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競技場只在羅馬有?克羅埃西亞普拉表示不服!

2021-02-08 波蘭天際遊在東歐

大多數人來到克羅埃西亞都是因為美麗的亞德裡亞海海岸線,也因為杜布羅夫尼克的悠久歷史和十六湖公園靚麗的風景,其實在伊斯特拉半島也有著別具一格的風味,做為此地最大的城市——普拉,也經常被遊客當成了解克羅埃西亞的起始點,想知道為什麼?那就來瞧一瞧吧!


波蘭天際公眾號微信:safaripoland 客服微信:sinkywu


為何在普拉會有一座羅馬競技場?這是每一個遊客來到此地的疑問。要知道普拉曾在1世紀的時候就被羅馬人徵服(沒辦法,離得太近),之後成為了行政中心。歷經兩千年坎坷走到現在,如今普拉城內隨處可見古羅馬建築風採,能保留下來也實屬不易。



普拉羅馬競技場現在是世界上僅存的第六大競技場,與羅馬的競技場幾乎在同一時刻完成,也就是在公元前27年左右。使用的石材是當地的白石灰巖建成,統共算下來已有兩千多年歷史。15世紀的時候威尼斯人曾跑來拆掉一部分的石牆和石料,用來建造城堡和其他建築,現在看起來也沒拆掉很多嘛,因為它是六座羅馬競技場之中,唯一一個有完整保留了四邊塔樓以及三種不同的古希臘柱式的競技場。



競技場一共有20個出入口,可容納23000人。原本這座競技場沒有那麼大的,後來是羅馬皇帝為他在普拉出生的女兒,而擴建出了角鬥士和獅虎豹角鬥門。滑稽的是到了中世紀的時候,這麼大一片的空地被用來放牧,偶爾舉行的市集和勇者競技等活動。到了二戰期間,義大利的法西斯想出了一個搜主意——想把這座競技場搬回羅馬。不知道是誰想的點子,很明顯沒成功,因為搬運的代價太大,折騰不起。如今普拉羅馬競技場總算是能安安靜靜的繼續發揮自己的作用了:現在它是普拉大型活動的天然場地。


波蘭天際公眾號微信:safaripoland 客服微信:sinkywu


走出羅馬競技場想繼續搜尋古羅馬的建築那麼一定要來到普拉的老城區,在這裡能看到建於6世紀的羅馬式天主教教堂——聖母升天大教堂。教堂矗立在海岸邊,曾經因為威尼斯人入侵而遭到損壞,後於15世紀被修復,之後又在二戰中被盟軍猛烈的炮火而擊中,後於1947年修復。



教堂的正面是晚期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而旁邊的鐘樓則是威尼斯風格,據說這兩座建築有用從競技場拆來的石料建成,這算不算拆東牆補西牆?沿著老城的小路繼續往前走,能看到幾乎不起眼的古老的奧古斯都神殿和市政廳並列立在廣場上。



插旗子的市政廳建於13世紀,外觀上看是羅馬式與文藝復興式的建築,不過僅是模仿而已,現在做為市長的辦公室。至於一旁的科林斯柱式的奧古斯都神殿大約建立在屋大維時期(公元前2年到公元14年),是為了獻給偉大的羅馬皇帝奧古斯都以及羅馬天神而建。據說這座神殿的風格對後來偉大的建築師拉底奧也有很大的啟發。




如此神聖的外觀和悠久的歷史,奧古斯都神殿在拜佔庭帝國的時候曾做為教堂,之後又被用作於穀倉。同岸邊的聖母升天大教堂一樣,在盟軍的炮火裡差點成為廢墟,好在同時期儘快被修復了起來,才能在今天得以看到它的現狀。如今神殿裡是一個小型的博物館,內有石刻、碑文、雕像等考古物品做為展覽。



沿著街道繞著老城繼續往前走,沿途可見許多古羅馬時期鋪墊的石頭小路,兩旁皆是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的古老建築。在老城的另一頭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古羅馬建築塞爾基凱旋門,又名黃金大門,這是老城的主要出入口。



