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皮食譜:冬至到,要進補,陳皮蘿蔔燉羊肉

2020-12-23 新會陳皮人家

明天就是冬至了,冬至是我國第22個節氣,民間素有「氣始於冬至」的說法。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因此冬至被認為是健脾胃養生的最佳時節。

此時迎來最寒冷的天氣,有「冬至陽生」的說法。這是因為節氣運行到冬至這一天,陰極陽生,因為這一天的白天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太陽幾乎直射在南回歸線上。

過了冬至後,隨著太陽直射的北移,白天的時間漸漸長起來。此時人體內陽氣蓬勃生發,最易吸收外來的營養,而發揮其滋補功效。可見,冬至前後人們開始進補是最好時間。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在冬季能恰當選擇既美味又具有補益身體的食物,對人體是很好的營養補充,冬至補益,首選溫補食物,而羊肉則是非常好的選擇。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道陳皮蘿蔔燉羊肉,做法簡單,既溫補又不易上火。

陳皮蘿蔔燉羊肉

用料:白蘿蔔500克,羊肉250克,新會陳皮8-10克,紅棗、枸杞、姜、料酒、食鹽適量。

做法:

1. 白蘿蔔、羊肉洗淨切塊備用,陳皮泡軟備用。

2. 鍋內放入適量清水將羊肉入鍋,開鍋後五六分鐘撈出羊肉,血水倒掉,重新換水燒開後放入羊肉、陳皮、姜、料酒、燉至六成熟。

3. 加入紅棗、白蘿蔔,待蘿蔔燉熟燉軟就可以出鍋了。

4. 在出鍋前加入枸杞,食鹽,就可以喝湯吃肉了。

作用:益氣補虛,溫中暖下。對脾胃虛寒者尤為適宜。

羊肉

羊肉味甘,性熱。屬於溫補食材,它既能御風寒,又可補身體,入冬後有不少人愛吃羊肉進補,它能溫中暖腎,益氣補虛。對身體虛狀均有補益效果,最適宜於冬季食用,故被稱為冬令補品,深受人們歡迎。

白蘿蔔

白蘿蔔性涼,味辛甘,無毒,入肺、胃經,能消積滯、化痰熱。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在寒冷的冬天,人們喜歡吃各種溫補食品以禦寒取暖,但溫補的食物吃多了,容易上火,蘿蔔能解膩清熱,與溫補食材搭配相得益彰。

陳皮

陳皮性溫,味辛,微苦,歸脾、肺經,能健脾和胃,理氣調中,也適合在冬季進補時搭配食用,與肉類同煮能減輕肉類的羶腥味,還能為菜餚增香。

同時,新會陳皮能夠有效預防和減輕空氣汙染中有害氣體引發的肺部炎症。目前新冠已出現環境傳人的現象,平時喝點陳皮水能更好地保護肺部。

冬至是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和節日,除了吃肉進補以外,各地還有豐富的民間飲食習俗。

民間素有「冬至過大年」的說法,廣東在冬至必然要有湯圓上桌,然而湯圓是一種以糯米和糖為主的食品,富含碳水化合物,餡料中糖分也不少。

湯圓吃多了,會加重胃腸道不適,因而冬至時節,科學飲食很重要。如果吃湯圓,一定要相應減少主食的數量。

吃湯圓時不妨配上一些普洱茶或者陳皮茶,既溫和又能消食,對腸胃有很好的調節作用。預祝大家冬至快樂!

部分內容節選自家庭醫生在線,新會陳皮編輯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我是陳皮人家,相信老陳皮會講故事。

