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一多七子之歌有: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臺灣 琉球應屬中國?

2020-12-11 吊蘭書苑

《七子之歌》是聞一多於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的組詩,共七首,均為描寫中國被侵犯的土地。其中《七子之歌.臺灣》寫道:「我們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臺灣。……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聞一多

聞一多是中國現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戰士,新月派代表詩人和學者。聞一多關於「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臺灣。」自然不會沒有根據。那麼根據何來呢?

我們先看看琉球群島的歷史。琉球群島位於中國東海的東部外圍,南北總長度達1000多公裡,呈東北西南向,大隅諸島、吐噶喇列島、奄美諸島、大島諸島、衝繩諸島、大東諸島和先島諸島,共有60餘個有名稱有人居住的島嶼和400多個無名小島。距中國沿海的上海、寧波、溫州約700多公裡。1871年前有琉球國,琉球國疆域北起奄美大島,東到喜界島,南止波照間島,西界與那國島。琉球國兩個最大的島嶼是面積1204平方公裡的衝繩島,和712平方公裡的奄美大島。

琉球國在中國隋朝時被稱為琉虯。到明代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使臣楊載攜帶詔書出使琉球,詔書中稱其為琉球。從此乃成為正式名稱。可見,琉球國的國名是中國起的。中國明朝時曾封琉球島統治者為琉球王。自洪武十六年(1383年)起,歷代琉球王都向中國皇帝請求冊封,正式確定君臣關係,這種關係延續了整整五個世紀。

琉球鳥瞰圖

1609年,琉球國遭日本侵略,1693年,琉球國被迫割讓北部的奄美群島給日本,從此日本展開了逐步吞併琉球國的計劃。1879年3月30日(光緒五年)被日本滅亡,琉球國被併入日本版圖,同年設衝繩縣。

日本發動二次大戰後,中國國民政府曾提出要光復琉球。1938年4月,蔣介石在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講話:「日本自明治以來,早就有一貫的大陸侵略計劃。過去甲午之戰,他侵佔我們的臺灣和琉球,……必須針對著日本之積極侵略的陰謀,以解放高麗、臺灣的人民為我們的職志。」

二戰期間,為儘快打敗日本,在美國總統羅斯福倡議下,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在埃及開羅召開中、美、英三國首腦會議,稱之為開羅會議。其間蔣介石與羅斯福會談了4次。11月23日晚,蔣介石帶國防最高委員會秘書長王寵惠與羅斯福單獨會談,在談到剝奪日本在太平洋侵佔的島嶼時,羅斯福對蔣介石說:「琉球系許多島嶼組成的弧形群島,日本當年是用不正當手段搶奪該群島的,也應予以剝奪。我考慮琉球在地理位置上離貴國很近,歷史上與貴國有很緊密的關係,貴國如想得到琉球群島,可以交給貴國管理。」

羅斯福

羅斯福提出將琉球群島交給中國,出乎蔣介石的意料。過了老半天,蔣才對羅斯福說:「我覺得此群島應由中美兩國佔領,然後國際託管給中美共同管理為好。」蔣介石這麼一說,羅斯福覺得蔣介石不想要琉球群島,故未再往下說。

11月25日,蔣介石與羅斯福再次會談時,又談到了琉球群島。羅斯福說:「我反覆考慮,琉球群島在臺灣的東北面,面向太平洋,是你們的東部屏障,戰略地位極其重要。你們得到了臺灣,如不得到琉球,臺灣也不安全。更重要的是,此島不能讓侵略成性的日本長期佔領。是不是把臺灣及澎湖列島一併交給你們管轄?」

蔣介石仍然猶豫。羅斯福見蔣介石半天不作聲,以為他沒有聽清楚,又補了一句:「貴國要不要琉球?如果想要,戰爭結束了,就將琉球群島交給貴國。」蔣介石考慮再三,最後答覆道:「琉球的問題比較複雜,我還是那個意見,中美共同管理為好。」蔣介石對琉球的態度,讓羅斯福感到不可思議。

蔣介石

由於蔣介石堅持不要琉球群島,故《開羅宣言》在寫到日本應歸還中國的領土時,只提到「日本所竊取中國之領土,例如滿洲、臺灣、澎湖列島等」,隻字未提琉球群島。

1945年3月26日,美軍發起衝繩戰役,3個月後佔領了琉球群島。1945年日本敗局已定。7月26日《波茨坦公告》發表,公告第八條:「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這表明,琉球主權重歸中國。但當時蔣介石正忙著打內戰,沒有收回琉球,由美國暫行託管。

隨著新中國的成立和韓戰的爆發,美國改變了對中日兩國的態度,開始扶植日本為其亞洲戰略夥伴,美國在琉球群島問題上的立場也發生了重大改變。1962年,美國總統甘迺迪公開承認日本對琉球群島的完全主權。1972年,美國將琉球諸島交給日本。隨後,日本完全控制了琉球群島。

琉球景色

聞一多在《七子之歌》中期盼回歸的琉球群島,就這樣丟掉了。惜哉,痛哉!