這座霸氣的凱旋門建於公元前27年,由當時最富有的sergi家族出資修建,緊貼著當時的普拉城門而建(當然城門已經不見了)。凱旋門上有鍍金裝飾所以也被稱為黃金城門,這座城門的建築風格融合了希臘與小亞細亞風格,左右兩邊各有科林斯式石柱支撐著城牆,斑駁的拱門上據聞曾是駿馬拉車的與鷹抓象的勝利浮雕。


1713-1788年的城牆


走到這裡差不多就將普拉老城逛完了,正在尋找一個休息的地方,多虧James Joyce的銅像,讓我們注意到這家迷人的小咖啡館。這裡氣氛典雅親切,充滿濃濃的航海風。在街頭閒坐欣賞來來往往的遊客,感受他們為老城添加的熱鬧人氣。


波蘭天際公眾號微信:safaripoland 客服微信:sinkywu



店主人大概曾是海上男兒或嚮往海洋吧,牆上點綴了眾多潛水鐘、舵輪、海軍老照片和畫報,還有其他不知名的銅件。狹長型空間裡,深色木頭鑲嵌弧形天花板,有那麼點船艙般的風格,再加上木頭的小桌子和繃著紅絨布的座椅,滿滿舊時代的氣息。坐在這裡只覺得時光緩緩,細細回味普拉經歷的千年與羅馬帝國的曾經。



如今普拉雖經歲月的洗禮,舊城區內仍舊散布的不少羅馬時代的建築陳跡,而比起亞德裡亞海的杜布羅夫尼克,普拉顯然更難讓人理解它所經歷的那兩千年,或許只有親自踏足這裡,摩瑟那些古老的牆壁,擠在熙來攘往的人潮中,身臨其中才能略窺當年羅馬帝國的風採。


往期回顧


讓我為你擋風遮雨,Hel海爾半島的浪漫柔情波蘭人民最懂

旖旎風光 | 盡在奧地利聖沃夫岡湖區絕美三鎮

先給自己定個小目標,把這些古堡挨個住一遍!

布拉格跳舞的房子—不要遠遠的看著我,其實我的內心很美麗

美得你受不了!亞得裡亞海一處神秘的境地——克羅埃西亞!


