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棉技術全面應用 讓棉花採收更智慧

2020-12-13 昱通新材

採棉資訊:棉花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早在兩千年前就傳入了中國。目前棉花已經是我國種植業生產中,產業鏈最長的大田經濟農作物,其商品率高達95%以上,隨著科技創新技術廣泛應用,採棉工作已逐漸由機械取代,通常100畝棉花採收需要12個人工,用2個月的時間完成全部棉花採收工作。而採用採棉機卻能在幾個小時內完成,節省大量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機採棉在採收完畢後能夠自行打包儲存,既節約了人工和時間,而且打包後圓筒狀的棉包,最大限度的隔絕與地面的接觸,形成360度全覆蓋式包裹,從而使棉花儲存更加安全可靠,所以採棉機採收的棉花需要及時打包,那麼選擇合適的打包膜也很關鍵。

棉花打包膜是釆棉機重要的組成部分,但由於棉花打包膜的生產工藝複雜,使用的材料屬於高科技與特殊材料,一直依靠進口,這樣就增加棉農的採收成本造成棉農負擔加重,昱通新材棉花打包膜設計工藝合理,粘黏層與非粘黏層分離,減少棉花汙染和浪費,並採用自主研發配方,使膠內添加在膜內,不殘留,無二次汙染,自粘性強;昱通新材打包膜採用高強度材料,運用三層共擠技術,讓膜的橫、縱向拉力均衡穩定,便於託運和裝卸;另外,昱通新材打包膜還具有耐低溫特性,採用了扛低溫材料,使打包膜在—20度不會發硬變脆;昱通新材打包膜封口材料為進口材料,不失粘,打包成品率高,全面提高棉花採收的工作效率,減少棉花在採收中的浪費。

國產自主生產打包膜與進口膜相比,具有產地直銷,降低運輸和存儲成本,所以在價格上具有先天優勢,昱通新材打包膜在降低採購成本的同時,還降低了採購的時間成本,擁有供貨及時,售後服務及時的特點。

每年九、十月份是棉花的收穫和加工季節,對軋花廠來說,籽棉的運輸和存放是非常困難的。圓形棉包具有形狀大小一致,內部溼度恆定和密度均勻,運輸和存放靈活方便的特點。圓形棉包與地面接觸面積小,對存放場地沒有特殊要求,具有拉運方便、在田間和軋花廠存放方便的特點。圓形棉花包被全部包裹,更加減少了在田間和軋花廠存放場地上的籽棉損失,提高了扎花加工線的工作效率。與較為傳統的網箱式採棉機相比,打包式採棉機實現棉花採收、打包全程機械化,可以有效避免棉花中轉過程中被雜質汙染,大幅度提高棉花品質。

又到了棉花豐收的季節,打包採棉機行走在棉田裡,把一朵朵棉花被快速抓進機器「肚子」裡,完成壓縮、打包等工序後,從機器尾部吐出打包成型的圓柱形黃色棉包,一排排整齊的棉包躺在銀白色的棉田裡就像一個個的金疙瘩,預示著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相關焦點