相關焦點

  • 聞一多七子之歌有: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臺灣 琉球應屬中國?
    《七子之歌》是聞一多於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的組詩,共七首,均為描寫中國被侵犯的土地。其中《七子之歌.臺灣》寫道:「我們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臺灣。……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 聞一多《七子之歌•臺灣》被譜曲傳唱
    聞一多(資料圖片)    新華網武漢9月15日電(王峰)「我們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臺灣。我胸中還氤氳著鄭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點染了我的家傳。母親,酷炎的夏日要曬死我了,賜我個號令,我還能背水一戰。母親,我要回來,母親!」近日,一曲悲壯激昂的《七子之歌·臺灣》在網上流傳,引起不少網友的共鳴。     1925年,愛國詩人聞一多以擬人的手法,寫下組詩《七子之歌》,將中國當時被列強掠去的七處「失地」比作遠離母親的七個孩子,哭訴他們受盡異族欺凌、渴望回到母親懷抱的強烈情感。
  • 琉球和臺灣關係:大琉球是臺灣 小琉球是琉球群島
    在中學古代史課本中,我們可以看到在臺灣一處標註的是「琉球」或者「流求」。那麼曾經的琉球古國指的就是臺灣嗎?  我們可以從大名鼎鼎的聞一多《七子之歌·臺灣》中可以看到「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臺灣。」
  • 琉球和臺灣關係:大琉球是臺灣 小琉球是琉球群島
    在中學古代史課本中,我們可以看到在臺灣一處標註的是「琉球」或者「流求」。那麼曾經的琉球古國指的就是臺灣嗎?  我們可以從大名鼎鼎的聞一多《七子之歌·臺灣》中可以看到「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臺灣。」
  • 聞一多誕辰|《七子之歌》何時唱全?
    提起聞一多,就繞不開那首曾經唱響神州大地的《七子之歌》,如今聽來,依然令人感懷至深。可能有些人不知道,這首由近代愛國詩人聞一多創作於1925年的《七子之歌》,是一個組詩作品。詩人以擬人化的手法,將中國當時被列強掠去的七處"失地"比作遠離母親的七個孩子,哭訴他們受盡異族欺凌、渴望回到母親懷抱的強烈情感,希望民眾從漠然中警醒,振興中華、收復失地。
  • 聞一多的《七子之歌》:指中國哪七處領土?至今還有一處未收回
    聞一多的《七子之歌》:指中國哪七處領土?至今還有一處未收回兩次鴉片戰爭使中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但是中國的大國氣勢和底蘊猶在,許多列強仍在觀望,不敢冒然侵佔中國領土,然而,一次甲午中日戰爭卻將中國的弱小和虛張聲勢暴露了出來,掀起了列強瓜分中國的浪潮,以割讓或租借的名字強行佔領中國領土,總共七塊領土。
  • 琉球不是日本的!琉球擺脫日本殖民百年鬥爭
    著名愛國詩人聞一多在《七子之歌》中曾有這樣的詩句:「我們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臺灣……母親,我要回來,母親!」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但是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琉球,這串東海上的珍珠,是那麼熟悉而陌生。琉球在哪?它和中國又具有怎樣交融的歷史,讓中國人對其念念不忘?   琉球之名的來源是這樣的:公元6世紀中後期,隋煬帝令羽騎尉朱寬出海尋訪海外異俗。行至今日北起奄美大島,南至與那國島(今釣魚島西南170公裡)時,見一片珍珠般的島嶼浮在海面中,「若虯龍浮在水面」,遂為其取名流虯。
  • 琉球不是日本的!琉球擺脫日本殖民百年鬥爭
    著名愛國詩人聞一多在《七子之歌》中曾有這樣的詩句:「我們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臺灣……母親,我要回來,母親!」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但是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琉球,這串東海上的珍珠,是那麼熟悉而陌生。琉球在哪?它和中國又具有怎樣交融的歷史,讓中國人對其念念不忘?   琉球之名的來源是這樣的:公元6世紀中後期,隋煬帝令羽騎尉朱寬出海尋訪海外異俗。行至今日北起奄美大島,南至與那國島(今釣魚島西南170公裡)時,見一片珍珠般的島嶼浮在海面中,「若虯龍浮在水面」,遂為其取名流虯。
  • 如果擁有琉球群島,東海就是中國的內海!
