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必背古詩詞標準範讀70首古詩詞音頻

2020-12-20 鄭州奧數網

    鄭州奧數網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標準範讀》收錄了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指定與補充的必背古詩詞篇目,將中國文學史上這些不朽的篇章注入了鮮活的生命力,聽眾在大飽耳福的同時,其文學素養也得到了豐富的浸染。


   
   
   
   

資料包一 資料包二 資料包三
01、詠鵝 11、望廬山瀑布 21、送元二使安西
02、敕勒歌 12、早發白帝城 22、賦得古原草送別
03、春曉 13、江畔獨步尋花 23、鹿柴
04、江南 1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24、涼州詞
05、靜夜思 15、小池 25、別董大
06、憶江南 16、四時田園雜興 26、出塞
07、遊子吟 17、憫農 27、望天門山
08、古朗月行 18、詠柳 28、山行
09、元日 19、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29、池上二絕
10、登鶴雀樓 20、絕句 30、絕句

 

資料包四 資料包五 資料包六
31、江上漁者 41、浪淘沙 51、春日
32、後灰吟 42、漁歌子 52、小兒垂釣
33、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43、江雪 53、蜂
34、望洞庭 44、遊園不值 54、風
35、惠崇《春江晚景》 45、竹後 55、所見
36、題西林壁 46、楓橋夜泊 56、鄉村四月
37、樂遊原 47、尋隱者不遇 57、四時(夏日)田園雜興(其一)
38、贈汪倫 48、墨梅 58、村居
39、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49、憫農 59、書湖陰先生壁
40、塞下曲 50、清明 60、飲湖上初晴後雨
資料包七
(點擊下載)8樓
61、涼州詞
62、芙蓉樓送卒漸
63、江南春
64、題臨安邸
65、示兒
66、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67、夏日絕句
68、泊船瓜州
69、春夜喜雨
70、己亥雜詩

