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脫亞入歐」廢農曆春節,蛻變禽獸:成對外侵略「狼性國家」

2020-12-23 國家旅遊

147年前日本突然廢棄農曆、廢除溫馨的春節,「一夜之間」徹底蛻變為禽獸,成為對外侵略「狼性國家」。有一個人,提出了「脫亞入歐」,在甲午戰爭中他瘋狂地要刮盡北京城中金銀財寶,讓天皇去御駕親徵,給亞洲各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

●溫馨佳節

「春節」又稱歲首、新春、正旦、正月朔日,是農曆的元旦。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位居漢族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之首。廣義的春節,從臘月初八臘八節就開始了,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結束。

春節,在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地方,好多國家都要過。就把春節,作為了法定假日。這其中,主要是受中華文化影響較大的越南、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東亞國家。

春節,就是越南最隆重的節日,是法定假日,休息時間也最長。越南臘月二十三開始過年,臘月三十除夕守歲,放鞭炮,吃團圓飯。大年初一拜年、趕廟會,過節習俗與中國一樣。

●日本傳統春節

日本是一個孤懸於太平洋上的群島國家,臨近於中國、朝鮮、韓國,處於太平洋西北部,位於東方世界的最東方。其國小民寡,資源匱乏,對外依賴性極強。

歷史上,日本一直傾心「唐學」。處在中國的陰影之下。在公元7、8世紀時,日本學習中國,照著長安的樣子,建起了以唐朝的首都為「藍本」的奈良城。在唐朝時,日本跟中國一樣,使用農曆,每年過春節,就在正月初一。

元旦、春節這兩個新年,近代以來日本人都是過的。只是最後才改為過新曆年,和我們現在的習俗不一樣了。除夕,在日本這裡,當時叫「除夜」,也是要守歲的。他們人們一邊吃蕎麥麵條,一邊觀看電視臺為新年編排的節目。

日本把元旦初一,稱為「正日」,元月1至3日,稱為「三賀日」。在正日,小輩須先去父母那裡拜年,向父母問安,然後到親友家拜年。按習慣要吃年糕湯,在日本,被人們叫做「御雜煮」。

新年裡,各戶門口上方往往都拉起一條草繩或用草繩編的圓圈,稱為「注連繩」或「注連飾」。有的還擺上一些松竹,叫做「門松」。許多公司大廈門口和街頭巷口都用松竹梅搭起設計新穎、別具一格的牌樓,以示慶賀。人們還將鶴、龜等象徵長壽的動物剪紙貼在住宅內外,祈禱平安。同時還根據十二生肖,刻個年肖,相互贈送。

新年中小孩會從長輩那裡收到「壓歲錢」。郵政省還大量發行繪有年肖的「賀年郵票」。

●「脫亞入歐」

19世紀中葉,日本封閉的國門,被美國的堅船利炮打開。

1868年,明治維新,日本人變了,開始改口了,不再承認自己是亞洲人,一口咬定自己是歐洲人,這種思維一直到現在都一樣。

1872年11月,日本廢除農曆,發布了改歷詔書。僅僅20多天後就要實施新曆,過新年。當時各方面都缺乏足夠的準備,已經印好的舊曆日曆全部作廢,讓印刷業者蒙受重大損失。

尤其是習慣於舊曆的民眾很不適應,一度造成混亂,改歷也被批評為「粗暴的改歷」。然而,大多數國民還是服從並支持了政府的決定。為了讓民眾逐漸接受新曆,最初的日曆都是採取新舊曆並記,一直到1909年舊曆才被完全放棄。

1885年 3月 16日,福澤諭吉發表在《時事新報》上的一篇兩千多字的社論,這就是所謂的《脫亞論》,提出了「脫亞入歐」。將原本心向中華、溫文爾雅的日本引上了「脫亞入歐」的蛻變之路,成為侵略的禽獸。

