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刺魚鉤如何掛蚯蚓?野釣不怕小魚鬧,另類掛法讓秋冬上魚更多

2020-12-12 北京釣魚達人

秋冬季節,釣友們都有相同的體會,那就是魚似乎更難釣了!用蚯蚓釣魚也沒有了「往日雄風」。

前兩天正好在野釣群裡和釣友們交流這方面的問題,整理出來了一些「要點」——結合我自身野釣經歷,今天咱們就撈「乾貨」,直截了當地告訴大家,北方秋冬用蚯蚓野釣鯽魚的秘訣!

最後給大家呈上——我常用、能對抗雜魚、高效釣獲鯽魚、無倒刺魚鉤的「蚯蚓掛法」~

蚯蚓是「全天候」釣餌,但出釣也要「擇時」

出釣時機掌握好,「天時」條件要記牢——尤其北方,秋冬季節垂釣一定要找晝夜溫差小的時機出釣,陰天、小雨(雪)以及大幅降溫的當天或前一天,都是不錯的出釣時機,無論白天晚上都常見收穫頗豐。此時,小雜魚鬧鉤好於夏秋季節,所以紅蚯蚓是許多地方最適合的釣餌之一。

豔陽高照的晴天反而要謹慎,尤其是中午前後,會經常出現集體空軍的情況。只要不是寒冬,晴天還是建議抓住「一早一晚」時機出釣,甚至夜釣。尤其北方秋末冬初的晴天,晝夜溫差非常大,除非您就是想沐浴一下這溫暖的陽光,但要想釣魚爆護還是另擇他日吧!

蚯蚓不是神餌,也需要釣位、釣點合適

釣位選擇要近草,多點做窩效果好——北方的秋冬,氣溫導致水溫持續降低,此時垂釣的方式要從「誘魚」向「找魚」轉變。釣位首選靠近草邊的位置下竿,最好是向陽或是光照時間較長的那條岸,多做幾個窩子,「找」魚釣。

不能固守一個釣點,一個窩點守半小時無魚問津,那就果斷換釣點,找到魚之後連竿就不是難事——所以,要多點做窩。

蚯蚓釣魚,更重要的是窩料

窩料選擇好,漁獲少不了——早晚和夜釣的誘魚餌料相對簡單,國產腥香餌料+酒米前期搓幾竿大的餌團做窩,來魚之後正常使用蚯蚓,保持一定頻率補窩即可。因為此時段一般是雜魚乾擾較小或沒有雜魚乾擾的。

如果您垂釣水域雜魚鬧得厲害或白天作釣,此時的窩料就要以VB類、淡香型酒米為主,多點做窩——先用窩料「小中取大」、「棄小留大」,再用蚯蚓施釣,才是建議的方式和捷徑。調釣要「頓」一些,誇張動作放掉,到底之後再出口,一般才是鯽魚,下圖就是我常用的自製果糖VB酒米。

無倒刺魚鉤的穿鉤方法

現在大家一般都用無倒刺魚鉤,優點是對魚傷害小;摘魚、卸魚方便快捷;也能減少不必要的事故和麻煩。但無倒刺鉤用蚯蚓,就會出現一個大麻煩:蚯蚓很容易「逃脫」,尤其容易被小雜魚「拉走」。

如何才能避免蚯蚓頻繁被魚拉走、減少雜魚中鉤呢?下面分享一個較為實用的小技巧——截取一公分左右長短的蚯蚓,用鉤子從頭至尾穿過,將蚯蚓段繼續往鉤柄處推,一般有一半蚯蚓在鉤柄上方子線處即可,如所示。

在有雜魚、需要「摘口」垂釣的時候,這種穿法比倒刺魚鉤的多種蚯蚓穿法——釣獲鯽魚的成功率更高。

此時我一般是「調幾釣幾」,雜魚多,採用「調平水釣2-3目」或「調低釣高」。需要提醒的是夜釣時線組更要「精細」一些,畢竟天涼了,魚口會有些微弱。白天或者雜魚乾擾嚴重的時候,則反向選擇吃鉛大一些的浮漂和加粗一些線組,這些都直接有利於「摘口」。

雜魚鬧得嚴重甚至需要釣跑鉛,讓鉤餌迅速到底,直擊底部目標鯽魚、鯉魚、嘎魚等,此時鉤子要適當放大1-2個號,因為抓的都是「死口」——鉤子小了,會經常出現魚吃得太深,摘鉤太麻煩。您也可以測試下,適當放大魚鉤,中魚率也會更高!

