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語:
馬耳山位於五蓮縣東北部,在許孟鎮東南,總面積42平方公裡,主峰海拔707米,為魯東南第一高峰。作為五蓮最高最有野趣的一座山,近來隨著馬耳山開發的推進,吸引了縣內外眾多遊客的造訪。
目前,馬耳山已定位建設「國家體育主題公園」,五蓮縣已確定把該項目列入全域旅遊發展規劃和旅遊大項目庫。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此文是五蓮縣實驗學校小學六年級董怡凝小朋友遊馬耳山的一篇散文,全文以孩子的獨有眼光欣賞馬耳山,充滿童趣,情感真摯。今天,讓我們跟隨她,一起走近馬耳山,欣賞馬耳山……以此祝福「馬耳山國家體育主題公園」美好的明天……
遊馬耳山記
五蓮縣實驗學校六年級一班 董怡凝
百聞不如一見,早就聽說馬耳山是一座很有野趣的山,周六我們一家三口決定到馬耳山去一遊。
我們走了十幾裡的盤山路。路邊有許多高大的杏樹,片片嫩綠的葉子迎風招展,像是夾道歡迎我們似的。走了不久,我們竟然碰到了大狗尾巴草王國,大約三百米長的視野內,挨挨擠擠都是和我一樣高的大狗尾巴草,風一吹,成片的狗尾巴草便搖曳舞動起來,活像大海翻騰著的波濤。
又走了幾裡路,終於來到了山下。山下有一列石頭堆,怪石嶙峋,犬牙差互,難道這就是相傳中的諸葛孔明禦敵時以亂石堆成石陣嗎?走近跟前,石頭堆裡竟然還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小溪一邊彈著琴,一邊歡快往山下跑著,全然不顧及我們的造訪。我們要闖過這石頭陣了,那可刺激了!爸爸告訴我:「一定要想站穩一隻腳,再抬另一隻腳。」我覺得這種做法沒有意義,便把爸爸的話當作了耳旁風。可是,意外就在這時發生了,因為我一隻腳還沒有站穩,另一隻腳就抬了,更恰巧另一隻腳還踩到了青苔上!所以,我失去了重心,滾了下來,幸好下面是草地,我沒啥大礙。可是我腿疼得火辣辣的,好想大哭一場。可是,我有反過來想,《狼王夢》中的紫嵐都被老雕給啄斷了骨頭,它還在一直堅持著跑,我這點小傷需要哭麼?想到這裡,我便忍著疼,一步一步結結實實地趟過了「石頭陣」。
此時,我已經揮汗如雨,氣喘籲籲了。我便問在前面探路的爸爸:「爸爸,走完了沒?」爸爸高聲回答道:「還沒,才走了十分之一!」十分之一!我聽了心頭一震,要是五蓮山早就爬上了,爬這座荒山才爬了十分之一,怪不得這山被稱為「魯東南第一高峰」呢。爸爸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把我和我媽帶到了樹蔭下休息。幸運的是,我們在樹下撿到了幾條樹枝,用來充當登山杖。我們藉助這登山杖,又爬了一段,我又問爸爸:「到山頂了麼?」爸爸說:「沒,堅持!」於是我帶著「堅持」這倆個字繼續往前爬。我踩到了一把很滑的草,跌在地上,我就躺在地上,真不想起來,因為我好累呀!可是,想到堅持,我又爬了起來。我一隻手拿手杖支在地上,一隻手抓住周圍的荒草,然後右腳往前移一步,左腳再跟上——可謂寸步難行啊。
走過石頭堆,松樹林,草坂坡,把「取經」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難都闖過了,我們才來到了一座山頭!我選了一塊大石頭坐著,雙手搭在嘴上大喊了一聲:「我到山頂了!」這時我的嘴在高興地笑,我的腿在幸福地抖,我的臉在紅撲撲地出汗,我終於爬上這座大山了!
誰知,等我們吃完飯時,爸爸媽媽說:「這不是最高峰,我們還要一起攀上馬耳頂峰。」我順著媽媽手指望過去,頓時差點要倒下來,那座山峰要比我們所在的山頭高出數十米。於是我就對爸爸說:「我們不爬了吧,我還沒休息好呢!」其實我心裡已經放棄了,因為我被它高大聳峙的外表給嚇著了。可媽媽卻一本正經地說:「我們來,就是要徵服這座大山的。」好吧,我只好跟他們一起攀登了。
老天真是大發慈悲呀,其實再往前走就很輕鬆了!這裡有放羊人趕著羊走過的小道,我們順著羊腸小道一邊走一邊看風景,有可愛的山菊花抬頭朝我們微笑,還有成群的老雕如同閃電般地消失在我們眼中。走著走著,不知不覺我們就登上了馬耳山頂。山風吹來,涼颼颼的,此時,真是「遙襟甫暢,逸興遄飛」啊。我找了一塊平坦的石頭歇下,坐看風景。那座我們先前爬上的山,這時已變成了小矮子,那些茂盛的大樹也已模糊成一片,像大山翠綠的衣服,偶爾有幾處變成了黃色,很漂亮地點綴其間。遠處一排排、一列列的房子變成了一塊塊小巧克力。那片片還在播種的土地,像一片片餅乾。原本龐大的水庫,現在變成了一方窄窄的養魚池。
太陽說落就落,我們不得不快下山了。走了半個鐘頭,月亮早已掛在天上,我們才到停車處,我不顧一切打開車門,鑽進車裡,在鑽進車裡的這一瞬間,我才感覺到真是好累啊。
「地到無邊天為界,山登絕頂我為峰。」我能爬上七百多米的馬耳高峰,是因為我的心裡一直默默念著「堅持」兩字,我想學習也是如此,我以後一定要發揚不怕吃苦、堅持不懈的精神,做一名學業上優秀的小學生!
攝影:劉加祥、杜光年、大川等。
新一輪馬耳山開發宣傳,期待老鄉的轉發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