脫亞入歐,日本全盤西化,同中華文化徹底決裂。明治維新時,漢學一度被剝奪了教學權,雖然不久又得到恢復。

●淪為「禽獸之國」

福澤諭吉迅速拋棄了先前主張的國際公理,提出了「百卷萬國公法不如數門大炮,數冊親善條約不如一筐彈藥」的謬論

福澤諭吉認為,國際關係自古以來都由武力決定。「禽獸相接,互欲吞噬」,吞食他人者是國,被人吞食者是落後國,日本也要成為禽獸國家中的一員,「應加入吞食者行列,與人一起尋求良餌」,以「在亞洲東陲,創立一個新的西洋國(日本)」。

福澤諭吉親自參與侵朝,影響日本百年。福澤提出「脫亞入歐」,並積極實踐。在1884年入侵朝鮮,還有甲午戰爭中,他都積極參與,在爆發前後大肆鼓吹對華開戰,當時年近花甲的福澤不分晝夜地執筆撰文,為侵略大造輿論和聲勢。

他宣揚甲午戰爭是「與野蠻的戰爭」,必須取勝。接著又肆無忌憚地煽動日軍搶掠財富,稱日軍「目中之所及,皆為戰利品,務要刮盡北京城中金銀財寶,無論是官是民」。他還出面,勸說天皇御駕親徵。

在日軍甲午戰勝後,他惡毒地提出,要清朝割讓旅順、威海衛、盛京省、山東省和臺灣等領土。直到他去世前夕的1900年,還建議日本政府應乘八國聯軍侵華之際,大舉侵佔中國領土。

染髮,從日本傳來。日本人認為,自己身為歐洲人,就必須要具有歐洲人的體貌,他們開始鄙視亞洲人。染髮,在日本流行,而且五顏六色的。表明自己有歐洲人的特徵。看誰強了、就幻想自己就是誰,這就是日本。

現如今,每逢過年,好多人熱衷赴日遊。越來越多中國人,開始春節出境旅,最佳目的地,更是被日本奪得。但在那裡,你再也看不到幾千年來,溫馨的傳統春節!(孟陵羽)

關注一下,了解更多!

