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習慣會導致濃重的鄉愁,由味蕾勾起的鄉愁,需要在舌尖消解。下面這些蕉嶺特有的味道,讓你的味蕾回家!
雪裡透紅鍋裡睡,
火煎湯煲心難碎。
金不換醬不分離,
脈菜包涯卜卜脆。
蕉嶺人在白雪般水靈靈的豆腐裡動筷子,將半肥瘦的豬肉或是加上魚肉,拌上魷魚、蝦米、胡椒剁成的肉餡,用筷子釀進豆腐的身軀裡,雪白的 豆腐,紅色的肉餡。
客家人從中原來到南方,麥子麵粉難覓,餃子無法再包,於是就釀豆腐、釀苦瓜、釀茄子、釀辣椒……釀啊釀,讓一個「釀」字來衝淡那繚繞不散的千年鄉愁。
釀豆腐在鐵鍋裡沙鍋裡任由火煎湯煮,肉餡總是不願離棄,依偎在豆腐的懷抱裡。豆腐再便宜,再易碎,那也是肉餡的家。
肉 圓
千刀萬剁不流淚,
捏我圓圓拋下水。
浪裡暢遊再起來,
蔥花浮碗買春醉。
我是豬肉、牛肉、魚肉,知道自己的定位,生來就願意奉獻自己,讓人千刀萬剁也不傷心,不流淚。因為我知道客家人了解我,會將我做成最好的肉圓菜餚,饗饋人間。客家人不辭辛勞、麻煩,將我捏成 一個個 圓圓的肉圓,把我放在喜 歡的開水裡,歡暢地遊泳,瀟灑 地起來後,配上高湯上碗,撒上青翠的蔥花、芫荽,春滿人間,醉煞千人。
味 酵 粄
粘米磨漿草木灰,
上鍋蒸粄我心催。
堯堯韌韌爽牙齒,
紅味才來白味追。
已經記不起有多少代的蕉嶺人,將我粘米用石磨磨成米漿,加上草木灰水沉澱的最原生態的鹼,用開水衝漿,裝在一個個缽子裡,放在鍋裡蒸成味酵粄。我知道你們嘴饞心急,常常一出鍋就衝破熱氣的籠罩,送到了你們的手上。我知道你們品嘗我的時候,喜歡我的韌勁、爽牙,發自心中的讚美。你們才嘗了紅味又添白味,別急,我永遠與蕉嶺鄉親同在,是你們的最愛。
以上提到的這三樣是在小編心裡最能代表家鄉味道的意象,其他好吃的美食還有很多很多。你問為什麼我的嘴裡常含口水?——因為我對蕉嶺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圖文整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