專注新會陳皮文化傳播,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陳皮食譜:春湯清補,特色滾湯——陳皮蘿蔔滾魚滑
    陳皮蘿蔔滾魚滑 材料:準備材料,魚滑可以去市場買現成的,也可以自己手打,新會陳皮泡軟切絲備用,白蘿蔔切條或切薄塊備用,春菜洗淨備用;2. 煮一鍋開水,燒開以後,先把蘿蔔、陳皮放進去,滾十分鐘;3. 再把魚滑放進去,再滾八分鐘左右;4. 最後把菜放進去,滾五到八分鐘,即可放油放鹽調味起鍋。
  • 冬季進補大鍋美味-羊肉燉蘿蔔,有哪些不為人知的中華食文化?
    天漸漸變涼,不知不覺又到了一年的秋冬季開始的時候,中秋臨近,深秋很快就會遠去,那這個秋意盎然的時節,想想快要到來的寒冷冬季,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美味來為這個季節驅寒暖身,進補營養?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個大菜,是秋冬季進補的美味。鐵鍋燉羊肉
  • 陳皮食譜:小寒養生,溫補暖身,首烏陳皮煲雞蛋
    轉眼已到年末,臘八已過,小寒又至,明天就是小寒了,北方地區已經是白雪皚皚,而南方地區雖還見暖陽,卻也難蓋寒意。 不要盲目進補 雖然小寒是進補的好時期,但並非盲目吃大量的滋補品,要做到有的放矢,切勿過量。 補氣主要針對氣虛體質,如動後冒虛汗、精神疲乏者等,宜用紅參、紅棗、白朮、北芪、淮山和五味子等,理氣則可用陳皮、枳實、厚樸、木香等。
  • 陳皮食譜:冬至慶團圓,特色鹹湯圓您吃過嗎?
    廣東人在冬至必吃湯圓,意慶團圓,還有人吃腊味、吃薑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江門自然要吃新會陳皮。於是,這一碗片糖湯圓,還有著豐盛的湯底。把大白菜、魚餅、蘿蔔切成條狀,也可加入臘腸、煎蛋皮、蝦米、冬菇等,加入陳皮絲一起煮熟,最後加點花生碎再加上一點鹽和芫荽,鹹鮮又香甜的黃糖湯圓就完成了,甜而不膩,濃香滋味令人難忘。
  • 秋冬進補 加點陳皮--深圳頻道--人民網
    原標題:秋冬進補 加點陳皮   醫學指導/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丘振文主任中藥師、廖小紅主管中藥師   廣陳皮是道地「廣藥」的重要代表之一。在古代,其知名度之高超越了大多數食材,與老薑、禾稈草合稱為「廣東三件寶」。
  • 初冬曬陳皮
    冬天人們食慾大增,脾胃運化轉旺,此時進補吸收率高,所以也有養生要「補冬」的說法。其實,按照中醫的理論,入冬即補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反倒是到了冬至再大補,才能有最佳效果。故「冬令進補」應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補,不可盲目「進補」。尤其在廣東地區,立冬並不寒冷,主要是早晚溫差大,如果一下子進行大補,可能會容易「上火」。
  • 陳皮食譜:滋陰潤燥養身心,陳皮木瓜慄子寒露煮
    白露、寒露、霜降是一個一脈相承的過程,都表示水汽的凝結現象,而寒露是這個過程的中間階段,也是涼爽到寒冷的過渡。「寒露」時節起,雨水漸少,天氣乾燥,晝熱夜涼。從中醫角度上說,這節氣在南方氣候最大的特點是「燥」邪當令,而燥邪最容易傷肺傷胃。
  • 冬至進補註意這幾點
    12月21日是冬至,古人對冬至的認識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是養生進補的大好時機。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治未病科副主任中醫師高三德提醒,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進補,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體虛則補,不虛則正常飲食就可以了。
  • 陳皮只會泡水喝?正和滋補堂推薦幾個陳皮養生食譜!
    註:如用陳皮煮水的話,建議用養生壺,也可以搭配冰糖、蜂蜜、紅棗、胎菊,山楂、羅漢果等一起煮水喝。二、陳皮與花膠陳皮可與花膠搭配各種美食,如陳皮花膠老鴨湯、蓮藕陳皮花膠鴿子湯、當歸黨參陳皮花膠瘦肉湯、陳皮花膠排骨湯、當歸陳皮花膠雞湯、陳皮牛腩花膠煲。
  • 大雪養生食物食譜 冬天大雪吃什麼好怎麼養生方法介紹
