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孩子古詩詞的學習情況,幾乎在每個家庭都能看到這樣一張唐詩三百首牆貼。雖然每天給孩子安排很多古詩詞背誦,可是自家孩子就是記不住,對於別人家孩子4歲就能背幾十首古詩,羨慕不已。
於是開始懷疑「讓孩子從小開始背古詩到底對不對,應不應該繼續督促孩子背誦」?又為什麼要讓孩子背古詩詞呢?針對此問題,梁宏達老師給出了答案,他認為古詩詞的確是高度成人化的歷史遺產。但是是否所有人都需要背誦,還是要按年齡來劃分,大孩子應當注重理解,而小孩子更重要的是掌握說話的語感。並且這種訓練能夠讓孩子在「有口」 表達時抓住重點,對未來溝通以及社會交往都有所幫助。
而且低齡兒童學習詩詞,跟著讀跟著念、背誦,能夠很好地訓練孩子講話。其中的韻律感和美感,可以使孩子找到母語的語感,而當孩子說話時也就變得有韻律感,懂得說話的節奏,表達重點,同時訓練了邏輯語感。
國家科技部研究中心,曾在一個「古文誦讀」試點活動總結出了: 有94. 2%的家長和100%的老師都認為背誦古詩詞能夠提高孩子的語言文字能力。
在之前爆火的綜藝節目《中國詩詞大會》中,一位來自甘肅的7歲小男孩沈子楊讓我們印象深刻,雖然他只有7歲,但已經掌握了500首古詩詞,在節目現場更是對答如流,一路通關。
在節目中,沈子楊說到:自己學古詩詞時並沒有死記硬背,而是靠我的媽媽陪著我一直反覆讀詩,「念得熟了,自然就內化於心了」。
在第二季的《中國詩詞大會》中,也出了一個才女,名為武亦姝,19歲的女高中生,節目中的她憑藉著深厚的詩詞功底和淡定的心態,最終攻下北大女博士陳更,並成為了當期擂主。在那場比試中,許多人對武亦姝在臺上的狀態心生欽佩,鎮定自若、輕鬆應對的樣子,完全展現了一個女子該有的「詩書氣質」。
那麼孩子「背詩」與「不背詩」的區別在哪裡?
對此,北師範副校長、著名的教育專家顧明遠教授談到:中國的詩詞能夠激起人們的愛國熱情,發現祖國的大好河山,欣賞古人高雅的風範,充分地陶冶自己的情操,這對青少年來說尤其重要。
然而「背詩」與「不背詩」的區別,在我們生活中特別明顯,就拿之前網絡上特火一個段子來說,當一個孩子看到非常好看的雪景時,想要去形容時,「不背詩」的孩子腦子一片空白,只會激動地說「666啊,牛啊」!
而「背詩」的孩子腦海浮現的則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背古詩詞通俗的來說,可以讓我們在面對萬千美景時,不是只會喊「666」而是一些更深奧的東西。
讓孩子背古詩詞的意義重大,要注意以下兩點
1、在給孩子講解詩詞大意時,不要專扣字眼,詩詞對仗、韻律,要逐句理解,家長只需告訴孩子大概意思即可。
2、對於詩詞的解讀,要注意孩子的年齡,較小的孩子,只需讓他們學習簡單易懂的詩句,例如:「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讓他們知道「想要看得遠,就得爬得高」就足夠了。當孩子長大後,再讓他接觸涵義深的詩句,這樣能夠理解得更透徹。
對於孩子古詩詞的啟蒙越早越好,著名主持人董卿的文學功底,在《詩詞大會》中,大家都有目共睹,而她的是詩詞功底就是在她小時候打下的。所以家長們想要培養孩子對古詩詞的熱愛,要從小抓起,可以選擇給孩子買一些古詩詞書籍,在空閒時多陪孩子讀一讀,像這本《古詩裡的四季》就比較不錯,非常適合3-12歲的寶貝來閱讀。
全書共4冊分為四個季節,將四個季節的古詩進行歸納,幫助孩子記憶,精選小學經典古詩92首,除了詩詞大意解讀,特別設定了「誦讀時機」,引導孩子活學活用。有趣的動物擬人方式,生動活潑,小孩子更愛讀,與生活場景相結合,讓孩子全範圍的賞析詩詞的美。
更有《安的種子》作者王早早為孩子詳細解讀,依據小學課程標準精選內容,讓孩子提前預習書本知識。還有《笑貓日記》的插畫師創作精美配圖,詩畫相稱,給孩子呈現語言和繪畫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