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縣仙臺鎮南龐莊村:幹群共建美麗鄉村

2020-12-12 河南頻道

10月9日,平頂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縣委書記古松在全縣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觀摩活動點評會上強調,要學習仙臺鎮南龐莊村幹群共建模式,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發揮村級主觀能動性,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南龐莊村到底有什麼「魔力」,連日來吸引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高度關注?

內生整治動力獲得項目支持

走在南龐莊,乾淨整潔的綠化村道直通每家每戶門口,活潑精美的牆繪把村莊裝扮得格外靚麗,老房古色古香,屋前柵欄交錯,兒童嬉戲打鬧,一副和諧的美麗鄉村宜居圖。

南龐莊的村民怎麼也沒想到,曾經的髒亂差窮村,搖身變成了花園村、明星村、示範村。

南龐莊村位於仙臺鎮東南方向約3公裡處,轄2個自然村174戶640人,有建檔立卡貧困戶67戶251人,是重點貧困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曾經是南龐莊的真實寫照,村裡沒有一條像樣的路,外村的姑娘都不願往這窮村嫁。單是村裡一方臭水塘,便讓周圍的十幾戶村民苦不堪言。

隨著扶貧工作深入開展,南龐莊村整村推進工作逐步落地,水、電、路、網全都通進了村。但村裡沒有下水道,汙水仍舊到處流;文化廣場沒有修建,村民沒有休閒去處;排間道沒有硬化,雨天還是泥濘不堪……村裡環境影響著村民的生活質量。

「不能讓老百姓生活在這種環境裡。」該村黨支部書記韋鎖柱是一名退伍軍人,工作裡還保持著軍人雷厲風行的作風。他的想法得到了縣廣電臺派駐第一書記趙戰勝、縣物價局派駐工作隊長焦克濤的一致同意。

縣人大常委會主任任世奇是南龐莊村分包縣領導,得知村幹部改變人居環境的願望強烈,多次到該村指導調研,並給予大力支持,為該村申請到60萬元資金治理人居環境。

資金到了手,幹部發了愁。60萬元的資金除去稅款、招標費用等,真正用到村裡的資金不超過48萬元。滿心歡喜的鎮、村幹部找來專業的施工隊對南龐莊做規劃,結果預算資金卻需要110萬元。

「入不敷出」怎麼辦?任世奇多次組織鎮、村幹部開會研究,最後大家一致決定:自己動手,豐衣足食。2017年11月中旬至12月,南龐莊掀起了為期一個多月的人居環境集中整治熱潮,幹部群眾參與其中,共同建設美麗家園。

如今,村文化廣場旁的「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鄉村振興,幹群共建」兩幅標語赫然醒目,它們是南龐莊村由髒亂差到美麗鄉村華麗轉變的真實寫照。

幹部帶頭、群眾參與,好作風換來大幹勁

說幹就幹。經村「兩委」商議,全村18-60歲的勞動力每人義務挖2米長的下水道。如果是貧困戶,每天補貼30塊錢。

什麼?下水道得自己挖?聽說要村民自己動手公益工程,不少村民有了質疑聲:「俺家孩子需要照顧,沒空出去幹活。」「別的村裡都是找的施工隊,為啥要俺們自己挖?」「申請的資金是不是被村幹部剋扣掉了?」

有的村民不願意出工,有的村民不願伐掉自家樹,有的村民不願平整門前土堆……對於村民們的不滿,各級幹部一遍遍前去做解釋工作,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出了表率。

「改善人居環境是順民意、得民心的好事兒,我們一定要引導群眾支持、參與進來。」任世奇多次強調。

為了讓群眾真正參與,領導幹部率先投入其中。任世奇帶頭來到治理現場,接水管、和水泥,幹起活兒來絲毫不含糊。仙臺鎮黨委書記虎永福、鎮長劉科偉等幹部積極投工投勞。該鎮副鎮長王丹鳳雖說是女同志,可一到工地就換上迷彩服,一幹就是大半天。

