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 (記者 陳顯婷 通訊員 邱明峰)你18歲時,對自己和未來有什麼憧憬和期待?孩子18歲時,作為家長,你對他或她有哪些期許和希望?
12月5日,在杭二中濱江校區有些「幸運的」高三學生,走上了舞臺,手上拿著寫滿期待的祝福的心願綢帶,說出了成人心願,放飛了心願氣球。
「我希望每一天都是最快樂的人……」
「我希望家人健康、幸福美滿、國家富強……」
「我希望超常發揮,衝刺清北……」
「我希望自己去想去的地方,成為想成為的人……」
……
這一幕,發生在「熱愛賦青春 追風趁年華」杭二中濱江校區2020年高三年級成人禮的現場。
這些上臺說出成人心願的學生,是通過抽籤產生「幸運兒」。在尚可校長、王華琪書記和幾位高校代表、校友代表、家長代表的共同見證下,放飛了自己的夢想。
607班孔祥名的願望一說出來,就引來了家長和學生的一陣呼聲,「我希望尚校長能給我一個擁抱。」孔同學話音剛落,站在他身後的尚校長立馬幫他「實現」了這個願望,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擁抱。
「願望馬上實現了,你有什麼感受?」尚校長校長對孔同學說,孔同學開心地說,「我還想再讓尚校長抱抱我。」隨後,尚校長真的再次擁抱了孔同學,全場一片歡騰。
下臺後,孔同學告訴記者,其實他早就想讓尚校長給他一個擁抱了,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如今我的願望實現了,這是我前行的動力。」孔同學滿懷信心地說。
601班班長朱孟延對自己的期待有很多,比如希望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有回報,希望所有自己面對的困難都能順利度過,希望首考(選考)和高考獲得滿意的成績等。
朱同學說,在他看來,成人意義不僅僅是身體和年齡等外在的變化,還意味著非常多責任,比如要學習如何去做一個更好的人。
兒子成人的重要時刻,身為父親,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宣傳部副部長朱小峰早早地來到了現場,他十分激動。「18歲是人生階段的重要新起點,今天很榮幸能夠現場參與孩子的十八歲成人禮,與他一起分享成長的快樂,見證他在二中這個莊嚴隆重的儀式中,感受幸福、承擔責任。」朱老師說。
記者在現場看到,在大屏幕上播放的視頻《成長印記》當中,出現了同學們的童年照與近照。視頻中,同學們回憶青澀臉龐,回顧多年成長,帶著一身本領,尋找屬於自己的詩和遠方。
很多家長看到自家孩子的畫面出現時,感慨萬千,「真的很感慨,我感覺還沒抱夠孩子就長大了。18歲成人了,孩子要獨立,家長要放手。」614班張哲宇媽媽感慨地說,孩子長大了,也很懂事,「在二中的環境中,孩子成長的很好,不僅是學習上讓人放心,生活上和心理上,都非常好。」
採訪中,記者發現,洪媽媽手上拿著兒子給她的一封信,信封使用草稿紙做的,密密麻麻地寫滿了試題的運算過程。「我這個信封很特別,」張同學笑著說。
與洪媽媽有相同想法的一位家長謝媽媽說,18歲是一個孩子獨立、離開父母的標誌,意味父母不再過多幹預,而孩子要對自己的未來負責。
「其實,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來說,每個階段都非常重要。而作為家長,每個時期要做的也不一樣。比如孩子小時候主要是多引導,長大一些是多陪伴,成人上大學之後,家長就要學著放手了。」謝媽媽說,作為父母,也在不斷適應著孩子每個階段的成長。
「看著孩子小時候的照片,再看看長大的孩子,真的特別感動,可以說是瞬間淚目。」謝媽媽說,即將高考,她希望孩子不要有太大壓力,輕鬆前行。
613班龍邈作為學生代表向老師和家長們表達了感謝之情。他鼓勵身邊的同學們,遠望廣闊的世界,近探真實的自我,不忘初心,以理智與堅韌達成心之所向。他說,在今後的日子裡,努力奮進,向著成功不斷邁進。
在校友寄語環節,2005屆杭二中畢業生,現任西湖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周南嘉來到了現場,給學弟學妹送來了真摯祝福。如今,他在西湖大學帶了一個由10個博士生、4個博士後和幾個科研助理組成的20多個人科研團隊。
不僅如此,他的成長故事,也激勵了高三學子前行的腳步。
記者了解到,自1999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每年都會推出「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榜單,旨在於全球範圍內評選出被認為最有才華、最具創新精神,以及最有可能改變世界的 35 位年輕技術創新者或企業家。2019年,周南嘉就以新材料作為突破3D列印精度極限的核心,設計了全新的3D列印功能材料,並結合超高精度3D列印技術實現了百納米至微米級別電子3D列印,藉此實現了當下最高精度的電子的成就而榮登榜單。
周南嘉說,他當年讀高中時,二中的學習氛圍非常濃鬱,多年來,母校依然如此。「我18歲時,也沒有特別有儀式感的活動,但看到每天都在變化的『高考倒計時』牌,就會瞬間覺得已經高三了,長大了,感慨時間真的飛快。」