    琉球國王雖然日本早已佔領琉球,但是中國政府和民間並未承認。聞一多在《七子之歌》寫到:「我們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臺灣。」到抗日戰爭時期,琉球問題被重新提出來了。1938年,蔣介石發表講話:「自明治以來,日本早就有一貫的大陸侵略計劃。過去甲午之戰,他侵佔我們的臺灣和琉球……」,這是中國最高領導人首次明確提到琉球是中國的一部分。1943年,蔣介石發表《中國之命運》一書稱:「琉球、臺灣澎湖、東北、內外蒙古、新疆、西藏,無一處不是保衛民族生存之要塞,這些地方之割裂,即為中國國防之撤除。」這是中國最高領導人首次表達了中國要求收復琉球的意向。
  • 聞一多 | 七子之歌
    七子之歌作者:聞一多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詩人作《凱風》以愍之。吾國自尼布楚條約迄旅大之租讓,先後喪失之土地,失養於祖國,受虐於異類,其悲哀之情,蓋有甚於《凱風》之七子,因擇其中與中華關係最親切者七地,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懷祖國之哀忱,亦以勵國人之奮興云爾。國疆崩喪,積日既久,國人視之漠然,不見夫法蘭西之ALSACE-LORRAINE耶?「精誠所至,金石能開。」誠如斯,中華「七子」之歸來其在旦夕乎!
  • 關於琉球的10個事實,告訴你一個鮮為人知的琉球故事!
    3、著名愛國詩人聞一多曾寫下《七子之歌》,用擬人化的修辭手法,列舉了我國七塊被列強割走、強佔、租借之地,在臺灣一節中,就有關於琉球的詩句:「我們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
  • 關於琉球的10個事實,告訴你一個鮮為人知的琉球故事!
    3、著名愛國詩人聞一多曾寫下《七子之歌》,用擬人化的修辭手法,列舉了我國七塊被列強割走、強佔、租借之地,在臺灣一節中,就有關於琉球的詩句:「我們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
  • 《七子之歌》指中國哪七處領土?至今還有一處未統一,一處未收回
    1925年,愛國名流聞一多根據被東西方列強以各種名義划走的七部分領土,作下了廣為流傳的《七子之歌》,這七部分土地,大部分是在1898年被東西方列強強行霸佔的,這些土地分別指:澳門
  • 聞一多七子之歌為什麼只寫七子,原來出自詩經的這首詩
    七子之歌寫的地區是:澳門、香港、九龍島、臺灣、威海衛、廣州灣、旅順和大連。數一數好像有八個地方,另外香港和九龍我們現在實際當作一個地區。為什麼聞先生要寫「七子」,而不是「八子」或者「六子"呢?除了這幾個地區本身的特點以外,聞一多的這組詩,還受到《詩經·凱風》的影響。《凱風》中,兒子歌頌了自己的母親並且深感自責。
  • 《七子之歌》指中國哪七處領土?至今還有一處未統一,一處未收回
    兩次鴉片戰爭使中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但是中國的大國氣勢和底蘊猶在,許多列強仍在觀望,不敢冒然侵佔中國領土,然而,一次甲午中日戰爭卻將中國的弱小和虛張聲勢暴露了出來,掀起了列強瓜分中國的浪潮,以割讓或租借的名字強行佔領中國領土,總共七塊領土。面對此種境況,愛國人士聞一多創作《七子之歌》,渴望喚醒國人心中的愛國熱血。
  • 琉球簡史:琉球怎麼從中國藩屬國,變成了日本的衝繩?
    現在的琉球被稱之為衝繩。衝繩縣是今天日本行政區劃中的43縣之一,位於整個日本版圖的最南端,南北總長度達1000多公裡,臨近我國的臺灣島,與之隔海相望。首裡城是位於那霸市的一座琉球式城堡,這裡曾是琉球王朝歷代王宮與都城所在地。琉球和中國有什麼聯繫?琉球曾經是中國領土嗎?比起日本,琉球確實更喜歡中國。
  • 琉球王國鑄幣略說
    我們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群弟,我就是臺灣,我胸中還氤氳著鄭氏的英魂,
  • 《七子之歌》不只有澳門,還有臺灣
    母親啊母親,我要回來,母親!澳門回歸祖國已經20年,那首曾經唱響神州大地的《七子之歌》,如今聽來,依然令人感懷至深。可能有些人不知道,這首由近代愛國詩人聞一多創作於1925年的《七子之歌》,是一個組詩作品。
  • 琉球:被中國遺失的卻不願意脫離中國領土
    而琉球民族,還有比以上所說的更悲慘的事:作為其血統和文化的根源、被琉球民族視如母親的中華民族,在琉球民族最悲慘的的時候,竟然不作一聲,任由其被殘暴如惡狼的日本凌辱,忍受著一個民族最悲慘的經歷——被同化和奴化……大家知道聞一多寫的《七子之歌》嗎?
  • 是誰丟失了琉球?
    日本方面建議把琉球劃分成 2 部分:琉球本島及其北方島嶼作為是日本的領土,而南部的先島群島則作為中國的領土。中方清朝政府沒有同意。1894中日爆發甲午戰爭,中國作為戰敗國割讓臺灣、遼東,在琉球群島問題上徹底失去話語權。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1945年,美國進攻琉球本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