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葉縣仙臺鎮:黨建引領強根基 幹群共建助脫貧

2020-12-12 河南頻道

「黨旗漫捲寫春秋,巾幗志願鑄風流」。近段時間以來,在河南葉縣仙臺鎮這片古老的大地上,處處是一派如火如荼、幹群共建的感人場面,幹群齊上陣,巾幗勝鬚眉。她們身著紅馬甲、高舉志願旗,在大街小巷或清掃垃圾、粉刷牆壁,或建籬笆改善戶容戶貌,以實際行動助力脫貧攻堅,引來了全縣500餘名支部書記分批次參觀幹群共建人居環境改善工作。

「是什麼讓我們的村組幹部、無職黨員履職盡責、身先士卒?是什麼讓我們的巾幗志願者激情滿懷、無私奉獻?是什麼讓我們的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建設家園?」

這是仙臺鎮黨委堅定一個工作態度,認真貫徹落實縣委「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經濟發展高質量」,以脫貧攻堅為統領,用力抓,真實抓,各項工作落實的結果;這是仙臺鎮黨委堅持一個工作方法,「黨建引領,幹群共建」,走群眾路線,組織群眾、發動群眾、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把黨的正確主張變成群眾的自覺行動的結果;這是仙臺鎮黨委保持一種工作狀態,始終堅持抓班子帶隊伍,正作風,強使命,著力打造仙臺團隊,鑄就仙臺品牌,重塑仙臺形象,鎮村兩級幹部隊伍盡責任、有激情、敢擔當,創先爭優的結果。他們的做法是:

 

堅持「四抓」

一是抓支部書記隊伍。定規矩,強作風,嚴要求,讓黨支部書記擔當村級脫貧攻堅主體責任和第一責任人責任,做到肩頭有責任,腦中有思路,胸中有激情。縣委「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大幹一百天誓師大會」後,啟動全鎮當日工作落實報告制,51名村支部書記每天下午6點在工作群報告當日工作落實情況,每天一點評,每周一排隊對不勝任、責任心不強、不擔當、不作為的村黨支部書記給與誡勉談話或處分,先後有八名支部書記受到處分,一名支部書記給予免職;

二是抓「三委」幹部隊伍。開展村主要幹部「履職踐諾」活動,對照承諾幹工作,在村級實施日籤到制度,籤到情況每周上交鎮黨政辦,每月一評比,對幹的好的村「三委」幹部通報表彰,對幹的差的約談警示,發出提示函。在職不履職,履職不盡職的責令其騰崗挪位,讓庸者、怠者下,幹者、能者上,全鎮先後有七名村幹部按照程序進行了的替換;

三是抓黨員隊伍。認真落實縣委組織部在黨員中施行「一編三定」積分管理的要求,在試點先行的基礎上,對全鎮黨員施行積分管理全覆蓋。投資50多萬元為每個村製作黨員定崗公示牆、兩委幹部履職承諾牆和優秀黨員光榮榜三個黨建專欄,每月3日各村召開黨員積分評審會,通過其評分,喚回黨員初心,讓黨員扛起責任,讓黨員做好表率。對不參加組織生活、不參與脫貧攻堅、不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積分靠後的及時下發提示函,集中進行處置,目前,已有六名黨員接受組織約談,調動了積極性;

四是抓骨幹隊伍。以各村文藝骨幹、舞蹈隊、酷走隊為主體,成立51支巾幗志願服務隊,授旗子,發服裝,配裝備,明職責。對貧困戶、五保戶、孤寡老人幫助他們清潔家園,提升戶容戶貌,拆洗被褥,參與村內的人居環境整治和日常保潔,積極投身於村內公益事業。他們的事跡在葉縣今朝公眾號推出後,引起強大反映,激發了全鎮幹群參與公益事業,萬眾一心,改善人居環境的信心和決心。南龐莊幹群共建用60萬元的資金打造了120萬元的項目建設;大賈莊村在外人員利用三天的時間捐款73000元,用於改善村莊面貌;崔王村支部書記張松國自掏腰包30000元用於整理溝渠,鋪設草坪上千平方,建起了村內遊園等等。

 