另外,他還笑著羨慕地說,現在的學生非常活潑,也很有意思,成人禮都這麼隆重。
談到18歲對這些即將走上高考考場的學弟學妹的意義,周南嘉說,這一代年輕人很不一樣,他們的選擇更多,但因為社會環境比較浮躁,能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很重要。當然了,這需要一個過程,「成年了,就要學著想想未來要做點什麼,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同時,也要學會做選擇、做決定,不能過多依賴父母。」
作為高校代表,北京大學浙江招生組組長陸俊林來到了現場,他笑著說,今天能來二中給高三學子打氣,真的非常高興。他說,這批全省乃至全國最優秀的年輕人,未來一定能在國家發展的不同領域發揮自己的特長,推動各行各業的發展;能夠不斷提升自己,把國家發展的重任肩負在肩。
△更多高校招辦寄語請掃描上方二維碼查看
在父母與孩子的真情告白環節,記者聽到了三對父母與孩子之間最真誠的表白,有孩子的感恩,有父母的深情,令在場的學生和家長十分動容。
605班翁仕遠媽媽是一個軍人,她今天穿上了武警禮服,以最高的禮儀來出席孩子隆重的成人禮。
605班韋婉婷的爸爸韋甦是浙江工業大學的教授,在今天這樣的特殊時刻,他特地給孩子準備了一束向陽花,「向陽花是幸福花,我希望孩子能夠積極向上,擁有幸福感。」韋爸爸說,18歲是成人的重要時刻,希望孩子天天開心,趁著現在能多學一點就多學一點,以後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612班沈菲爾的媽媽帶著妹妹卓爾來到了現場,吳媽媽說,年齡僅代表一個成長階段,「不管何時,孩子始終是孩子,我們做父母的,會一直包容和支持她。」
同樣帶了一束花的還有601班陳怡萱的家長吳媽媽,她說,希望她寶貝女兒像花兒一樣 ,擁有美好人生。
612班王祥鑄爸爸王萃提說,今天非常替兒子感到高興,「轉眼間,就18歲了,時間真的很快。我希望他能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做家裡和社會的頂梁柱。」
尚校長作為二中的大家長,他現場為高三學子的成年送上了寄語。
尚校長寄語全文如下——
家長朋友們、老師們、同學們:
這是一個平常冬日的午後,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卻又是特殊而具有不平凡意義的一段時光。杭州二中今天在這裡隆重舉行18歲成人禮,大家共同見證我們高三年級同學的成年。今天本來是個陰天,這會兒太陽出來了,陽光打在我們的臉上,溫暖留在了我們的心中。此時此刻,我謹代表學校向剛剛步入成年的高三年級的同學們表示最熱烈的祝賀,祝賀你們的成年,祝賀你們的成長!
18年是一段豐富而漫長的旅程,是激情飛揚的韶光。同學們,從你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你們便牽動了父母全部的身心;從你們背著書包上學堂的那一天起,你們便得到了老師辛勤的培育。你們走過的是父母嘔心瀝血、老師殷殷教誨、同學真摯友愛交織在一起的那條充滿溫情的愛心之路。一天又一天,你們走過了鶯飛草長的初春,走過了烈日炎炎的夏日,走過了層林盡染的秋天,走過了雨雪紛飛的冬季,而今你們終於年滿18歲長大成人了。這成年的確來之不易,這成長應該倍加珍惜;這成年讓我們充滿博愛,這成長讓我們感恩一切。
18歲也是走向成人的起點,是承擔責任的開始。18歲標誌著我們每一個人都將獨立地行使我們的公民權利,承擔崇高的社會責任和義務。世界未必如你想像般的公平,生活也未必如你想像般的美好,前方的道路有陽光,也有風雨。每時每刻每地,當你驀然回首,父母和老師深情的目光都在微笑地注視著你們,你跌倒了會幫助你重新再爬起來。但是,無論如何,我們終究不能永遠牽著你們的手和你們一起前行,前方的道路終究是需要你一個人獨自地探索前行的。每個人個人價值的實現,父母的期望,家庭的責任,民族的復興,乃至於人類的進步,這一切一切崇高的使命和責任,我們每一個人責無旁貸,義不容辭。
同學們,18歲了,這是一個朝氣蓬勃的年齡,是滿載希望的年華。我們衷心地期待18歲的每一個人心中都有那麼一個遠方,遠方的我們知書而又達理,謙遜而又自信,現實但有夢想,精明但有堅持,仁愛但不軟弱,勇敢但深知和諧寬容之可貴,激情但深知規則秩序之可重。我們以追求幸福為首要目標,但絕不摒棄我們的遠見;我們追求物質生活的豐富,但絕不忽視精神世界的飽滿。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陽光照耀下的18歲心中的遠方,期待善良、豐富、理性而高貴的二中學子們,用我們18歲的黑眼睛把未來的星辰擦亮,用我們18歲的臂膀舉起生命的春光,用我們18歲的青春熱情朝著我們心中的遠方揚帆啟程!
成人了,意味著高三的同學們,能夠行使公民權利了。成人禮現場,尚校長和王書記為學生代表佩戴成人帽,頒發《憲法》。家長也為孩子佩戴成人帽,握手、相擁,全體高三學子手持《憲法》面對國旗莊嚴宣誓,共同度過18歲。
穿越「成人門」,算是禮成了。邁過這扇門,意味著走向成熟與穩重,邁過這扇門,意味著扛起責任與挑戰,邁過這扇門,意味著邁向社會,邁向更廣闊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