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嶺】美食也是一種鄉愁

2021-03-05 蕉嶺在線


飲食習慣會導致濃重的鄉愁,由味蕾勾起的鄉愁,需要在舌尖消解。下面這些蕉嶺特有的味道,讓你的味蕾回家!

  雪裡透紅鍋裡睡,
火煎湯煲心難碎。

金不換醬不分離,

  脈菜包涯卜卜脆。   

蕉嶺人在白雪般水靈靈的豆腐裡動筷子,將半肥瘦的豬肉或是加上魚肉,拌上魷魚、蝦米、胡椒剁成的肉餡,用筷子釀進豆腐的身軀裡,雪白的 豆腐,紅色的肉餡。

客家人從中原來到南方,麥子麵粉難覓,餃子無法再包,於是就釀豆腐、釀苦瓜、釀茄子、釀辣椒……釀啊釀,讓一個「釀」字來衝淡那繚繞不散的千年鄉愁。
        釀豆腐在鐵鍋裡沙鍋裡任由火煎湯煮,肉餡總是不願離棄,依偎在豆腐的懷抱裡。豆腐再便宜,再易碎,那也是肉餡的家。

肉  圓

千刀萬剁不流淚,

捏我圓圓拋下水。

浪裡暢遊再起來,

   蔥花浮碗買春醉。    

我是豬肉、牛肉、魚肉,知道自己的定位,生來就願意奉獻自己,讓人千刀萬剁也不傷心,不流淚。因為我知道客家人了解我,會將我做成最好的肉圓菜餚,饗饋人間。客家人不辭辛勞、麻煩,將我捏成 一個個 圓圓的肉圓,把我放在喜 歡的開水裡,歡暢地遊泳,瀟灑 地起來後,配上高湯上碗,撒上青翠的蔥花、芫荽,春滿人間,醉煞千人。


 味 酵 粄

粘米磨漿草木灰,
上鍋蒸粄我心催。
堯堯韌韌爽牙齒,
  紅味才來白味追。 

已經記不起有多少代的蕉嶺人,將我粘米用石磨磨成米漿,加上草木灰水沉澱的最原生態的鹼,用開水衝漿,裝在一個個缽子裡,放在鍋裡蒸成味酵粄。我知道你們嘴饞心急,常常一出鍋就衝破熱氣的籠罩,送到了你們的手上。我知道你們品嘗我的時候,喜歡我的韌勁、爽牙,發自心中的讚美。你們才嘗了紅味又添白味,別急,我永遠與蕉嶺鄉親同在,是你們的最愛。

