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廟鄉文化大集真熱鬧

2021-01-09 商丘網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近日,在中原高速睢縣分公司活動大廳內,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由白廟鄉政府和中原高速睢縣分公司聯合舉辦的「送福送春聯,民俗進企業」 文化大集在這裡舉行。

在活動現場,白廟鄉土樓村的十多名農民書畫者現場潑墨,一幅幅工筆畫和新春對聯躍然紙上,引得數百名幹部、群眾和企業代表爭相欣賞,並踴躍購買。

「現在過年鞭炮禁燃,春聯也都是機印,兒時的記憶日漸日遠。今天看見手寫春聯,久違的鄉土年味湧上心頭,我一次性購買了1000元的春聯。」該鄉蘇莊村返鄉創業人士、興盛玻璃廠負責人蘇凱說,他們廠現為當地群眾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30多個,其中貧困戶14人,所購買的春聯除自用和發給職工外,其餘的委託村委會全部發放給「五保」老人和低保貧困戶。

「今天除現場書寫外,我們共帶來3000套春聯,60套工筆畫,如果供不應求的話,我們村還有庫存。」土樓村文化宣傳員杜雪梅說,過去的土樓村可謂是一窮二白的村莊,近年來在白廟鄉黨和鄉政府以及駐村工作隊幫扶下,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不僅豐富了群眾的業餘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他們坐在家裡就能賺錢。

該村現年62歲的王素英高興地說:「從學畫畫到現在兩年來,我已賣畫收入1.5萬元。」68歲的蔣家會接過話茬說:「我每年都手寫春聯,筆、墨、紙張有經紀人提供,每寫一副收入1元,現累計收入2萬餘元,比打麻將強多了。」

「今天除個人購買外,我鄉及周邊30個愛心單位和企業就購買土樓書畫、對聯以及籤約訂單額4萬餘元,極大地提高了該村群眾文化創作的內生動力。」該鄉鄉長劉華說,日前,土樓村已被省文化和旅遊廳評選命名為河南省文化產業特色鄉村,下一步將接續扶持該村的文化產業發展,並以此次活動為開端,相繼開展不同形式的助力行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帶領土樓群眾快速步入康莊大道。並以土樓示範點,因地制宜地在全鄉打造「一村一品」特色產業,推動鄉域經濟全面高質量發展。