點擊下一頁下載

相關焦點

  • 新課標小學生必背75首古詩詞,9首「愛國詩」
    本文整理新課標小學生必背75首古詩詞中的「愛國詩」。詩詞標題前的數字是小學生必背75首古詩詞的排序。 3.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這首詩看似寫景,實際是詠史懷古,對唐王朝統治者委婉的勸誡。】57.夏日絕句(宋)李清照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 小學生必背75首古詩詞,19首「春季詩詞」欣賞
    閒來無事,將新課標小學生必背75首古詩詞按春、夏、秋、冬四季分類,發現其中「春季詩詞」真多。 古詩標題前面的數字是75首古詩詞的排序。【清明前後,種瓜種豆】粗略歸類,共計21首「春季詩」,佔小學生75首必背古詩的四分之一以上。可見教育部選詩者對春天的喜愛。春色美好而明麗,誰不喜歡。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立刪。新課標小學生必背75首古詩詞撲克牌中國歌牌,玩遊戲背詩詞。
  • 人民日報:小學生必背500首古詩詞,每天一首,腹有詩書氣自華!
    人民日報:小學生必背500首古詩詞,每天一首,腹有詩書氣自華!對於一、二年級的孩子來說,大部分都是零基礎入學的。在這裡我建議家長,如果你們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入學之後學習比較輕鬆的話,那首先就需要在學前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了。
  • 小學必背古詩詞100首視頻講解強烈推薦,為孩子收藏吧!
    他們家的古詩詞有兩個版本,視頻版和音頻版。視頻版的好處在於高清視頻畫面的講解,輔助孩子更加快速地理解詩詞內涵,讓詩詞學習不再變得枯燥無味。但如果你今天看電子產品的時間太久了的話,就推薦你聽音頻版本了,音頻版的好處在於它保護你的眼睛,龍寶小掌門的詩詞全部都是由央視主持人誦讀,這簡直就是央視版詩詞大會!
  • 以硬筆楷書寫出的小學生古詩詞必背15首,太精美了,還帶著譯文
    以硬筆楷書寫出的小學生古詩詞必背15首, 太精美了,還帶著譯文古詩詞讀起來朗朗上口,是學生們最愛的文體之一。在小學階段必背的詩詞有上百首,都是經典中的經典,但是以書法的形式展現出來更加優美,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十五首。
  • 小學生邊哭邊背古詩詞:為啥要謝謝櫻桃?姥爺硬核解釋笑翻網友
    小學生邊哭邊背古詩詞:為啥要謝謝櫻桃?姥爺硬核解釋笑翻網友一位東北網友分享自家孩子在家背古詩的趣事,當時孩子正在背《柳梢春·花朝春分》可是由於孩子不理解詞意,讀起來總是磕磕巴巴,連續讀了好幾遍都沒背下來。硬著頭皮讀了幾次之後,孩子自己都急哭了。
  • 最新小學1—6年級必背古詩詞大合集!考試經常考,值得列印收藏
    最新小學1—6年級必背古詩詞大合集!考試經常考,值得列印收藏在平時大家都喜歡用」腹有詩書氣自華「來形容一個人的知識淵博,當然小學生也不例外,而最能在小學就體現孩子們才華的無疑就是古詩詞的背誦。最近隨著教育部的不斷改革,小學階段的必背古詩詞也是急劇增加,很多家長也是泛起了迷糊,這麼多古詩詞到底應該怎麼背,又該怎麼才能記牢呢?其實,不少孩子不是沒有花心思去記古詩詞,而且沒有掌握好一個背誦技巧,如果只是死記硬背的話,那麼無疑是會很快忘記的。在平時同學們可以按照一定的順序來進行背誦,比如時間的先後順序,哪些作者是哪個朝代的,可以試著聯想一下。
  • 小學生專屬的詩詞大全|詩書同練,一舉兩得
    新版小學生必背古詩詞190首小學生專屬的詩詞大全聽、讀、寫、背,全方位提升孩子的這套書涵蓋了新版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必背古詩詞129首、新課標小學階段必背古詩詞75首、新版小學語文大綱必背古詩詞80首,去重後共收錄190首古詩詞,可以滿足全國小學生語文學習的需要。
  • 初中語文:人教版必背古詩詞大全,都是考點,收藏下來慢慢背!
    我們都知道,我國自古就是詩的國度,從詩經到樂府詩集再到唐詩宋詞,其中誕生了眾多的詩詞名篇,流傳千古,它們都是傳統文化的精髓之所在,在現在,古詩詞也是我們語文課程學習過程的重要內容。俗話說的好,熟讀唐詩300首,不會做詩也會吟!
  • 100首小學生必背古詩!你會背幾首?
  • 20首經典古詩詞,通過圖片你能猜到嗎?快和孩子一起來背誦吧!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一組看圖猜詩詞,包括20首小學生經典必背名篇,建議家長們和孩子一起對照圖片猜詩詞,看看你家孩子能猜出多少,猜完之後記得把這些經典詩詞背下來哦。古詩詞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是一項重點內容,考試中也會重點考察,小學階段多掌握一些經典古詩詞,還能為中學階段的語文學習打下基礎,可以讓孩子提高語文素養,增加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非常有意義。
  • 最燒腦職業大競猜,中小學必背70首古詩詞致敬各行各業勞動者
    今天是五一勞動節,是疫情以來的第一個小長假的開始,值此各行各業勞動者共同的節日,筆者重新梳理了小學必背的70首古詩詞,發現每一首詩裡都蘊藏著從古至今的許許多多的職業和勞動場景呢。詩詞職業大猜想每首古詩帶給我們無盡的想像,有些職業可能並不被人所熟知,但我們一起去尋找一下,我們一起用古詩詞向古往今來的這些勞動者們表達最美好的祝願吧!
  • 古詩詞背誦啟蒙,除了唐詩三百首,還有哪些內容也可以背
    給學齡前的孩子安排背誦《唐詩三百首》,是不少家長對語文啟蒙學習的首選。古詩詞在韻律上非常對仗,學齡前兒童背一背是可以推進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但在學齡前階段,對古詩詞的理解是有限的,也很難和詩詞中所表達的情感產生共情。
  • 「爸,請用古詩詞罵我」,背古詩詞餵大的孩子:長大後會更出眾
    不到6歲的小萌娃王恆屹,可以背誦580多首古詩,隨意變換形式提問,他都可以對答如流。除了這些萌娃,之前把陸遊當男神、蘇軾不離手,2000首古詩詞倒背如流的才女武亦姝,目前已經是清華的一名學生;在送外賣間隙讀詩、背詩的雷海為,真正詮釋了什麼是「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 家有小學生,這80道古詩詞訓練請替孩子存下,備考期末,遙遙領先
    家有小學生,這80道古詩詞訓練請替孩子存下,備考期末,遙遙領先!古詩文是語文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一直都是語文學習中的重點,並且近年來的教育改革,中小學課本上增添大量的古詩詞。給孩子們增添了許多壓力。
  • 中小學必背10首清明寒食古詩詞,畫疫情生活腦圖輕鬆學
    時值清明時節,全國鳴響防空警報並降半旗向英雄們默哀、致敬,宅家帶娃的家長們也可以通過這10首古詩詞帶著孩子們去細細品味下2020年清明節的箇中滋味,讓孩子們以古詩詞的學習方式來向這些抗疫英雄們致敬,同時也向已經犧牲的抗疫英雄們致哀。
  •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之一,楊萬裡的《憫農》,你背下來了嗎
    但是楊詩與李詩一樣,都是教育部規定小學生必備的古詩詞。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楊萬裡的《憫農》詩。憫農楊萬裡稻雲不雨不多黃,蕎麥空花早著霜。已分忍飢度殘歲,更堪歲裡閏添長。稻雲不雨不多黃這首詩的意思是:稻田因天氣大旱而沒有多少成熟的,蕎麥也因為寒霜來得太早而沒了收成。
  • 音樂:古詩詞教學的拐杖
    小學生的文化與文字積累非常有限,古詩詞教學可以說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難點。筆者在教學中發現,巧妙引入音樂作為教學輔助,可以提升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能力。詞牌輔助理解。
  • 古詩詞大會策劃書(二)
    班級古詩詞大會「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小學階段恰恰是記憶力最旺盛的時期,班主任劉老師數次強調多多背誦古詩詞的重要性班級古詩詞大會就在劉老師的倡導下轟轟烈烈的開展,希望能挖掘學生潛力,培養出一批學習古詩詞的帶頭人,引領我班迅速投入到人人學古詩、比比誰更強的學習中去。
  • 為什麼孩子要背古詩詞?梁宏達老師的總結,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孩子古詩詞的學習情況,幾乎在每個家庭都能看到這樣一張唐詩三百首牆貼。雖然每天給孩子安排很多古詩詞背誦,可是自家孩子就是記不住,對於別人家孩子4歲就能背幾十首古詩,羨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