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總說CPTPP是為了牽制中國,但現實是……

2020-12-11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陳言】

中國外長王毅於11月24日、25日兩天訪問日本,26日、27日訪問韓國。構築穩定的東亞關係是這次訪日的主要目的。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進入11月以後,日本是東亞國家中唯一不能有效控制疫情的國家。特別是20日以後,日本每天的新冠確診人數在2000人以上,每天死亡人數也基本在10人以上。此時去日本訪問,應該是對日本戰疫的最大支持,也表示了中國相信日本能戰勝疫情的信心。

安倍扔下了一個爛攤子

在連續工作一百五十天的情況下,眼看著日本疫情已經不能在自己的治理下得到控制,時任首相的安倍晉三選擇了託病辭職的方式,在9月突然宣布身體小有不適,離開了首相府。

安倍留下的是一個相當破爛的攤子。由於不能控制疫情,導致日本在4月和8月分別出現兩次疫情高峰,安倍本人的辭職正好處於第二波疫情的高峰期。日本醫學專家預測11月前後將出現第三波高峰,而且從以往的經驗看,第三波的影響很可能超過前兩波。以安倍政府採取的南轅北轍方式——中小學停課、發兩個棉紗口罩、每人發10萬日元,顯然並不能防止疫情的傳播。第三波疫情到來之時,日本更加束手無策。

資料來源:《朝日新聞》2020年11月17日

因此,日本經濟出現嚴重下滑。按日本內閤府公布的相關數字,安倍治下的2020年第二季度(4-6月),GDP按年率算,比上個季度降低了28.8%,第三季度(7-9月),雖然比上個季度恢復不少,但僅僅是過於下滑迅速後出現的一點反彈,並不意味著經濟出現好轉勢頭。安倍也正是在這樣的經濟狀況下,宣布辭職的。

在政治方面,安倍掌權長達近8年,其個人權力的集中,讓政治運轉日益僵化,經濟利益向安倍周邊傾斜。除了多年一直沒有說清的森友學園、加計學園醜聞之外,安倍又多了一個借賞櫻會賄賂選民的嫌疑。國內政治銅臭味燻天。在外交方面,一直堅持的日美軍事同盟,現在成了美國川普總統向日本開口要錢的工具;日韓關係倒退到了戰後最險惡的境地;日俄關係中普京沒讓安倍佔到一丁點便宜。貌似深諳外交之術的安倍,實際上讓日本在大國之間、近鄰之間的處境十分不利。

接替安倍上陣的菅義偉,並非民選首相,禪讓的首相職位,使其在處理經濟、政治及外交問題時比安倍更不自如。疫情在菅掌權後也變得越來越不可控,經濟每況愈下。安倍留下的爛攤子收拾起來已經很不容易,何況外交也非菅義偉的特長。眼看美國即將迎來政權更替,用熱臉貼川普冷屁股的安倍對美外交,不會在明年得到拜登政府的承認。日本外交面臨著新的轉型,需要首先調整和中國的關係。

11月25日,王毅外長與日本首相菅義偉會晤。圖自中國外交部網站

菅義偉開始尋找穩定中日關係的途徑

兩天的訪日行程中,王毅外長拜會了菅義偉首相和外務大臣茂木敏充、官房長官加藤勝信、自民黨三巨頭之一的幹事長二階俊博、前首相福田康夫,並與他們進行深入會談。從中日雙方外交部門公布的成果看,王毅外長的訪日為中日在政治、經濟、防疫、體育各個方面的合作鋪墊了新的基礎。

在外交部的網站上,我們可以看到王毅外長談的「中日達成五點重要共識和六項具體成果」的相關內容。筆者將主要內容歸納為:

1)努力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關係; 2)攜手抗擊疫情,開展醫療藥物方面合作; 3)明年適時舉行新一輪中日經濟高層對話; 4)共同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早日生效; 5)支持對方舉辦東京奧運會和北京冬奧會; 6)啟動兩國必要人員往來「快捷通道」。

日本外務省在外長會談後,有一個記者見面會,茂木敏充大臣針對中日兩國外長進行的90分鐘會談做了非常詳盡的匯報(日文原文)。在六項具體成果方面,中日雙方使用的詞彙有些地方略有不同,但大方向是一致的。日本方面在內宣上,考慮到主要輿論對華評價負面,政府需要顯示強硬,外務省用了較多的篇幅,談了海洋及安全保障問題。

日本媒體注意到,在中日外長記者會的電視直播節目中,王毅外長談到東海問題時表示,「我們繼續希望經過雙方的共同努力,將東海建設成和平之海、友好之海、合作之海」,顯示了中國對日本媒體炒作東海問題的態度。