以上提到的這三樣是在小編心裡最能代表家鄉味道的意象,其他好吃的美食還有很多很多。你問為什麼我的嘴裡常含口水?——因為我對蕉嶺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圖文整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蕉城東山「德昭園」人們享受自然風光 品讀蕉嶺鄉愁的好去處
    蕉城鎮東山村有個德昭園,取名於蕉嶺籍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修明的字號現如今,這裡已成為了人們享受自然風光 品讀蕉嶺鄉愁的好去處。公園建成後使我們附近的群眾有一個好的休閒去處,讓廣大群眾既望得見山,又看得見水,還記得住鄉愁。
  • 暢享「蕉嶺三及第」電視大賽 暨徵文、短視頻徵集大賽啟動
    近日,三元及第·自在壽鄉—暢享「蕉嶺三及第」電視大賽暨徵文、短視頻徵集大賽啟動儀式在丘成桐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蕉嶺縣委副書記、縣長劉鴻濤,市廣播電視臺臺長楊延慶,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素芬,市廣播電視臺副臺長葉斌,國家烹調技師、市餐飲行業協會理事廖昌建、「蕉嶺三及第」非遺傳承人朱德新參加啟動儀式,並共同按下啟動鍵。
  • 有一種鄉愁叫作美食
    人就像「跑蟲」,總是藉口忙碌與奮鬥填充平白的心,凡是居住過的地方,都可以是家,唯獨儲存在記憶裡關於家鄉美食的味道,恆久都不曾淡過些許。  鄉愁對於我這樣奔波的人,其實更多的是獨獨鍾愛家鄉美食的味道,那是長久地融入血液骨髓裡的,即使是莫名的歲月也不曾減弱分毫。
  • 蕉嶺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展示體驗...
    這是蕉嶺首次以展覽形式,將地域飲食風俗和特色飲食文化成體系在遊客面前展示,既可讓廣大遊客走近蕉嶺美食,也可藉助該平臺吸引、發展、培育多層次的客家菜人才。「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孕育一方文化,飲食文化也是如此。」培訓館項目策劃設計執行方、梅州市方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邱夢騰告訴記者,培訓館以世界壽鄉為核心,整個布展通過運用燈條、曲線等元素來體現壽鄉山水的主題。  培訓館內布置了蕉嶺八鎮、引政據策、經籍傳史、蕉嶺三及第、承前啟後、名廚名師、蕉嶺名店、八鎮名菜、粄食文化、益縣益民、長壽食材等10多個展區。
  • 從梅州蕉嶺到世界
    我在2018年來過蕉嶺,再回到這裡,我發現這個光從數學的角度來看,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建立了這樣一個氣勢恢宏的丘成桐國際會議中心,實際上也是一個非常有特色的展示場地。這個以後可以作為我們國家青少年科普教育的一個重要基地,國內像這樣的數學科普場館,據我所知是沒有第二家的。
  • 蕉嶺S225線新鋪服務區
    首先我們第一個進去的是蕉嶺縣三及第培訓實驗館,梅縣醃面和蕉嶺三及第是我蕉嶺人民的早餐特色,宏揚蕉嶺人民的美食傳統文化,三及第的配料是豬粉腸,豬肝還有一點青菜,是蕉嶺人民的特色小吃後面是石窟河,擁有清澈的河水,蕉嶺河堤風光無限好。
  • 來蕉嶺感受滿滿的精氣神!
    6:00 蕉嶺的一天,是從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開始的!尊重自然、守護環境,是蕉嶺人世代堅守的「美麗秘方」。 吃上一碗壽鄉非遺「蕉嶺三及第」,美麗又有元氣!
  • 來蕉嶺感受滿滿的精氣神
    尊重自然、守護環境,是蕉嶺人世代堅守的「美麗秘方」。吃上一碗壽鄉非遺「蕉嶺三及第」,美麗又有元氣!蕉嶺,是城裡人可以回得去的故鄉。暫停行走的腳步,一碗記憶中的米飯、一桌地道的客家菜,慰藉客韻鄉愁。>不負韶華,勇敢前行,蕉嶺未來可期!
  • 穿過桑葚林,鄉愁也是一種產業
