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逛重慶北濱路興源廣場舊書集市,淘到近4000元的一套書

2020-12-10 孔夫子舊書網

作者 |讀書人的詩與遠方(孔網店鋪:讀書人的詩與遠方書店)

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

重慶舊書集市,現在留下來的,也就算江北北濱路興源廣場書刊廣場算聚集性最大的書刊市場了,這個存在了十多年的重慶最大書刊市場,由於疫情的影響,很多書刊老闆喊得口號就是活下來。這個我最熟悉的書刊市集,現在主要提供的新書和兒童書,舊書已經很少了。連環畫是集市曾經最吃香的舊書之一。最近半年,每個周末我都去北濱路書刊集市轉一圈,舊書集市的興盛,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於九十年代中期連環畫收藏熱的盛行。那時候連環畫是舊書集市的搶手貨,是「香饃饃」。以前,每周末開市前,門口就已經聚集了很多人,「不是一小波,是好幾波人,都在門口等著了」「時間一到,書販把書都鋪開來擺好後,十幾二十個人一下子就圍住書販了!」,現在逛書刊市場的基本上都是家長了,買暑假的輔導資料。起初,確實在那裡淘到過不少好東西。舊書集市上的連環畫「品相比較好」,能找到五十年代出版的、甚至民國時期的連環畫。現在基本上沒有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連環畫的創作和出版基本已經終結,市面上流傳的連環畫數量有限,「好貨都被收藏者收藏起來了,現在市面上能看到的品相好、年代久的連環畫已經不多了。」聽到過被賣的最貴的一本連環畫,在一場拍賣會上被叫到了25萬。我在這個書刊市場,淘到的最值錢的一套書是,《西洋鏡》1-19輯,25本,外加一本西洋鏡日曆,買成3980元,書價我算了一下,25本也就是2900多元,但是老闆非得要我3980元,看到書是全新的,就買下來,結果想在孔網上面試試有沒有人要,結果諮詢,加價購買的很多,他們要麼沒有湊齊整套圖書,要麼是差幾輯,要麼就是基本是舊書。

《西洋鏡》,拿到這套書的第一感覺,一般人不會去讀,淺讀兩頁,這種想法依然沒有改變,於是還為它的銷量擔憂了一小把。

怎麼說呢,一直以來,我們所熟悉的歷史都是由新的朝代編纂總結舊的王朝而來的乏味可陳的東西。而西洋鏡給了你這樣一種途徑,即從當時的西方媒體中遠觀和窺視中國歷史。

透過長長的西洋鏡,我們看到甲午中日戰爭是這樣引發的,一個剛擺脫封建愚昧而崛起的資本新秀(日本),同一個抱死守舊的龐大的封建天朝(清朝),為了一個碾壓在舊主子和新主子之間懦弱、妥協、不思進取的隱居王國(朝鮮)究竟該臣服於誰的問題而展開的較量。

有意思!外媒對三方在文化、經濟、軍事上犀利而客觀的評價也是本書的一大看點。《西洋鏡》共十九輯,收錄1860年至1945年所攝的四千餘張相片,含括中國北京、安徽、澳門、重慶、福建、廣東、河北、河南、湖北、江蘇、江西、遼寧、山東、上海、四川、天津、浙江以及美國、日本、朝鮮、俄羅斯等地諸多圖像、重大歷史事件,並按地點、時間、專題內容等分類。攝影作品表現了對歷史的科學態度、敏銳的歷史眼光、深厚的藝術修養以及對異國民族善良、友好的品格。有關20世紀初這一歷史時期中國社會的影像資料極為稀缺,透過鏡頭,我們可以回溯中國社會轉變的重要歷史瞬間和很多逐漸消失的傳統禮儀、生活習慣,這些照片提供了觀察當時時代風貌的一面鏡子。希望,以後還能淘到其他優質圖書。

