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之前那麼很火的「共享單車」落敗了,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2020-12-19 騰訊網

共享這個概念,在過去幾年一直都是非常流行的,也出現了各種共享的新鮮事物,其中以共享單車最為普遍,也是規模最大的一種。在共享單車剛出現的時候,由於其便捷性,很多人還是會經常使用。但是這2年,發現身邊越來越多的朋友都不願意用共享單車了,很多人寧願自己買自行車,或者是打車。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共享單車ofo無疑是最火的新聞了,18年12月17日,北京ofo公司總部樓下,裡三層外三層地排起了長隊,這些人大老遠跑到北京海澱區北四環,只因在ofo小黃車APP線上申請退款失敗數次,想要親身跑到公司總部申請討回。當人們在網上看到很多人去現場退押金時,由於異地的用戶不能到達現場,就紛紛選擇在手機上操作,當看到手機上的排隊數字時,很多用戶也是非常的崩潰,因為數量實在是太大,並且每天的數量還在不斷增加,有網友親身體驗後透露,平均一天退款人數大概只有8千左右,以這樣的退款速度估計得4年以後才能輪到自己,想想都絕望。另外ofo有沒有那麼多的押金退,也一直是網友非常擔心的問題。

使用過共享單車的用戶們紛紛說使用感並不好,車髒兮兮,令人心情糟糕,且很多車子的鎖都壞了,根本掃碼都打不開。這樣的問題出現的多了,自然大家也就很糟心和失望了。更可笑的是,還有不少人完全什麼都不顧的把車子給搬回去,反正又無人看管,有便宜不佔白不佔。

共享單車身上貼滿了廣告,APP開屏廣告,騎行收費,押金等等,看似成熟的盈利模式其實背後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生產成本、人力成本、運營成本、研發成本等等,再加上為了競爭去燒錢搶奪用戶,這些都需要錢。

剛開始幾年,共享單車還是很便宜的,還經常能夠免費騎車。但是現在用共享單車的次數已經比較貴了,一個小時得2塊錢,雖然看起來不多,但是很多人一年花在共享單車上的錢,足夠自己買一輛了,因此很多人也不願意再用。

