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來到克羅埃西亞都是因為美麗的亞德裡亞海海岸線,也因為杜布羅夫尼克的悠久歷史和十六湖公園靚麗的風景,其實在伊斯特拉半島也有著別具一格的風味,做為此地最大的城市——普拉,也經常被遊客當成了解克羅埃西亞的起始點,想知道為什麼?那就來瞧一瞧吧!
波蘭天際公眾號微信:safaripoland 客服微信:sinkywu
為何在普拉會有一座羅馬競技場?這是每一個遊客來到此地的疑問。要知道普拉曾在1世紀的時候就被羅馬人徵服(沒辦法,離得太近),之後成為了行政中心。歷經兩千年坎坷走到現在,如今普拉城內隨處可見古羅馬建築風採,能保留下來也實屬不易。
普拉羅馬競技場現在是世界上僅存的第六大競技場,與羅馬的競技場幾乎在同一時刻完成,也就是在公元前27年左右。使用的石材是當地的白石灰巖建成,統共算下來已有兩千多年歷史。15世紀的時候威尼斯人曾跑來拆掉一部分的石牆和石料,用來建造城堡和其他建築,現在看起來也沒拆掉很多嘛,因為它是六座羅馬競技場之中,唯一一個有完整保留了四邊塔樓以及三種不同的古希臘柱式的競技場。
競技場一共有20個出入口,可容納23000人。原本這座競技場沒有那麼大的,後來是羅馬皇帝為他在普拉出生的女兒,而擴建出了角鬥士和獅虎豹角鬥門。滑稽的是到了中世紀的時候,這麼大一片的空地被用來放牧,偶爾舉行的市集和勇者競技等活動。到了二戰期間,義大利的法西斯想出了一個搜主意——想把這座競技場搬回羅馬。不知道是誰想的點子,很明顯沒成功,因為搬運的代價太大,折騰不起。如今普拉羅馬競技場總算是能安安靜靜的繼續發揮自己的作用了:現在它是普拉大型活動的天然場地。
波蘭天際公眾號微信:safaripoland 客服微信:sinkywu
走出羅馬競技場想繼續搜尋古羅馬的建築那麼一定要來到普拉的老城區,在這裡能看到建於6世紀的羅馬式天主教教堂——聖母升天大教堂。教堂矗立在海岸邊,曾經因為威尼斯人入侵而遭到損壞,後於15世紀被修復,之後又在二戰中被盟軍猛烈的炮火而擊中,後於1947年修復。
教堂的正面是晚期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而旁邊的鐘樓則是威尼斯風格,據說這兩座建築有用從競技場拆來的石料建成,這算不算拆東牆補西牆?沿著老城的小路繼續往前走,能看到幾乎不起眼的古老的奧古斯都神殿和市政廳並列立在廣場上。
插旗子的市政廳建於13世紀,外觀上看是羅馬式與文藝復興式的建築,不過僅是模仿而已,現在做為市長的辦公室。至於一旁的科林斯柱式的奧古斯都神殿大約建立在屋大維時期(公元前2年到公元14年),是為了獻給偉大的羅馬皇帝奧古斯都以及羅馬天神而建。據說這座神殿的風格對後來偉大的建築師拉底奧也有很大的啟發。
如此神聖的外觀和悠久的歷史,奧古斯都神殿在拜佔庭帝國的時候曾做為教堂,之後又被用作於穀倉。同岸邊的聖母升天大教堂一樣,在盟軍的炮火裡差點成為廢墟,好在同時期儘快被修復了起來,才能在今天得以看到它的現狀。如今神殿裡是一個小型的博物館,內有石刻、碑文、雕像等考古物品做為展覽。
沿著街道繞著老城繼續往前走,沿途可見許多古羅馬時期鋪墊的石頭小路,兩旁皆是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的古老建築。在老城的另一頭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古羅馬建築塞爾基凱旋門,又名黃金大門,這是老城的主要出入口。
這座霸氣的凱旋門建於公元前27年,由當時最富有的sergi家族出資修建,緊貼著當時的普拉城門而建(當然城門已經不見了)。凱旋門上有鍍金裝飾所以也被稱為黃金城門,這座城門的建築風格融合了希臘與小亞細亞風格,左右兩邊各有科林斯式石柱支撐著城牆,斑駁的拱門上據聞曾是駿馬拉車的與鷹抓象的勝利浮雕。
1713-1788年的城牆
走到這裡差不多就將普拉老城逛完了,正在尋找一個休息的地方,多虧James Joyce的銅像,讓我們注意到這家迷人的小咖啡館。這裡氣氛典雅親切,充滿濃濃的航海風。在街頭閒坐欣賞來來往往的遊客,感受他們為老城添加的熱鬧人氣。
波蘭天際公眾號微信:safaripoland 客服微信:sinkywu
店主人大概曾是海上男兒或嚮往海洋吧,牆上點綴了眾多潛水鐘、舵輪、海軍老照片和畫報,還有其他不知名的銅件。狹長型空間裡,深色木頭鑲嵌弧形天花板,有那麼點船艙般的風格,再加上木頭的小桌子和繃著紅絨布的座椅,滿滿舊時代的氣息。坐在這裡只覺得時光緩緩,細細回味普拉經歷的千年與羅馬帝國的曾經。
如今普拉雖經歲月的洗禮,舊城區內仍舊散布的不少羅馬時代的建築陳跡,而比起亞德裡亞海的杜布羅夫尼克,普拉顯然更難讓人理解它所經歷的那兩千年,或許只有親自踏足這裡,摩瑟那些古老的牆壁,擠在熙來攘往的人潮中,身臨其中才能略窺當年羅馬帝國的風採。
往期回顧
讓我為你擋風遮雨,Hel海爾半島的浪漫柔情波蘭人民最懂
旖旎風光 | 盡在奧地利聖沃夫岡湖區絕美三鎮
先給自己定個小目標,把這些古堡挨個住一遍!
布拉格跳舞的房子—不要遠遠的看著我,其實我的內心很美麗
美得你受不了!亞得裡亞海一處神秘的境地——克羅埃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