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墨繪山水 紙上畫鄉情
參觀紅色基地 緬懷革命先烈
公園,樹木蔥蘢,綠意盎然;街道,靚麗整潔,人車秩序井然;社區,鄰裡和睦,互敬互愛……在助力包頭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六連冠」和爭創自治區文明城市的路上,九原區一步一個腳印,步履鏗鏘。文明創建工作,在這裡有溫度、有深度、有亮度,讓廣大居民有了踏踏實實的幸福感和歸屬感。
乾淨整潔的農貿市場
放心早餐車
文明創建 紓解民生關切
「如果一座城市環境髒、管理亂、服務差,不文明行為多、社會治安案件多、負面問題投訴多,誰還會來投資?誰還想來旅遊?誰還願來創業?」包頭市九原區不斷自省自問,始終堅持正確的方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聚焦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九原區以實施「五化」工程提檔升級為抓手,對主次幹道、小街巷及其周邊的環境衛生,店外店、流動攤點、車輛亂停放等現象進行整治,重點加大清理「三亂」小野廣告、流動攤販佔道經營、店外堆放、櫥窗張貼等易反覆的市容違章行為,力求打造一批乾淨整潔、特色鮮明的城市景觀。前些年名不見經傳、環境堪憂的商業老街,如今,被打造成為一條乾淨靚麗、個性鮮明、有文化韻味的「橫豎街」,甚至還有「南有成都寬窄巷,北有包頭橫豎街」的美譽。截至目前,全區開展兩輪次聯合執法行動,共清理「三亂」小廣告60000餘處,清除流動攤販佔道經營1120次,拆除LED顯示屏、落地廣告牌536塊。
包頭市九原區創城指揮部組織全區57家單位、3500餘名機關幹部職工開展機關幹部助力創城志願服務活動,每到周六,全區幹部群眾走進大街小巷,帶頭義務勞動,對轄區居民樓內外環境衛生開展清理垃圾、剷除野廣告等清理整治行動,成為文明創建「排頭兵」。此外,九原區還組建了「創城義務督查隊」,40餘名義務督查員,深入公園、廣場、社區、小區、主次幹道、背街小巷、交通路口,拿起手機及時記錄不文明現象,主動引導文明行為。
然而,文明城市不應只有華麗的外表,更應該得到最普遍的百姓認同。
過去到過九原的人均言:盡目蒼黃不見綠。現在隨著九原區環境治理取得歷史性突破,「九原藍」格外矚目。近幾年,九原區結合創建文明城市,加大對就業、教育、食品安全、社會保障等民生工程投入,實施了打通「斷頭路」、老舊小區改造、「明廚亮灶」等一批事關百姓利益的項目。完成13所中小學及幼兒園基礎設施改造工程,烏蘭牧騎基層公益演出上百場,完成8家基層醫療機構中醫專科建設,創建2家名醫工作室,培育市級創業園11個,扶持790人成功創業,綜合改造4個9.1萬平方米老舊小區。一年來,累計用於民生方面的投入14.7億元、佔比79%,九原區從群眾最盼、最急、最憂的問題入手,一件件落實,一件件辦好。
志願服務入戶
文明城市創建主題宣傳活動
典型帶動 提升城市「溫度」
在農村牧區「身邊好人牆」上,在街道社區的「善行義舉榜」上,一位位九原「道德模範」的影像,一個個「好人」故事讓來來往往的人們駐足:照顧癱瘓婆婆23年如一日的「最美母親」高反雲、單手拽住身懸8樓窗外欲輕生女子的年輕民警董澤和、農村走出來的心理學專家李向軍、「願用一人髒換得萬家淨」的吸糞工唐飈……這些「道德模範」笑容真誠、話語簡單,他們沒有驚天偉業,沒有靚麗容顏,但是聽了他們的故事,人們都會凝神靜氣,或若有所思,或雙眼含淚。
「他們是最平凡、最普通的人,但他們的身上卻閃耀著人性和大愛的璀璨光芒,折射著這座城的美。我們把這些普通的『好人』推出來,就是要通過樹立標杆和典型,使道德力量引領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為我們的城市發展增加不竭的內生動力。」九原區文明辦負責人告訴筆者,九原區創建文明城市工作默默耕耘,從一點一滴做起,從老百姓最在意的細節做起,通過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和多年的潛移默化,讓創建文明城市工作成為20多萬九原人的自覺行動。
九原區率先打造包頭市首家農村志願服務基地,組建成立包頭市首支農民義工分隊,設立鄉村志願服務站、心理健康輔導室,建立心理健康輔導人才庫,定期組織心理健康輔導師到鄉村開展心理輔導講座,推動志願服務向農村延伸。常態化開展社區義診、文藝志願者下鄉巡演、「我做一天環衛工」「我做一天交警」等特色志願服務活動。目前九原區志願者註冊人數已達12763人,開展各類服務活動5000餘場次,受益人數達10萬餘人次。
農牧區廣場舞大賽
警營裡慶「七一」
內化氣質 弘揚時代新風
文明創建工作,既要「面子」,更要「裡子」,不僅改善九原區城市面貌,更要提升居民文明素質。
「現在九原人坐公交車,排隊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如果硬插隊,都覺得挺不好意思的。」一位在九原生活了30多年的老九原人告訴筆者,排隊候車已經成為大家的一種自覺行為。不僅如此,現在,越來越多的九原司機正在自覺加入斑馬線禮讓行人的行列。居民劉先生對此深有感觸,近年來九原區的交通秩序在逐步好轉,現在過馬路,只要遇到車,司機就會減速慢行,示意行人先走。
今年1月,九原區阿嘎如泰嘎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正式成立,百姓需要的服務模式也隨之形成。通過嘎查牧人大講堂、黨建展區、蒙古包式黨史村史展館、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等陣地,圍繞民族團結、移風易俗、法律服務、蒙元文化傳承等主題開展系列活動,實現以百姓需求為導向的精準服務。阿嘎如泰嘎查的實踐站只是一個縮影,目前,九原區推動阿嘎如泰蘇木等8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試點建設,著力打造九原區民俗文化基地等6個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遍地開花,新時代文明實踐送新風進萬家。
「以前想娶媳婦,那真是『天價彩禮』,一張羅基本全村的人都得請,辦回事宴脫層皮。」郭玉琴說,2018年阿嘎如泰蘇木阿貴溝嘎查「三色」理事會掛牌成立,鄉風文明提檔,之前攀比浪費的風氣再也見不到了,也給許多像她家一樣普通收入的家庭減輕了負擔。九原區大力開展「千村示範、萬村行動」示範村建設,以「鄉風文明提升大行動」助力鄉村振興,打造完成阿嘎如泰蘇木烏蘭計五村等示範村8個,重新修訂村規民約,進一步完善「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禁毒禁賭會」等機構,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工作。現在,九原區的每個村莊,圖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醒目又獨具特色,鄉村文化廣場設計易懂接地氣,文明新風吹入九原大地,在農牧民中耳濡目染、入腦入心。
一個文明的城市,必將承載起百姓更多的幸福。立足新的起點,包頭市九原區奮力前行,讓文明浸潤城市,以實際行動使九原真正成為一座「品質之城」。
(九原區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