穩定的中日關係,基礎是經濟

中日分別為世界第二及第三經濟大國,不存在兩國直接發生軍事衝突的巨大矛盾,為世界經濟做貢獻是兩國的共同願望。

就在王毅外長訪日前,11月15日,RCEP在經過了8年的艱苦談判後,東協10國及中日韓澳新5國籤署協定。緊接著,在11月20日的APEC(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中國表達了「將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的態度。王毅外長訪問日本,自然要談及RCEP之後,中日韓自貿區及CPTPP問題。

就中日兩國發表的相關信息而言,中日在籤訂RCEP之後,雙方將儘快合作讓協定生效。日本經產大臣在CPTPP問題上,對日本媒體表示,該體制是開放的,希望更多國家參與進來。日本媒體每次談及CPTPP,一定要加上一句,其成立的目的在於牽制中國。但主要成員之一的美國早在4年前就宣布退出該談判,以日本一國加上十個小國的力量,在經濟上牽制中國無從談起。11月20日中國表明的態度也讓日本媒體在CPTPP問題上所作的解釋,顯得蒼白無力。

此前筆者採訪過日本的相關官員,他們認為RCEP之後就是中日韓自貿區的談判,再之後是CPTPP的加入問題。因為從自由貿易的稅率來看,CPTPP 100%免稅,而RCEP在91%左右,中間有一個中日韓自貿區,正好成為實現完全自由貿易前的一個臺階。並非中國不能參加CPTPP,如果在政治體制等方面和中國相似的越南等國家能夠參加,中國的加入本該不是問題。

中國的問題在於自身經濟規模、產業所涉及的範圍、發展速度等超乎其他國家,對一個經濟協定的影響極為重大。不是日本提倡搞一個經濟協定就能牽制中國,而是沒有中國參加的經濟協定,能在國際經濟中發揮的作用實在有限。很多國際經濟組織也只有中國參加以後,才可以真正算作一個有影響力的組織。

通過提升門檻來限制中國加入日本主導的CPTPP,讓美國回心轉意、重組TPP,用美國的力量來牽制中國,這樣的呼聲在今天的日本依舊存在,執政黨中也有國會議員竭力鼓吹孤立中國。但是,日本在經濟發展道路上出現的停滯,在疫情中看不到解決的希望,諸如此類的呼聲、議員謀劃不一定能發揮作用。

也只有建立穩定的中日經濟關係,日本才能走出經濟停滯。王毅外長訪日期間,日本政黨、政府重要官員反覆表達的就是希望中日關係穩定。

11月26日,韓國總統文在寅接見到訪的中國外長王毅。圖自中國外交部網站

先行於中日的中韓經濟交往

11月25日晚,王毅外長乘專機離開日本到達韓國,26日、27日在韓國展開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動。王毅外長在韓國拜會了文在寅總統,以及外長康京和、前總理李海瓚、議長樸炳錫,並進行會談,特別是與康外長的會談中達成了10項共識。

韓國是今年中日韓三國首腦會談的主席國。因為日本在半導體材料上對韓國實行禁運,導致日韓關係大步倒退。韓國方面做過較多的努力,但日本不論是政治家還是輿論,對韓國的態度相當嚴厲,兩國關係似無好轉跡象。

中韓關係中,韓國與日本同樣為美國在東亞的軍事同盟國,政治家及輿論在意識形態上保持與日美完全一致,但經濟上韓國輿論沒有像日本那樣,將CPTPP看成牽制中國的工具,韓國本身也不是TPP及後來的CPTPP的成員。

在經濟規模上,根據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表的2019年各國GDP統計數字,中國為14.71萬億美元,日本5.08萬億美元,韓國1.64萬億美元。韓國的GDP大致為日本的三分之一,但中韓貿易在2019年為2845億美元,中日貿易只有3039億美元。就日韓經濟規模來看,中日之間的貿易還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換句話說,日本與中國的經濟如果想達中韓的程度,今後能做的事還非常多。

2020年11月,王毅外長訪問日韓,讓外界看到籤署RCEP之後的中日韓在經濟上有了新的發展機遇。中韓於2015年籤署FTA協定,促使兩國經濟往來變得極為緊密。中日之間尚無直接的FTA協定,相信今後會加大談判力度。