兩帶:帶動貧困戶 帶動群眾

通過「四支隊伍」。首先是帶動了貧困戶,對接貧困戶,幫助他們的同時,通過實施貧困戶積分管理,到愛心超市領取生活用品等,激發他們的內身動力,自掃門前雪,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保持「六乾淨一整齊」;其次是帶動了群眾,激發了他們參與到各項工作中去的積極性。實踐證明,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群眾的積極性是高的,群眾是可愛的,只要幹部動起來,黨員幹起來,群眾就會積極的擁護,熱情的參與。

一創建。就是堅持搞好精神文明創建,培育良好的文明新風。每年他們都要大張旗鼓的評選「最美仙臺人」「好媳婦、好婆婆」「脫貧之星」等,評選在人居環境改善、脫貧攻堅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把這些典型匯集之後,裝訂成冊,製成風採錄、光榮榜,堅持典型引路,用先進事跡教育人,引導人,感召人,讓典型立得穩,叫得響,傳的久,創造品牌,使其產生放大效應更好的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通過幹群共建 收穫滿滿

一是加強了基層政權,煥發了村級黨組織活力。他們堅持的「黨建引領、幹群共建」現象,極大的振奮了全鎮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精神,煥發了基層組織建設的活力,為進一步推動仙臺高質量發展、助推高質量脫貧和鄉村振興,增強了信心,奠定了群眾基礎和組織基礎。

二是凝聚了黨心民心,融洽了黨群幹群關係。以前群眾幹活是必須要出錢的,每人一天要50塊錢。今天不結帳明天就沒人來幹活。現在的效果明顯不一樣。只要喇叭上一喊,村民群眾都拿著工具出來參加義務勞動。三是喚回了群眾主體意識、倡樹了文明風尚,提升了村內文明水平。村民更加珍惜共建成果,自覺維護愛護人居環境,自覺參與村裡各項建設事業,為脫貧攻堅、產業發展、集體經濟、文明創建、鄉村振興奠定了良好基礎。四是轉變了工作作風,重走群眾路線,找到工作方法,組織了群眾、發動了群眾,讓全體幹群積極參與到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中來。五是增強了幹好工作,建好仙臺的信心,以忘我的精神,飽滿的熱情,紮實的作風,良好的狀態投入到各項工作中去,為全縣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新的更大貢獻。(供稿:範長坡 羅世舉)

