活動等,吸引了國內外大量遊客前來觀光旅遊,有力地推進旅遊事業快速發展。
目前,樂業火賣生態村已成為廣西「農家樂」旅遊首先地,每天的遊客有來自廣東、海南、雲南、福建、貴州、四川等省和港、澳、臺地區的,還有來自歐美及東南亞國家,年接待遊客達6萬多人次。據該村村民鄒應澤介紹,全村的「農家樂」僅接待客人吃飯每年需殺230多頭豬,另外製作臘肉、臘腸賣給客人也要用250多頭豬,土雞需要12000多隻,另還需要一大批雞蛋、黃豆和青菜等,年採購最低估算也要花25萬元以上。號稱「二叔」的蘭花種植戶表示,幾年前,他發現到樂業觀光休閒旅遊的人越來越多,而樂業的蘭花也很受遊客歡迎,看見這一情況,他和家人就合計開始培植蘭花,並慢慢推向市場,一年下來,淨收入達7萬多元,比以前和老伴兩人幫別人打工賺得還多,現在一家人也在縣城站穩了腳,日常生活基本不用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