構築穩定的中日韓關係,首先需要有經濟做堅實的鋪墊。

相關焦點

  • 日媒:越共總書記阮富仲或9月訪日 有意牽制中國(圖)
    資料圖片:阮富仲原標題:日媒:越共總書記阮富仲或9月訪日有意牽制中國(圖)   日媒稱,7月28日獲悉,日本和越南政府正在就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首次訪問日本展開協調  據共同社7月29日報導,上次越共中央總書記訪日是在2009年。越南總理阮晉勇2015年7月訪日時,曾向日方表示阮富仲希望訪日。  阮富仲7月出訪美國並與總統歐巴馬會談,成為越戰後首個訪美的越南最高領導人。另一方面,日本在南海問題上與美國一起批評加強實際控制的中國,而越南與中國之間也因主權爭議而對立。越方似乎有意通過訪日牽制中方。
  • 日本支援印尼在納土納群島建設漁港魚市 日媒:意在牽制中國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馬麗】據日本《朝日新聞》9月6日報導,正在訪問印尼的日本首相輔佐官和泉洋人,6日同印尼海洋與漁業部長蘇茜進行了會談。關於兩國早前達成一致的印尼離島開發與水產業振興的支援活動,雙方此次確認將於2018年起在納土納群島建設漁港和魚市。日媒稱,納土納群島周邊的專屬經濟區與「中國所主張的九段線」部分重合。
  • 日本將在不丹設立大使館 日媒稱有利於牽制中國
    原題:日本將在不丹設立使館據《日本時報》3日援引日本外交官消息來源稱,日本決定在不丹開設大使館,具體開館時間可能為2014年。去年,不丹國王旺楚克訪問日本期間曾提出此要求。另外,不丹也擬在日本開設大使館。
  • 印尼構想在南海納土納群島建潛艇基地 日媒臆測:牽制中國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馬麗】據日本共同社6月30日報導,印度尼西亞政治法律和安全事務統籌部長盧胡特29日向媒體透露了在南海南端的納土納群島建設潛艇基地的構想。日媒報導稱,一旦潛艇基地建成,印尼的海洋警備機制將得到大幅強化,會對持續在納土納群島海域作業的中國漁船形成牽制。盧胡特是佐科總統親信中的親信。
  • 日媒:口頭上吹捧印度,現實中重視中國
    日本《日經亞洲評論》1月7日文章,原題:就在中國經濟力量使西方相形見絀之際,印度卻在自我孤立歐盟與中國近日談判完成中歐全面投資協定,這或將大幅提升歐中雙邊貿易和投資。這種情況與許多西方領導人在新冠疫情暴發後的表態大相逕庭,當時西方國家似乎達成共識,要緊盯中國不放。發生了什麼變化?
  • 日媒評習近平出訪:中俄將就領土問題共牽制日本
    【日本《產經新聞》3月24日社論】題:在牽制日本的中俄合作體制中打進楔子這可以解讀為,在尖閣諸島(即我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本網注)和北方領土(俄羅斯稱南幹島群島——本網注)問題上,中俄將合作牽制日本。聲明所提到的「核心利益」,到底指的是俄羅斯對北方領土的實際控制權,還是尖閣諸島的主權問題?俄羅斯在尖閣諸島問題上改變了「不站在任何一方立場上」的態度嗎?計劃於4月下旬訪俄的安倍首相應該就此向俄方提出質詢。
  • 日本印度首次舉行2+2對話 日媒強調牽制中國
    日本與印度政府當地時間6日在印度首都新德裡舉行了首次外交和防務部門副部長級定期對話(2+2),對話議題廣泛而敏感,兩國合作也因此推升至新層次。這次「2+2」對話有三大焦點,首先是試圖擴大日印兩國的防務合作。雙方在對話中討論了日本海上自衛隊與印度海軍如何聯手打擊海盜等議題。雙方還就巴基斯坦等地區形勢交換了看法。
  • 日本正式推進宮古島軍事基地計劃以牽制中國
    日本正式推進宮古島軍事基地計劃以牽制中國 澎湃新聞記者 吳豔潔 2015-05-11 15:18 來源:澎湃新聞
  • 英美聯手:英國漏水航母也想來南海牽制中國?當心成太平洋的島礁
    英國是曾經的日不落帝國,而曾經的日不落帝國現在也只能卑躬屈膝蜷縮在美國的陰影之下,英國的首相詹森為了想重振在歐洲乃至世界上的影響力,可謂是煞費苦心。近段時間英國做出了一個十分讓人看不懂的舉動。據日媒近日的報導稱,英國首相詹森宣布向亞洲地區派遣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並且還宣布軍費預算增加了165億英鎊。此舉被日媒解讀為是要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前往亞太地區是來牽制中國。
  • 日本擬立法圈定「衝鳥礁、南鳥島」海岸線牽制中國