南龐莊村幫扶單位——縣物價局組織70名機關幹部成立了幫扶小分隊,分兩班到村裡參加勞動。他們自己帶來了鐵鍬、鎬頭,一貫握筆的手磨出了一個個水泡,可是沒有一個人喊疼。

看到領導幹部、幫扶人員為自己生活的家園費心費力、親力親為,不少村民坐不住了。

87歲的潘秀蘭主動加入到搬磚行列,村幹部看她年紀大了,勸她不要幹了,她卻說:「我年紀雖然大了,但還能勞動,一次搬不動兩塊就搬一塊,我多搬一塊,你們就少搬一塊嘛。」

越來越多的人拿上工具,走出家門,熱火朝天地幹了起來,主動投入到美麗鄉村建設中,甚至家裡用不上的磚石也貢獻出來,為自己家園增磚添瓦。

村民們都說:「黨的好作風回來了,我們幹著有勁兒!」

從開始的滿腹牢騷到積極主動,從幹自己的活到幫別人幹,從聽從分配幹到自己找活兒幹,南龐莊村民的責任意識、參與意識、主體意識真正徹底覺醒了。

精打細算 做大鍋飯吃大籠饃

南龐莊村的人居環境整治,經費只有不足50萬元,但只要拿出「解剖麻雀」的精神,就一定能把事兒做成。

整治之初,該村就成立了南龐莊村人居環境整治專項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成立理財小組用好用準每一分錢,成立監督小組督導工程質量。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整個工程最難的地方還在於資金使用。韋鎖柱給大家算了一筆帳,每天參加勞動人員百餘人,如果每天在飯店訂餐,按每人每天20元的標準,每月僅吃飯就要花掉約6萬元。

為了節約資金,「支大鍋臺、做大鍋飯、蒸大籠饃、喝大碗茶」的做法得到大家一致響應。村民龐全德以前做過廚師,主動擔起買菜做飯的責任,一些沒有勞動能力的村民就幫著擇菜洗菜等,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為了用好資金,打消村民對資金流向的顧慮,由村主任、第一書記、工作隊長、村會計、黨員代表組成的村理財小組管理資金,針對每筆資金的出入,都要由5人共同籤字才能使用。

「俺村這個理財組可不是擺設,有時候想買幾塊錢豆腐給大家做飯,都要五個人同時籤字才行。」龐全德笑言,「雖然程序繁瑣,但這樣認真負責、不貪不佔的幹部,俺們村民擁護。」

為了節省資金,每一個環節都做到了精打細算、貨比三家,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同時,一定是哪家的施工材料便宜用哪家。「為了省錢,我們可沒少想辦法。」韋鎖柱介紹,當時正逢縣城「百城提質」,道路上的一些舊彩磚將要被替換掉。聽到消息後,韋鎖柱立馬帶上兩輛拖拉機進了城。「我們就蹲在縣裡施工隊跟前,人家拆掉一塊兒,我們裝車一塊兒,最晚時直到凌晨才回到村裡。」韋鎖柱說,最終,他們村共拉回來了6000餘平方米的彩磚,把全村的人行道全部鋪了一遍。

在一個多月的人居環境整治中,幹群團結一心,休戚與共,硬化排前路和主幹道2400餘米,鋪設下水道1337米,鋪設主幹道道牙2610米,鋪設彩磚6000餘平方米。開展幹群共建活動,累計節約資金60餘萬元。

今年以來,南龐莊村藉助全縣「千村整治百村示範」活動又陸續對全村環境進行提檔升級,安裝了83盞路燈,栽種2000多棵綠化樹,規劃小遊園3處,真正實現了全覆蓋、無死角。

而且,南龐莊以「記得住鄉愁」為主題,不搞大拆大建,用石磨、石碾和轆轆等舊物展現農耕民俗文化,既節省了資金,又古樸雅致。鄉愁園、鄉愁石、鄉愁牆讓村民記住了更多的家鄉之美、家鄉之情。

