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大爺秧紅薯苗,村民集上買完下地拔:每畝收益不菲

2020-12-16 草根生活

近日,天氣持續晴好,小麥即將全面收割,那麼小麥收穫之後下一季種植什麼作物呢?在安徽北部農村,除了西瓜、大豆等常見作物之外,種植面積最廣的可能要數紅薯了。對一般的家庭而言,種植紅薯這種作物不適合機械化作業方式,所以種植面積普遍不太大,滿足於自已家庭食用即可,也就不用費力去秧紅薯苗了,直接到集市上購買商品苗即可。

當然也有一些農民流轉了大面積的土地專業秧紅薯苗,他們一方面種植紅薯的面積非常廣,據說有的種植面積已達上千畝,等收穫的季節存儲起來,過了冬天的時候才慢慢銷售,可以賣得比較高的價格;另外一方面,他們還可以向外地大量出售紅薯苗,靠著出售紅薯苗取得相當可觀的收益。

當地之所以種植紅薯的農民比較多,主要是因為這種作物比較高產,一般每畝地的產量都在5000斤以上,按每斤3毛計算,每畝收入在1500元以上,而且還不耽誤下一季種植小麥。如果把紅薯存儲起來,或者到城市裡賣烤紅薯的話,每畝的收益還會翻番。

還有一種「高澱粉」品種的紅薯畝產量更是高達近萬斤,這種紅薯特別受粉絲加工廠的歡迎,在市場上銷路很好。也有一些農民看到直接出售紅薯並不能掙多少錢,就把地裡收穫的紅薯加工成粉絲,等天氣轉涼的季節自己在村裡加工粉絲,也能獲得比較高的收益。

當前在農村的集鎮上,紅薯苗子是一種特別受歡迎的植物,很多家庭主婦到集鎮上購買一些苗子,準備回家栽種。這位穿灰色上衣的老大爺就是當地一位專門秧紅薯苗子的大戶,他每年育苗5、6個品種,既有甜度比較高的西瓜瓤紅薯,也有澱粉含量比較高的商薯。具體是什麼品種,他一眼就可以通過葉子分辨出來。

據了解,每棵紅薯苗子的價格從8分錢到0.15元不等,根據品種的不同而略有差異,其中最便宜的高澱粉紅薯,每棵僅要8分錢。因為價格不高,所以很多家庭寧願花錢買幾十元的,也不願意再費力氣自己秧苗了。圖為農民正在挑選紅薯苗,據大爺介紹,他每天到不同的集市上賣,一天可收入千元左右。

除了按棵出售之外,還可以按重量銷售,每斤的價格在3.5元左右,與論棵的金額基本上是差不多的。像大爺這麼大的年紀,能覓得在農村秧紅薯苗到集鎮上銷售這樣一個商機,也算是非常有頭腦了。如果能得懂一些網際網路銷售技巧,那麼還能銷售到外地,收益將會更加可觀。

一車紅薯苗在集鎮上一個上午就能銷完,一些沒買到苗子的農民只好到地裡親自去拔苗了,等選好苗之後到地頭結帳就行了。據專業人士介紹,秧一畝紅薯苗,一茬就能拔出十萬棵苗子,從開始到結束,這一畝地至少能採出30萬棵紅薯苗,每畝的收益至少在萬元以上。

這是農民剛拔出來的新鮮苗子,等待數棵付錢。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這些苗子還帶著新鮮的根部,看來很容易成活。在農村,也有一些農民從紅薯的藤蔓上剪下來一截直接栽種到地裡,也很容易成活的。那麼究竟是這種帶根的好,還是直接剪下來的紅薯苗好呢?歡迎關注交流,更多農村致富故事分享。