相關焦點

  • 青島臺東步行街周末趕大集,敲鑼打鼓真熱鬧
    青島臺東步行街周末很熱鬧啊,各路大神都出動了,小丑表演完,一襲白衣的「幽靈」樂團出動了,穿白色羽衣踩著高蹺,再戴個白面具,膽子小的娃娃估計要被嚇哭了。還有個巨人在步行街上來回走動,這巨人倒是憨態可掬,吸引了不少小孩子前去圍觀。
  • 白廟鄉政府"全裸"曬帳本
    2010年2月1日,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白廟鄉政府在其門戶網站詳細公示了1月份的「公業務費開支」,引來全國網友的關注、熱議與好評。白廟鄉政府因此被網民稱為「全裸鄉政府」。   以其公布的2010年1月公業務費開支為例,1月份,鄉政府支出公業務費44筆,共8240.5元。
  • 巴州區白廟鄉九重村:小核桃撬動興山富民大產業
    近日,記者走進巴州區白廟鄉九重村,農戶的房前屋後隨處可見核桃樹。鄉間小道蜿蜒前延,放眼望去,成片的核桃林連綿不斷,田間地頭的核桃樹整齊排列。  「今年核桃收成不錯,有的樹上掛了上百顆果了。」村民向紀品一邊查看核桃樹長勢,一邊數著掛果的核桃。「這都是我們村的『搖錢樹』,我能順利脫貧也是沾了核桃的光。」說起核桃種植,向紀品滿臉喜色。
  • 郟縣白廟鄉脫貧戶戴上大紅花
    11月30日,郟縣白廟鄉胡坡村村民胡老本接過鄉黨委書記王應欽頒發的脫貧光榮證和大紅花後說。為確保脫貧成效,強化脫貧光榮的正向激勵,當天白廟鄉黨委、政府組織班子成員、幫扶幹部,到全鄉2020年脫貧戶家中,為他們佩戴大紅花,送上脫貧光榮證,掛上脫貧光榮戶銘牌,真正讓貧困群眾從脫貧中獲得成就感、幸福感和自豪感,在全鄉倡樹勤勞致富新民風,傳播自立自強正能量。
  • 央視拍攝高郵文化大集,現場太熱鬧了……
    走進高郵南門大街 錄製《文化大集》 數百名群眾匯集現場 共享鄉村文化大聯歡的美好時刻 高郵鴨蛋製作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周玉軍現場展示醃製鹹鴨蛋的傳統手藝、吸引了攝製組的鏡頭。
  • 白廟鄉美麗鄉村建設上演「變形記」
    「趁著天氣晴朗,我們抓緊時間把路肩進行了培土,鋪了路沿石,這不入村的道路看著也寬闊了,現在黨員幹部正在對村裡的環境進行大美顏,再過一星期,村裡絕對來個大變樣!」9月3日在白廟鄉後村的美麗鄉村建設現場,黨支部書記韓裡光信心滿滿對記者說道。 美麗鄉村建設「幹什麼、誰來幹、怎麼幹」,早在幾天前,後村黨支部書記韓裡光對村子的建設很迷茫,感覺無從下手。 為何現在的信心這麼飽滿呢?原來是白廟鄉為了對所轄的24個行政村的村容村貌進行大「美容」,開啟鄉村建設的美顏模式。
  • 荒山變花海 引爆鄉村遊 | 崆峒區白廟鄉發展鄉村旅遊紀實
    賈窪虎山生態園是一座集農家餐飲、休閒農業、養生體驗、觀光欣賞為一體的生態觀光園,佔地1500畝,由平涼陽光集團投資建設,計劃投資8000萬元,分三年建成「休閒採摘體驗區、窯洞農家餐飲區、動物養殖觀賞區、梯田花海欣賞區、生態農家養生區、垂釣休閒遊樂區、戶外拓展運動區、常青樹種育苗區」8大板塊。
  • 荒山變花海 引爆鄉村遊|崆峒區白廟鄉發展鄉村旅遊紀實
    賈窪虎山生態園是一座集農家餐飲、休閒農業、養生體驗、觀光欣賞為一體的生態觀光園,佔地1500畝,由平涼陽光集團投資建設,計劃投資8000萬元,分三年建成「休閒採摘體驗區、窯洞農家餐飲區、動物養殖觀賞區、梯田花海欣賞區、生態農家養生區、垂釣休閒遊樂區、戶外拓展運動區、常青樹種育苗區」8大板塊。
  • 【資料】平頂山白廟鄉馬灣新村探索社會管理新模式
    今後,還真希望認真執行下去。」4月12日,正在自家承包的塑料大棚裡忙碌的郟縣白廟鄉馬灣新村移民劉茂林告訴筆者。 為確保移民能發展、可致…… 本報訊 「多虧了『三會一管』制度,我們村27座塑料大棚順利承包給了群眾。今後,還真希望認真執行下去。」4月12日,正在自家承包的塑料大棚裡忙碌的郟縣白廟鄉馬灣新村移民劉茂林告訴筆者。
  • 郟縣白廟鄉: 群芳輝映半邊天 巾幗花開別樣紅
    2017年7月,按照上級婦聯要求,各村婦聯要成立「四組一隊」(四組即發展組、宣教組、權益組、家風組、巾幗志願者服務隊)白廟鄉婦聯積極響應上級號召,全鄉24個行政村,「四組一隊」建設達到了全覆蓋,鄉級「四組一隊」成員共計49人,村級「四組一隊」成員達到673人。 為了真正發揮各村婦聯四組一隊作用,白廟鄉婦聯狠抓制度建設,充分激發乾勁,使各村工作亮點紛呈。
