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中山公園的舊書市場,已運營16個年頭,現不僅是賣舊書的集市

2020-12-16 濟南遊攻略

濟南中山公園的舊書市場,已運營16個年頭,現不僅是賣舊書的集市

濟南的中山公園位於經三路上,處於一個比較繁華的地帶,中山公園每天都有很多老人、年輕人在堅持晨練,有人選擇跑步,有人選擇武術,還有人選擇開個嗓子說個快板,總之在這裡晨練的方式五花八門,這也成為了中山公園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但是中山公園並不是因景而聞名,而是因為中山公園有一個舊書市場,這個舊書市場已經運營了16個年頭,如今的這個舊書市場已經不僅僅是一個賣書的舊書集市,而成為了一個「淘寶」的好去處。

2003年中山公園開辦了這個舊書市場,這個舊書市場其實並沒有很大,一眼就能看到頭,市場的攤位也都很原始。以前這個舊書市場是露天的,經過幾次的翻修,已經有了一個大木棚子。公園外種著幾顆大榕樹,在這些樹木花草的陪襯之下,書市顯得格外靜謐安詳,令人忍不住就想買上一本書,坐在一個角落裡,細細的體驗讀書的樂趣。

中山公園的舊書市場在書香軒內,在裡面我們能看到各式各樣的老物件,小到錢幣針線,大到笨重的大鐘表,這個舊書市場確實有很多令人感興趣的老物件,裡面半真半假,有著各式各樣的民間工藝,讓前來淘玩的人應接不暇。很多人都是在中山公園鍛鍊完,就會來到這個書香軒,來淘上一番。這個舊書市場所賣的老物件,基本上都是由攤主自己四處搜集而來,現在這些老物件並不是很好收集了,也就比較珍貴些。

裡面的商販所銷售的舊物,基本上是從被家庭淘汰之後論斤買回來的,買回來之後會經過層層篩選,挑出有價值的東西,對這些物件進行一個分類整理。舊書的原價大約都在幾塊錢左右,但是這個價格在當時那個年代可並不便宜,所以現在市場上所賣的價格往往比二手貨還要貴一些,甚至比新版的書還要貴,因為本身這些舊物就存在著一定的價值。如此一來就明白了,很多人前來淘書不是為了看,而是為了收藏一些有價值的書籍。

在這些商販中,有不少的店主其實是很有意思的,有的賣家是一個年紀頗大的老頭,他稱他開店就是為了打磨時間,並且對外一直一口價,從不跟人談價錢,有的賣家文化程度很高,所賣的東西品味也都很高,他所賣的東西一般是針對那些懂行的行家,藉此也能叫個朋友,邀請他們一起品品自己的那些老舊物。

