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是一個很特別的博物館,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它的主體建築原是法租界公董局總董官邸,外形有點像白宮,所以有上海「小白宮」之稱。「小白宮」是極致優雅的建築,聖潔的白色遠看就好像整棟樓都是漢白玉做的。
仔細打量你會發現到處都是華麗的裝飾,雕梁畫棟間似乎回到了文藝復興的年代,每個參觀者都會在草坪上對它行注目禮。正中間鼓起的半圓封閉陽臺讓人想起了遠古的歐洲城堡,陽臺兩邊還有迴旋而上的石階梯畫著美妙的弧線,階梯交會處一隻雄獅浮雕注視著草坪上的一切。
走進這座「白宮」,除了能看見考究的內部裝飾,你還會沉浸在精美的工藝美術作品中。展品基本能代表中國工藝美術的最高水平,許多東西都是難得的精品。很多參觀的外國人都被展品震驚到了。地上二層和地下有繪畫、扎紙、刺繡等工芝品製作流程的展示。作坊裡的工藝家們都在工作著。你可以和他們聊聊藝術,還可以和剪紙、扎彩燈的師傅回憶兒時的甜蜜時光。
另外這裡做出來的工藝品都可以購買,有幾十萬的天價藝術品,也有幾十塊的兔子燈,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小玩意兒。工藝美術館門票只需8元,讓你能在欣賞「小白宮」的同時了解工藝美術,同時還可以選購許多心儀的小物件。東平路仍舊是汾陽路的味道。這裡有一個老房子叫作愛廬,它是上海人耳熟能詳的著名洋房。愛廬現在是上海音樂學院附小,上海許多音樂人都是從這裡走出來的。歷史若是倒回幾十年,這裡走出來的是中國現代史上兩個重要的歷史人物—蔣介石、宋美齡。愛廬是他們結婚後在上海的家。有趣的是這個房子並不是蔣介石自己購買的,而是宋美齡的陪嫁。
這座愛廬結構複雜,建築平面呈曲尺形,使正立面分成縱、橫兩個部分。橫立面在右豎三段布置,中間突出,一、二層為大拱券,一層為門廊,二層為陽臺。建築的裝飾也讓人眼花繚亂,寶瓶式欄杆、方形窗戶、拱券門洞、孟莎式屋頂、粘卵石外牆都能在它身上找到。在花園裡你甚至還能找到刻著「愛廬」字樣的假山,據說還是蔣介石親筆所題。
宋美齡曾經多次說過:「上海是我的第二故鄉,我對它有特殊的感情。我之愛戀它更甚於自己的祖籍海南島。」蔣介石把廬山牯嶺別墅稱為「美廬」,把杭州西湖的別墅稱為「澄廬」,把上海這所住宅稱為「愛廬」,可見這棟房子對他們有著不一般的意義東平路在愛廬之外還有十幾幢花園洋房。有趣的是它們大都是民國初四大家族的房產,多數還是自住的。不難想像蔣、宋、孔、陳同時出現在東平路也不是什麼稀奇事。在當時這條路聚居著民國最重要的權勢人物。
走出愛廬可以再去東平路上席家花園看看,一來它是座有名的老洋房,二來它曾是上海最傑出的本幫菜飯店。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抱怨它的菜式質量下降不少,不過作為席家菜的發源地,它的老上海情調還是獨樹一幟的。東平路看完了,別急著離開,周邊的嶽陽路、桃江路也是上海最有情調的小路,可以去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