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喝麵茶了?教你在家做天津麵茶

2020-12-18 介似天津衛

一碗麵茶,糜子麵糊清香適口,芝麻鹽鹹香味好,麻醬汁醇香濃鬱。

北京、天津、山西等地都有屬於當地人耐喝的那一碗香美可口的麵茶。

今天咱聊一聊:天津麵茶。

提到天津麵茶,總有朋友將麵茶和茶湯混淆,其實兩者的區別很明顯,在天津,前者是早點,鹹香口味,後者是小吃,香甜口味。

弄明白麵茶和茶湯的區別後,咱在說說:「麵茶裡沒茶,為嘛叫麵茶?

起初我的理解就和「老婆餅裡沒有老婆,大梨糕裡沒有梨」的理解一樣。直到最近在網上查閱資料,看到了,清代《隨園食單》中關於麵茶的記載:「熬粗茶葉汁,炒麵兌之,加芝麻醬亦可,加牛乳亦可,微加一撮鹽。無乳則加奶酥、奶皮亦可。」

原來清代麵茶中的麵糊是茶湯中加入炒麵,熬製的。所以其名字中有「茶」。

那麼,天津麵茶是如何製作的呢?

首先,將泡發好的糜子米磨製成漿糊備用,再將鍋中倒入清水,加入鹽以及各類香料(在天津,每家早點鋪都有自己的配方,會有一定的不同)煮沸(煮沸不要關火),將糜子漿糊倒入煮沸的水中,邊倒邊攪拌,全部倒完後轉小火熬製,熬好糜子麵糊,將麵糊倒入保溫桶中,糜子麵糊做好了

將白芝麻用開水泡一會,撈出白芝麻控幹水分,小火翻炒,最後白芝麻基本快幹時加入適量鹽,中小火快炒盛出,擀碎後,芝麻鹽就做好了

麻醬中加入香油,調製成稀稠適中的順滑麻醬汁,麻醬汁就做好了

售賣時,碗中盛入糜子麵糊,均勻的撒上一層芝麻鹽,淋上麻醬汁,一碗單料麵茶做好了

雙料麵茶則是在碗中盛入一些糜子麵糊,撒上一層芝麻鹽,淋上麻醬汁,再盛入一些糜子麵糊,再撒上一層芝麻鹽,再淋上麻醬汁,一碗雙料麵茶就做好了。

售賣麵茶時,站在一旁觀看其整個盛麵茶的過程,真可謂是行雲流水的一場視覺盛宴啊,陣陣香氣襲來,哇,太棒了!

天津有名的麵茶鋪有上崗子麵茶和殷記麵茶,兩家麵茶味道各有千秋,俘獲了很多食客的味蕾。

下面我來分享下如何在家製作麵茶:

由於是家庭做法,和傳統做法會有些不同。

1.用香油調麻醬,調勻成麻醬汁,備用。

2.熟白芝麻中加入適量鹽,用擀麵杖擀碎,芝麻鹽做好,備用。

3.用涼水將糜子面調勻。(注意,一定要調勻,不能有麵疙瘩)

4.鍋中倒入清水,放入兩片薑片,一個大料,兩片香葉,大火煮開後小火咕嘟一分鐘,撈出薑片,大料,香葉。

5.將糜子湯汁倒入鍋中,邊倒邊攪拌,不要停,要一直攪拌,大火熬煮開,轉小火熬煮。

6.一直熬成麵糊狀即可,糜子麵糊做好了。

7.碗中盛入一些糜子麵糊,撒上一層芝麻鹽,淋上麻醬汁,再盛入一些糜子麵糊,再撒上一層芝麻鹽,再淋上麻醬汁,一碗雙料麵茶就做好了。

一碗麵茶,醇香適口,越吃越香,好吃又好看。

麵茶做好了,又有一個問題出現了,那就是:「怎么喝麵茶呢?

喝麵茶可不能攪拌,攪拌後會使得糜子麵糊洩了,而且吃起來缺乏層次感。

傳統喝麵茶的方式是:

用手託起盛麵茶的碗,嘴貼近碗邊,轉著圈,吸入麵茶。

還可以這樣喝麵茶:

用勺一勺勺的蒯著喝。

您了耐喝單料麵茶還是雙料麵茶?

大家好,我是介介!一個熱愛美食的天津娃娃!棒棒噠!胖胖噠!

