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老買的牛奶怎麼倒都倒不出來了。
浙江在線12月05日訊 一位72歲老中醫經常向他的病人推薦喝脫脂牛奶。但前兩天他自己買的進口脫脂牛奶卻出問題了——開啟時牛奶就已經酸了,到中午開始聞到了臭味,再到晚上,牛奶開始結團,如果不用力擠壓,根本就沒法把牛奶從包裝裡倒出來……
在維權過程中,這位老中醫又遭遇了原產地、條形碼等一連串問題——這些都是喜歡進口食品的讀者、網友糾結的事情。在此,錢報記者請教專家,為大家一一解答。
德國進口的脫脂牛奶,喝出醋一樣的酸味
這位老中醫姓莫,住在杭州臨平。11月26日早上,莫老先生在家裡打開了一盒德國原裝進口的多美鮮脫脂牛奶並倒了一小杯——每天早上喝250毫升脫脂牛奶是他和老伴近2年來的習慣。和平時一樣慢喝了一口,不對,今天這奶怎麼這樣酸?老伴聽到驚呼聲走過來,也嘗了一口,味道確實不對。
脫脂牛奶喝出醋味來讓人疑惑,但更為奇怪的事情還在後頭。中午時分,牛奶開始發出臭味,到晚上時牛奶竟然和漿糊一樣變得又濃又稠,根本沒法從包裝盒裡倒出來。用力擠壓後,牛奶呈團狀或爆炸狀噴出,一團團牛奶盛裝在玻璃杯中。
他們第一反應是產品過期。戴上老花鏡,發現牛奶有效期至2013年3月28日。「要麼就是我們保存的溫度不對?」他們繼而查看了包裝上的保存條件:儲存條件:不高於24攝氏度,不低於4攝氏度。「最近幾天的溫度是符合這個要求的,到底怎麼回事?」
這牛奶是莫老在11月13日,於家樂福餘杭南苑店購買的18盒多美鮮脫脂牛奶中的一盒。牛奶盒上,明確標著「德國原裝進口」的字樣。每盒單價13.9元,18盒總計250.2元。找到超市後,超市認為莫老目前只能證明1盒牛奶有問題,其他的17盒是不能退的——壞的牛奶可以退,其他的你先喝,只要喝出問題也能退。這樣的答覆莫老很不滿意——這不是把我當成試驗品了?
他和老伴沒能退成牛奶,也沒有聽到道歉,他轉而向總經銷求助。總經銷說沒看到產品,無法判斷商品是否正宗,也無法了解質量是否有問題……
餘杭消協相關負責人認為,超市、經銷商、生產商在無法證明牛奶質量問題由消費者造成的情況下必須退換貨,按照「消法」的要求,還必須對問題產品退一賠一。
多方介入下,12月1日超市給出了最後結果,莫老先生的18盒牛奶得到退一賠一的處理。
條形碼只說明品牌歸屬地,不能作為進口或國產依據
事情是得到了解決,但莫老還是有些疑惑,在維權過程中,他甚至聽朋友說,這種德國原裝進口的多美鮮牛奶很可能是國產的,他們推測的依據是多美鮮牛奶的13位產品條形碼。
記者也注意到,一直以來論壇、微博、網頁上有關條形碼代表商品產地的傳聞很多。其中絕大部分人說,13位條形碼如果前兩位是69的話就一定是國產的,反之就是進口的——看條形碼成了不少網友判斷產品產地身份的有效手段。而莫老買到的18盒「德國原裝進口」牛奶的條形碼是6952229200300,所以生產地可能就在國內。
記者也以同樣問題詢問多美鮮中國總經銷——上海高夫龍惠食品有限公司(下稱「高夫公司」),公關部負責人答覆說,牛奶產地就在德國,但不能告訴記者德國生產商名稱,不能透露生產商電話及地址,理由是「此乃商業機密」。
條形碼能作為進口或國產的依據嗎?杭州市質監局標準化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裘蘇倫給出了解釋。
他說,首先外包裝條形碼是根據品牌所在國家(地區)來區分的。
以多美鮮為例,多美鮮是國內的品牌,其條形碼頭兩位自然是69開頭的(商標所在地在中國,條形碼是690~695開頭的,在德國的則是400~440開頭)。而高夫公司擁有多美鮮品牌,並委託德國某公司進行牛奶生產,所以不能僅從條形碼來判斷產品的產地。他認為如果在國內看到400條形碼則可認定是進口的,但看到690開頭的則不一定說就是國產的,只能說明品牌是國內的。
其次,即使是進口產品還有兩種情況,原裝和分裝。
裘蘇倫介紹,原裝是在產地進行完全包裝的產品,進入中國市場時需要加貼有關產品信息描述的中文標籤;分裝產品的包裝過程則可能在銷售地完成。不過,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兩者品質不會有太大差別。
通常海運進口食品,運輸等環節要幾個月
其實,除了牛奶,其他進口食品,大家還很關心比如和國產的相比,營養價值有多大區別?生產標準上可能有多大差異?記者針對消費者最為關注的4個問題採訪了浙江工商大學食品系副主任王向陽教授——
問:進口食品的營養價值更高嗎?
答:以牛奶為例,無論是國產的還是進口的,牛奶的品質不會有根本差異,由此衍生的其他產品如脫脂、低脂牛奶或者奶粉的營養價值也是同一個道理。很多消費者喜歡選擇進口奶粉,究其根本是因為缺乏對國產食品的信任。
問:進口食品所執行的生產標準是否較國內更高?
答:不少發達國家對食品的要求相對國內高,但這個不能作為產品好壞的判斷依據。任何一個產品在國內銷售,其產品是否合格的依據都是我國的標準。執法人員在抽查時,也不會因為是進口食品,所以就用產地國的標準來要求。
問:我們了解到,從德國、紐西蘭等國海運進口食品的話,其花在包裝、中轉、運輸、報關、儲存上的時間需要幾個月,這麼長的時間會造成產品的營養流失,品質下降嗎?
答:一般來說是不會的。食品進口最耗時間的是運輸,運輸方式的選擇和產品本身有關。兩三個月的運輸對常溫牛奶來說,營養成分的流失很少。但長時間的運輸可能會造成外包裝的破損,影響質量。考慮到莫先生購買的牛奶變酸變稠,原因可能和微生物汙染,菌群持續發酵有關。可能是滅菌不足,也可能是運輸破損。
問:有人認為國產牛奶的口感較進口牛奶的更好,你怎麼看?
答:我個人對這個沒有明顯體會,口感好壞往往和個人的判斷有關。但總體上來說,越接近新鮮牛奶的口感才是越好的。任何人為添加某些成分改變飲用口感的做法都不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