  • 棉花採摘季,這7款採棉機代替了「採棉大軍」
    >7、採用直吹式風機送風,風力更強勁,提高棉花入箱速度;8、獨特的發動機艙水路設計,冰點下採棉,清洗液不再結冰;9、增強的後橋設計,加大加寬的後輪,採棉更穩定,進一步提高採淨率。缽施然4MZ-3A自走式棉花收穫機主要技術參數約翰迪爾9970採棉機9970自走式摘棉機是迪爾公司推出的5行摘棉機產品。約翰迪爾「一字」排列採棉頭,行距適應性強,能夠適應14種不同的種植行距。可以選裝PRO-12和PRO-12VRS兩種採棉頭。採淨率高,採棉含雜低,籽棉質量高。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棉花採收全程機械化
    10月7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八十九團十連的一塊棉地裡,一臺釆棉機來回穿梭於雪白的棉田中,棉花採收機伴隨著巨大的轟鳴聲在棉地上勾勒出一條「五線譜」般的線條,譜寫出優美的樂章,奏響了今年棉花採收的豐收曲。如今,該團12.86萬畝棉花已經全都實現了全程機械化作業。
  • 新疆兵團機採棉關鍵技術助力棉花提質增效(圖)
    中新網新疆新聞11月4日電(仲輝 呂陽 陳成)時下正是新疆南部棉花大面積採收期,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八團一連種植戶黃幫萬的棉花比平均單產高出100多公斤,跑出了新疆兵團棉花高產、高效的加速度。  「播種到採收都是農墾科學院的專家和第一師農科所的技術員全程指導的,總體來看,棉花長勢不錯,產量在500公斤左右。」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棉花採收全程機械化(組圖)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棉花採收全程機械化(組圖) 來源:人民網-新疆頻道    2015年10月08日10:55 10月7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八十九團十連的一塊棉地裡,一臺釆棉機來回穿梭於雪白的棉田中,棉花採收機伴隨著巨大的轟鳴聲在棉地上勾勒出一條「五線譜」般的線條,譜寫出優美的樂章,奏響了今年棉花採收的豐收曲
  • 看看這四款採棉機 你覺得哪一個更值得上手
    新疆作為我國主要的棉花產區,產量約佔全國的68%。繁重的拾花勞作、高薪難覓的拾花工、猛漲的拾花成本等諸多因素,不僅制約了棉花產業的發展,而且限制了棉農經濟收入的增長。而一臺採棉機的工作效率相當於上千名拾花工人,其採收成本也大大低於人工採收的成本,因此成為當地棉花機收的首選。
  • 「三個關鍵詞」讀懂採棉機市場
    採棉機作為棉花種植生產全程機械化中技術性最強、技術壁壘最高的農機裝備類型,採棉機的發展水平決定了棉花種植全程機械化的發展好壞,一直以來是我國農機化發展中的短板之一,市場存量產品98%以上均是國外進口產品,國產化實現突破也就是近幾年的事情。
  • 甘肅瓜州棉花基地「土種植」升級「全鏈條」智慧農業
    圖為技術人員給農戶講解機採棉注意事項。(資料圖) 陳曉龍 攝中新網蘭州8月6日電 (朱丹丹 陳偉 陳曉龍)澆水、除草……8月初,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西湖鎮北溝村8000畝機採棉生產基地一派豐收景象。「以前人工種植,施肥,採摘,成本高,收益低,出售棉花還要自己找車排隊,有時候賣一車要排一天隊才能賣掉,10畝地棉花得好幾天才能賣掉。」瓜州縣西湖鎮北溝村村民王文東有耕地30畝,2019年開始,王文東將自家其中10畝土地流轉給合作社,用於種植機採棉。8月初,機採棉長勢良好,豐收在望。
  • 一臺採棉機能頂500個勞動力
    過去,每到棉花豐收季,來自全國各地的採棉大軍都會不約而同地來到新疆,可自從採棉機霸氣上線後,採棉大軍們只能落得清閒了,這採棉機的威力有這麼大嗎?您還真別不信,因為現在一臺採棉機,它能頂500個勞動力。今年新疆阿克蘇地區750萬畝棉花,其中500餘萬畝機採棉實現了機械化採收。來自阿克蘇地區沙雅縣塔裡木鄉拜什託格拉克村的村民居麥艾散對記者說:「我去年撿棉花的時候我叫了20多個人,撿棉花的時間差不多兩個多月了,我今年種了200畝機採棉,今天明天兩天全部收完。」
  • 棉花機採率達82% 拾花工退出歷史舞臺
    進入9月下旬,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種植的千餘萬畝棉花陸續開採,走進田間地頭,以往成群結隊採摘棉花的拾花工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臺臺在田間來回馳騁的採棉機。「一臺採棉機一天可採收300畝,相當於1200人採摘一天,半個月就可完成棉花採收,進度快,成本低。」新疆兵團第六師農機技術推廣站站長宋柱亭稱,第六師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7%以上。
  • 這臺國產6行採棉機完全不輸進口品質,回本更快!
    其中,棉花機械化作業普及率近兩年也得到了快速提高,2018年新疆棉花機採率達到35%,同比提高8個百分點,北疆地區和新疆兵團機採率超過80%。機採棉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棉花種植戶的認可。棉花機械化率的提高有助於棉農增收。
  • 新疆700萬棉花從業人口迎來採收季
