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棉資訊:棉花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早在兩千年前就傳入了中國。目前棉花已經是我國種植業生產中,產業鏈最長的大田經濟農作物,其商品率高達95%以上,隨著科技創新技術廣泛應用,採棉工作已逐漸由機械取代,通常100畝棉花採收需要12個人工,用2個月的時間完成全部棉花採收工作。而採用採棉機卻能在幾個小時內完成,節省大量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機採棉在採收完畢後能夠自行打包儲存,既節約了人工和時間,而且打包後圓筒狀的棉包,最大限度的隔絕與地面的接觸,形成360度全覆蓋式包裹,從而使棉花儲存更加安全可靠,所以採棉機採收的棉花需要及時打包,那麼選擇合適的打包膜也很關鍵。
棉花打包膜是釆棉機重要的組成部分,但由於棉花打包膜的生產工藝複雜,使用的材料屬於高科技與特殊材料,一直依靠進口,這樣就增加棉農的採收成本造成棉農負擔加重,昱通新材棉花打包膜設計工藝合理,粘黏層與非粘黏層分離,減少棉花汙染和浪費,並採用自主研發配方,使膠內添加在膜內,不殘留,無二次汙染,自粘性強;昱通新材打包膜採用高強度材料,運用三層共擠技術,讓膜的橫、縱向拉力均衡穩定,便於託運和裝卸;另外,昱通新材打包膜還具有耐低溫特性,採用了扛低溫材料,使打包膜在—20度不會發硬變脆;昱通新材打包膜封口材料為進口材料,不失粘,打包成品率高,全面提高棉花採收的工作效率,減少棉花在採收中的浪費。
國產自主生產打包膜與進口膜相比,具有產地直銷,降低運輸和存儲成本,所以在價格上具有先天優勢,昱通新材打包膜在降低採購成本的同時,還降低了採購的時間成本,擁有供貨及時,售後服務及時的特點。
每年九、十月份是棉花的收穫和加工季節,對軋花廠來說,籽棉的運輸和存放是非常困難的。圓形棉包具有形狀大小一致,內部溼度恆定和密度均勻,運輸和存放靈活方便的特點。圓形棉包與地面接觸面積小,對存放場地沒有特殊要求,具有拉運方便、在田間和軋花廠存放方便的特點。圓形棉花包被全部包裹,更加減少了在田間和軋花廠存放場地上的籽棉損失,提高了扎花加工線的工作效率。與較為傳統的網箱式採棉機相比,打包式採棉機實現棉花採收、打包全程機械化,可以有效避免棉花中轉過程中被雜質汙染,大幅度提高棉花品質。
又到了棉花豐收的季節,打包採棉機行走在棉田裡,把一朵朵棉花被快速抓進機器「肚子」裡,完成壓縮、打包等工序後,從機器尾部吐出打包成型的圓柱形黃色棉包,一排排整齊的棉包躺在銀白色的棉田裡就像一個個的金疙瘩,預示著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