到了周末,舊書市場的人會更多,裡面的一些舊物都是見證了時間的遷移,都有著濃厚的歷史氣息,令很多對歷史感興趣的人一起追捧。舊書市場是中山公園的一個標誌,對於愛好者來說更是一個淘寶貝、練眼力的一個好去處,你們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中山公園有個「舊書市場」,攤主和客人間不止是買賣關係
    即使什麼也不買,人們也習慣了常來中山公園逛逛,這裡有熟悉的人情味兒。 實習生張晧雪 攝去淘物件,得趁早。這是常客們與中山公園之間,心照不宣的默契。霜降一過,天氣越來越冷。初冬的濟南,早晨有蕭瑟的涼意。後來,他開始畫國畫,賣舊書和玉器瓷器,投身一個迥異於過去的圈子。中山公園只是徐錚的其中一個「據點」。他的攤子由兩個鐵皮柜子組成,上門碼著滿滿當當的舊書,其中很多是從高校圖書館淘汰下來的,品相比較完好。他收書有自己的標準,對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後的書格外青睞。攤子上的好書,他從不放在網店裡賣,就等著有緣人來挑——碰上這樣的人,他能跟人攀談許久。
  • 重慶最大舊書市場—楊公橋舊書市場倒閉了
    2017.6楊公橋舊書市場那麼,城市的精神領地為何不夠堅固?除開商業邏輯和市場運營之外的因素,還有什麼在阻礙它的生長?當這片領地坍塌之後,為何又總能得以重建?或許,我們可以從楊公橋舊書市場的命運之中,看到這些議題的部分答案。回望—舊書市場本身就是一本寫滿故事的書楊公橋地下商場分A、B、C三區,A、C兩區均為服裝小商店,B區為書市,至今已走過20多個春秋。2010年我第一次到此,便結下了不解之緣。
  • 國內150多個古玩市場(集市)
    另百貨公司西面也有一個市場浙江1杭州吳山廣場通寶城二樓有精品,周六周日有地下室集市2杭州二百大後面收藏品市場,周六周日早上3杭州惠民路口文化用品市場二樓周五有集市4鼓樓腳下有集市4寧波範宅古玩集市 中山西路,周日早上5寧波三市古玩市場,在南門,每天6溫州廟果寺古玩花鳥市場,經營錢幣、古玩雜件,每逢周六、周日星期六古玩地攤被遷到西站對面的
  • 釜山舊書市場
    在東亞大學教學期間,每周末都和朋友一起逛釜山,這座城市的名勝古蹟、風景區和商業區乃至大街小巷都被我們「踏平」了。釜山的確是一座非常漂亮的海濱城市,這裡空氣清新,高山和大海相接,藍天和碧海齊肩,但給我影響最深刻的卻是它的舊書市場。
  • 上海文廟與舊書市場
    之後雖然重修,但規模和質量已遠不如初。光緒三十一年(1905),清廷下令取消科舉制度,文廟的作用和地位日漸式微,但春秋兩季的祭孔活動仍然照常進行,直至1919年「五四」運動,才被徹底終止。1930年,當時上海教育局在文廟內創辦上海市立流通圖書館;次年又在廟內開溝挖地營建文廟公園,並創設文廟動物園。1936年,上海市政府在此創辦上海民眾教育館。
  • 舊書新生
    讀書的時候李金亮就喜歡逛古籍書店,也做些舊書的小生意。大學畢業後,他在南越王墓博物館、珠江啤酒廠工作過,直到2008年開了這家小古堂。早在2003年,他便已在孔夫子舊書網上開了同名網店。現在孔夫子舊書網的綜合書店排名上,小古堂位居第17,在廣東地區排在榜首。不同於在網上賣的較為珍貴的古舊書,書店裡仍以賣一些文史哲的特價書為主。
  • 在重慶舊書市場淘書
    編者按對於淘書愛好者來說,走遍每一個城市的舊書市場,感受當地的獨特文化氣息,是淘書過程中所必要的。重慶,這座有著深厚文化底蘊和歷史特色的古老「山城」,也使得浸潤其中的古舊書業獨具風貌。今日,我們便跟隨淘書人秦老師的文字,一起走進重慶的舊書市場,在煙火氣息中感受它真實的生存力量。
  • 漫步舊書攤
    在省外工作時,工作地點在郊外,離最近的小集市有3裡路左右。舊書攤和夜市一樣,都是晚上才開始,那時單身,只要不打球,晚上都會去逛逛。集市雖小,但賣舊書的卻有二、三家,舊書的種類雜亂,毫無章法,所有以地攤形式的書攤,基本都是如此。好在那時我剛起步,對舊書並無選擇,順眼即可。
  • 天津舊書市場又回來了!搬到了這裡……
    最新消息 記者從古文化街管委會了解到 舊書市場並沒有取締 只不過由古文化街遷到鼓樓 以下為古文化街運營公司發布的通知
  • 上海最大的舊書市場 文廟「懷舊風」再起
    「每周日,一場以舊書古籍為主的盛宴,從黑漆漆的凌晨拉開帷幕。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喚做鬼市開幕也來得貼切,攤主挑著檯燈,顧客一目十行,考眼力界的時候到了。」曾到過文廟舊書會的人如此描述。自1986年起,一周一會的文廟舊書市場,是上海最重要的舊書集散中心,曾一度佔據上海書刊批發市場將近九成份額。沿著欞星門進入文廟,翻開了一個舊書市集的故事。