    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新華社烏魯木齊10月20日電(記者熊聰茹、張鍾凱)進入10月,中國西部省區新疆廣袤的土地上,3700餘萬畝棉花陸續開始大規模採收。這裡的棉花產量佔中國棉花總產量8成以上,是世界重要棉花產區。與這種白色農作物息息相關的棉農忙碌起來,他們期盼一年的辛苦能換來暖心的回報。  天山以南的高速公路上,拉運著採棉機的載重汽車車隊不時駛過。
  • 新疆兵團自主研發的六行自走式打模採棉機取得重大進展
    據了解,「六行自走式打模採棉機的研究與示範」項目被列入2018年新疆兵團重大科技項目計劃,由新疆天鵝現代農業機械裝備有限公司,聯合山東天鵝棉業機械股份公司、石河子大學、新疆農墾科學院、上海大學、圖木舒克銀豐現代農業裝備有限公司共同實施。優質的棉花資源一直是新疆兵團的驕傲。
  • 新疆博湖金秋豐收忙 「採棉神器」派上大用場
    航拍採棉機在棉田採收新棉(央廣網發 年磊攝)央廣網巴州10月16日消息(記者張雷 通訊員年磊 劉雲山)金秋十月,位於新疆博斯騰湖畔的博湖縣農作物進入秋收高峰期,當地農牧民群眾趁著秋高氣爽好天氣,在流金溢彩的田野裡忙碌奔波,呈現出一幅幅喜人的豐收景象。
  • 新疆採棉工
    棉花是這裡的主要經濟作物,幾乎佔據了中國三分之一的棉花產量。每年的棉花採摘季節,來自各地的採棉大軍就會湧向這裡,十多萬來自河南的「採棉工」就活躍在天山南北,其中近十萬人是乘坐綠皮車——「棉農專列」來到的。  9月5日下午16:49,載著2700名拾花人以及他們的致富夢想的列車一起緩緩駛離鄭州,一路向西,奔向為期兩個多月的西行淘金路。
  • 鐵建重工智能六行採棉機首次亮相2019新疆農機展
    5月25日,在為期三天的2019新疆農業機械博覽會上,由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鐵建重工」)自主研發生產的4MZ-6型智能六行採棉機首次亮相,其先進的性能和高端的品質吸引了諸多農機行業的客戶與專業媒體駐足觀看和詢問了解。
  • 抓鬮分地塊 採棉工今天開始摘棉花
    他們今天將正式下地摘棉花。採棉工發高燒 記者及時協調就醫前天下午,記者坐在棉花地頭寫完稿子,已近晚上8點。準備離開到鎮上去找住的地方,去跟郝小春告別。到了郝小春屋裡,心裡一驚:郝小春穿著羽絨服,臉色很差,端著一個湯碗,手心裡有兩粒白色的藥丸。一問,可能是發燒了,渾身冷。記者伸手摸了摸郝小春的額頭,有點燙。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棉花生產現狀投入分析
    採棉機臺數從2014年的465臺,增加到2019年的2357臺。隨著棉花採摘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自治區對棉花採摘機械化的補貼也隨之提高。據統計,自治區享受農機購置補貼的採棉機共1524臺,其中:2020年666臺,較2014年71臺,增加了595臺,增長了838%,對購置採棉機的用戶共補貼對購置採棉機的用戶共補貼5.76億元,其中:2020年2.31億元,較2014年0.27億元,增加了2.04億元,增長了756%。
  • 南方遊客首次看到新疆棉花地,機器取代人工,「採棉大軍」早難覓
    以前每到棉花採摘的季節,來自全國各地的「採棉大軍」會乘坐火車奔赴新疆,浩浩蕩蕩的「採棉大軍」如洪水般踏上新疆採摘棉花的淘金旅途,也因此常登上各種新聞的頭版頭條,成為一幕幕獨特而動人的工作遷徙風景線。棉花生長周期大概是200天,但成熟後採摘期則集中於​每年9月至10月間的40天內,在這段時間必須採摘完成,否則棉桃就會脫落,造成損失。新疆的棉花種植面積大,但是人手短缺,在採棉季人力更加嚴重短缺。
  • 我國棉花主產區新疆進入棉花採收期 預計將迎豐產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我國棉花主產區新疆進入棉花採收期新華社烏魯木齊9月29日電(記者張鍾凱、李志浩)國慶將至,我國棉花主產區新疆迎來棉花豐收,天山南北各棉區「白浪滾滾」,陸續進入集中採摘期。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統計局統計,2020年新疆棉花播種面積3761.38萬畝,基本與2019年持平。其中,地方棉花種植2419.66萬畝(北疆棉區771.32萬畝,東疆棉區31.24萬畝,南疆棉區1617.1萬畝),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棉花種植約1300萬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農村廳介紹,今年新疆棉花長勢情況整體良好,預計將迎豐產。
  • 新疆兵團近七成棉花實行機採 擁有採棉機1800臺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在新疆兵團第八師150團13連20號地,採棉機正在採收棉花闕玉保 攝   中新網烏魯木齊10月12日電 (記者 戚亞平)當下,在新疆天山南北,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各植棉團場新棉採摘進入旺季。記者獲悉,2015年,新疆兵團種植的900多萬畝棉花近七成實行機械採摘。目前,新疆兵團擁有大型採棉機1800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