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歷史上最早的航空飛行是1925年國民政府在蒙自修建飛機場建立航空站之後,才有了航空飛行的。其實,蒙自最早的航空飛行,可以追溯到九十八年前,即上世紀的1918年。
不少稍有懂得一點蒙自歷史的人,都以為蒙自歷史上最早的航空飛行是1925年國民政府在蒙自修建飛機場建立航空站之後,才有了航空飛行的。其實不然,據云南郵史研究會創始人之一,雲南著名集郵家那家右先生收集航空郵品研究的結果顯示,蒙自最早的航空飛行,可以追溯到九十八年前,即上世紀的1918年。1918年2月17日、2月24日、3月4日,中華郵政所屬的雲南郵政先後參與了蒙自地方當局組織的兩次載郵航空飛行。
自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成功進行了人類的首次飛行,開啟了人類在天空翱翔的夢想之後。1910年10月,清政府從法國購買一架蘇姆式雙翼機,在北京新修建的南苑機場內訓練飛行員,從此,中國成了世界上涉足航空較早的國家之一。
唐繼堯作為蔡鍔之後的滇軍第二任統帥和雲南第二任都督,他在雲南創辦了東陸大學、講武學校、航空學校,並為培養早期航空人才作出了貢獻。特別是1015年孫中山的「航空救國思想」對唐繼堯影響很大,雲南地處高原,飛機便是最先進、最便捷的交通工具與軍事武器,因此唐繼堯致力於創建航空學校。
當時的雲南,與法屬殖民地安南(越南)相鄰,法國殖民當局早在1910年及其後就在安南西貢、河內進行飛行表演,對雲南影響較大。法國空軍於一戰後籌建航空隊,在各方面加緊對雲南的控制,經常派出空軍窺視雲南。由於安南駐有法國統治者的空軍,雲南為了自身的安全必須發展空軍。唐繼堯是一個對先進軍事技術很敏感的將才,認為軍事的發展要求必須建立自己的空軍。在上述這些國際、國內的影響和要求下,1918年2月中旬法國飛機訪問了蒙自和雲南府(昆明)。當時,為不刺激英、美、日等國,訪問時半秘密低調的。法國飛機到達蒙自後17日飛回昆明,又返回蒙自。
2月24日再由蒙自飛雲南府(昆明),3月4日返回蒙自,幾天之後返回安南東京(越南河內)。在蒙自郵局和雲南郵局的要求下,在法國飛行員的配合下,當時在軍隊中服役的王堃(早期集郵家)抓住機會,先後進行了三次載郵飛行。在軍隊中服役的王堃抓住機會,於2月17日和24日寄遞了蒙自——昆明的試航封,3月4日飛機搭載了從昆明返回蒙自的郵件,這不僅是蒙自歷史上最早的航空飛行,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航空郵件。
隨後的歲月裡,蒙自1925年在縣城東南的復興莊附近修建了飛機場,有「天馬」、「銀河」兩架教練機,並於8月建立了蒙自航空站。1929年1月5日,雲南省成立商業航空籌備委員會,派特派員來蒙自成立商業航空站,擬開闢商業航線並整修機場。3月1日開工,4月20日竣工,交付使用。整修後的機場長寬各1000米,但未開闢使用。
1938年8月15日蔣介石以中央空軍軍官學校校長的名義致函蒙自縣政府,擬派員擴大蒙自飛機場,信中請地方政府盡力協助。9月12日省政府主席龍雲又按蔣介石指令致函蒙自縣政府:擴建整修機場,蒙自機場為訓練空軍的主要地點。抗戰期間,航空訓練任務緊迫,機場急需使用,嚴令蒙自、個舊、開遠、屏邊、建水等縣徵集民工,投入施工。整修後的機場長1200米、寬900米,機場四周開排水溝一條。
1944年6月再次擴建機場,蒙自地方政府派普通民工,美軍派工兵營施工。擴建後的機場跑道,為堅固的雙跑道。1945年抗戰勝利後,由軍用機場改為民用機場。1949年下半年,國民黨撤離大陸前夕,蒙自機場再度改為軍用機場,成為國民黨軍政要員逃往大陸的航線之一。1950年蒙自解放之後,飛機場停用。如今,物是人非,該飛機場已經未留下任何痕跡,機場部分成了石榴果園、部分成了即將開發的商業住宅區。
圖片來源於網絡
長按上面圖片,識別二維碼,可免費關注我們,接收更多精彩!
如果覺得此文對你有幫助,請幫忙分享給更多朋友,謝謝!
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犯版權,請聯繫我們24小時內刪除
微信|hhrb_rw
郵箱|rw@hh.cn
Q 群|426533568
編輯|段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