寫在最後

轉瞬又快到冬季啦,用好以上幾點,是蚯蚓玩好秋冬野釣的幾個方面。也是筆者結合自身實戰經驗的分享和交流——我是達奇釣魚(北京釣魚達人)的「watterfile」,看看我的照片,是不是也挺帥呀?

相關焦點

  • 怎樣掛蚯蚓最容易上魚,老釣手教你如何掛蚯蚓釣魚最有效
    蚯蚓為何會被稱為萬能餌,蚯蚓釣魚有何好處:1、蚯蚓掛鈎時間長:蚯蚓不像其他餌料會產生一些霧化情況,不怕小魚乾擾。2、蚯蚓是天然葷餌:有一股土腥味,這股味道對魚來說簡直是難以抵擋的誘惑。並且蚯蚓個體大,能吸引大魚注意,變成大魚的美餐,所以用蚯蚓釣上大魚魚的可能性更大。
  • 經驗分享~蚯蚓的4種不同掛法與魚情應對!
    第一種掛法:全鉤或者說是穿刺掛法。掛法:取蚯蚓大頭穿入魚鉤,在尾部靠近鉤尖剪斷,全鉤都隱藏在蚯蚓之內。優點:很少出現假漂相。缺點:蚯蚓活性沒發揮出來,活餌變死餌。
  • 5種蚯蚓的掛法,合理應用才能釣大魚!
    首先第一種纏繞掛法取一條蚯蚓用鉤尖橫向從蚯蚓中間穿過,後將蚯蚓在魚鉤上纏繞一圈,再用鉤尖橫向穿過,如此反覆3次,把蚯蚓纏繞在魚鉤上,注意不要穿蚯蚓頭尾,保持蚯蚓頭尾蠕動,增加誘魚能力,此掛法適合垂釣掠食性魚類,像黑魚、鯰魚這類兇猛的肉食性魚種
  • 蚯蚓在土裡,魚在水裡,不同的生存環境,魚是怎麼盯上蚯蚓的?
    本篇文章以蚯蚓為題,講講蚯蚓在釣魚時的作用在展開這篇文章之前,不禁有這樣一個疑問:蚯蚓並不生活在水中,魚見到蚯蚓的機會並不多,為什麼魚會喜歡吃蚯蚓呢?原因一:蚯蚓的種類其實蠻多的,世界上有蚯蚓3000餘種,我國亦有200多種,蚯蚓不單單生存在陸地上,水裡也有蚯蚓生存,並且數量龐大。
  • 野釣別只用伊勢尼!想大小通殺,還是這幾種魚鉤效果更好
    鉤門越大,相當於刺魚時抓到的肉就越多,就不太容易出現「拉破皮跑魚」的情況,尤其是伊勢尼這種鉤尖內彎,上窄下寬的鉤型,一旦刺中魚以後可以牢牢鎖住,是不容易脫鉤的。 注意,這裡說的不容易脫鉤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得刺得夠深且穿透魚唇,有的釣友反應伊勢尼跑魚率高、容易脫鉤其實就是起竿時機不對,魚鉤掛住魚唇的位置不對或者沒有刺穿,當然也有可能是魚小了。
  • 用蚯蚓垂釣福壽魚的技巧,還有魚鉤線組上的一些建議
    釣羅非魚南方釣友最有心得和技巧,這裡不是說北方釣友不會釣,只是北方野釣中基本看不到羅非魚,就像北方釣友釣鯽魚的技術就比南方釣友強。在廣東廣西等一些南方地區羅非魚是最常見也是最常釣的一種魚,可以這麼說南方的河流裡野釣你釣不到其他魚不奇怪,要是釣不到羅非魚那真的就很不可思議了!為什麼這麼絕對的說這句話呢?
  • 穿蚯蚓時把鉤尖露出來會影響魚吃餌嗎?老釣友是這樣解釋的
    今天看到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有釣友問:野釣穿蚯蚓時把鉤尖露出來會影響魚吃餌嗎?魚會不會看到鉤子後感到害怕從而影響上鉤率?首先蚯蚓不能拍死,這樣就失去了活性,蚯蚓在水下不斷的扭動、掙扎能更好的誘魚其次蚯蚓最好別掐斷,掐斷就和拍死沒區別了,有人會怕小魚鬧窩,小魚多的時候即使掐斷也沒用最後蚯蚓穿鉤時露出鉤尖是否影響魚吃餌?