相關焦點

  • 大雁塔春節舊書集市人氣旺 最便宜1塊錢一本
    西安大雁塔北廣場旁的樂遊路春節舊書集市已有數十年的歷史,慣例是每年農曆正月初一開集、十五結束,已經形成西安新的年俗。在這裡經營舊書生意的張師傅說,這些書大多數是他們從廢品收購站中挑選收購而來的。到這淘書的大多是讀書人、懂書人,這裡的書依照版本、年代不同,有的幾十元,有的一兩元一本。在舊書攤前,可以看到很多「書迷」專心致志地尋覓著自己喜歡的舊書,有的一轉就是大半天。淘到好書,幾位書迷相互分享。很多舊書上都有老標籤,可以看出是一些單位圖書館淘汰的舊書,被這些經營舊書的人挽救回來重新利用。
  • 紙質書:沒落還是重興?——逛重慶菜園壩圖書市場有感
    作者 |讀書人的詩與遠方(孔網店鋪:讀書人的詩與遠方書店)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舊書市場# 昨日孔網一書友說不再和我聯繫,有點失落,今日,獨自一人在重慶的舊書市場瞎逛,慢慢研究舊書市場~~以前的菜園壩圖書市場已經搬至江北興源廣場,紙書漸漸沒落,興源廣場舊書市場也沒有以前興盛了,還有部分業主是從菜園壩市場遷來的、基本上賣的都是新書,興源廣場舊書市場當年被稱作重慶數一數二的書刊市場,現在賣書的不到當年十分之一,絕大部分是賣玉石古玩的了。
  • 在重慶舊書市場淘書
    北碚的天生農貿市場地下有一溜舊書攤,多半是從西南大學的學生手裡收來,沒有什麼好書。淘到過一冊毛遠明籤名鈐印本《碑刻文獻學》,一套80年代自然舊的《論法的精神》。沿著西南大學,如今開有兩間舊書店。其中一家在閣樓上,沒有像樣的書;另一家是新開的沿街鋪面,店名忘記了,淘到過臺灣洪範書店1978年的《鬱達夫南洋隨筆》。下縉雲山,訪雅舍後,不妨順道來這裡淘個書。
  • 漫遊重慶|北濱路千裡嘉陵江水色
    重慶有三絕,其一必然是嘉陵江水。唐有李商隱的千裡嘉陵江水色含煙帶月碧於藍。用來形容這北濱路段的風光再好不過。️ ️從北濱音樂碼頭到洋炮局這一路,跑步觀景都很合適。步行道適合遛彎跑步廣場約著跳舞打球梯道可以去江邊打卡這一路可以體會到重慶的風土人情,看到的景,也看得到人。白天可以在江邊玩耍,晚上的話個人建議和朋友一起走走路,不要去江邊也不要一個人到處閒逛。沿江有很多商戶,好吃的挨個來。
  • 重慶,南濱路PK北濱路,誰更具價值?!
    根據全球最佳天際線網站評比,重慶擁有世界TOP15的城市天際線,很多遊客來到重慶就為一睹兩江四岸的風採。 在重慶,似乎滿城燈火,處處都是觀景臺。那麼究竟誰才是重慶最佳觀景點。是南濱路、北濱路、嘉濱路、長濱路、還是沙濱路呢? 重慶公認最美的夜景就是渝中半島,擁有「內陸小香港」的美稱。我們每個人都深愛著自己的母城。
  • 上海文廟舊書市場現狀:除了門票還是1元,其他都變了
    在他們看來,這種溫情就是由上海文廟的舊書集市帶來的。小小的舊書集市經歷了圖書出版的巔峰時期,也面臨著實體書商崩潰的歷史時局,事到如今,又會有怎樣的命運?曾經的「滬上淘書樂園」文廟舊書集市在興起之初並不頻繁,一年僅舉辦4次(春節、元宵節、暑假、國慶節)。1993年,上海市民提議開辦像法國塞納河邊十裡書市一樣的舊書集市。
  • 濟南中山公園的舊書市場,已運營16個年頭,現不僅是賣舊書的集市
    濟南中山公園的舊書市場,已運營16個年頭,現不僅是賣舊書的集市濟南的中山公園位於經三路上,處於一個比較繁華的地帶,中山公園每天都有很多老人、年輕人在堅持晨練,有人選擇跑步,有人選擇武術,還有人選擇開個嗓子說個快板,總之在這裡晨練的方式五花八門
  • 北濱路明年建成休閒架空廣場(圖)
    首先啟動北濱路延伸段工程,將建一個架空廣場和一座下穿式立交。  江溉路南起北濱路聚賢巖段,以隧道形式穿江北城後,沿江岸北上,下穿朝天門大橋,跨溉瀾溪,止於塔子山山腳。  該路段上,將新建一條600米長的隧道——江溉路隧道,三洞橋立交(遠期);重建一座橋梁——三洞橋。
  • 「重慶舊書店」默巖書屋淘書路線圖
    (喜馬拉雅423讀書日活動贈送的口袋和默巖舊書店裡的書)默巖書屋淘書路線圖經營了數十年的楊公橋舊書市場終於在4月初關張了風風雨雨數十年的地下涵洞舊書市場說關就關了彰顯了一座城市狹隘主義泛濫也暴露出了這個城市對待文化的刻薄和冰冷舊書是文化的物質基礎,建築了文化知識的厚重城牆沒有了舊書市場,就等於推翻了知識的牆體把赤裸裸的無知的裸體展現給世人看這是關閉舊書市場的結果
  • 淘書之樂