相關焦點

  • 國家隊全員旅歐,日本足球「脫亞入歐」又進一步
    這一次在特殊時期的國家隊集訓,日本足協將集訓熱身的地點定在荷蘭,主帥森保一在25人大名單中填上的全部都是日本旅歐球員,這也是創造日本足球「脫亞入歐」一個新的歷史時刻,就是首次出現一支全部以在歐洲俱樂部效力球員組成的日本國家隊。
  • 之前日本稱要「脫亞入歐」!現英國要「脫歐入美」的節奏?
    以前日本聲稱要「脫亞入歐」!現在英國是要「脫歐入美」的節奏?是要與歐洲為敵?既要最大程度享受原先在歐盟內的待遇,又不願意承擔任何義務,英國人想得也太美了。英國前首相卡梅倫12日宣布將辭首相議員,英脫歐公投結果揭曉之後,意味著他將徹底退出英國政壇,代表著英國脫歐之路的開始,為了脫歐成功,多年來英國脫歐之路,終於,努力了這麼久,英國脫歐就剩最後一步了,由於英歐雙方談判結果不能隨人意,最大可能就是英國只能走無協議脫歐這一條路了,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 脫亞入歐、全面學習西方的日本,為什麼傳統文化保護的那麼好
    歷史上的日本,一直是向中國學習的。文字、服裝、茶道、花道、禮節等等,都是在吸收華夏文化的基礎上,進行改良的。但是到了近代,一向自詡「天朝上國」的清朝在鴉片戰爭中被西方揍得鼻青臉腫,日本社會對中國的學習和崇拜就此結束。
  • 學者解析:日本對外侵略的文化特質
    原標題:日本對外侵略的文化特質 1590年冬,已成日本實際統治者的豐臣秀吉致書朝鮮國王,宣稱:「長驅直入大明國,易吾朝之風俗於400餘州,施帝都政化於億萬斯年。」豐臣秀吉還狂妄地說,以日本這樣的「刀箭銳利之國」可以輕取「大明長袖之國(意指文弱的士大夫之國)」。
  • 國足勁敵脫亞入歐與C羅同場競技,國足少一勁敵?亞洲排名可上升
    近日,關於卡達受邀參加世預賽歐洲區預選賽的消息成為亞洲足壇關注的焦點,想必卡達此次「歐洲賽區之行」也會為脫亞入歐奠定基礎。根據11月28日世界足聯公布的最新排名,卡達位列亞洲第4,國足亞洲第9,世界第75,倘若卡達脫亞入歐後,國足將少一勁敵,而亞洲排名也將上升一位。近年來,卡達創造了多個「不可思議」,申辦2020年世界盃主辦權時,便不被外界看好,不管過程如何,卡達最終還是獲得了舉辦權,並且還改變了世界盃傳統的舉辦時間。
  • 日本為啥一直想侵略中國?國民黨元老解釋:與另外一個國家有關
    他草根出身,長相似猴子,卻一步步奮鬥,最後成統一日本,成日本實際最高統治者。 本身很勵志的故事,在遇到中國時,成了人生敗筆。 統一日本後的豐臣秀吉躊躇滿志,提出「霸朝鮮、窺中華、圖印度」的野心,他說:「我生存之年,誓將唐(明)之領土納入我版圖」。
  • 土耳其97%的國土在亞洲,為何一心想「脫亞入歐」?
    傳統意義上,土耳其屬於西亞國家。有意思的是,雖然土耳其國土絕大部分在亞洲,卻把自己當作名副其實的歐洲國家,天天喊著自己是歐洲國家。土耳其地理位置和地緣政治戰略意義極為重要,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被譽為「天下咽喉」。
  • 農曆元旦明明還沒入春,為何被稱為「春節」?
    農曆正月初一春節,即農曆新年,是我國和全球華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一直受我國文化影響的周邊國家,如漢字文化圈的韓國、朝鮮和越南等國也將農曆新年視為一年最重要的日子。春節在公曆的1、2月份,以我國的氣候,除南方極少數地方外,大部分地區還處於冬季,有的地區甚至還處於零下冰凍天。那麼,為何將處於冬季的農曆新年取名為「春節」呢?
  • 日本沿用了幾百年的春節,為何與公曆元旦,變成了同一天?
    今天是農曆大年初四,很多朋友仍在忙著走親訪友,還有一些人已經踏上了外出工作之路。不管怎麼說,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各地的人們都渴望團圓。其實在世界各國中,除了中國以外,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家也過春節。可是日本的春節非常特殊,因為日本的春節不是大年初一,而是元月一號,也就是元旦的那天。那麼,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一、日本曾經沿用了幾百年的農曆春節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對周邊各國擁有很大的影響力,包括日本、韓國等國家,在各方面都有中華文化的印記。
  • 日本的近代化是什麼時候開始的,你知道嗎?
    明治維新,日本近代化的開端,是日本近代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1853年,美國以炮艦威逼日本打開國門,是為黑船事件。此事深深的刺激了日本人的民族自尊心,激發了他們改革圖強的渴望。不久後,爆發了尊王倒幕運動,改革派掌握了政權,明治維新開始。