  • 野釣總是跑魚,15年老釣友提醒:小魚鉤大問題,選錯就是白忙了
    野釣總是脫鉤,老釣友提醒:小魚鉤大問題,再也不要隨意選魚鉤釣友們,大家好我是光頭魚司令,今天呢咱們聊一聊魚鉤的問題。魚鉤鉤條較細,刺魚快的特性。主要垂釣小型魚類,鯽魚、白條、鰟鮍等魚嘴小,魚嘴薄的魚類。袖鉤還分為有倒刺和無倒刺,無倒刺的更為常見,一般我們釣友垂釣小魚的時候,都很喜歡用無倒刺袖鉤,摘魚取魚很方便,一個檔針就把活做完了,不需要自己動手,手上也不會有魚兒身上黏糊糊的粘液,非常方便。隨著野釣資源的越來越差,大魚越來學少。
  • 用蚯蚓野釣鯽魚,記住選擇魚鉤的3個思路,漁獲翻一倍
    「用蚯蚓野釣鯽魚,記住選擇魚鉤的3個思路,漁獲翻一倍」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釣魚休閒的人越來越多了,就現在的魚類資源來說,是一個「魚少人多」的局面。釣魚的人,比水裡的魚還多,我相信這句話也是釣友們口中經常流傳的一句口頭禪了。
  • 野釣鯽魚,用幾號魚鉤合適?才能有口必中魚
    小時候釣魚,很簡單,砍一根竹子,找一根線,繡花針彎成魚鉤,挖幾條土蚯蚓,就能釣上大鯽魚。那時候,生態環境很好,魚資源也沒有被破壞,魚多,所以很容易釣上來。但是到了現在,野釣的魚資源被破壞,釣魚變得越來越需要技術了。後來才發現,釣魚是這麼需要技術的,連選擇魚鉤,都是這麼有講究的。
  • 蚯蚓釣魚,怎麼才能提高中魚率?我提供的不是方法而是作釣思路
    蚯蚓被釣魚人稱作是「萬能餌」,主要是指它的應用範圍比較廣,針對的對象魚比較全面,不管是掠食性的食肉魚類,還是雜食性的魚類,都會對蚯蚓有一種特別的「感情」。而且蚯蚓的附鉤性比較強,掛法多樣,當然中魚的機率也是不同的,今天就從自身經驗出發,來聊一聊使用蚯蚓釣魚時,如何提高中魚率。
  • 野釣鯽魚,正確的選擇鉤型,可大幅度提高中魚率!
    野生鯽魚的體型不大,一般從一二兩到一兩斤的都有,嘴巴張開之後呈正方形,有個有趣的釣友用尺片測量過,一二兩的鯽魚嘴巴大約為4mm*4mm~5mm*5mm,一般野釣鯽魚,一二兩一條的野生鯽魚是最多的,這次就針對於這種個體的小鯽魚來談一談該如何來選擇鉤型?
  • 把魚鉤放大一號試試,大板鯽一釣一個準
    在我看來這並不是絕對的,小鉤會跑魚,大鉤也會跑,我們要討論的只是在某一種魚情下哪個概率更大點。冬天釣鯽魚,如果你老是脫鉤、頻繁跑魚,若不是看漂抓口的原因、或者是雜魚鬧窩的情況,那我個人覺得是鉤子小了!說具體點,冬釣鯽魚,不管魚多大,你使用蚯蚓和使用餌料魚鉤的選擇是不一樣的,掛蚯蚓鉤子可以放大點(紅蟲也一樣),掛餌料就小點。
  • 蚯蚓俗稱萬能餌,能知道蚯蚓2種掛鈎方法,魚獲比你平時翻一翻