  • 臘月初一,西海岸新區靈山衛大集熱鬧開集
    半島記者 孟達12月26日,臘月初一,西海岸新區靈山衛大集熱鬧開集。進入臘月門,離過年越來越近。當天,靈山衛大集迎來許多前來趕集的市民。靈山衛大集每逢農曆一、六的日子開集,而大集則充滿著濃濃的傳統氣息。
  • 情報站|真熱鬧!濟南西部王府莊大集:蔬果、小吃樣樣全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互動編輯 李佳12月7日一早,壹粉「濟南新銳」向齊魯晚報官方客戶端齊魯壹點情報站發來濟南槐蔭區王府莊大集上的熱鬧景象,它位於經十路齊魯大道交叉口南行3公裡左右,這裡每逢農曆四、九為大集,二、七為小集,集市上貨品種類非常豐富
  • 郟縣白廟鄉:小小紅薯苗為助農脫貧出「大力」
    郟縣白廟鄉:小小紅薯苗為助農脫貧出「大力」 2020-04-26 09: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上萬棵火龍果在平頂山郟縣白廟鄉的移民新村安了家
    4月23日,在平頂山郟縣白廟鄉馬灣新村的農業特色產業園裡,9棚火龍果全部種植完畢,今年28歲的韓小剛眼裡滿是希望的光芒。 4月23日,在平頂山郟縣白廟鄉馬灣新村的農業特色產業園裡,9棚火龍果全部種植完畢,今年28歲的韓小剛眼裡滿是希望的光芒。 據了解,馬灣新村是南水北調工程移民村,近年來,馬灣新村建成特色農業產業園,包含光伏採摘園、豐潤果蔬園、百畝蓮藕、丹江情生態園等小園區。
  • 平頂山市郟縣白廟鄉:老人幸福院裡享清福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報導:近日,在平頂山市郟縣白廟鄉大郭莊村幸福院,10多名老人在娛樂室看電視、下象棋,其樂融融。  白廟鄉黨委組織委員張凱輝說,為解決分散供養的農村老人吃飯難等問題,白廟鄉建立了農村留守老人鄉、村兩級關愛幫扶體系,2018年以來在全鄉穩步推進農村幸福院建設。幸福院以行政村為單位實行自我籌建、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幸福院設有休息室、娛樂室、閱覽室、配餐室、餐廳,為老人提供一日三餐、休閒娛樂等綜合性日間照料服務。
  • 平頂山市郟縣白廟鄉:秸稈原位還田 節本增收增效
    大型玉米自動收割機在平頂山市郟縣白廟鄉收割玉米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消息:「我今年種了十幾畝玉米,今天用機器收完,鄉裡就安排人免費幫我把打碎的秸稈腐熟、深耕,之後我們自己耙一下就能直接種麥了,這樣土質也好了,化肥錢也能省上一大筆
  • 郟縣白廟鄉:「榜樣」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3月15日上午,郟縣白廟鄉邢莊村邢曉飛家的「網紅」庭院,迎來多位前來參觀學習的村民。 今年35歲的邢曉飛是郟縣白廟鄉邢莊村2018年度「五美庭院」獲得者,由於院內院外打造的舒心怡人、富有美感,成了十裡八村知名的「網紅」庭院,起到了以「小美帶動大美」,起到示範引領作用。
  • 遊客歡 農夫樂:塔洋農夫市集熱鬧開集
    圖:塔洋農夫市集3月18日上午在七星伴月景區熱鬧開集3月18日上午,由塔洋鎮主辦、松鼠學堂承辦的農夫市集在塔洋鎮七星伴月景區再次開集
  • 萊西市民俗(非遺)文化大集及送文化下鄉活動熱鬧開集
    「2019青島萊西市民俗(非遺)文化大集及送文化下鄉活動」於1月28日在萊西市水集街道產芝村舉行。    囊括秧歌、指畫、玉雕、鑼鼓、木偶戲、雕刻葫蘆、木刻、割瓣火燒、院上烤雞、馬氏巧餅、旭東豬頭肉等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 郟縣白廟鄉:堵疏結合確保秸稈焚燒「零火點」
    5月28日,在郟縣白廟鄉白廟村的一處小麥收割現場,一位白廟鄉禁燒巡邏員向農戶宣傳著秸稈禁燒政策。白廟鄉秸稈禁燒宣傳員深入田間向群眾宣傳禁燒政策當前,白廟鄉轄區小麥已進入收割期,為確保群眾在實現秸稈零燃燒的基礎上顆粒歸倉,該鄉堅持科學施策,本著「堵疏」結合原則,強化管控保障,抓好宣傳引導,實施網格化管理,落實秸稈綜合利用,確保實現全鄉不著一處火、不冒一把煙。宣傳輿論走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