愛我家園,成了南龐莊人的行動自覺

「國安,你的衣裳髒了!這麼大人,也不收拾?」在村民龐國安家,巾幗服務隊隊員李巧麗喊道。

聞聲,龐國安不好意思地撓撓頭,開始收拾衣裳:「好好好,我這就收拾,你嗓門這麼大,說得讓俺臉紅。」

原來,隨著脫貧攻堅的逐步深入,仙臺鎮政府因勢利導、順勢而上,在村中挑選為人好、熱心腸的婦女村民組成了巾幗志願服務隊,幫助貧困戶改善居住環境。平日裡隊員會自發幫其打掃衛生,收拾家務,對比較懶散的貧困戶,她們還會對其進行督促,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生活衛生習慣。

「我們為巾幗服務隊掛牌子、發旗子、發服裝、配裝備,榮譽感、責任感逐漸被調動起來,現在已經成了村裡助力脫貧攻堅的一支重要力量。」虎永福介紹。

南龐莊人猶如一顆顆細胞因子被徹底激活。各家各戶每天都會把自家門前打掃一遍,精心照料房前屋後的綠化樹,看到有人亂扔垃圾都會及時制止,愛護環境成了南龐莊的村民的自覺行動,真正把自己當作了村莊的主人。

每天一大早,74歲的村民宦藏都會帶著掃帚和自備的小垃圾桶到路上去打掃衛生。村幹部和家人都勸她注意身體,她卻說:「反正閒著也是閒著,我幹不了多的幹少的,能出把力就行。」

「我平時在外地打工,很久沒回來了,這次回到老家,感覺變化太大了。以前吃過口香糖隨手就扔了,現在看著家鄉這麼幹淨,自己都要用紙包起來才扔進垃圾桶。」一位在外務工的年輕村民對筆者笑著說。

夜幕降臨,嶄新的路燈照亮了村民的新生活。每到華燈初上,村裡的婦女們便自發組織起來,跳廣場舞,酷走健身……村莊環境美了,村民素質高了,百姓心氣順了。

虎永福表示,通過幹群共建,不僅彰顯了黨員幹部的優良作風,更激發了群眾內生動力,幹群關係更加融洽,黨心、民心更加凝聚,幹群同心同治的局面已經形成。(供稿:喬培珠 馮櫟)