以上就是共享單車失敗的原因,各位還有什麼不同見解,歡迎留言!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雄安的共享單車為什麼沒有火起來?
    我當時不知道是幹什麼的,同行的朋友告訴我,這叫共享單車,用手機掃一掃就可以使用,很方便。西湖很大,步行遊覽需要很長時間。為節省時間和體力,朋友建議使用共享單車,大家紛紛表示贊同。於是,在朋友的幫助下,我高高興興地接過一輛嶄新的共享單車。
  • 喜歡自行車的日本,為什麼不建立共享單車呢?
    甚至還為此推出了「共享單車」的行業,雖然打著「解決最後一公裡」的旗號,不過共享單車的出現對於我們的出現還是很方便的。其實,喜歡自行車的不止是我們,還有日本。那麼喜歡自行車的日本為什麼不建立共享單車呢?其實,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一下分析就知道了。
  • 東京的共享單車為什麼火不起來
    前幾天,日本一位老友來北京觀光,本想找輛好車帶他去看風景,沒想到他一口拒絕,卻指名要試試中國現在最火的共享單車。而且日本早就過了開豪車背名包炫富的發展階段,再加上環保意識深入人心,共享單車普及也應該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吧。但有意思的是,共享單車在日本遠遠不像在中國這麼如火如荼。我去東京的次數不少,卻從沒見過、更不用說騎過東京的共享單車了。原因之一,大概是孫正義的共享單車並不便宜。
  • 中國這麼多共享單車,為什麼美國經濟那麼發達卻幾乎沒有呢?
    中國這麼多共享單車,為什麼美國經濟那麼發達卻幾乎沒有呢?說到中國近些年來的發展,世界各國都有目共睹,一直在努力研製屬於中國人自己的東西。像高鐵,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來中國旅行的外國人對速度的認知。共享單車的出現也成為了一件讓中國人驕傲的事情。
  • 以共享單車的失敗為例,共享經濟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共享經濟的商業模式到底問題在哪裡,可能才是需要關心的。作為一個極端硬核的共享單車使用者(託公司和地鐵站1公裡以上距離的福,幾乎每天使用,最多的時候下了5、6個相關APP),我想以共享單車為例,談一點個人看法。1,共享單車?
  • 共享手機能像共享單車那樣火起來嗎?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說共享手機在昆明現身。有媒體評價蘋果手機一年的租金是4000元,還不如買一臺。自從摩拜共享單車出來以後,滿大街的共享項目開始嶄露頭角,共享汽車,共享廣告,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等等,一樣接一樣。共享的經濟項目也越來越多,例如滴滴出行,房屋短租的螞蟻短租等等。
  • 共享單車從出生到消亡,到底經歷了什麼
    要說15年16年是共享單車元年,那麼17年就是共享單車走到巔峰的那一年08年,這是共享單車的死亡紀念日。截止到目前為止,共享單車領域兩頭領頭羊包括摩拜單車以及ofo都已經落寞了,其中摩拜單車在今年年初的時候以27億美金的價格被美團收購。相比摩拜,早早的投降。
  • 為什麼共享單車口碑越來越差?市民說出3點原因,很現實
    導語:為什麼共享單車口碑越來越差?很快,社會上就開始出現各種各樣的創新項目出來,如共享單車,共享雨傘,共享汽車等等,不過最火爆的還是共享單車,剛剛上市到人們生活的時候,深受人們的熱愛,也得到很多市民的好評,它不僅是方便了人們的出行活動,還帶給城市一個環保的形象,可是為什麼現在的共享單車口碑就越來越差了呢?
  • 為什麼說哈羅單車不可能做「共享汽車」,原因有這3點!
    隨後阿里巴巴選擇投資了哈羅單車,而今日有媒體爆出:哈羅就要升級變身成哈囉了,從單車到大出行,而我們也將迎來更艱巨的任務、更宏大的使命和更高難度的挑戰。」該公司CEO楊磊在一封內部信中說。從之前摩拜傳出要做共享汽車和打車的信息來看,難不成有了靠山的哈羅單車也要做大共享出行這一塊領域?
  • 曾經風靡一時的共享單車,出了什麼問題?現在變成一堆廢鐵
    幾年之前,大街上有很多的行人,估計很多人都會想,要是這個時候來一個自行車騎一騎多好啊,於是大家的願望實現了,幾年之前的確是出現了共享單車,對於這種騎一次,只需要一元錢的單車,自然有很多人喜愛,記得當時,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小孩,去哪裡都會騎上一個共享單車,沒辦法,就是這麼潮。