相關焦點

  • 羅馬競技場起伏的命運,最終成為羅馬標誌性的建築
    羅馬競技場起伏的命運,最終成為羅馬標誌性的建築羅馬競技場的命運與羅馬這個城市一樣,數千年一直是毀壞、重建,再毀壞、再重建,歷經滄桑,卻從沒有消失過。競技場已成為羅馬存在的一個標記。然而,就是這樣,羅馬還有多少古代建築沒有被發現尚是個未知數,因為,羅馬城現在的地面比古代要平均高出約5米,在這5米中間不知還埋藏了多少文化的沉積。就羅馬競技場而言,在歷史上它曾被派上不同的用場。中世紀時,就有很多古建築被拆掉挪做他用,比如修建天主教堂。
  • 古代羅馬競技場 《三國》殺戮新戰場
    06年三國題材網遊霸主《三國群英傳OL》,近期將進行年終大改版,全新資料片「徵戰西域」將掀起新一輪的國戰狂朝,將擴增三國新版圖,包含西域新戰場——羅馬等異國城市,讓玩家可以一嘗遠徵西域的樂趣,而除此之外,更新增羅馬競技場,將結合特別設計的玩法、嶄新的團戰方式,提供更多與眾不同,刺激無比的戰鬥快感,絕對值得您的期待
  • 義大利羅馬競技場正式宣布計劃進行重大修建
    義大利羅馬最知名景點之一的 Colosseum 羅馬競技場即將進行徹底修建,將一部分的結構恢復成為其最初被建造時的模樣。眾所皆知,羅馬競技場最初是為角鬥士而建造的,地面位於迷宮般的隧道和籠子上方,使角鬥士可以神奇地從下方出現。
  • 古羅馬藝術-帶你解析羅馬競技場的建築藝術
    在四個王朝的更替之中,正式的皇帝有22位,而今天咱們說的是在「五賢帝」之前的皇帝——維斯帕先,也就是羅馬的第九位皇帝,當然,還得提及一下他的兒子,羅馬的第十位皇帝提圖斯。維斯帕先和他兒子提圖斯在羅馬執政期間也有很多政績,在這裡不多贅述。只講講和藝術相關聯的事情——《羅馬競技場》。
  • 古羅馬鬥獸場,世界上最大的競技場
    羅馬鬥獸場(Colosseum),全名為:科洛西姆鬥獸場,亦譯作羅馬大角鬥場、羅馬競技場、羅馬圓形競技場、科洛西姆、哥羅塞姆,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Flavium),位於今天的義大利羅馬市中心,是古羅馬時期最大的圓形角鬥場,建於公元72至82年間由4萬名戰俘用8年時間建造起來的,現僅存遺蹟。
  • 羅馬競技場真正的作用,打死你也想不到,看歷史學技能
    <閱讀本文需要3分鐘>雖然今天的羅馬競技場已經被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在目錄裡它和聖保羅大教堂等遺蹟一同以「羅馬歷史中心」為統稱,許多從世界各地來造訪羅馬的遊客,都是為了目睹這座巨大遺蹟的風採。但羅馬當地的許多人卻非常厭惡這座歷史建築。
  • 「設計競賽」羅馬競技場將全球徵集修建設計方案
    關注「設計軸」建築/規劃/景觀設計 | 資源 | 靈感 | 競賽資訊002 | 正文以下文章來源於設計快訊義大利羅馬最知名景點之一的 Colosseum 羅馬競技場即將進行徹底修建,將一部分的結構恢復成為其最初被建造時的模樣
  • 去過羅馬旅遊的都知道,古羅馬的競技場曾被稱為「血腥的遊戲」…
    在古代文明國家中,羅馬人是最娛樂的,在這個尚武的國家裡,最有特色的比賽是角鬥士比賽,這是一場血腥的比賽,這是一場真正血淋淋的遊戲。角鬥士由奴隸、戰俘和囚犯組成,羅馬有一個特殊的角鬥士學校,在那裡角鬥士被訓練使用各種武器。當他們學會使用各種武器後,他們就把他們的技能到鬥獸場上展現出來了。
  • 羅馬這個容納25萬觀眾的競技場,現在鳥語花香,放眼過去綠草如茵
    今天,小編要分享馬克西姆斯競技場的風光,大家怎麼看待古羅馬競技場的呢?來看看巨大的馬克西姆斯競技場吧!出發,一起來欣賞馬克西姆斯競技場的風光吧!作為羅馬時期規模最大的競技場,馬克西姆斯競技場是免費開放的,具體開放時間是每天早上9點30到下午的6點鐘。競技場十分有名,所以遊客不少,但是因為競技場實在是太大了,所以完全不會擁擠。
  • 中國玩家在全戰三國匡扶漢室,老外卻在競技場復興羅馬
    中國玩家在全戰三國匡扶漢室,老外卻在競技場復興羅馬 玩家們至今都對《全面戰爭:三國》的首周百萬銷量神話津津樂道
  • 古羅馬角鬥表演,是如何從死者墳墓的附近走向了「大競技場」
    角鬥表演最初的場所可能有三個,即死者的私家住宅、死者墳墓的附近和羅馬廣場。第一個場所的缺陷在於場地的局限性。第二個場所是在距墳墓幾步遠的一塊平地上,觀眾站在這樣最簡單的「角鬥場」的周圍,觀眾與比賽者之間有木質柵欄,柵欄是用來控制人群的。第三個場所就是羅馬廣場。