相關焦點

  • 葉縣黨群共建仙臺鎮現場會召開
    10月31日,葉縣黨群共建仙臺鎮現場會召開。會前,平頂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葉縣縣委書記古松,葉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成文分別帶隊到仙臺鎮南龐莊村、豐王村、辛樓村、坡魏村觀摩。在葉的縣級領導幹部參加觀摩。 古松在會上指出,去年以來,葉縣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切入點,黨建引領、幹部帶頭、群眾參與,探索黨群共建模式,激發了蘊藏在群眾中無窮無盡的正能量,其經驗做法在全市、全省推廣。今年8月份以來,仙臺鎮積極拓展內容,採取黨群共建模式,高標準完成了16個非貧困村的道路建設任務,比預算節省資金近300萬元,為全縣黨群共建做好了榜樣示範。
  • 河南葉縣仙臺鎮南龐莊村:黨建引領 幹群共建美麗鄉村
    核心提示:走在葉縣仙臺鎮南龐莊,乾淨整潔的綠化村道直通每家每戶門口,活潑精美的牆繪把村莊裝扮得格外靚麗,老房古色古香,屋前柵欄交錯,兒童嬉戲打鬧,一副和諧的美麗鄉村宜居圖。
  • 葉縣仙臺鎮:脫貧攻堅「巾幗」不讓鬚眉
    仙臺鎮位於縣城東15公裡處,緊鄰漯河市舞陽縣,是葉縣「東大門」。全鎮共有51個行政村,87個自然村,84平方公裡,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鎮,經濟窮鎮。 作為葉縣黨員積分管理試點鄉鎮,仙臺鎮以黨的建設引領全鎮各項事業的發展,走出了一條「黨員積分+」的新模式。特別是動員全鎮的無職女黨員,認領崗位,組建巾幗志願服務隊,颳起了改善人居環境、助力脫貧攻堅的「紅色旋風」。
  • 葉縣:黨建引領 紅裝志願服務實現常態化服務
    據介紹,黨建引領,紅裝志願服務活動是葉縣探索黨建引領、幹部帶頭、群眾參與黨群共建模式的一個有力抓手。在該縣已實現常態化。 全面落實各級黨委關於基層黨建工作部署要求,進一步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持續發揮好黨支部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作用,葉縣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這一總要求,因地制宜開展黨群志願服務活動。
  • 葉縣仙臺鎮南龐莊村:幹群共建美麗鄉村
    10月9日,平頂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縣委書記古松在全縣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觀摩活動點評會上強調,要學習仙臺鎮南龐莊村幹群共建模式,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發揮村級主觀能動性,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南龐莊村到底有什麼「魔力」,連日來吸引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高度關注?
  • 河南葉縣仙臺鎮:改善鄉村面貌 助力脫貧攻堅
    核心提示:河南葉縣仙臺鎮以文明創建為抓手,在各村成立人居環境庭院美化理事會,實行村民自我監督管理。
  • 葉縣仙臺鎮巾幗志願者服務隊:弘揚鄉風文明 助力脫貧攻堅
    10月27日,走進葉縣仙臺鎮婁莊村貧困戶王玉繞家,院內剛鋪好的水泥路通到門口,路兩旁的百日紅搖曳多姿……「這都是村裡的巾幗志願服務隊幫俺收拾的,生活在這環境中心裡可美了。」王玉繞說。王玉繞家與老伴一起生活,老兩口年紀大了行動不便,沒有精力打掃室內外衛生。
  • 葉縣仙臺鎮:提升鄉村面貌 助力脫貧攻堅
    12月10日傍晚,葉縣仙臺鎮閣老吳村村民趙青娥說。不遠處,廣場舞隊合著鼓點翩翩起舞。 當天,筆者走入閣老吳村,整潔的柏油路面、寬敞的廣場遊園、豐富多彩的牆體畫把小村莊裝扮地格外靚麗多姿。 今年以來,仙臺鎮在協調整合資金、多方借力建設的基礎上,拿出去年拆舊復墾獎補資金320萬元,作為人居環境創建專項經費。
  • 黨建引領讓葉縣村集體經濟「百花齊放」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王俊生    實習生 羅聰 通訊員 焦萌/文圖    把能人請回來     將經濟搞上去    南王莊村是葉縣東南部最偏遠的村,三面環山,曾經唯一的出村道路坑坑窪窪,需要一個多小時才能繞到鎮上。
  • 葉縣仙臺鎮三千志願者扮靚鄉村