相關焦點

  • 安徽農民種植紅薯,藤蔓長2尺長就割掉,收入不降反增
    一場雨,緩解了六月的旱情,天陰沉沉的,悶熱的天氣總是讓人提不起精神,然而,在亳州市牛集鎮馮小莊村民馮萬志家門口,數名村民正汗流浹背地整理著身邊的紅薯秧。六畝紅薯收益30000元,貌似也沒有特別值得炫耀的地方,但如今畝收益5000元的農作物,確實也不多見,看到這裡,可能會有懂行的朋友質疑,種植紅薯每畝賺5000元?他這是在吹牛吧!
  • 農村的紅薯秧,你吃過嗎?
    亦稱甘薯、山芋、紅薯、紅苕、山藥等。每個地方叫法不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鮮嫩的地瓜葉和枝莖都非常好吃,美味。前天去菜市場看到有的小販有賣紅薯秧,一小把大概有二兩,要價五塊,讓我有些驚詫!主要是這個季節,北方露天的紅薯剛有種植,就有賣紅薯秧供消費者食用?後來詢問得知,這種紅薯秧是溫室大棚培育的食品商品秧。
  • 紅薯秧 - 紅薯秧-駐馬店網——駐馬店新聞網——駐馬店唯一重點...
    我說要一道素菜,表哥自信地給我們點了一盤紅薯秧。   我對紅薯秧的最深記憶是在河南「75·8」洪水後。   1975年8月的一次洪水衝毀了我們的家園,洪水過後,田地裡一片荒蕪。我們村北有一塊高崗地,幾壟紅薯沒被洪水淹死,紅薯葉泛著綠色。中午來臨,村民摘幾片紅薯葉,午飯就有了下鍋的「青菜」。
  • 農村的你吃過紅薯秧嗎
    現在正是紅薯秧生長旺盛的時候,紅薯在種植過程中,追肥少,噴農藥少,是吃起來特別放心的農作物。紅薯秧的莖葉吃起來也很有風味,趁剛摘來新鮮時焯水,連莖帶葉炒著吃;還可以把葉子摘去,把葉柄焯水後曬乾,留著冬天燉肉吃,這在市場上賣可不便宜!
  • 紅薯秧好了,該栽紅薯了,你準備好了嗎?
    近幾日,天氣逐漸變好,在風的祝福下,紅薯秧茁壯成長,馬上就要到了栽紅薯的季節,不知道大家準備好栽紅薯了嗎?對於栽紅薯,就像稻田插秧一樣,需要將紅薯秧一顆一顆的插進地裡面。但是又不像稻田插秧一樣的簡單,需要等到下雨後或者自己拉水到地裡面,用鋤頭刨出一個一個小坑,然後將坑裡面注滿水,把紅薯秧挨個插進去,最後填坑,裡面學問可大了,不像我說的就這麼簡單。一天下來腰酸腿疼,一般人很難受得了這種苦,所以種地的農民最累了。現在在準備插秧之前,要控制好紅薯秧的成長。不能讓它瘋長,也不能讓它營養不良或乾旱。
  • 農村大爺種豆子,用一根竹竿標地:感嘆村裡只有二戶種植
    大爺總共有8畝土地,上一季種植的農作物為小麥,由於小麥出苔之前天氣一直比較乾旱,所以今年的小麥收成沒有以前高,8畝地只收穫了7000多斤。好在現在小麥的種植和收穫較為簡單,還有人免費給自己打包麥秸稈,拉出去之後還能再賣得幾十塊錢呢。
  • 小小紅薯秧,做出大文章!
    連日來,出頭嶺鎮瑞泰鑫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紅薯育苗基地呈現著火熱的採秧銷售場景,日均銷售紅薯苗達40多萬株。據了解,天津市瑞泰鑫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積極發展紅薯產業,今年投資100多萬元建起了60畝優質紅薯種苗基地,培育優質紅薯秧苗10多種,可提供優質紅薯苗3000多萬珠。
  • 瀋陽康平縣:插下水稻秧 種下脫貧苗
    原標題:插下水稻秧 種下脫貧苗 官寶窩堡村位於瀋陽市康平縣張強鎮東北部,區域面積2.3萬畝,共有耕地11000畝,林地5900畝,優質水稻田5000餘畝,資源豐富、土地肥沃。但由於基礎設施差、產業底子薄,村民收入始終上不來,2015年被評為省級重點貧困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51戶99人。
  • 紅薯苗鼓起村民錢袋子
    趕上晴好天氣,龍口市七甲鎮王屋村村民們掀開紅薯育苗棚,有的正忙著疏苗、分株,並對芽苗進行分類扎梱,還有的給苗床澆水補肥,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站在山坡上,放眼望去,房前屋後是一座挨一座的矮形塑料拱棚,綠色整齊的苗床看上去滿眼綠意,像是一條條平穩鋪開的綠毯,一株株綠油油的紅薯苗頸粗葉肥,正在溫暖的大棚裡拔枝錯節地生長,十分喜人。
  • 冬季如何種植紅薯秧大家都知道嗎?
    紅薯一般生長在溫度20—30度的環境中,所以,種植紅薯的時間一般在也春天的溫度上升到20度之上的時候才種植,這個時候種植紅薯是最佳時間,因為這樣能讓紅薯有足夠的時間生長,紅薯有了時間生長,那麼獲得高產量的紅薯是輕而易舉的事,而且紅薯的品質也可以達到最好。