  • 文廟舊書市場也要關了?20餘年的陪伴,如今要說再見了…
    提議當即得到各方的贊同,經過對文廟自發舊書市場的規範和整頓,上海文廟舊書市場每周日與公眾見面並一直延續至今。 至於整修之後,舊書集市是否還會回歸,這位負責人表示他們目前也不清楚具體怎麼規劃,還是要由區裡的相關部門決定。
  • 滬上舊書業「換一種活法」:所有人都是舊書經營者
    圖片說明:現位於福建中路的上海舊書店袁婧攝  「在網上查過了」這個短句成了陳克希近年來收購舊書時常常聽到的口頭禪,成了許多前來鑑定的人的「金鐘罩鐵布衫」,好似罩上了就能在市場上所向披靡一般。也讓這位1979年就入了古舊書業的老法師感慨網際網路上舊書業品相鑑定的混亂現狀:「內不內行都能插一腳,添了多少麻煩。」同時他也不得不承認,這種對舊行業的衝擊更多卻是「盤活了市場」。
  • 大雁塔春節舊書集市人氣旺 最便宜1塊錢一本
    西安大雁塔北廣場旁的樂遊路春節舊書集市已有數十年的歷史,慣例是每年農曆正月初一開集、十五結束,已經形成西安新的年俗。在這裡經營舊書生意的張師傅說,這些書大多數是他們從廢品收購站中挑選收購而來的。在舊書攤前,可以看到很多「書迷」專心致志地尋覓著自己喜歡的舊書,有的一轉就是大半天。淘到好書,幾位書迷相互分享。很多舊書上都有老標籤,可以看出是一些單位圖書館淘汰的舊書,被這些經營舊書的人挽救回來重新利用。
  • 上海文廟舊書市場現狀:除了門票還是1元,其他都變了
    在他們看來,這種溫情就是由上海文廟的舊書集市帶來的。小小的舊書集市經歷了圖書出版的巔峰時期,也面臨著實體書商崩潰的歷史時局,事到如今,又會有怎樣的命運?曾經的「滬上淘書樂園」文廟舊書集市在興起之初並不頻繁,一年僅舉辦4次(春節、元宵節、暑假、國慶節)。1993年,上海市民提議開辦像法國塞納河邊十裡書市一樣的舊書集市。
  • 別了,上海文廟舊書市場!
    而突如其來的新型肺炎疫情,給這即將消失的舊書市場帶來了什麼樣的宿命,無疑是提前了一兩個月結束了宿命,此後的命運就不得而知了。有位書商提到,他們曾聯合到上海市委、市政府找過領導,說有可能新的舊書市場換了地方,只是距離文廟可能變得更遠了,具體的位置我也不得而知,聽的雲裡霧裡的。
  • 桂林舊書市場搬到市中心了,還不快去逛逛
    有人這麼說過無論網上閱讀多麼火爆拿在手上的書都是不可替代的如果你喜歡淘舊書舊物你一定要來這逛逛位於中山南路原桂林汽車總站裡的舊書市場這些都是原來在七星公園後門六合路六合圩的舊書攤>舊書的生命力很強大它始終在愛書的人群中流轉給淘書的人帶來意外的驚喜或許便宜的價格就購到一本心儀的書也或許是復古懷舊的印刷和裝幀讓你心動又或許是一條遺留在書中的就紙條讓你窺探到它過去主人的某一點心事不止有舊書還有老物件即使什麼也不買這裡你也感受到舊物件帶來情懷說不定還能收穫撿漏的驚喜
  • 西站舊書市場,昆明需要這個老書房
    不信咱們就去昆明最大的舊書交易市場——西站舊書交易市場看看。仔細一看,原來是舊書交易市場中不知誰家的老闆解決了早飯,開門營業了。西站舊書交易市場——昆明如今最集中的舊書交易市場,雖然舊書攤的老闆謙虛地否認著,但他眼裡的驕傲卻不小心露出了頭。如果說潘家灣是古物聚集的市場,那這裡一定是舊書鋪成的天堂。
  • 馮驥才談「城市要有舊書市場」
    原標題:馮驥才談「城市要有舊書市場」   許民彤  近日,看了《中國青年報》刊登的「馮驥才:書房是作家不設防的寫作場」的文化報導,其中說到馮驥才的閱讀生活,馮驥才說從「這些閱讀的書裡,能看到我閱讀的足跡。
  • 淘書鎖記(舊書收藏系列)
    對於愛好舊書的人來說,書不只是用來收藏的也是用來讀的,如果書只藏而不讀那不過是兩腳書櫥罷了,藏書者的最高境界是能用心讀書,把藏書轉換能量和知識為已所用,然後著書立傳流芳百世,惠澤子孫後代,給子孫後代留下一筆精神財富。人生不過百,書壽卻千年。
  • 閒逛重慶北濱路興源廣場舊書集市,淘到近4000元的一套書
    作者 |讀書人的詩與遠方(孔網店鋪:讀書人的詩與遠方書店)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重慶舊書集市,現在留下來的,也就算江北北濱路興源廣場書刊廣場算聚集性最大的書刊市場了,這個存在了十多年的重慶最大書刊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