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釣友們都有相同的體會,那就是魚似乎更難釣了!用蚯蚓釣魚也沒有了「往日雄風」。
前兩天正好在野釣群裡和釣友們交流這方面的問題,整理出來了一些「要點」——結合我自身野釣經歷,今天咱們就撈「乾貨」,直截了當地告訴大家,北方秋冬用蚯蚓野釣鯽魚的秘訣!
最後給大家呈上——我常用、能對抗雜魚、高效釣獲鯽魚、無倒刺魚鉤的「蚯蚓掛法」~
蚯蚓是「全天候」釣餌,但出釣也要「擇時」
出釣時機掌握好,「天時」條件要記牢——尤其北方,秋冬季節垂釣一定要找晝夜溫差小的時機出釣,陰天、小雨(雪)以及大幅降溫的當天或前一天,都是不錯的出釣時機,無論白天晚上都常見收穫頗豐。此時,小雜魚鬧鉤好於夏秋季節,所以紅蚯蚓是許多地方最適合的釣餌之一。
豔陽高照的晴天反而要謹慎,尤其是中午前後,會經常出現集體空軍的情況。只要不是寒冬,晴天還是建議抓住「一早一晚」時機出釣,甚至夜釣。尤其北方秋末冬初的晴天,晝夜溫差非常大,除非您就是想沐浴一下這溫暖的陽光,但要想釣魚爆護還是另擇他日吧!
蚯蚓不是神餌,也需要釣位、釣點合適
釣位選擇要近草,多點做窩效果好——北方的秋冬,氣溫導致水溫持續降低,此時垂釣的方式要從「誘魚」向「找魚」轉變。釣位首選靠近草邊的位置下竿,最好是向陽或是光照時間較長的那條岸,多做幾個窩子,「找」魚釣。
不能固守一個釣點,一個窩點守半小時無魚問津,那就果斷換釣點,找到魚之後連竿就不是難事——所以,要多點做窩。
蚯蚓釣魚,更重要的是窩料
窩料選擇好,漁獲少不了——早晚和夜釣的誘魚餌料相對簡單,國產腥香餌料+酒米前期搓幾竿大的餌團做窩,來魚之後正常使用蚯蚓,保持一定頻率補窩即可。因為此時段一般是雜魚乾擾較小或沒有雜魚乾擾的。
如果您垂釣水域雜魚鬧得厲害或白天作釣,此時的窩料就要以VB類、淡香型酒米為主,多點做窩——先用窩料「小中取大」、「棄小留大」,再用蚯蚓施釣,才是建議的方式和捷徑。調釣要「頓」一些,誇張動作放掉,到底之後再出口,一般才是鯽魚,下圖就是我常用的自製果糖VB酒米。
無倒刺魚鉤的穿鉤方法
現在大家一般都用無倒刺魚鉤,優點是對魚傷害小;摘魚、卸魚方便快捷;也能減少不必要的事故和麻煩。但無倒刺鉤用蚯蚓,就會出現一個大麻煩:蚯蚓很容易「逃脫」,尤其容易被小雜魚「拉走」。
如何才能避免蚯蚓頻繁被魚拉走、減少雜魚中鉤呢?下面分享一個較為實用的小技巧——截取一公分左右長短的蚯蚓,用鉤子從頭至尾穿過,將蚯蚓段繼續往鉤柄處推,一般有一半蚯蚓在鉤柄上方子線處即可,如所示。
在有雜魚、需要「摘口」垂釣的時候,這種穿法比倒刺魚鉤的多種蚯蚓穿法——釣獲鯽魚的成功率更高。
此時我一般是「調幾釣幾」,雜魚多,採用「調平水釣2-3目」或「調低釣高」。需要提醒的是夜釣時線組更要「精細」一些,畢竟天涼了,魚口會有些微弱。白天或者雜魚乾擾嚴重的時候,則反向選擇吃鉛大一些的浮漂和加粗一些線組,這些都直接有利於「摘口」。
雜魚鬧得嚴重甚至需要釣跑鉛,讓鉤餌迅速到底,直擊底部目標鯽魚、鯉魚、嘎魚等,此時鉤子要適當放大1-2個號,因為抓的都是「死口」——鉤子小了,會經常出現魚吃得太深,摘鉤太麻煩。您也可以測試下,適當放大魚鉤,中魚率也會更高!
寫在最後
轉瞬又快到冬季啦,用好以上幾點,是蚯蚓玩好秋冬野釣的幾個方面。也是筆者結合自身實戰經驗的分享和交流——我是達奇釣魚(北京釣魚達人)的「watterfile」,看看我的照片,是不是也挺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