相關焦點

  • 小洋大廚教你做「老北京麵茶」
    早餐最愛老北京麵茶。每逢周末,都全家出動去吃麵茶。
  • 天津「麵茶」
    麵茶和茶湯一字之異就為迥然不同的兩種吃食,沒品嘗過麵茶和茶湯的食客,特別是年輕人不免將麵茶,茶湯混為一談。 天津麵茶是清真早點名品之一,主要原料是純糜子面,製作考究,先把糜子面泡漲磨成漿糊,用大鍋大火將水燒沸,加入鹽鹼礬,姜粉熬一會兒,將糜子醬糊調稀,往水泛花的地方澆,要一直保持水泛花
  • 家裡自製的麵茶,醇香味道鮮美,好看
    一碗麵茶,糜子麵糊清香味道不錯,芝麻鹽鹹味道不錯,醇香濃鬱。在北京、天津、山西有一碗香美美味的麵茶,屬於當地人。我們來談談天津麵茶。出售時,將糜子麵糊裝滿碗,均勻地撒上一層芝麻鹽,再撒上芝麻醬汁,再做一碗單麵茶。雙料麵茶是在碗裡放一些糜子麵糊,撒上芝麻鹽,淋上芝麻醬,再加入糜子麵糊,再撒上芝麻鹽,再淋上麻醬,一碗雙料麵茶準備好了。
  • 老北京人喝麵茶,北京人的下午茶!
    一提起老北京的麵茶,黃澄澄的糜子面兒上,鋪滿厚厚的芝麻醬,再撒上炒過的黑白芝麻鹽。每喝一口都既有麵茶也有麻將,那叫一個香。小夥伴問了"你這麵茶裡沒有茶葉,為啥叫茶呢?"。起初,我以為就是一個名字,比如"老婆餅裡,沒老婆"一個道理。後來看到,清代 ,關於麵茶的記載:"熬粗茶葉汁,兌之,加芝麻醬亦可,加牛乳亦可,微加一撮鹽。無乳則加、亦可。"
  • 尋味津城:麵茶·茶湯 甜鹹香的天津老味兒
    從廣興成到上崗子 磨麵兒做料兒都費工夫 天津賣麵茶的字號中,讓人立馬就想起來的就非「上崗子麵茶」莫屬了。上崗子麵茶過去在上崗子胡同,如今又在哪?儘管具體地址在河北區江都路對面的黃山裡小區內,因為店門口沒有牌匾沒有字號,都說在河北區江都路幸福花園附近,經常去的人會這麼告訴你——江都路右拐幸福道第一個路口100米附近。
  • 延年益壽上崗子麵茶上崗子麵茶的做法
    本文用到的食材有:芝麻芝麻醬糜子單說麵茶是北京的特色小吃,但是上崗子麵茶大家聽說過嗎?上崗子麵茶是天津的特色小吃哦,並且上崗子麵茶有美容排毒,防皮膚病,延年益壽,促進生長和降壓的功效,是一種不錯的早點呦,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上崗子麵茶的具體做法吧。
  • 地道的老北京吃食,還屬這碗「麵茶」,早餐喝的那是一個情懷
    導語:地道的老北京吃食,還屬這碗「麵茶」,早餐喝的那是一個情懷說起老北京小吃十三絕之一的麵茶,大家可能並不陌生,但你可知在老時年間,麵茶可是京城老少爺們下午的吃食兒,與西方人喝下午茶有異曲同工之妙。今天就給大家來介紹一下這碗「麵茶」吧。
  • 喝麵茶?當然要去北京這些老店!
    喝茶麵十分講究,喝麵茶不用勺筷,貼著碗邊,轉著圈吸溜,麵茶麻醬同時吸入口中,一般外地人是吃不慣這一口的!現在北京好吃茶麵的不多了,也只剩下這幾家老店了!黃澄澄的糜子面兒上,鋪滿厚厚的香油懈過的芝麻醬,上撒炒過的黑白芝麻鹽,趁熱順著碗邊兒轉著一喝,絕了!這麵茶的稀稠度,柔軟順滑,芝麻醬的濃鬱醇香配著芝麻鹽的鹹香滿口,各種恰到好處!ps:最近因為老闆漲了5毛錢,被舉報了,所以只能打包帶走喝!
  • 【鐔河文苑】母親的麵茶
    小時候家裡窮,平時做麵茶的調料也不過就是點洋芋丁,只有等到逢年過節,家裡才能喝上有雞蛋、豆腐和肉丁的麵茶。但當時有一點我始終弄不明白,雖說我在姊妹中排行老三,但喝母親麵茶的順序我卻始終排在兩姐兩妹之後,即使我在當時怎樣地去爭取,去證明,最終都無濟於事。這種「不公平」的待遇,讓我曾經對親情產生了質疑,我甚至懷疑自己可能是母親抱養的孩子。我那時想,好歹自己也是家裡的「頂梁柱」,至少應該排在二姐之後吧!
  • 奶奶的麵茶
    寒冷的夜晚,突然想喝一碗奶奶熬的麵茶——筋道耐嚼的豬皮臊子,金黃鮮香的炒雞蛋,酥軟乾脆的油炸饊子,香飄四溢的麵茶……簡直饞得流出口水來。   小時候,我體弱多病,脾胃不好,很挑食,吃什麼都不合胃口,粗糧不吃,肥肉也不吃。
  • 素食主義:北京小吃麵茶的製作方法