    大雪是「進補」的好時節,冬令進補能提高人體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冬季食補應供給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易於消化的食物。大雪前後,柑橘類水果大量上市,適當吃一些可防治鼻炎、消痰止咳。那麼大雪節氣吃什麼養生呢?大雪養生方法介紹。
  • 立秋將至,陳皮這樣喝更滋養!
    民間有言「百年陳皮,千年人參」,陳皮歷來為藥食同源,其不僅是中藥裡重要的一味藥材,也是人們日常飲食的常客。 《本草備要》說陳皮「辛能散,苦能燥能瀉,溫能補能和,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降,為脾肺氣分之藥,調中快膈,導滯消痰,利水破癥,宣通五臟」。
  • 「陳皮食譜」冬天煲湯,陳皮百搭有奇效
    陳皮,在我國的使用史非常悠久,自古以來就是人們喜愛的養生保健藥,由於其放置的時間越久,其效果越強,故名陳皮。 陳皮有很多使用方法,既是很多方劑的重要組成之一,也是烹飪時提味的重要作料,可以稱得上是養生的「百搭小能手」。
  • 廣東新會陳皮,老廣食譜:心煩氣躁的初夏,養心安神最重要
    夏季要以清補為主從中醫的角度來講,進補應遵循「四季五補」之道,夏日是養心的季節,應適當進飲一些補心的湯品。以下,小編為大家帶來幾道初夏養心湯,希望能為大家帶來健康。西洋參陳皮水鴨湯材料:西洋參20克,水鴨肉250克,桂圓肉12克,陳皮5-10克,鹽適量。做法:1. 西洋參(薄片更佳)、桂圓肉、陳皮、洗淨備用。2.
  • 陳皮的功效與作用 食用陳皮要注意什麼
    陳皮通俗的講就是放置時間比較久的柑橘皮,但柑橘皮並不等於陳皮。陳皮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應用較廣,既可以作為食材、調料,也可作為中藥藥材,那麼陳皮的功效與作用具體都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下。
  • 陳皮食譜:小滿注意健脾防「溼邪」
    小滿過後,大部分地區真正進入夏季,氣溫升高的同時,雨後氣溫又會急劇下降,因此要注意增減衣服,以防著涼感冒。在這種高溫高溼、溼熱交加的環境中,人體感覺溼熱難耐,卻又無法通過水分蒸發來保持熱量的平衡。二、健脾祛溼防「溼邪」脾主運化,喜燥惡溼,若為溼所困,則運化失常,很多人一到雨季就會有食欲不振、腹脹、腹瀉等消化功能減退的症狀,還常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體乏力、不想喝水、舌苔白膩 或黃膩等。
  • 立秋之後,陳皮茶這樣喝更滋養!
    民間有言「百年陳皮,千年人參」,陳皮歷來為藥食同源,其不僅是中藥裡重要的一味藥材
  • 新會陳皮「道地」特性:離開了「新會」,就不是「新會陳皮」?
    最關鍵的討論點,就是涉及到一個關於「道地」特徵問題。新會東甲村何為「道地」「道地」一詞源於中藥,是指優質中藥材的代名詞,這一概念源於生產和中醫臨床實踐,源於古代的一項辨別優質中藥材質量的獨具特色的綜合標準,也是中藥學中控制藥材質量的一項獨具特色的綜合判別標準。
  • 明日冬至節氣!數九寒天容易鼻塞怎麼辦?專家教您處理方法~
    / 二 / 十 / 四 / 節 / 氣 /日照數九冬至天,清霜風高未辭歲。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我國多數地區都將從這一節氣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冷的時節,也就是所謂「數九寒天」。在古代,冬至有祭祖、宴飲的做法,以示孝敬、不忘本。冬至都有哪些民俗?
  • 冬至 謝冬
    艾灸療法:冬至為三九天的第一天,此時可通過溫陽藥物貼在相應的穴位,有溫通經絡,祛風散寒作用,對於慢性呼吸系統病、消化系統疾病、婦科病都有防治作用。而灸法是中國人的傳統養生與治病方法。冬至這一節氣剛到,陰氣到極時,陽氣開始上升,此時艾灸可補充陽氣,增加人體免疫力,隨自然界陽氣的提升,天人合一。
  • 新會人離不開新會陳皮
    當你開啟一箱或一袋久放的新會陳皮時,一陣濃香芬芳撲面而來,讓人舒適不已。新會陳皮有較高入膳、入方的價值,食用新會陳皮已變成一種獨具一格特色文化的風俗,有深厚的鄉土氣息,釋放著陳韻的鄉土文化,生活一一離不開新會陳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