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虹橋商務區管委會面對疫情防控嚴峻形勢,圍繞《加快虹橋商務區建設打造國際開放樞紐實施方案》,努力化危為機,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促進。進一步完善商務區投促工作網絡和機制,聚焦總部經濟、平臺經濟、數字經濟和會展經濟,聚力綜合配套和營商環境建設,統籌推進商務區功能打造和招商引資,呈現逆勢上揚態勢,取得新的成效。在市權威機構近期開展的海外投資企業投資意願調查中,虹橋商務區是新增投資意向首選區域,比例高達61.11%,居先領跑。上半年商務區新增註冊企業3653家,完成全年目標的50%;引進各類總部49家,完成全年目標的80%。商務區投資促進總體保持較好的發展勢頭。
各大產業加快集聚 區域經濟蓬勃發展
近年來,虹橋商務區圍繞總部經濟、平臺經濟、數字經濟和會展經濟,著力聚焦重要項目、重點企業和重大平臺,各大產業加快集聚,功能顯現。商務區總部經濟加快集聚,管委會統籌推進,閔行、長寧、青浦、嘉定四區共同發力,上半年新增總部落戶49家,累計集聚各類總部338家。核心區新引進日本微鐵克、CDP、通用淨水、中化國際、法焙兒等國內外總部企業,閔行片區引進行動教育、極融雲科、中建科技等總部項目落地,長寧片區引進薩瑪管理、阪東(上海)等新一批跨國公司地區總部,青浦片區引進藍光集團、曠世科技,嘉定片區籤約德國曼茨,開建虹橋新慧總部灣。一主多輔格局日益顯現。
平臺經濟穩步推進,已推進建設特色園區(樓宇)37個,通過政策聚焦、服務聚焦、促進產業聚集。虹橋商務區管委會主導推進了以虹橋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為主平臺,聯動綠地全球貿易港、東浩蘭生進口商品展銷中心的進口商品集散地建設。推進了虹橋保稅物流中心(B保)物流企業入駐服務,試點倉展銷直播模式,區塊鏈應用初見成效。管委會主導的虹橋海外貿易中心已集聚新加坡總商會等國際組織和機構共20多家,另有20餘家正在裝修或達成入駐意向。引進「上海海外聯誼會」,共同打造「虹橋海外華商會進博及貿易促進中心」。除此之外,在管委會支持指導和各區政府努力下,各片區發揮各自區域稟賦,以頭部企業、重點項目為引領集聚產業集群。閔行片區依託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聚焦生物醫藥、國際醫療、高端康養等產業,引進了信達生物、雲南白藥、康寧傑瑞、威商集團。同時與中國電子、中創為、榮晟環保、易騰項目籤約,在華漕區域打造「電競+」與數字科技產業。以臨空園區為核心的長寧片區創建了「西郊國際金融園」,2月至今逆勢而行,已引進數京(上海)、東航申宏、欣登股權等19家企業。臨空經濟園區航空服務業集聚又有新進展,中航油(上海)、捷德實業、英國皇家航空學會等又一批航空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和機構落戶。青浦片區啟動了科創中心發展規劃,以國家會展中心為龍頭,會展業加快集聚。嘉定片區著力打造以「太太樂」為龍頭的調味品產業園、以南洋科創電遊為龍頭的泛娛樂平臺、以康德萊為龍頭的虹橋醫療器械產業平臺。
數字經濟也取得新突破。日前,管委會發布了《虹橋商務區全球數字貿易港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舉辦了虹橋全球數字貿易港開港儀式,雲上會展、廣聯達、新榜直播、小i機器人等30個數字企業雲開業,項目雲啟動。支持長寧臨空園區申報國家服務貿易出口基地。開通了上海數字貿易促進平臺虹橋分站。長三角電商中心、蘇河匯全球共享經濟數字貿易中心、北虹橋國家文化出口基地、西虹橋國家北鬥產業基地等8大數字載體,集聚了一大批在線新經濟企業,在(跨境)電商、數字內容、雲服務和信息技術垂直領域應用等全域布局,推動了京東、蘇寧與虹橋品匯合作線上線下融合。為在旅遊、交通、建築、教育、人才、電競遊戲和人工智慧等行業,湧現一批頭部企業,形成百億、千億級數字產業集群創造了條件。
會展經濟蓄勢待發,在上半年會展業深受疫情影響的大背景下,貿促會與阿里合作的「雲上會展」公司破殼而出。隨著第三屆進博會的積極籌備,會展經濟已逐步復甦。
【來源:上海虹橋】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