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將迎冬至,「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這些有必要知道

2020-12-18 農家樂島

在北方地區冬至是很重要的一個節氣,有的地方甚至將冬至看得比過年還要重要,古人也常常把冬至看作成陰陽轉換的關鍵時期,因此也有人將冬至作為一年的開始,所以才有了很多關於冬至的諺語。

冬至那天是一年之中白天最短,夜晚最短的一天,因此古人們都認為在經過這天之後,陽氣就會慢慢的回升,陰氣就會慢慢的消退,開始進入了下一個循環的過程,因此很多人都把冬至作為一個大吉的日子,有了「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很多地區將冬至看成重要的日子,就像是春節一般,在外的人也會趕回家,吃頓餃子,還會去祭拜一下祖先。

古人常常通過冬至的天氣來預測來年的收成,春節的天氣等等,「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這裡的「黑」的意思就是陰天的意思,「疏」的意思就是晴天的意思,如果冬至那天的天氣很好,那麼過年的時候就是陰天,會比較冷;但是如果冬至的時候天氣是陰天,那麼過年就是一個好天氣,要看這句俗語到底有沒有道理,大家就可以密切關注一下下周冬至的天氣,就可以預測過年的天氣了,早知道就可以早點做好準備了。

現在科技發達之後,可以通過衛星雲圖來預測最近一段時間的天氣情況,一般大家都可以看到最近7天的天氣,有的甚至可以預測到最近60天的天氣。但是在古代沒有這樣的功能,大家只能通過節氣氣候來預測什麼時候開始播種,今年的天氣如何,該種植什麼樣的農作物才會有一個好的收成,就這樣日積月累慢慢總結出經驗來了。

在農村的小夥伴應該有這樣的體會,如果按照陽曆時間去觀察農民播種的時候,都是不同的,有的時候到的冬小麥播種會是在10月份的時候,但是有的時候會變成11月份,那麼到底是什麼給了他們開始播種的訊息呢,其實他們都是看的陰曆,也就是傳統的節氣。