    蚯蚓是掛整條好還是掛半截,還有鉤尖是漏出來還是掛滿呢!小陳今天為大家解析蚯蚓的掛法。錯誤掛法:很多垂釣者在使用蚯蚓釣魚時,經常把整條蚯蚓掛上去,而蚯蚓的抽縮的時候,長短是相差很大。一般蚯蚓在泥土裡,我們看起來不是很長,但是拿到手裡面,它會伸長起來,足足有十公分。
  • 蚯蚓到底從哪頭穿進?蚯蚓挖來的好還是買來的好?很多釣魚老手都不清楚
    其實釣魚特別是野釣充滿變數,沒有絕對的最佳組合。        我曾經在酒米窩中下鉤兩小時沒動靜,改換釣位,直接用蚯蚓打窩反而連口。方法是用蚯蚓剪成碎段,捏在岸邊的溼土裡一起拋向窩點,碎蚯蚓強烈的氣味能很快吸引到附近的鯽魚、昂刺、鯰魚,特別是昂刺(有些地方叫黃顙魚、汪刺、黃辣丁等),釣得都嫌取鉤麻煩為止。
  • 秋冬季節掛蚯蚓釣鯽魚,調漂用這些方法就對了,簡單快捷準確!
    釣鯽魚,蚯蚓是全年都可以使用的餌料,尤其是在野釣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部分水域鯽魚不吃商品餌,更換上蚯蚓往往很快就有效。隨著氣溫的下降,蚯蚓、紅蟲的使用會逐漸增多。蚯蚓或者紅蟲,都是「動態」誘魚,氣溫越低紅蟲的效果會越比蚯蚓好。不過這些餌料比較輕,在使用的時候就需要注意調漂,否則容易出現餌料不到底的情況。
  • 釣魚使用魚鉤,有倒刺和無倒刺,到底哪個好用?
    可能很多朋友認為野釣的時候一般魚口都不多,所以無倒刺不實用。但是釣到大魚的時候,使用有倒刺卸魚就比較困難了,有的時候刺的太深了,就難取出。卸魚方便2,無倒刺魚鉤更安全作為釣魚人,基本上沒有不被魚鉤刺到的,有時掛到衣服上,有時掛到身上,那麼就比較悲劇了。
  • 雙鉤掛蚯蚓野釣,就用這兩種調漂方法,操作簡單還精準
    野釣用蚯蚓做釣餌,常見的調漂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是重鉛沉底,雙鉤躺底,第二種則是調平水釣二目,上鉤觸底、下鉤躺底。蚯蚓在野釣圈子裡,是使用頻率最高的釣餌,沒有之一,所有喜歡野釣的釣友,每次出釣,不管用不用不上,都會帶上一盒蚯蚓。
  • 蚯蚓怎樣裝鉤,才能夠更好地釣到魚?
    蚯蚓有大小之分,吃餌的魚也有大小之分。由此來說,用蚯蚓作釣餌,基本上有兩種掛法。 釣體形相對較大的對象魚,如鯰魚和稍大的鯽魚,即可掛整條蚯蚓,方法是把蚯蚓呈「之」字形掛鈎,留出兩端,讓蚯蚓不停地蠕動,吸引目標魚的注意,從而增加上鉤率。
  • 野釣,如何選擇合適的魚鉤
    江河野釣用什麼鉤最適合?這個呢!不好說,野釣永遠不知道會上什麼魚!不知道上魚的大小,為了能上魚,先從小鉤開用,如果經常脫鉤可以再換鉤。1、野釣主要以釣鯽魚為主,鯽魚個體不大,二兩至半斤的為主,半斤的鯽魚嘴也不大,所以垂釣鯽的魚鉤不宜過大,魚釣過大在魚吃餌料時候容易擋口,吃鉤時不容易入口,即使可以吃餌,脫鉤的也比較多,所以垂釣鯽魚以袖鉤為主,袖鉤4 5號,伊豆4號,海夕3 4號,足夠應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