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每到棉花豐收季,來自全國各地的採棉大軍都會不約而同地來到新疆,可自從採棉機霸氣上線後,採棉大軍們只能落得清閒了,這採棉機的威力有這麼大嗎?您還真別不信,因為現在一臺採棉機,它能頂500個勞動力。
今年新疆阿克蘇地區750萬畝棉花,其中500餘萬畝機採棉實現了機械化採收。
來自阿克蘇地區沙雅縣塔裡木鄉拜什託格拉克村的村民居麥艾散對記者說:「我去年撿棉花的時候我叫了20多個人,撿棉花的時間差不多兩個多月了,我今年種了200畝機採棉,今天明天兩天全部收完。」
值得一提的是,沙雅縣投用的這些大型採棉機全部是本地化生產,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採摘快、花費低、管理又簡單。「每天一臺機器相當於節省500個勞動力,每天的效率可以達到了180到200畝這樣作業的面積,採淨率做到93%,含雜率也就3%到5%的樣子。」 沙雅缽施然智能農機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治鵬興奮地說。
位於新疆巴州庫爾勒市的87.4萬畝棉花,機械採收率佔比也接近了六成。走進庫爾勒市哈拉玉宮鄉下多尕村農戶鄭國琪的棉花地裡,老遠就可以看到大型採棉機正來回穿梭於棉田,進行棉花採收工作。鄭國琪和家人種植棉花已有20多年,從最初的人工種植、人工採收到半人工、半機械化,鄭國琪都經歷過。鄭國琪告訴記者:「現在機採比人工大概一畝地省了將近400塊錢。」
目前,新疆北疆地區95%以上的棉田已實現全程機械化,南疆地區棉花採收機械化率也在逐年提升。
自治區農牧機械管理局副局長歐興江介紹,新疆棉花機械採收開始於2000年,2000-2009年的十年是在探索時期,2010年地方採棉機開始推廣使用, 2015年開始,對採棉機的需求開始呈井噴式增長。
來從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得到的數據顯示,今年新疆棉花的種植面積達到了2419.66萬畝,其中機械採棉的種植模式面積達到了1689.63萬畝,佔總的棉花耕作面積的69.83%。截至目前,已收穫1727.13萬畝,佔總播種面積的71.38%,機械釆收率預計達58%;今年共投入採棉機3383臺(地方2626臺),其中:參與跨區作業採棉機1233臺(主要是兵團和北疆採棉機)。
新疆棉花機械化採收的推廣使用,推進了棉花生產機械化、標準化、智能化,降低了棉花生產成本,提升了棉花綜合生產能力以及棉花市場競爭力,促進了新疆棉花高質量發展,為打造國家優質商品棉生產基地,實現新疆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撐。(記者楊斌 通訊員於美玲 馬悅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