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播出《膠囊裡的秘密》,曝光河北一些企業,用生石灰處理皮革廢料,熬製成工業明膠,賣給紹興新昌一些企業製成藥用膠囊,最終流入藥品企業,進入患者腹中。事件一經報導,引起廣泛關注。毒膠囊危害有多大?膠囊還能不能吃了?去掉膠囊殼吃行不行?網上疑問聲不斷。而近來,媒體再次報出寧海檢察院通報了一起非法生產「毒膠囊」的案件,短短5個月,對外出售了高達9000萬粒。此時,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毒膠囊」的各種疑問。
毒膠囊有多毒
膠囊是藥物(和輔料)充填於空心膠囊或軟質囊材中製成的製劑,分為硬膠囊(最常見的膠囊)、軟膠囊(如維生素E軟膠囊)、腸溶膠囊等。
明膠是硬膠囊膠囊殼的主要材料,佔90%以上。而根據明膠的用途和質量指標要求不同,明膠分為藥用明膠、食用明膠、照相明膠和工業明膠。合格的藥用明膠所用的豬、牛骨(應除去豬、牛身上具有感染風險的頭蓋骨和脊椎骨);豬皮和牛皮應是未經鉻鹽鞣製或未經有害金屬汙染的製革生皮或新鮮皮、冷凍皮。幹雜骨(曬乾的牲畜各個部位骨骼混雜的骨料)以及製革廠的邊角裁削料只能用來生產工業明膠。
就是說,合格的藥用明膠質量要求高於工業明膠,用皮革上剪裁下來的下腳料製造的本應是工業明膠,其中的鉻含量原高於藥用明膠的限量。
鉻是我國藥典規定的食用、藥用明膠必須要測的重金屬之一(2010版《中國藥典》明確規定,藥用膠囊以及使用的明膠原料,重金屬鉻的含量均不得超過2mg/kg),但藥典規定的方法檢測的是總鉻含量,並未對價態進行區分。研究表明,六價鉻離子若被人體長期吸收,會引起黏膜發炎、潰瘍、皮膚過敏、皮膚溼疹、鼻中隔潰瘍、喘息性氣管炎等,具有致癌作用。那麼膠囊裡到底是六價鉻還是三價鉻呢?雖然皮革的鞣製使用的是三價鉻,但由於氧化等因素,膠囊中可能會含有六價鉻。但鉻的金屬形式通過消化道吸收率很低,考慮到人們在一定時限內攝入鉻超標的藥物膠囊劑量有限,即便含有六價鉻也不可能導致急性中毒的發生。雖然沒有急性中毒的風險,但膠囊鉻超標,說明了所用明膠原料包含了皮革含鉻固體廢棄物,而具體危害不是一個鉻中毒所能涵蓋。
膠囊去殼吃行不行
在知道膠囊殼有問題後,很多人選擇了不吃膠囊殼,或直接服用內容物或用各種其他東西代替,這些方法都可取嗎?
1.直接服用
之所以出現膠囊劑型是基於應用的考慮。有些藥品製成膠囊是為了減少對胃的刺激;有些藥品因為不穩定,製成膠囊後可隔絕空氣、水分、光線等環境因素的影響;有些則是為達到緩控釋的目的,即延長藥物的療效的目的。如果去掉膠囊殼,不僅可能破壞藥品的療效,還有可能增加藥物的副作用。
舉兩個不能去掉膠囊殼的藥品例子,緩控性藥物(如康泰克)和腸溶性藥物(如阿司匹林腸溶片)。這兩種類型的藥物如果去掉膠囊殼服用,輕則起不到藥效,重則引起中毒。
2.饅頭皮包著吃
既然不能直接吃,有網友就提出了「用饅頭皮代替膠囊殼」的方法。這個方法可行嗎?廣東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鄒宇華認為,這不能一概而論。有些藥物可以用這種方法,但有些藥物服用不當會引起中毒。按道理來說,饅頭的成分是碳水化合物,一般與藥物沒有衝突,裹著饅頭皮服下去,多喝水即可。比如保健膠囊,如西洋參膠囊、鐵皮石斛膠囊,可以剝開食用。
3.換成糯米粉膠囊殼
不能直接吃,用饅頭包著吃有問題,那用純植物的糯米粉膠囊殼可以嗎?在「問題膠囊」曝光後,以糯米粉、荷葉粉等食物為原料的空心膠囊在網上熱賣。糯米粉膠囊殼能不能用要從多方面考慮。和饅頭皮一樣,對於保健膠囊類等非緩控釋及腸溶性藥物來說,替換成質量有保證的植物膠囊在功能上可能沒有影響,但目前,糯米粉等食物膠囊與各類藥物的匹配性尚未有明確標準,它是否能控制藥物釋放速度也無研究報告。
膠囊「有毒」不僅僅是影響了藥物的療效、身體健康,更可怕的是傷害了我們的安全感。膠囊有問題可以換別的劑型吃,但對藥品質量的信心該如何救治?
綜合自:
tictionary.膠囊鉻超標,明膠又中槍。果殼網,2012-04-16.
tictionary.鉻的風險再認識。果殼網,2012-04-25.
市民網購糯米空心膠囊.華西都市報,2012-04-18.
糯米粉空心膠囊網上熱賣專家稱有隱患.中國廣播網,2012-04-24.
害怕「毒膠囊」,亂改吃法有風險.南方都市報,2012-04-18.
用饅頭皮代替膠囊殼服用不當可能會引起中毒.大洋網-廣州日報,2012-04-18.
郝鳳桐:膠囊鉻超標意味著什麼.新浪健康博客,2012-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