  • 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日本為何放棄傳統的農曆新年,但保留過年習俗
    日本歷史上過當新年也是農曆春節歷史上,日本人和亞洲其他國家一樣使用中國農曆。從1844年到1872年,日本人根據日本天寶曆過年。1872年12月3日(明治5年),日本政府決定1873年1月1日起(明治6年)改用西曆,原來的農曆便稱之為「舊曆」,新年日期也隨之改為公曆元旦起的三天國定假日,因此現今日本人的新年是公曆的一月一日。而不是傳統的天寶曆(農曆)。
  • 從「倒幕削番」到「脫亞入歐」,看日本明治維新跨越時代的一步
    而且,日本當時仍在歐美列強的幹涉下以及不平等條約的壓迫。明治政府繼承了幕府的對外債務和各項賠款,無疑進一步加重了財政負擔。維新之後諸藩並未出現應有的新氣象,大多因循守舊,整體的政治氣氛仍然停留在幕府時代,只不過效忠的對象由幕府換作天皇政府而已。而且各藩以維新功臣自居,在新政府中爭權奪利,目無法紀。
  • 日本原來也是過春節的!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距今已經有了數千年的歷史了。而整個東亞、東南亞地區,過去一直都處於大中華文化圈的影響之下,所以很多的國家也是有著過春節的傳統習俗的。但是有一個國家卻很特別,他原來是過春節的,後來卻是取消了,那就是日本!
  • 福澤諭吉之《脫亞論》
    - 《脫亞論》福澤諭吉,1834—1901,日本人。福澤諭吉生於日本一個下級武士家庭,他的父親是一位漢學家。受父親影響,福澤諭吉熟知孔孟等儒家名著和中國歷史,青年時代在長崎學習荷蘭文。曾在大阪師從著名蘭學家緒方洪庵,並成為優秀的蘭學學生。
  • 孫興慜「脫亞入歐」,人生贏家,日媒:亞洲歷史第一
    孫興慜這個進球並不是單純的偶然,而且他的風格就是這樣,他本人已經參加過歐冠決賽,並且已經面對曼城、利物浦這樣的豪門都可以進球,他的實力已經具備成為俱樂部進攻核心的能力,沒有半點吹噓,但看起來又像吹噓,因為他是亞洲人,而且是跟中國人、日本人一模一樣的人,跟普通人沒有什麼不一樣,但是他就在對抗激烈的英超生存,這不是生存,而是在爭冠,因為他已經不在生存的這個頻道,這些說起來好像在編故事
  • 姜鳴訪談(上):當中國「睡獅」遇上日本「狼」
    姜鳴:當中國面臨西方列強入侵、亡國滅種的生存危機時,隔海相望的日本也遇到相同的挑戰,兩國對於西方的回應幾乎是同步的。在走向現代化的道路上,日本把效法西方、「脫亞入歐」、政治改革列為國策,通過明治維新,消除藩封割據,完成了中央集權和君主立憲政體。又把海外擴張,以朝鮮為跳板,踏上中國大陸,繼而徵服世界作為其發展的具體步驟。
  • 中國,韓國,日本都是受儒家教育,為啥日本不過春節呢?
    日本在明治維新的時候就把春節廢掉了,把農曆廢掉了,整個日本改用了今天的公曆,把1月1日元旦定為日本新的年。也就是說對於日本人來講,元旦那天才是最重要的日子,什麼原因呢?為什麼日本會廢掉春節?網上有一則流傳,從經濟原因分析了分析日本廢掉春節的原因。明治維新之前日本使用農曆,當時日本的各級官員也好,各級家丁也好,領的都是月俸,一個月開回錢。
  • 日本人也過春節嗎?
    馬上要到春節了,大輝雲私塾提前祝願各位新年快樂,心想事成。在我們全國上下一片歡騰慶祝春節之際,一直深受中華文化影響的日本是否也過春節呢?明治維新之前,其實日本仍使用舊曆(陰曆),但隨著一波脫亞入歐的風潮,在當時急切想要謀求革新的明治政府廢除了舊曆,改用西曆。也有一說法是在明治政府成立初期,由於財政危機,如果繼續按照舊曆的工資支付體制的話,逢閏年需多支付一個月的工資,所以為了縮減人員開支,便改用了西曆。
  • 印度「脫亞入歐」躲不掉?莫迪真的開始急了,中國這招實在是高明
    值得關注的是,原本這一協定還有第十六個國家印度,但其卻在最後的緊要關頭印度選擇退出,要知道這一多國協定的貿易籤訂,對各個國家而言無疑都是綁定了一張長期飯票,籤訂協議的這些國家不必擔憂彼此國家的經濟貿易發展是否會出現問題,而最需要這一保障的印度卻與這一協議失之交臂。印度"脫亞入歐"躲不掉?
  • 中國過年這天,日本為啥不過?改日子了!
    與此同時,朝鮮、韓國、越南、泰國等周邊國家,與中國一樣,也沉浸在年的喜慶之中。但是,日本則不同,不在中國人過年這天過年,這是為什麼呢?日本女子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人也與中國人一樣,在農曆正月初一過年,習俗也非常相似。但是,自從明治維新之後,日本人就不在農曆正月初一過春節了,而是選擇在陽曆1月1日過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