    楚天都市報4月15日訊(通訊員羅珊珊 記者翟方)爬上樹,摘一把桑葚,揉進嘴裡,吃到滿手滿嘴都是黑紫色,是不少人兒時的回憶,勾起濃濃鄉愁。位於潛江市龍灣鎮的章華田園綜合體,有人把這種鄉愁做成了產業。昨日,記者來到章華田園綜合體基地。
  • 美食是一種另類的「鄉愁 」,夏秋愁更愁!
    每個季節的廈門自有她每個季節的物候,也自有應季的美食在食肆酒樓恭候大駕。夏季萬物躍動,如要歷數能站在「C位」的閩南當季美食,腦海裡的第一反應鮮活無比:野生黃魚湯、清炒海瓜子、絲瓜竹蟶湯、八寶冬瓜盅、海蠣面線、煎蟳、還有最為豐富的「醬油水」選擇以及兩瓶啤酒一碟巴浪魚就能話仙到深夜的「燒酒配」……
  • 【壽鄉客味·及第飄香】蕉嶺 「客家菜•三及第師傅」工程啟動
    蕉嶺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謝濤在致辭中表示,實施「客家菜•三及第師傅」工程,是蕉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實施「粵菜師傅」工程和市委、市政府實施「客家菜師傅」工程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也是進一步擦亮「世界壽鄉•富美蕉嶺」品牌、
  • 蕉嶺:做強名人文化品牌 延續壽鄉歷史文脈
    「1905年蕉嶺一戶謝姓商人家庭出生了一個男嬰,父親給他起名謝晉元……」2020年清明前夕,中央廣播電視臺華語環球節目中心推出以「致敬英雄」為主題的大型紀錄片《國家榮光》(第一季),蕉嶺縣謝晉元作為血捍山河的英雄典型位列其中。
  • 壽鄉蕉嶺這樣爭創省全域旅遊示範縣
    今年國慶中秋「雙節」長假刺激蕉嶺旅遊市場加速回暖,自駕遊、探親遊、家庭遊、親子遊、鄉村遊、短線遊等持續升溫,延伸和彰顯出「世界長壽鄉」的品牌效應,蕉嶺創建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縣優勢日益明顯。該中心設置有五大展區,分別是一樓的蕉嶺人文展示空間、蕉嶺城市客廳、「世界聲音」丘成桐人文走廊和二樓的「大宇之旅」專題展示空間、數理競賽活動空間,是集遊客服務、會議研討、文化展示、競賽活動、文創展銷等功能於一體的多功能服務綜合體。
  • 蕉嶺臺灣度假村(水上樂園)....
    點擊上方家在蕉嶺關注我哦
  • 蕉嶺召開卡拉比-丘(梅州蕉嶺)數學大會會前新聞發布會
    本報訊 (記者廖鍵)昨日,蕉嶺縣在蕉嶺丘成桐國際會議中心召開會前新聞發布會,重點介紹了卡拉比-丘(梅州蕉嶺)數學大會的籌備工作情況。發布會邀請了南方日報社、梅州日報社、市廣播電視臺等媒體參加。
  • 蕉嶺長潭之美
    看一看長潭擁有獨特秀麗的山水,讓妳感受超自然的美,就像美麗天仙,就像移情別戀,讓我有一種深深地情懷,長潭是我的最愛。我愛長潭的美,美的我無法表達。在看看這美麗的花海,讓您深呼吸的時候,自然能吻到它的芳香,這就是長潭的自然之美,小編作為蕉嶺
  • 嶺南日月潭,梅州十八景一一蕉嶺長潭
    嶺南日月潭,梅州十八景一一蕉嶺長潭 有些地方 去一次就能愛上那裡 比如… 蕉嶺長潭
  • 蕉嶺逢甲大橋限高欄又撞壞了......
    點擊上方家在蕉嶺關注我哦☀家在蕉嶺,蕉嶺人的心靈家園!
  • 生活在蕉嶺,就像生活在童話故事裡。
    蕉嶺是世界長壽之鄉,生活在蕉嶺能感受到新鮮的空氣,自然美的風景。蕉嶺是個奇怪的地方,沒有種子,沒有播種,再漫山遍野的地方都能長出珍貴的藥材。蕉嶺是個神奇的地方,全縣面積九百六十平方公裡,是祖國的萬份之一,蕉嶺是個適應人居住的地方,遠離城市生活的壓力,享受慢悠悠的美好的生活,蕉嶺是最安靜的地方,在這裡早晨能聽到鳥叫,睡覺起來的時候能聽到屋背小溪流水的聲音。為什麼生活在蕉嶺的人如此長壽因為蕉嶺人比較勤勞,早睡早起。
  • 原創:家在蕉嶺,人在同福。
    太約九百畝田地,水稻一年種春秋兩季,亞熱帶氣候,常年風調雨順,冬天沒有雪,夏天不乾旱,同志們,蕉嶺是世界長壽之鄉,蕉嶺人口太約230000人,其中,蕉城就有80000人口,最出名的綠茶叫黃坑茶,蕉嶺的景點有,長潭旅遊景區,國家4A級景區,新鋪謝晉元紀念館,丘逢甲故居,鎮山公園景區,新鋪石獵公王,蕉嶺最出名的人是謝晉元,丘逢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