這樣的俗語很多,一輩一輩傳下來,都是古人的智慧的結晶,給了我們很多的啟迪。很多人一開始並不相信這個俗語,大家都覺得只是長輩們隨口說的順口溜,但是經過驗證,有的俗語真的很靈驗的。很多傳統文化通過這樣節氣來傳承,不僅彰顯了古人的智慧,也給了我國的農業發展以支撐。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啥意思?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啥意思?在理嗎?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冬至。也是嚴寒的開啟,冬至這一天也是全年白晝最短的一天。農村有句俗語叫做:「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呢?這裡的黑指的是陰雨天氣,疏則是沒有陰雨天氣,是畢竟晴朗的天,所以可以理解為冬至這一天如果是陰雨天氣,那麼到過年春節的時候,將會出現大晴天,如果冬至這一天是大晴天的話,那麼到了過年的時候,將會出現雨雪天氣。
  • 冬至到,農諺「冬至黑,過年疏」是什麼意思?看完懂了
    古籍《素問·脈要精微論》有云:「冬至四十五日,陽氣微上,陰氣微下。」意思是說:冬至這天,北半球白晝最短,夜晚最長,所以冬至在我國歷代也稱為「日短」「日短至」;過了冬至以後到立春的45天裡,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白天開始逐漸變長,正午太陽高度也逐漸升高。
  • 臨近冬至,「冬至紅,年邊滃;冬至烏,年邊疏」是啥意思?
    導語:接近冬至,「冬至紅,年邊滃;冬至烏,年邊疏」是什麼意思?冬至是24個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它出現在每年陽曆的12月22日左右,此時太陽經度達到270度。今年冬至是12月21日。這一天,隨著太陽向南走向最末端,陽光最偏向北半球。
  • 「冬至無雨一冬晴」,馬上就冬至了,關於冬至的諺語你知道幾個?
    左河水的七言絕句《冬至》以科學的語言和形象的筆觸描寫了冬至的地球現象、氣候特徵及草木花卉生長狀態。22號就是冬至了,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古代,民間以冬至日的天氣好壞、冬至節氣在一月中的位置,來預測往後的天氣,比如這句諺語「冬至無雨一冬晴」。那麼關於冬至的諺語,你都知道多少呢?小編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幾個。
  • 漫談冬至諺語
    冬至諺語,有的以冬至日的天氣好壞與來到的先後來預測未來天氣走向,如「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
  • 農村俗語「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大傢伙嘴裡哈著熱氣,在這難得的冬日暖陽下感嘆:清爽冬至邋遢年,今天天晴了,過年天氣不好啊,正月裡訪親會友怕是會有雨雪作伴了。農村俗語說: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你認為有道理嗎?
  • 二十四節氣—冬至諺語
    冬至不離十一月  冬至大如年  冬節夜最長,難得到天光
  • 冬至的諺語大全
    3、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黑,指下雨)4、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5、冬至強北風,注意防霜凍。6、冬至下場雪,夏至水滿江。7、冬至在頭,凍死老牛;冬至在中,單衣過冬;冬至在尾,後悔沒有火爐。8、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紛紛步難行  9、冬至西北風,來年幹一春。
  • 冬至放假嗎?2018年冬至放假時間安排
    2018冬至節放假嗎?要讓你們失望了,冬至是不放假的,因為冬至日不是法定節假日,所以也沒有2018年冬至放假安排。冬至前是大雪(12月7-9日交節),冬至後是小寒(翌年1月4-6日交節),冬至是12月21日至12月23日交節。漢代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場流行互賀的"拜冬"禮俗。《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
  • 冬至的諺語及九九歌
    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漢族的一個傳統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又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這一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意思是:冬至這天台灣如果沒有太陽,那麼過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過年就會下雨。)陰過冬至晴過年。(浙)冬至陰天,來年春旱。
  • 冬至將至,農村俗語「冬至紅,年邊滃;冬至烏,年邊疏」啥意思?
    後天就到了冬至節氣,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冬季的第4個節氣,從冬至節氣開始,便進入到了數九寒冬,天氣也會變得越來越寒冷。作為二十四節氣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氣,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紅,年邊滃;冬至烏,年邊疏」,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冬至紅,年邊滃:紅指的是晴天,滃是溼爛的意思,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在冬至節氣這一天是晴天的話,整個冬天降水會很充沛,道路會因為水過多而變得泥濘不堪,這種狀態要一直持續到春節前後才會結束。
  • 22日冬至,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是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
    冬至又稱之為「冬節」、「亞歲」、「小年」,在古代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日,民間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作為24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古人也發現了這天的天氣情況,還可以預測後面的天氣好壞。而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就是這樣一句農諺,其字面的意思是說冬至節氣如果比較暖和,那麼這一年的冬季就會冷得遲,可能要持續到明年農曆的三月份。
  • 【習俗諺語】關於冬至的諺語
    1、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2、陰過冬至晴過年。3、冬至陰天,來年春旱。
  • 二十四節冬至諺語籤名 2020冬至快樂祝福語籤名已為你準備好
    冬至有雪來年旱,冬至有風冷半冬。 晴冬至,年必雨。 一年雨水看冬至。 冬至強北風,注意防霜凍。 陰過冬至晴過年。 冬至晴,正   原標題:二十四節冬至諺語籤名 2020冬至快樂祝福語籤名已為你準備好     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紛紛步難行。
  • 冬至將至|農諺習俗早知道,冬至無雨過年雨,冬至下雨過年晴
    冬至將至|農諺習俗早知道,農村俗語「冬至無雨過年雨,冬至下雨過年晴」,大家拭目以待吧要說以前這人,還真是夠能的,把這麼多的山、水和國家、地區,楞給畫在一個球上;再用些什麼經線、緯度的橫槓槓豎道道的,就把這個球給「分割」了。
  • 冬至到來 這些錯誤常識你中了幾個?
    冬至是中國傳統節日,每年12月22日前後是冬至,「冢藏之氣至此而級也」,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又稱之為冬至線,是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先人的解釋是,陰極直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而至,故曰冬至。 冬至警示著大家要套好秋褲裹緊棉襖,但是有部分人對冬至還是有些許的誤解,關於冬至的常識你get了嗎?
  • 冬至手抄報內容資料推薦 2019冬至手抄報50字內容冬至諺語詩詞
    在我國北方一些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鬥指子,太陽黃經達270°,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古時民間有在「八節」拜神祭祖的習俗。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
  • 2017年最後一個節氣——冬至
    小 至  (唐)杜甫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浮灰。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在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我們的古人對此早有認識,也就有了「冬至陽生春又來」,以至於把冬至當成一個古老而重要的節日;他們認為到了冬至,雖然還處在寒冷的季節,但春天已經不遠了。這時外出的人都要回家過冬節,表示年終有所歸宿。
  • 俗語:「陰過冬至晴過年」,到底有啥講究?冬至已到,不妨一看
    古人通過自己勞動經驗加上長期的觀察,給我們後輩留下了很多的俗語,其中有一句說的就是冬至和新年天氣的關係,這句就是「陰過冬至晴過年」,意思就是如果冬至這天是陰天的話,那麼等過年的時候天氣就會晴。那麼,這句話到底有什麼講究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 今日冬至,冬至大過年
    今日冬至,冬至大過年 2019-12-22 16: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