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城市管理局錦繡川景區管理中心以實施「機關作風效能轉變」為抓手,以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活動為契機,緊扣「為人民管理城市」的總目標,建強組織體系,做實現場督導,優化創新方式,強化考核評估,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發展生態。
突出黨建引領、書記主抓,頂格謀劃治理圖譜
按照《德州市城市管理局關於印發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方案的通知》(德城管發﹝2020﹞99號)文件要求,把加強景區容貌環境整治作為「一把手」工程,確定為支部書記抓機關作風效能突破項目。分管主任、科隊負責人組成2個小分隊深入岔河東西兩岸開展5天「解剖麻雀」式問題摸排,找準容貌環境治理的堵點、痛點,在一線明確加強幹部作風效能建設和創新景區管理融合銜接的思路打法。為加強機關作風效能「面對面」質量水平,景區研究實施支部書記帶頭、全體黨員主動出擊的「分段包抓」工作機制,緊緊圍繞中心業務性工作將各路段、各景點、進出口等重點區域的環境衛生整治、遊園秩序管理等工作職責進行「精細化分割」,定量分配到黨員頭上,並進行不定期責任段輪崗,以扁平、高效的領導管理體制和工作協調機制,發揮黨員幹部先鋒性的同時,有效破解景區各項管理工作「九龍治水、各自為政」的問題。
突出整體建設、系統建設,發展完善治理生態
注重在強化機關作風效能「統」的功能上下功夫,在推動一網治理上做文章,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強力打響市容環境綜合整治「重機槍」。一是建強宣傳主軸。開展新一輪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全覆蓋宣傳,製作20個造型精美、耐久性強的「垃圾分類」公益廣告,懸掛10條綜合治理宣傳條幅,印發宣傳單頁3000餘份,力爭形成「一眼效應」。二是加大整治力度。按照「整潔、有序、提質」總體標準,各科隊聯合下足「繡花」功夫。在「整潔」上,及時清除衛生死角,清理雜草、蘆葦、落葉20餘噸,每日衝洗綠道、廣場63000餘平方米,擦拭警示牌、果皮箱、座椅、健身器材650餘件,治理天牛類等病蟲害樹木400餘株;在「有序」上,發揚「創城」攻堅勢頭,持續增派人員加大盯守巡視密度,每日勸導規範亂停亂放、攜犬入內等不文明行為現象30餘次;在「提質」上,聚焦推進「景區公園基礎設施安全隱患整治——錦繡川景區設施改造」項目,著力消除安全隱患,提升景區景觀品質。完成鋪設花磚2000餘平方米、磚砌擋土牆50餘立方米、護欄200餘米及照明設施維護。三是強化陣地支撐。打造景區「志願服務站」、「戶外勞動者驛站」等服務陣地,進一步打通「管理服務+發聲反饋」雙向渠道,讓市民遊客求助有人回應、不滿有地「吐槽」,推進志願服務制度化常態化。
突出創新推動、提效升級,激發城市管理活力
始終堅持把機關作風效能作為「衝擊鑽」,用改革的思路、創新的思維,補齊「生態文明、協同發展」和「為人民管理城市」的能力短板,推動機關作風效能建設成果節節開花。一是創新景觀品質,突出「生態宜人」。立足生態資源優勢打造高顏值「花海」景觀,在新河橋南、東風橋北種植馬鞭草、千屈菜16000平方米,北美海棠3900株,大片花海沿岔河蜿蜒,層次分明、引人入勝。二是創新主動作為,突出「民心工程」。應200餘名中老年舞蹈愛好者需求,對岔河西岸三八橋下場地原設計方案進行變更,打造出一片可容納300人的專業舞場,被廣大舞友稱為「德州紅舞鞋露天舞場」,精細化的走心服務獲得群眾一致好評。三是創新黨建融合,突出「多元治理」。善於搭平臺、做乘法,在服務群眾、助力社區建設中提出實招硬招,主動靠前參與廣川街道辦祥和社區「星火同盟」,在疫情防控、文明創建、環境整治等方面開展「賦能」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