相關焦點

  • 河南葉縣仙臺鎮南龐莊村:黨建引領 幹群共建美麗鄉村
    核心提示:走在葉縣仙臺鎮南龐莊,乾淨整潔的綠化村道直通每家每戶門口,活潑精美的牆繪把村莊裝扮得格外靚麗,老房古色古香,屋前柵欄交錯,兒童嬉戲打鬧,一副和諧的美麗鄉村宜居圖。
  • 葉縣仙臺鎮南龐莊村:帶領村民唱響「幸福歌」
    「大伯,今天天氣冷,多穿件衣服,快進屋裡……」12月26日,在葉縣仙臺鎮南龐莊村黨群服務中心,該村黨支部書記韋鎖柱看見本村王大伯立即打起了招呼。
  • 葉縣黨群共建仙臺鎮現場會召開
    10月31日,葉縣黨群共建仙臺鎮現場會召開。會前,平頂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葉縣縣委書記古松,葉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成文分別帶隊到仙臺鎮南龐莊村、豐王村、辛樓村、坡魏村觀摩。在葉的縣級領導幹部參加觀摩。 古松在會上指出,去年以來,葉縣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切入點,黨建引領、幹部帶頭、群眾參與,探索黨群共建模式,激發了蘊藏在群眾中無窮無盡的正能量,其經驗做法在全市、全省推廣。今年8月份以來,仙臺鎮積極拓展內容,採取黨群共建模式,高標準完成了16個非貧困村的道路建設任務,比預算節省資金近300萬元,為全縣黨群共建做好了榜樣示範。
  • 河南葉縣仙臺鎮:黨建引領強根基 幹群共建助脫貧
    近段時間以來,在河南葉縣仙臺鎮這片古老的大地上,處處是一派如火如荼、幹群共建的感人場面,幹群齊上陣,巾幗勝鬚眉。她們身著紅馬甲、高舉志願旗,在大街小巷或清掃垃圾、粉刷牆壁,或建籬笆改善戶容戶貌,以實際行動助力脫貧攻堅,引來了全縣500餘名支部書記分批次參觀幹群共建人居環境改善工作。
  • 河南葉縣仙臺鎮:改善鄉村面貌 助力脫貧攻堅
    核心提示:河南葉縣仙臺鎮以文明創建為抓手,在各村成立人居環境庭院美化理事會,實行村民自我監督管理。
  • 葉縣仙臺鎮:改善鄉村面貌 助力脫貧攻堅
    9月16日傍晚,葉縣仙臺鎮閣老吳村村民趙青娥說。不遠處,廣場舞隊合著鼓點翩翩起舞。當天,筆者走入閣老吳村,整潔的柏油路面、寬敞的廣場遊園、豐富多彩的牆體畫把小村莊裝扮地格外靚麗多姿。今年以來,仙臺鎮在協調整合資金、多方借力建設的基礎上,拿出去年拆舊復墾獎補資金320萬元,作為人居環境創建專項經費。
  • 葉縣仙臺鎮:提升鄉村面貌 助力脫貧攻堅
    12月10日傍晚,葉縣仙臺鎮閣老吳村村民趙青娥說。不遠處,廣場舞隊合著鼓點翩翩起舞。 當天,筆者走入閣老吳村,整潔的柏油路面、寬敞的廣場遊園、豐富多彩的牆體畫把小村莊裝扮地格外靚麗多姿。 今年以來,仙臺鎮在協調整合資金、多方借力建設的基礎上,拿出去年拆舊復墾獎補資金320萬元,作為人居環境創建專項經費。
  • 葉縣仙臺鎮甜柿子園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沿著葉舞路向東,仙臺鎮的南龐莊村,柿子園裡甜柿掛滿枝頭,微風一吹,帶著秋天絲絲的甘甜在微風裡蔓延,果實喜人,讓人心生歡喜。
  • 葉縣仙臺鎮三千志願者扮靚鄉村
    本報訊(記者丁需學通訊員任曉卿)3月3日一大早,葉縣仙臺鎮婁莊村的巾幗志願服務隊隊長孫技雲就帶隊為村裡的貧困戶拆洗被褥、打掃室內外衛生。    「她們三天兩頭給俺打掃衛生、洗衣裳,裡裡外外弄得乾乾淨淨,俺都不知說啥好了。」貧困戶王春成感激地說。
  • 葉縣仙臺鎮:脫貧攻堅「巾幗」不讓鬚眉
    12月23日,在葉縣仙臺鎮大賈莊村,巾幗服務隊成員王玉蓮來到貧困戶朱先菊家中,幫助老人幹起了家務。 貧困戶朱先菊老人家中有兩口人,老伴時常外出。每當剩下她一個人時,她總是坐在門口發呆。時間一長,她話也不多,也不願和別人接觸。在得知情況後,參與志願服務的老黨員王玉蓮就主動到其家中,和她聊家常,講政策。
  • 葉縣仙臺鎮一服裝廠轉產防護服,日產3萬套出口歐美!
