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由於重男輕女的思想盛行,男女比例嚴重失調。而這一問題所帶來的惡果正逐漸浮出水面——由於男多女少,許多適齡男青年很難找到老婆!
光棍的孤獨
據《華盛頓郵報》3日報導,在印度首都新德裡以西60英裡的布哈裡·安南得普爾村,住著800來戶人家。村子周圍是一望無際的甘蔗田,村裡有一所男女合校的中學,一些家裡還裝了有線電視,村裡一派安詳的田園風光。
但該村有一些極不正常的現象——2000年的人口普查發現,該村共有男性2370人,而女性只有1957人。而據中學裡一位教自然科學的老師介紹說,這種男女人數差異現象在6歲以下的孩子中也很突出——男孩351人,女孩302人。
雖然沒有適齡青年人口比例的數據可供參考,但是村裡的單身漢們說,不用調查,他們也可以感受到當光棍的孤獨。
討個媳婦咋這麼難
早在4年前,村民賈伊·帕拉瓦老兩口就按著當地風俗開始張羅著給大兒子薩提西找媳婦了。他們到處託親戚朋友幫忙物色合適人選。2年後,終於相中了鄰村一個十來歲的閨女,但是雙方父母見過面之後,親事卻「黃」了——因為對方瞧不上他們家,認為自家閨女條件不錯,肯定還能再找個更好的。此後2年中,其間竟然再也沒有一戶人家瞧上他們的兒子。
「那些閨女的條件高著呢,不光要求男方在政府機關工作,而且還得有大片土地,可俺們家是一樣都沒有哇!」帕拉瓦無奈地說。他是個退了休的電工,家住一套四居室的房子。「哎,沒辦法!現如今的女方可是越來越挑剔了喲……」
有缺陷女孩也「旺銷」明知對方挑剔,可帕拉瓦卻一點辦法都沒有。在他所居住的哈裡亞納邦,年輕女孩越來越少。這種現狀,讓哈裡亞納邦許多急著給孩子討媳婦的父母們感到欲哭無淚。為了吸引女方,他們採取了一系列「讓價優惠措施」——不僅主動降低了對女方家庭嫁妝的要求,而且忍痛增加了給女方彩禮的標準。
「我也正打算這麼幹,」帕拉瓦說,他準備給女方家庭25000盧比(大約520美元)的彩禮,「現在顧不上許多了,就算那閨女是個斜眼兒,我也得把她娶進門哪!」帕拉瓦咬著牙說。
「你看看這些傢伙,他們都已經過了結婚的年齡。」帕拉瓦指著家門口好奇圍觀的年輕人告訴記者,「每天晚上他們都覺得悶得慌,因為找不到老婆。」
跑了500英裡去相親
60歲的老太太撒季諾說她已經為兒子羅塔斯找了好幾年媳婦了,其間的坎坷實在一言難盡。「我們家太窮了……」撒季諾的老公9年前去世,全靠她一個人把孩子拉扯大。
2年前,她決定放開眼界,到哈裡亞納邦以外地區找兒媳。她發動其他印度各邦的眾親友群策群力一起尋找,但最後還是一無所獲。「我們後來完全死了心,啥要求都不要了,只要是個女的就成!」
最終她找到了一個,是個名叫阿奇娜的16歲女孩。求妻心切的羅塔斯立刻和兩個叔叔搭乘火車趕到500英裡之外姑娘所在的小村相親。
在那裡,他的叔叔和女孩一家人見了面,雙方幾經討價還價之後達成初步協議。整個過程羅塔斯都呆在另一個房間,連女孩長啥樣都沒見著。直到幾星期之後,他才在婚禮上第一次見到了自己的老婆。羅塔斯則給了女方一家人100美元權當作「見面禮」。
如今,結婚已經2年的羅塔斯喜氣洋洋地對記者說:「我對這個老婆相當滿意,全家都很高興!」
比例失衡相當嚴重
據2001年人口調查顯示,在哈裡亞納邦,6歲以下的男女兒童比例是1000:820,而在1991年,這一比例是1000:879。很顯然,男女兒童的比例失衡正有越來越大的趨勢。據專家分析,這主要是因為現代醫學技術,特別是超聲波檢查技術的應用,讓夫婦們有機會按照自己的心願生下男嬰。
不光是哈裡亞納邦,整個印度男女比例失調的現象也越來越明顯。2001年,印度6歲以下的男女兒童比例是1000:927,而在1991年,這一比例是1000:945。而且,往往是在印度比較發達的地方,男女兒童比例的這種異常變化更加顯著,其中包括新德裡的富人區。因為在這些地方的父母們會有更多機會選擇施行流產手術打掉不想要的女胎,而且他們想要生個男嬰的願望也更加強烈。
而在整個南亞地區,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亦不鮮見——男孩通常被視為家裡的頂梁柱、財產繼承人,女孩遲早統統都得嫁掉,還得陪上嫁妝一牛車。為了甩掉這些「賠錢貨」,一些父母甚至會採取非常極端的方式——把剛出生的女嬰活活餓死或用鴉片將其毒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最近一項研究發現,印度缺少5000萬女性。
扭轉男女失衡任重道遠與此同時,20年前出現的羊水診斷技術、超聲診斷技術則讓這種性別失衡現象更加嚴重。
使用醫學手段檢測胎兒的性別在印度是違法行為。就拿哈裡亞納邦來說,由於新娘奇缺,當地政府已經加大了懲罰力度,對那些膽敢以身試法的醫生是發現一個抓一個。但畢竟法律是死的人是活的,再嚴密的法規也有漏洞可鑽。據專家說,目前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普通的印度夫婦已經徹底放棄了想要生男孩的渴望。
「政府對哈裡亞納邦新娘短缺的現象非常震驚,他們正在採取措施。」哈裡亞納邦庫魯克舍特拉大學女性研究系的系主任裡莎·坦娃說。「但在另一方面,即便是到了新娘奇缺的地步,整個社會也並沒有受到太大觸動——一般人的想法是,把生女孩平衡陰陽的光榮使命交給其他人去完成吧,咱家還是生男孩要緊!」
專家指出,之所以男女比例不平衡現象在哈裡亞納邦尤為突出是因為—一方面,哈裡亞納邦當地人的價值觀非常傳統,而另一方面,他們相對來說都接受過良好教育而且收入水平也比較高。兩者結合在一起就意味著,當地父母都對性別選擇的種種醫療手段非常了解,而且具備一定的經濟能力。實際上,「在哈裡亞納邦文化素質較高的人群中,性別比例失衡的情況更為嚴重。」坦娃教授說,「因為你有更多機會和手段避開生女孩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