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形勢緩和,澳門在八、九月份也陸續向內地開放自由行,熱愛旅遊的朋友又多了一個選擇。提起澳門,不能忘記的是葡萄牙人在澳門的那段慘痛殖民史,但相比起香港與英國一直糾纏不清,那作為最早殖民者的葡萄牙,為什麼沒有在侵佔澳門後進一步擴張呢?
葡萄牙領土狹小,四周被西班牙和大西洋包圍,生存空間非常有限。為此,葡萄牙人從見到海開始便狂點自己的航海屬性,這也練就了葡萄牙人的傳統技能——航海。大海無邊無際,你想不到汪洋的彼岸會有什麼神奇寶貝?為了解答這個問題,葡萄牙人開始組隊出海探索,一路上雖充滿風險,但收穫不少。比如有個叫達伽馬的最早打卡了印度,而有個叫麥哲倫的硬是直接來了次史上最早的環球航行,證明了地球是圓的。正是深刻貫徹了航海精神以及發揮了優秀的航海技能,葡萄牙成為了率先開闢新航路的國家之一,也成為最早的殖民國家。
葡萄牙人收穫了開闢新航路的紅利,但也吃了不少苦頭。在葡萄牙人遇到澳門之前,葡萄牙人遇到了正在落實海禁政策的明朝,在屯門海戰及北上過程中感受到了大明威力之後,便暫時來到了下川島,開始了貿易活動。海戰的失利改變了葡萄牙人的戰術,葡萄牙人開始賄賂明政府官員,從而獲得了租借權,在今澳門新馬路一帶落了腳。
從16世紀來到澳門新馬路這一帶地方,葡萄牙人便一直租借,租到大明王朝破產,換了個女真人當家。兩百年殖民紅利,葡萄牙人只滿足於殖民掠奪帶來的物質享受,一直未發展生產力,而對於澳門的戰略位置,葡萄牙人也僅是作為貿易生命線的一個樞紐。直到英法殖民者後來居上,用槍炮打開清朝國門侵佔土地,葡萄牙人也才開始逐步擴大自己在澳門的佔領面積。
葡萄牙人看到英法搶得歡,便也開始了掠奪操作。1845年到1846年間,葡萄牙女王瑪麗亞二世單方面宣布澳門為自由港,並開始拒絕向清政府繳納租金,在澳門推行殖民統治政策。往後幾年,便開始了搶地工作,直到鴉片戰爭五十年後,葡萄牙終於成功佔領整個澳門半島、氹仔、路環島。
葡萄牙完全侵佔澳門,用了將近四百年,這效率比起英、法、沙俄差得遠了。有肉誰都想吃,為何葡萄牙吃得慢,這也是有原因的。在航海大發現的巔峰時代,葡萄牙本土也經歷不少災難。大瘟疫,大地震,英、法的長期毆打,從十四、十五世紀的瘟疫肆虐,到1755年裡斯本大地震史詩型毀滅,再到後來拿破崙攻入裡斯本,葡萄牙王室逃到巴西。這整一個過程是災難的過程,也是葡萄牙由盛轉衰的過程。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葡萄牙由盛轉衰的過程與我國明清衰落的過程有些許相似,比如它們的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它們的統治者都貪圖享受等等。正都是在時代發展大勢中沒能走對正確道路,導致了同一結果,只是明清強的時候更強,衰的時候更衰而已。
澳門脫離內地更早,回歸也更晚,為什麼歸屬感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