    官員、趕考的舉子也常聚集於此逛書市,使明朝時紅火的前門、燈市口和西城的城隍廟書市都逐漸轉移到琉璃廠。於是,這裡形成了「京都雅遊之所」,琉璃廠逐漸發展成為京城最大的書市,形成了人文薈萃的文化街市。  時至今日,琉璃廠的中國書店,潘家園的舊書市場,報國寺舊書市場等地,依然是一些淘書者的流連之地。
  • 重慶主城只剩一個二手書市?5元一本的淘書快樂,絕對不能失傳
    地下書城的搬遷,其實自2018年末就已啟動了——此工作本應該在2019年末完成,但由於疫情的影響,就拖到了今年的3月末。但無論如何拖延,楊公橋書市的消失,都已是板上釘釘、不可扭轉的事實,從第一本二手書被裝入箱中運走時,重慶主城就又少了一個大型的二手書交易市場。
  • 谷曙光︱豔遇與歷險:冬季到臺北來淘書
    聽聞他很「神」,客人告知何類、何書,他若願意,還是有辦法幫你找出。我想,這大約是老客人才能享受的待遇吧。另外,原來的書香城、人文書社等,都值得一顧。只是牯嶺街的好時光早過,我來遲了半個世紀!接續牯嶺街風華的,便是光華商場。上世紀七十年代,牯嶺街的諸多舊書攤遷到了新生南路的光華商場,這是臺北舊書業的一個新開端。光華商場的鼎盛時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現在也風流雲散了,賣舊書的僅三兩家,書也尋常。
  • 山行遊記-夜徒重慶北濱路:夜異北濱
    歡迎朋友圈各種姿勢的轉載與分享2020.9.2 北濱路集合點離北濱路還有一段距離,路邊的這些街道我們並不是太熟悉,或許偶有路過,也只是匆匆一瞥。不想走馬觀花,也只有通過這些讓我們感興趣的徒步活動,才會讓我們有機會穿越著,品味著重慶主城區這些風格不一的大街小巷,看看各個城區之間的不同。
  • 景觀路燈提檔升級 重慶北濱路夜景更美了
    12月5日,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從市照明局了解到,為提升重慶北濱路品質,一個月前,市照明局對北濱路景觀路燈進行了提檔升級施工,12月2日工程完工。經過本次景觀路燈提檔升級,北濱路的夜間景觀煥發出新的活力,更漂亮雅致。
  • 山行遊記-夜徒重慶北濱路:夜拼城
    又一次的夜徒開始了,時間過得太快了,一眨眼,就過了一個星期…………上周,我們從華新街夜徒北濱路到中央公園。這次,我們仍然選擇了北濱路,不過是從大坪走到李子壩。雖然兩周都是北濱路,但神奇的是,兩次的路線盡然完全不相同。
  • 國內150多個古玩市場(集市)
    另百貨公司西面也有一個市場浙江1杭州吳山廣場通寶城二樓有精品,周六周日有地下室集市2杭州二百大後面收藏品市場,周六周日早上3杭州惠民路口文化用品市場二樓周五有集市4鼓樓腳下有集市4寧波範宅古玩集市 中山西路,周日早上5寧波三市古玩市場,在南門,每天6溫州廟果寺古玩花鳥市場,經營錢幣、古玩雜件,每逢周六、周日星期六古玩地攤被遷到西站對面的
  • 重慶最大舊書市場—楊公橋舊書市場倒閉了
    可是,眼前的楊公橋舊書市場、發起眾籌續命的單向空間、開啟了閉店倒計時的重慶方所,似乎在用事實告訴我:城市的精神領地並不是堅固的堡壘,相反,它總會在不經意間坍塌。但是,那又怎樣呢?這片領地,永遠會有人重建並誓死守衛。
  • 淘書鎖記(舊書收藏系列)
    我的舊書收藏之路始於三年前左海花鳥市場的舊書市場,時至今日,本著當初放進籃子都是菜的理念,在花鳥市場所淘舊書不下幾百冊,其中有民國舊書數本,文學類和經濟書數百本,其中地攤大路貨還是不少,有價值的書卻不多。經過身體力行歷練和學習,漸漸懂得了有價值的書得從版本版次,所印數量和存世數量,是否名家所著,內容是否好,紙張是否好等等幾方面來入手。
  • 少了舊書店、舊書攤,也就少了很多淘書的樂趣
    作者 | 天明書店-店主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動態#嗜書日常# 昨晚八九點,歸家途中,見一流動書攤,很是稀奇。攤主把一小貨車進行了改造,車廂裡焊造了一個金屬書架,從頭到尾立在中間。書架擺滿書後,可以從車左、右、尾三面觀看查閱。
  • 徐悲鴻故居、百年洋炮局、江灘足球場……北濱路要換種方式PK南濱路?
    盤溪河入口處,位於北濱路西線。 這一段在近半個月, 連續發生了三件事。 北濱路過去,被視為是與南濱路同等的重慶濱江之星。 但現實卻是,北濱路除了黃花園大橋下的鎏嘉碼頭, 是一顆閃閃發亮的明星外, 其餘地段,卻有點類似於稍縱即逝的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