  • 共享單車為何在日本火不起來?原因在這兒
    儘管中國的共享單車創業熱潮已經接近尾聲,但不可否認的是如今的共享單車仍是大部分人出行的第一選擇。也正因如此,共享單車在國內仍有著不小的市場。不過在日本,共享單車的發展就沒這麼順利了,曾經的ofo、摩拜等共享單車品牌,都未能打開日本市場,原因究竟是什麼呢?其實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日本人對外來品牌的排斥外,其發達的城市公共運輸也是主要原因。
  • 進入2019很多共享單車好像一夜蒸發,共享單車還能存活多久呢?
    比如購買電動汽車,或者直接騎共享單車出行,節能環保,也不會受到單雙號限行,交通擁堵等等限制,出行更加靈活,還能鍛鍊身體。所以在前些年共享單車,火遍了大江南北,街上到處都是騎共享單車的人。近幾年來我們聽到最多的詞彙或許就是共享兩字。不知道從何時起,全國掀起了共享的熱潮。
  • 共享單車在歐洲受阻,盤點共享單車的失敗原因
    幾年前,共享單車掀起了一陣「共享經濟熱」,當然,如今的共享經濟市場依然有很多產品在為人們提供者服務,但是不能否認,共享單車曾經的輝煌,也是共享單車開啟「共享經濟時代」,隨著更多共享單車的湧入和市場的洗牌之後,共享單車行業飽受詬病,各種問題也接踵而至,讓很多用戶感到寒心,這同時也讓整個共享市場似乎沒了前幾年的火熱
  • 共享汽車與共享單車同命運,共享經濟到底給我們帶來的是什麼?
    當共享單車問世的時候,所有人都覺得這簡直是太偉大太人性化的一項發明了,人們只要用手機掃碼,支付一定押金,花上一兩塊錢就可以隨時隨地騎上共享單車去往目的地,費用少還可以鍛鍊身體,既節能又環保,於是共享單車風靡全中國,特別是受一些學生和剛步入社會的小白領們歡迎。
  • 越南人抱怨:為什麼中國人可以騎共享單車我們卻沒有!
    導語:越南人抱怨:為什麼中國人可以騎共享單車我們卻沒有!還有共享單車等,這些都在改變著我們的日常生活,也讓許多的外國人非常得羨慕。就有一些越南的遊客來到了中國旅遊,剛下火車的時候就給中國的發展驚訝到了,他們還以為中國的發展不會那麼快,可是沒想到中國已然成為一個世界強國,與越南拉開了巨大的差距。
  • 共享單車的倒閉真正原因
    21世紀流行的是共享物品,今天小編和大家探討一下最近比較火的共享單車事件。共享單車開始於2015年正式進入我們眼線,創始人是戴威,創視品牌一開始只是ofo騎遊。但後來因為種種不被看好,所以後面才被轉化為ofo共享單車。隨後才有以後的發展。但很不幸的ofo現在正在走向著衰敗,而我們能做的或許就是它能早點度過難過。而小編認為,ofo真正倒閉的原因有三點。
  • 共享單車到底好 還是不好?
    共享單車,這個名字,幾乎男女老少都知道,最近幾年火的不得了!怎麼出現的呢?2014年,北大畢業生戴威與4名合伙人為了解決大學校園的出行問題,創立了OFO,也就是小黃車!第二年,也就是2015年5月,北大校園裡的第一批共享單車誕生了,超過2000輛!
  • 「近觀日本」日本為什麼沒有共享單車
    事實上,日本一直都有共享單車,但非常不便利。我們的共享單車追求的就是便利最大化,解決了最後一公裡的問題。想當初,每次下了地鐵,看著載人的計程車望洋興嘆,看著黑車不敢招手,看著公交車裡的人擠得跟爛酸梨似的,你只得徒步回家,累得跟三孫子似的。還好有了共享單車。
  • 觀察:軍營「共享」到底「享」什麼
    共享模式帶來的便捷只能就此「阻隔」在軍營之外了嗎?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的範厚超覺得,現在共享模式那麼火,全社會都在享受著「共享」帶來的便利、高效和環保,軍營怎麼能「置身事外」呢?「那麼,營區裡那些平日裡閒置、使用率不高的物品能不能讓大家共享一下?」 範厚超的腦海中冒出了一個問號。
  • 騎共享單車上下班的你,為什麼減肥失敗?原因在這裡
    當共享單車時代來臨時,騎車減肥的方法可謂是風靡一時。朋友小A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小A是工作6年後買了一輛十幾萬的小車用於上下班,平時辦公室久坐一整天,下班後開車半小時到家,碰到堵車的時候路上耗費的時間更長,回家後累得躺在沙發上不想動只想刷手機。久而久之,肚子上的贅肉形成了一圈圈好幾層的遊泳圈。不到30歲,就由原來年輕帥氣的小夥子成為了一個只願意穿寬大POLO衫的油膩中年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