  • 農民繁育紅薯苗,每年收益70多萬,訂單農業威力大
    在安徽省亳州市牛集鎮,村民王品海此時正站在田裡,指揮工人如何將種薯入池,春天的風吹亂了他的頭髮,耗幹了面部的水分,即便辛苦,他也不敢離開半步,細節決定成敗,特別是繁育種苗,稍有差池,就會對產量有極大的影響。
  • 農民種紅薯選用這種栽插方法,薯塊不但結的多,而且大小又均勻
    人稱「紅薯大王」的老田每年都會種上10畝左右的紅薯,可以說在當地小有名氣,很多人種紅薯都會請他幫忙指導,他也都會熱心的給與幫助。他種出來的紅薯不但產量很高,畝產能接近萬斤,而且薯塊的品相也很好,不管紅薯行情好與壞,賣的價錢都要比別人高很多。
  • 紅薯也能吃出冰激淋味?金山的網紅小紅薯栽種成功,而且賣光了!想吃要等明年!
    讓俞東華記憶猶新的是,有一位從徐匯區慕名找到長浜村,特別想要購買10斤小紅薯的阿姨,這位阿姨從市區開車80公裡找到村裡,又在鄉間小路上走了好久,終於找到了在田頭幫忙幹活的俞東華。「其實,這位阿姨原來在浙江旅遊的時候,買過這種小紅薯,在網上得知上海本地也有了這個產品,就特別趕來買。」
  • 紅薯的種植方法介紹
    紅薯苗的種植方法較為簡單,紅薯苗適應性強,可適合大部分土壤。紅薯苗的種植按栽培方式目前可分為地膜覆蓋栽培及露地栽培;按栽培時間可分為春栽和夏栽。地膜覆蓋可以保溫保溼、控制雜草生長、減少線蟲危害,減輕紅薯秧的不定根的生長的影響,產量可得到很大的提高。
  • 石頭山種下希望苗——晴隆花椒產業向石漠化要「雙效益」
    晴隆牢牢把握「八要素」,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在深山石山區規劃種植花椒10萬畝。  小小花椒苗,既讓石山披了綠,又託起了老百姓增收致富的希望。  茶馬鎮青山村就是晴隆通過花椒產業實現生態和經濟效益雙贏的典型。  從晴隆縣城前往茶馬鎮,車行大約15公裡過了西泌河,蛇形公路蜿蜒曲折、橫懸在半山腰上。  「下十五上十五,坐車坐得眼睛鼓。」
  • 樟村小紅薯做成大產業
    近段時期陰雨天氣,正值栽種薯苗的時機。玉山縣樟村鎮各個種植紅薯的專業合作社和村民,搶抓有利時機,下地上山栽薯苗,忙得不可開交。據 悉,樟村鎮目前約有10家種植、加工紅薯的專業合作社,規模栽薯苗1100餘畝,加上全鎮村民零星栽種,預計種植面積達3000餘畝,年內將迎來紅薯產業 的大創收。
  • 洞口農村自家曬的紅薯幹,家鄉味道,滿滿滴回憶!
    即便不買,也能使人望上兩眼,或者嗅一下這熟悉的味道,你會猛然發現又該到了去地裡挖紅薯,吃紅薯幹的季節。如今紅薯更多是被加工成了紅薯粉條,以及烤紅薯和薯條、紅薯乾等美味休閒食品。小時候,在農村裡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種紅薯,每到冬至,洞口人就會帶上一家人下地裡去挖紅薯。
  • 庭院「小秧棵」長成村民搖錢樹
    本報記者  嚴佩鑫 5月8日清晨,遼陽市太子河早市西北角,早起的遼陽市民不時駐足在一處秧苗銷售點,茄子秧、辣椒秧、苦瓜秧、西紅柿秧……一應俱全。不到7點鐘,看著數千株秧苗已經所剩無幾,燈塔市張臺子鎮天河泡村村民劉紅霞的臉上難掩喜悅。從4月下旬開始,她每天早晨與丈夫驅車來到遼陽早市賣秧苗,每天都有千餘元的收入。
  • 農藥有問題 紅薯苗乾死
    我是原陽縣齊街鎮馬辛莊村村民馬宗增。今年7月中旬,從延津縣豔陽天農資門市部買了東洲農藥精喹禾靈,因當時天下雨沒法打藥,於7月21日把47畝紅薯地打了一遍藥,兩天後,紅薯葉全部乾死。  用藥的當天,田裡的尖葉草沒死,而圓葉的紅薯苗卻發黑了。我隨即到延津縣豔陽天農資門市部反映紅薯苗受害的情況。
  • 唱苗歌 拔秧苗 阿蕾娥和苗阿朵帶你「開秧門」!
    春夏交接,正是育苗插秧的好時節,在歷經漫長的等待後,5月30日,苗疆半山古梯田終於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開秧門」儀式,這場儀式因著濃鬱的苗家風情和獨特的非遺底蘊,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朋友到來!祭師插上第一棵草和第一棵苗《苗族古歌》裡有傳唱什麼時候撒種、什麼時候插秧、什麼時候收割的古稻……苗族人就是按照祖宗留下來的祖訓一代又一代的傳統習慣來種水稻,水稻養活了苗人,苗人對稻穀的依戀尊敬逐漸形成了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