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教育新聞網11月28日訊(記者 吳俏婧 通訊員 邊玉臣)「錢塘江水育南鄉,更育二中郎。春風筆客堪能數,信揮就、千字文章。皆是白衣卿相,孰能辭筆稱皇?」看到這樣充滿韻味的詞賦,你相信這是出自一位17歲的高中生筆下嗎?沒錯,這正是杭二中高三男生李豪逸所著,這首《風入松錢塘江水育南鄉》被收錄在他的新書《當我站在時間之後》中。這本書收錄了他30多篇文章,特別的是,還收錄了他填的80多闋詞。
11月27日,李豪逸《當我站在時間之後》新書發布會在杭二中舉行。站在記者眼前的李豪逸是一位戴著眼鏡、斯斯文文的大男孩。他,行走在古典詩詞的世界,衣袂翩翩,在淺吟低唱間,看到了文化在下一代的傳承。
從小受家庭影響最喜歡讀名著
愛寫作的人都愛閱讀,李豪逸也是如此。
李豪逸在現場分享了一些他的寫作、讀書建議。
「提高寫作能力,閱讀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評述歷史時,不了解那個朝代的事,根本憋不出來一個字。」李豪逸說,由於媽媽也是是中學的語文老師,從小受家庭的影響,他們全家都酷愛閱讀。
李豪逸說,他比較喜歡讀《史記》等史學類書籍,對《西遊記》《三國演義》等名著也很感興趣,最喜歡讀的是《紅樓夢》。除了名著,網絡小說他也會讀,但會挑選過,小學時就已讀過《盜墓筆記》。
綜合看來,李豪逸最喜歡的還是柳永、蘇軾、辛棄疾等古代詩人詞人,說每次看他們的詩詞都會有不同的收穫。所以,他的這本新書裡收錄了80多闋詞。
偏向碎片化閱讀建議直抒胸臆去寫作
面對高中繁忙的學業,如何合理安排好功課和興趣?
李豪逸表示,現在基本利用一些碎片時間讀書,比如下課十分鐘等。他建議中外名著花完整時間好好閱讀,網絡小說建議採用碎片化閱讀。「我選擇讀一些精選過的書,關注了幾個讀書公眾號,他們會定期推薦一些好書,父母、老師也會推薦。二中也有一個推薦書單,都非常好。」李豪逸說。
關於如何提高寫作能力,李豪逸建議說:「寫作時不用考慮文體、格式,心裡想說什麼就寫什麼,直抒胸臆,就是最真實的表達。」
李豪逸在文學天地裡的努力也得到了人們的認可。2015年6月,他在「第十一屆浙江省暨杭州市中學校園文學社團PK大賽」中獲得「中國風詩詞新詩人」亞軍;2015年6月,他更是被評為杭州市少年文學院院士。
關於未來,李豪逸的想法很簡單,今年已是高三的李豪逸說,大學想去美國的文理學院讀書,然後去臺灣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