    很多不熟悉北京小吃的朋友都以為麵茶就是炒麵,其實不然。炒麵是用白面做的,味道是甜的,而麵茶是用糜子面或小米麵做的,我個人更喜歡小米麵,再澆上芝麻醬和芝麻鹽,鹹口的,特別香。我吃過白魁老號的麵茶,2塊錢一碗,我自己做的,2塊錢一鍋。原料:小米麵、芝麻醬、香油、芝麻、鹽做法:1、芝麻醬一勺,慢慢加入香油攪成稀醬。
  • 麵茶
    麵茶不是茶湯,而是黍子面或小米麵煮成的糊狀物,表面淋上芝麻醬,芝麻醬要提起來拉成絲狀轉著圈地澆在麵茶上。
  • 老北京的麵茶的講究
    二是做芝麻鹽兒的手藝。芝麻醬看似覆蓋在麵茶表面上,但客人按順時針方向喝麵茶時,芝麻醬要均勻地隨著客人的「喝」迅速覆在裸露的糜子面上,也就是說,讓客人喝的每口麵茶上都要有芝麻醬,這芝麻鹽兒撒放多少,是否適量,是一碗麵茶滋味兒的關鍵!掌柜子為了生存,在調料製做和撒放技術上,必下一番功夫,所以這樣的麵茶到了客人口中,絕沒有人說不好喝!
  • 一碗麵茶,百味人生
    ,讓七十二沽的天津衛有機會享受各種食材。很難說清天津早點的種類到底有多少,但有一種麵食已經在這裡的早點流水線上難覓蹤影,偏偏又是我的最愛,甚至超越了早點市場永遠的霸主煎餅餜子。麵茶,其實和茶無關,想吃一碗熱乎乎的麵茶似乎在尋常的早點攤上難以實現了,唯一的辦法只有回家。
  • 天津街頭特色早點麵茶,一碗7塊錢,很多人卻都不知道怎麼吃
    下面要說的是天津街頭特色早點麵茶,一碗7塊錢,很多人卻都不知道怎麼吃,來看看吧人們每天早餐吃到的早點也是多種多樣的,除了自己在家煮粥喝就是出去外面買現成的,不同地方人們早餐吃到的早點也是不同,很多都是有著自己的特色,吸引了很多人前去品嘗
  • 到天津必吃的麵茶,吃法很講究,但很多遊客都不知道要怎麼吃
    還有現在很多人都是比較喜歡旅遊的,像國內就有很多熱門的旅遊城市,比如北京、天津就是很多人都喜歡去旅遊的地方,前幾天的五一假期,相信有些小夥伴都去旅遊了吧。說到天津的美食,一定有很多人第一個想到就是天津的狗不理包子,雖然這是一種很聞名的特色美食,但是天津人最喜歡的並不是狗不理包子,反而這種藏在巷子種的美食。像大家看到的就是天津的特色美食麵茶了,這是很多天津每天早上都喜歡吃的早點。
  • 老北京人的下午茶「麵茶」,您愛喝嗎?
    為什麼這麼說,早年間麵茶是四九城老少爺們兒下午的吃食兒,一般是下午賣下午吃,「午夢初醒熱麵茶,乾薑麻醬總須加」。現如今,麵茶不用受時間的限制,想什麼時候吃,都能熱熱乎乎地來上一碗,反而覺得更適合早上吃。在北京話裡,麵茶不僅是吃食,還有糊塗的意思。比如說:「說你麵茶吧你還不愛聽?」
  • 別搞錯了,天津衛的茶湯與老北京的麵茶根本不是一回事
    聽人說,到天津遊玩有一個地方不容錯過,那就是古文化一條街。這裡可以看到吃到很多堪稱津門一絕的東西,比如說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等。我對龍嘴大銅壺沏出來的茶湯最感興趣。龍嘴大銅壺是天津民俗文化之一,不僅是用來衝「茶湯」的器皿,更是民俗工藝品。
  • 會了這個做法,跟家也能喝上老北京麵茶!
    老北京的小吃麵茶,您愛喝嗎?很多人會把麵茶和茶湯混淆,麵茶是由小米麵或黃米麵煮成的糊糊。吃的時候在上面淋上芝麻醬和芝麻鹽兒(芝麻+花椒鹽的混合物),味道棒極了!北京人喝麵茶是很有講究的。簡單來說就是端著碗轉著圈兒地喝,就是不能用筷子和勺。在不斷地旋轉的同時,麵茶裡的麻醬,芝麻鹽和糊糊充分疊加,每一口都是香濃醇厚的味道,別提多美味了~其實老北京的麵茶在家就能做,而且又方便又容易。
  • 別搞錯了,天津衛的茶湯與老北京的麵茶可根本不是一回事
    馮驥才先生寫過一篇小說《好嘴楊巴》,講的就是天津衛的茶湯故事。「一般茶湯是把秫米麵沏好後,捏一撮芝麻灑在浮頭,這樣做香味只在表面,愈喝愈沒味兒。這樣一直喝到見了碗底都有香味。他另一手絕活是,芝麻不用整粒的,而是先使鐵鍋炒過,再拿擀麵杖壓碎。壓碎了,裡面的香味才能出來。芝麻必得炒得焦黃不糊,不黃不香,太糊便苦;壓碎的芝麻粒還得粗細正好,太粗費嚼,太細也就沒嚼頭了。這手活兒別人明知道也學不來。」據說,有一年李鴻章來天津,就品嘗了這津門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