    資料圖:日本最東端的南鳥島據1月19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導,日本第174屆國會於18日拉開序幕。此前,有日本媒體透露稱,日本政府將在這屆國會上提交一項新法案,要求保護日本最南端的「衝之鳥島」(中國稱「衝鳥礁」)和最東端的「南鳥島」的海岸線,以牽制中國。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馮昭奎對《環球時報》表示,事實上,日本這種想將一部分公海變成「私海」的做法已經不僅僅是中日兩國之間的問題,而是侵害了全人類共有的公海利益,這和日本為一己之私捕殺鯨魚一樣是缺乏道義的做法。
  • 島嶼之爭 日菲欲聯手「牽制」中國
    10日,日本外務大臣岸田文雄抵達菲律賓首都訪問,這是岸田就任以來首次外訪。在與菲外長羅薩裡奧會晤後,雙方就強化海洋安全合作達成一致。日本媒體稱,兩國強化「護海」合作,旨在聯手應對正積極擴大海洋影響力的中國。  日將為菲提供巡邏艇  當天是岸田亞太四國之行的第一站。
  • 日媒爆料:日本自衛隊首次秘密向中國南海派出潛艇
    據日本《朝日新聞》9月17日報導稱,日本防衛省曾將隸屬於海上自衛隊的潛水艇秘密派往中國南海,使其與長期航行在東南亞周邊海域的護衛艦編隊匯合,並於本月13日進行了反潛訓練。通常,海上自衛隊的反潛訓練都是在日本周邊海域進行,此次是日本首次向中國南海派出潛水艇。
  • 日媒:日本計劃在衝繩島部署飛彈部隊 對中國軍艦「兩面夾擊」
    日媒報導稱,針對中國軍艦在宮古海峽航行成「常態化」,日本政府此前已決定在宮古島部署該飛彈部隊,此次計劃在衝繩本島也部署,是為了對中國軍艦「兩面夾擊」,以進行牽制。2008年11月,中國海軍4艘艦艇首次經由宮古海峽進入太平洋。此後,中方軍艦前往東海及太平洋時「頻繁」在宮古海峽周邊航行。
  • 奔著中國來的?日媒:「英法聯軍」想要在我國家門口搞炮艦外交
    1840年鴉片戰爭的爆發,原本「閉關鎖國」的清政府被英法聯軍打破國門,之後英法聯軍便開始在中國肆意掠奪。現如今,中國早已不是當年的清政府了,而「英法聯軍」卻似乎想要「捲土重來」,再次出現在大家的視野裡。
  • 日出動3.4萬人奪島演習 日媒:牽制挑釁中國
    據共同社報導,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總參謀部)23日宣布將動員陸海空自衛隊約3.4萬人,於11月1日至18日期間在以九州和衝繩縣為中心的地區實施聯合演習。報導稱,該演習奪島性質濃厚,加之靠近中日爭議的釣魚島,可能會刺激中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4日對此表示,希望有關方面多做有利於增進地區國家政治安全互信、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的事。
  • 日媒:G20峰會安倍與習近平握手問候 並未交談
    原標題:日媒:G20峰會安倍與習近平握手問候 並未交談   11月15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次峰會在土耳其安塔利亞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並發表題為《創新增長路徑 共享發展成果》的重要講話。這是習近平主席同與會領導人合影。
  • 日媒:日擬將退役教練機租借給菲律賓監視中國
    參考消息網2月29日報導 日媒稱,日本政府決定把退役的海上自衛隊教練機TC90租借給菲律賓海軍。菲律賓方面擬將其用於從空中警戒、監視中國在南海的活動。估計日本與菲律賓兩國政府將在今年春天就此達成協議。
  • 韓國稱無意加入「四方安全對話」牽制中國
    報導稱,被問及韓國與中美兩國均保持良好關係是否有現實可行性時,康京和表示,選擇特定國家無助於國家利益,韓美同盟是安全框架的「錨樁」(anchor),中國是韓方第一大貿易夥伴。韓聯社報導最後介紹說,「四方安全對話」是由美國、日本、印度、澳大利亞組成的多邊安全協商機制,旨在在所謂「印太地區」牽制中國。
  • 不滿食品禁令,日本不讓臺灣加入CPTPP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孫秀萍】對於臺灣「公投」通過反對解禁日本福島等5縣食品進口,日本7日再次表達不滿。日本外相河野太郎當天在外務省會見記者時說,沒有科學依據就禁止食品進口,是違反世貿組織(WTO)協定的,不排除訴諸WTO。
  • 日媒:日本將重建衝之鳥礁觀測基地監控中國船隻
    日媒稱,日本國土交通省將在日本最南端的衝之鳥島(我稱為衝之鳥礁--本網注)重建監視周邊海域和觀測氣象的基地。原基地年久失修,政府擬劃撥約130億日元(1元人民幣約合18日元--本網注)作為工程費,擬於2020年完成重建。鑑於中國船隻在周邊活動,還可以利用基地加強監管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