  • 古羅馬鬥獸場:殘缺而雄偉的古羅馬競技場會讓你仿若隔世
    羅馬是一個讓人感動又讓人有很多感想的地方。感動在穿越千年這些建築依然挺立;感想在這裡曾見證過繁榮喧囂,而今也要承受殘敗荒涼。遊覽羅馬一定要來此地,不僅僅是一個羅馬城市的logo,更是一本鮮活的歷史教科書。羅馬不得不去的第一站:鬥獸場。也稱為羅馬競技場。這是建於公元1世紀的圓形競技場。也是駭人聽聞的人獸相鬥的場所。
  • 古代羅馬的象徵羅馬鬥獸場
    羅馬的鬥獸場從空中看是圓形的,橢圓形的。在古代羅馬的鬥獸場旁邊是君士坦丁·凱旋門,羅馬留下的最著名的凱旋門從地面上看,鬥獸場由拱形建築組成,這不僅保證了劇院的通風,也方便了人們進出劇院。每個拱形門都有一個數字。根據門的號碼,你進入劇院,在60層的階梯劇院找到你的座位。在劇院的頂部有一個遮擋風雨和陽光的遮蔽物。
  • 非洲象剛踏過木地板,戰船又撲面而來,羅馬競技場遠比你想的精彩
    每個人的義大利旅行清單中,註定不會缺少羅馬。置身羅馬,凡是路過羅馬競技場的旅行者,即使再目空一切,也不會忽視它的存在。最輝煌時,羅馬競技場曾承載50000多人連續狂歡100天,不僅在其中可以免費享用豐盛的食物,如遇到皇帝在時,還可能領取賞賜的獎金。
  • 還原真實歷史《全面戰爭:競技場》羅馬特色兵種介紹
    在《全面戰爭:競技場》中,羅馬是兵種最為豐富的一個派系。古羅馬軍事發展經歷共和與帝國兩個時期,《全面戰爭:競技場》通過兵種升級樹的形式展現了兩個時期的變化歷程,使你在遊戲的不同階段擁有更強的史實代入感。
  • 《賓虛》上海看片 羅馬競技場戰車決戰震撼
    《賓虛》羅馬競技場戰車決戰震撼  搜狐娛樂訊(上海站 馬蓉玲/文)由提莫-貝克曼貝託夫執導,傑克-休斯頓,託比-凱貝爾,10月9日,IMAX在上海舉行看片會,映後,觀眾大讚該片氣壯山河的史詩感和古羅馬的歷史厚重感,特別是羅馬競技場戰車決戰的險象環生,令人震撼。  《賓虛》改編自盧-華萊士1887年的小說《賓虛:基督的故事》,講述了古羅馬時期,猶太貴族賓虛遭好友背叛滅門淪為奴隸,就此踏上了漫漫復仇之路的故事。《賓虛》的故事此前曾多次被搬上銀幕,其中1959年版本是電影史上的不朽之作。
  • 義大利旅遊必去,羅馬競技場的一些知識你需要了解
    在一生中,有些地方至少應該去看一次,羅馬鬥獸場就是其中之一。一部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建築作品,有著悠久而有趣的歷史,在許多電影和紀錄片中都有描述,所以不要陌生。競技場,也被稱為弗拉維安露天劇場,建於公元前70年,由維斯帕先指揮建造。
  • 羅馬的象徵——古羅馬鬥獸場
    這裡是羅馬標誌性的建築,羅馬的象徵,到羅馬沒來大鬥獸場就像到中國沒爬長城一樣。  羅馬鬥獸場,亦譯作羅馬大角鬥場、羅馬競技場、羅馬圓形競技場、科洛西姆、哥羅塞姆,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Flavium),建於公元72至82年間,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遺址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廣場的南面,古羅馬市場附近。從外觀上看,它呈正圓形;俯瞰時,它是橢圓形的。
  • 從萬神殿到競技場,永恆之城羅馬旅行攻略——戰車奔騰的地方
    1.羅馬競技場可以說,在羅馬競技場的象徵,偉大的羅馬競技場與這座城市息息相關。它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圓形劇場。當它在公元70年開放時,一定會讓所有看到它的人震驚。羅馬競技場是舉辦壯觀的娛樂節目的地方,以娛樂羅馬民眾。角鬥士競賽,狩獵動物,重新進行偉大的軍事戰鬥,所有這些都在羅馬競技場舉行。
  • 羅馬鬥獸場:羅馬永恆的象徵,千年前的鬥獸場歷史!
    羅馬鬥獸場又譯作古羅馬鬥獸場、羅馬大角鬥場、羅馬圓形競技場、科洛西姆;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競技場的名稱來源「Colossus」本來解作巨像,因為尼祿時期此處有一座他本人的巨像。是古羅馬時期最大的圓形角鬥場,是古羅馬帝國標誌性的建築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