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冬至了,冬至是我國第22個節氣,民間素有「氣始於冬至」的說法。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因此冬至被認為是健脾胃養生的最佳時節。
此時迎來最寒冷的天氣,有「冬至陽生」的說法。這是因為節氣運行到冬至這一天,陰極陽生,因為這一天的白天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太陽幾乎直射在南回歸線上。
過了冬至後,隨著太陽直射的北移,白天的時間漸漸長起來。此時人體內陽氣蓬勃生發,最易吸收外來的營養,而發揮其滋補功效。可見,冬至前後人們開始進補是最好時間。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在冬季能恰當選擇既美味又具有補益身體的食物,對人體是很好的營養補充,冬至補益,首選溫補食物,而羊肉則是非常好的選擇。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道陳皮蘿蔔燉羊肉,做法簡單,既溫補又不易上火。
陳皮蘿蔔燉羊肉
用料:白蘿蔔500克,羊肉250克,新會陳皮8-10克,紅棗、枸杞、姜、料酒、食鹽適量。
做法:
1. 白蘿蔔、羊肉洗淨切塊備用,陳皮泡軟備用。
2. 鍋內放入適量清水將羊肉入鍋,開鍋後五六分鐘撈出羊肉,血水倒掉,重新換水燒開後放入羊肉、陳皮、姜、料酒、燉至六成熟。
3. 加入紅棗、白蘿蔔,待蘿蔔燉熟燉軟就可以出鍋了。
4. 在出鍋前加入枸杞,食鹽,就可以喝湯吃肉了。
作用:益氣補虛,溫中暖下。對脾胃虛寒者尤為適宜。
羊肉
羊肉味甘,性熱。屬於溫補食材,它既能御風寒,又可補身體,入冬後有不少人愛吃羊肉進補,它能溫中暖腎,益氣補虛。對身體虛狀均有補益效果,最適宜於冬季食用,故被稱為冬令補品,深受人們歡迎。
白蘿蔔
白蘿蔔性涼,味辛甘,無毒,入肺、胃經,能消積滯、化痰熱。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在寒冷的冬天,人們喜歡吃各種溫補食品以禦寒取暖,但溫補的食物吃多了,容易上火,蘿蔔能解膩清熱,與溫補食材搭配相得益彰。
陳皮
陳皮性溫,味辛,微苦,歸脾、肺經,能健脾和胃,理氣調中,也適合在冬季進補時搭配食用,與肉類同煮能減輕肉類的羶腥味,還能為菜餚增香。
同時,新會陳皮能夠有效預防和減輕空氣汙染中有害氣體引發的肺部炎症。目前新冠已出現環境傳人的現象,平時喝點陳皮水能更好地保護肺部。
冬至是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和節日,除了吃肉進補以外,各地還有豐富的民間飲食習俗。
民間素有「冬至過大年」的說法,廣東在冬至必然要有湯圓上桌,然而湯圓是一種以糯米和糖為主的食品,富含碳水化合物,餡料中糖分也不少。
湯圓吃多了,會加重胃腸道不適,因而冬至時節,科學飲食很重要。如果吃湯圓,一定要相應減少主食的數量。
吃湯圓時不妨配上一些普洱茶或者陳皮茶,既溫和又能消食,對腸胃有很好的調節作用。預祝大家冬至快樂!
部分內容節選自家庭醫生在線,新會陳皮編輯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我是陳皮人家,相信老陳皮會講故事。
專注新會陳皮文化傳播,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