    4月21日上午,在葉縣仙臺鎮南龐莊村村級集體經濟標準化廠房內,葉縣宏傑服飾公司的百餘名工人正在裁剪、縫紉、包裝、裝箱加緊生產民用防護服。「今天是俺們轉做防護服的第三天。商戶催得急,大家加班加點趕工,連吃飯都是輪著吃,做不及。」
  • 葉縣仙臺鎮政府搭臺鄉土人才歸巢
    本報訊(記者丁需學通訊員任曉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俺覺得這是個機遇。有縣鄉政府的支持,創業環境又這麼好,俺就回來辦了這個廠,讓老少爺們能夠不出遠門有活兒幹,有錢掙,也為鄉村振興出把力。」3月26日,葉縣仙臺鎮北龐莊村返鄉創業青年張東三說。
  • 葉縣仙臺鎮 政府搭戲臺 農民唱好戲
    本報訊(記者丁需學通訊員任曉卿)11月2日,在葉縣仙臺鎮北龐莊村文化廣場,一場由鄉土文藝人才自編自演的文藝節目正在精彩上演。    「唉!唉!他嬸子,這個節目就是演俺村娘三爭當巾幗志願隊員的事。這事真,人家娘三就是中,幹得可好了。」
  • 河南葉縣:「扶貧車間」生產忙 群眾就業穩增收
    6月17日下午,在河南省葉縣仙臺鎮豐王村村集體經濟標準化廠房扶貧車間內,假髮加工廠、電子電器加工廠的60多名工人在各自工作崗位上認真工作忙碌著。葉縣工水連假髮廠負責人王小可信心滿滿地說。 「我是董寨裡,在扶貧車間幹的是折彎,一個月也有個兩三千塊錢。」葉縣仙臺董寨村王娟高興地說。 像這樣的村集體經濟標準化廠房扶貧車間葉縣共有91處,涉及仙臺、鄧李、保安、龍泉等11個扶貧開發重點鄉鎮,138個行政村,實現了2000多名群眾在家門口務工就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79人,有效地鞏固了脫貧成果,確保群眾穩定增收。
  • 葉縣仙臺鎮巾幗志願者服務隊:弘揚鄉風文明 助力脫貧攻堅
    10月27日,走進葉縣仙臺鎮婁莊村貧困戶王玉繞家,院內剛鋪好的水泥路通到門口,路兩旁的百日紅搖曳多姿……「這都是村裡的巾幗志願服務隊幫俺收拾的,生活在這環境中心裡可美了。」王玉繞說。王玉繞家與老伴一起生活,老兩口年紀大了行動不便,沒有精力打掃室內外衛生。
  • 葉縣仙臺鎮香菇基地連夜裝菌棒 積極復工復產
    核心提示:2月18日,葉縣仙臺鎮布楊村當得知可以逐步復工復產後,村幹部便馬上聯繫鑫瑞隆公司,安排人員車輛去拉菌棒,準備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大展拳腳。
  • 【打造文旅名城 賡續鄉鎮史話】葉縣仙臺鎮:「王喬飛鳧」傳佳話
    葉縣仙臺鎮:「王喬飛鳧」傳佳話 夏日的葉縣仙臺鎮西北拐村,古老的寨河上,青磚結構的小橋倒映在綠水之中,這就是充滿了歷史傳說的望仙橋,它因漢明帝時期人們站在這裡等待葉縣縣令王喬進京朝拜歸來而得名,也給仙臺鎮增添了濃重的地域歷史文化色彩。
  • 葉縣仙臺鎮外出黨員:共謀發展共促和諧
    「喂,是書記,關乎咱村新貌,願意,咋不願意哩,咱村變美麗了,咱看著也舒服。」4月22日,葉縣仙臺鎮李莊村支部書記和該村黨員馬根義通起了電話。據了解,該村上個月召開了一場下一步村裡如何發展的討論會,該村黨員們圍繞發展村集體經濟、鄉村振興、改善人居環境展開激烈的討論,與會黨員發表各自的看法共謀本村發展。
  • 葉縣仙臺鎮人民政府關於葉縣農村集體經濟試點項目仙臺飛鳧物業...
    葉縣仙臺鎮人民政府關於葉縣農村集體經濟試點項目仙臺飛鳧物業倉儲租賃有限公司建設工程招標公告1.招標條件招標人為葉縣仙臺鎮人民政府,招標代理機構為河南省天問工程技術諮詢有限公司。項目已具備招標條件,現對本項目施工進行公開招標,歡迎符合相關條件的投標人參加。
  • 河南葉縣仙臺鎮坡魏村:從「膠鞋村」走出來的美麗村莊
    9月28日,秋高氣爽,走進河南葉縣仙臺鎮坡魏村,村莊內牆畫精美、花紅樹綠、翠竹環繞,兒童嘻戲、老人廳閣下悠閒聊著天,不時還有人向其詢問「膠鞋村」過去生活的痕跡……這個美麗的小村莊,曾因全村人雨天出行要靠穿「膠鞋」而聞名,被戲稱為「膠鞋村」,如今來此,它不僅讓人流連忘返,還成為葉縣美麗知名的旅遊示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