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9月20日訊 遍地金黃的仲秋時節,齊魯大地處處展現豐收美景。伴隨著豐收的喜悅,山東鄉村振興的鼓點更加激揚。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總書記要求山東充分發揮農業大省優勢,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作為向全國貢獻過諸多先進經驗的農業大省,今年以來,山東堅定扛起農業大省責任,以強烈的使命擔當謀劃思路舉措,編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五年規劃,配套制訂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五個工作方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藍圖有序展開。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從「死氣沉沉」的窮村變成「開門見景」的富村,每逢周末、節假日,青島萊西市產芝村的「開心農場」、採摘園、農家樂餐館人頭攢動,遊人如織,這是山東正在構建的眾多田園綜合體的一個代表。山東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大力發展終端型、體驗型、循環型、智慧型新產業新業態,三年內力爭建成示範縣50個、示範主體600家,創建一批國家級和省級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區。
鄉村振興,人才是基石。9月18日,山東召開千名幹部下基層工作動員部署大會,50個鄉村振興服務隊將奔赴貧困人口較多、經濟發展相對靠後的49個縣(市、區),摸實情、出實招、辦實事,助力鄉村振興。
為破解人才資源短缺問題,山東近日出臺《推進鄉村人才振興若干措施》,重點圍繞鄉村人才的評價、培育、引進等方面,出臺20條務實管用的新政策、新措施,尤其是在建立職業農民職稱制度、實行鄉鎮專業技術人才直評直聘政策等方面,政策突破力度大。臨邑縣富民小麥種植專業合作社社長魏德東對此充滿期待:「暢通農民評職稱的通道,可以讓農民轉變為一個有吸引力的『職業』。」
山東文脈綿長、底蘊深厚,推動鄉村文化振興有獨特優勢。山東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大力弘揚沂蒙精神,深入實施愛誠孝仁「四德工程」,紮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以「思想強農」助推鄉村振興。
農村環境條件改善了,農民才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為此,山東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推進改路、改廁、改電、改校、改房、改水、改暖邁出新步伐,尤其是通過完善管護機制儘早讓農民群眾都用上潔淨廁所。山東還提出啟動美麗村居建設「四一三」行動,打造膠東、魯中、魯西南、魯西北4大風貌區,建設10條風貌帶,培育300個美麗村居建設示範村。
匯聚起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鄉村組織振興是重要基礎。蘭陵縣代村在代村社區黨委書記、村主任王傳喜帶領下,發揮黨員幹部帶頭作用,將代村從一個「髒亂窮差」村發展為鄉村振興先進村。據悉,山東將實施農村過硬黨支部建設「百千萬計劃」,並建立選派第一書記工作長效機制,全面推行向集體經濟空殼村選派第一書記。
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必須向改革要動力、要活力,用好「改革」這個最大利器和法寶,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制度保障。山東出臺《關於加快推進省級涉農資金統籌整合的實施意見(試行)》,除約束性任務外,將涉農資金全部納入鄉村振興「資金池」,設立鄉村振興重大專項資金。省財政廳廳長劉興雲說,通過這項改革,今年省財政將籌集資金1000億支持鄉村振興,發揮好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槓桿作用,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更多地投向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是一項長期性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把堅持黨管農村這一「重中之重」落到實處。山東實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實現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確保黨在農村工作中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是山東全面開創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的重大責任、重大使命和重大機遇。當下的齊魯大地,正精心描繪具有山東特色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鋪展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好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