    本報訊(記者丁需學通訊員任曉卿)3月3日一大早,葉縣仙臺鎮婁莊村的巾幗志願服務隊隊長孫技雲就帶隊為村裡的貧困戶拆洗被褥、打掃室內外衛生。    「她們三天兩頭給俺打掃衛生、洗衣裳,裡裡外外弄得乾乾淨淨,俺都不知說啥好了。」貧困戶王春成感激地說。
  • 河南平頂山葉縣仙臺鎮吳哲莊村「孝心餃子宴」常規化
    摘要:2019年冬至,河南平頂山葉縣仙臺鎮吳哲莊村村委會門前舉辦了該村本年度第五場孝心餃子宴,該村婦聯主任吳秋連表示,這樣的活動常規化是為了進一步弘揚孝道、傳遞愛心,讓孝親敬老觀念更加深入人心。
  • 「化樹為糧」,河南葉縣仙臺鎮構樹種植肥牛羊
    10月29日上午,在河南葉縣仙臺鎮王老君村構樹種植基地,伴隨青貯收割機轟鳴作業,一棵棵枝葉茂盛的構樹連杆帶葉全株採收,粉碎後拋入運料卡車,銷往周邊牛、羊養殖場,青貯發酵成為牛羊增肥壯膘的可口「美食」。2018年,河南裕構農牧有限公司投資3000餘萬元,在葉縣仙臺鎮柳樹王村建設構樹產業示範基地,按照產業化、規模化、市場化的要求,集中連片發展構樹產業種植。
  • 河南裕構農牧向平頂山葉縣仙臺鎮捐贈口罩6000個
    核心提示:「感謝河南裕構農牧有限公司給我們送來了口罩,感謝謝總在關鍵時候致富不忘回報鄉鄰,籌措資金購買捐贈的6000個口罩。」
  • 黨建引領 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
    為了進一步深化黨建引領脫貧攻堅長效機制,擴大黨建聯盟結對共建成果,於9月24-25日在濱海縣開展省委省級機關工委聯合省人社廳、省政府扶貧辦「助農先鋒行」—省級機關黨組織與濱海縣省定經濟薄弱村黨組織結對共建活動,以黨建引領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 葉縣仙臺鎮:改善鄉村面貌 助力脫貧攻堅
    9月16日傍晚,葉縣仙臺鎮閣老吳村村民趙青娥說。不遠處,廣場舞隊合著鼓點翩翩起舞。當天,筆者走入閣老吳村,整潔的柏油路面、寬敞的廣場遊園、豐富多彩的牆體畫把小村莊裝扮地格外靚麗多姿。今年以來,仙臺鎮在協調整合資金、多方借力建設的基礎上,拿出去年拆舊復墾獎補資金320萬元,作為人居環境創建專項經費。
  • 【河南戰疫 我們在行動】平頂山葉縣仙臺鎮閣老吳村:一聲大喇叭 三...
    2月10日上午12時,閣老吳村黨支部書記劉文才帶著滿滿的三車新鮮蔬菜和全村群眾捐款來到葉縣仙臺鎮政府,親手交到了鎮長劉科偉手裡。2月10日上午12時,閣老吳村黨支部書記劉文才帶著滿滿的三車新鮮蔬菜和全村群眾捐款來到葉縣仙臺鎮政府,親手交到了鎮長劉科偉手裡。 閣老吳村是省級貧困村,過去,吃水要到附近村挑,花錢要向親戚家借,農產品外出要靠手抬肩挑。村裡沒有一條水泥路,村裡姑娘急外嫁,外村姑娘不願來是該村的真實寫照。有村民改說了一句話說:」閣老吳、閣老吳,閣老子啥都無(吳)」。
  • 河南葉縣脫貧攻堅步伐穩 鄉村振興續奮鬥
    金秋時節,河南葉縣大地到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黨建引領 群眾有了「主心骨」  9月20日,田莊鄉東李村黨支部書記李富青迎來一年當中最忙的時候。  「青貯玉米正在收割,今年一畝地能產4噸,一噸能賣400多元錢。」李富青算起了收入。2018年,村集體流轉1600多畝土地,種植優質小麥和青貯玉米。
  • 河南葉縣仙臺鎮:紅裝志願者成村集體經濟助力軍
    10月10日,在河南葉縣仙臺鎮西南拐村集體經濟飼草玉米大田裡,聯合收割機隆隆作響,幾十名身著紅裝的志願服務隊隊員緊隨其後,忙碌地拾檢著散落的玉米,現場勾勒出一幅顆粒歸倉的豐收畫卷。仙臺鎮有耕地9.8萬畝。近年來,該鎮依託土地做文章,發展村集體經濟,組織各村種植強筋小麥、飼草玉米、花生、白朮等特色產業增加村集體收入。為確保顆粒歸倉,各村紅裝志願服務隊主動請戰,看管、守護、幫助秋收,一直忙碌在村集體的田間地頭,日出動紅裝志願服務隊員800多人。
  • 葉縣仙臺鎮:黨員「掙積分」「量」出新活力
    2月26日,葉縣仙臺鎮黨委書記虎永福在談起該鎮黨員積分管理制度時說道。仙臺鎮共有農村黨員1892人,尚有勞動能力的黨員1680名。為發揮黨員先鋒帶頭作用,2018年5月份,該鎮按照葉縣委組織部關於農村黨員「一編三定」積分管理要求,制定出臺了《仙臺鎮黨員積分管理實施方案》《仙臺鎮評分考核實施細則》《仙臺鎮黨員積分管理工作制度》等,為每名黨員建立了一份黨員積分榮譽檔案,一個黨員日常行為、崗位承諾積分卡。每月初對黨員積分情況組織召開支委會、黨員大會進行評定,評審結果在黨建欄裡進行公示,先進或落後一目了然。
  • 葉縣仙臺鎮甜柿子園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沿著葉舞路向東,仙臺鎮的南龐莊村,柿子園裡甜柿掛滿枝頭,微風一吹,帶著秋天絲絲的甘甜在微風裡蔓延,果實喜人,讓人心生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