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和臺灣關係:大琉球是臺灣 小琉球是琉球群島

2020-12-11 齊魯網

 

  在中學古代史課本中,我們可以看到在臺灣一處標註的是「琉球」或者「流求」。那麼曾經的琉球古國指的就是臺灣嗎?

  我們可以從大名鼎鼎的聞一多《七子之歌·臺灣》中可以看到「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臺灣。」這其中說的是「群弟」,那琉球是不是臺灣呢?

  在日本的衝繩博物館,有一個「萬國津梁鍾」,上面用漢文記載了關於琉球國的信息:「琉球國者,南海勝地也。鍾三韓之秀,以大明為輔車,以日域為唇齒,在此二中間湧出之蓬萊島也。」

  隨之而來的又有一個新的問題,就是這個神秘的古鐘為什麼會掛在日本衝繩縣的博物館裡呢?琉球是否也跟日本衝繩有關係?

  名嘴紀連海在山東衛視《新杏壇》欄目中做了深入的探討,對這些疑問提供很好的回答。

  早在成書於唐朝初年也就是公元7世紀初的中國史籍《隋書》中,有專門的一段叫《流求傳》。信而有徵的第一次琉球群島的探索之旅,發生在隋朝煬帝大業年間即公元607年。隋煬帝不惜波濤險遠,令羽騎尉朱寬出外,到海外尋訪異俗,行至今日北起奄美大島,南至與那國島(在今天的釣魚島西南170公裡)這一片海上,一片珍珠般的島嶼浮現在海中,「若虯龍浮在水面」,蜿蜒如長蛇,形狀如虯龍一般,所以他就給這一片島嶼起了個名字,稱為「流虯」,這個「虯」的意思是龍,帝王是龍,在唐朝編纂《隋書》時,為避帝王龍之諱,將該地更名為「流求」,也有人寫成這個「留仇」、「瑠求」、「流鬼」之類的話,到了明太祖朱元璋時期,最終給這塊地起了一個非常美好的名字,這就是我們說的「琉球」。

  過去的琉球王國散布在臺灣東北和日本九州島西南之間的琉球群島上,琉球群島地處東亞的海上交通要道,北連日本列島,隔海相望於中國,距香港1340公裡,距中國本土710公裡,距臺北660公裡,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的戰略價值。衝繩博物館的「萬國津梁鍾」所說的「萬國津梁」,意思就是世界的橋梁。

  至於琉球與臺灣的關係,紀連海老師稱,臺灣島過去也被稱為琉球。那臺灣島這個琉球和琉球群島這個琉球怎麼區分呢?紀連海老師解釋說:流求也好,琉球也罷,都是中國人對那塊地所有島嶼的統稱。怎麼區分呢?大琉球便是臺灣,小琉球便是琉球群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齊魯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儘快處理。齊魯網所轉載的內容,其版權均由原作者和資料提供方所擁有。

相關焦點

  • 真實的琉球群島(上)
    現在琉球群島還未大規模開放為中國大陸遊客的旅遊目的地,因此這些照片資料比較珍貴,所有照片均為瀚海狼山公眾號編輯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和使用。琉球群島位於中國東海之外數百海裡,歷史上一度是中國的藩屬,但目前被日本和駐日美軍非法佔據。美日並以此作為「第一島鏈」的核心,從戰略上封鎖中國大陸;與中國爭奪東海的海洋領土;並且藉此把侵略黑手伸向中國臺灣!
  • 蔣介石後悔拒收琉球群島
    建議共管,一拒收琉球群島  在談到剝奪日本在太平洋侵佔的島嶼時,羅斯福想到了琉球群島。他對蔣介石說:「琉球群島系許多島嶼組成的弧形群島,日本當年是用不正當的手段搶奪該群島的,也應予以剝奪。我考慮琉球在地理位置上離貴國很近,歷史上與貴國有很緊密的關係,貴國如想得到琉球群島,可以交給貴國管理。」
  • 琉球群島的主權屬於日本嗎
    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將此地更名為琉球。需要注意的是:這時還沒有琉球國的概念,這時的琉球其實是對包括我國臺灣島和琉球群島在內的東海諸島嶼的統稱,後來為了將屬於我國領土的臺灣島與琉球群島進行區別而將臺灣稱為大琉球,而琉球群島則稱為小琉球。臺灣問題屬於我國內政問題,不在本文探討的範圍之內,歷史上的琉球國係指小琉球。
  • 琉球群島唱響,驅逐外來軍隊,恢復琉球王國
    但由於「琉球群島」的名稱源於朱元璋欽賜,歷史悠久,考慮到臺灣的「中華民國的利益」以及日本屬於戰敗國,美國以無權更改「琉球群島」的名稱拒絕了日本的無理要求。根據崔丕:《美日返還衝繩協定》形成史論,歷史研究2008年第二期,「美國政府為了突出琉球群島的歷史文化傳統,堅持使用『琉球』這一概念,而不使用『衝繩』。」
  • 再議琉球
    美國的單獨託管琉球和日本「索回琉球」的動向,引起中國學術界的關注,為了普及琉球與中國密切關係的歷史常識,引起國人關注琉球問題,於1947年6月23日,中國史學界在南京《中央日報》上的「文史周刊」專闢「琉球史專號」,發表了史學家的三篇專文:《琉球與我國歷史上之關係》(丁實存)、《琉球考》(梁嘉彬)、《姚文棟<琉球小志>跋附註及表》(岑仲勉)。
  • 蔣介石在琉球的一念之差 害了琉球也害了中國
    我考慮琉球在地理位置上離貴國很近,歷史上與貴國有很緊密的關係,貴國如想得到琉球群島,可以交給貴國管理。」羅斯福突然提出將琉球群島交給中國,蔣介石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他沉默了許久,小心謹慎說:「我覺得此群島應由中美兩國佔領,然後國際託管給中美共同管理為好。」
  • 琉球與臺灣!
  • 收復臺灣島卻「忽視」琉球群島,這難道是鄭成功的戰略失誤?
    琉球群島,也就是今天的衝繩島,是東亞海域一個重要的戰略支點,也是東北亞和東南亞貿易的中轉站,號稱「萬國津梁」,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美國和日本曾經在這裡爆發過一場異常慘烈的衝繩島海戰,雙方共投入三十多萬兵力,付出十幾萬的死傷,最終美國奪得了琉球群島的主導權,直到今天這裡還駐紮了大量美軍。
  • 琉球群島與千島群島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以微小的代價換取了對太平洋的制海和制空權——『再不要珍珠港事件』成為美軍高級將領們在戰爭當中和後期進行戰略設計的共識。」循此理路,戰後將琉球交給蔣介石政府託管,斷無可能。亞洲「冷戰」格局的形成,美國軍方西太平洋島嶼鏈戰略更見明確——由阿留申群島、日本列島、琉球群島、臺灣島而至菲律賓群島的「鏈鎖」中,琉球群島至為關鍵。
  • 聞一多七子之歌有: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臺灣 琉球應屬中國?
    我們先看看琉球群島的歷史。琉球群島位於中國東海的東部外圍,南北總長度達1000多公裡,呈東北西南向,大隅諸島、吐噶喇列島、奄美諸島、大島諸島、衝繩諸島、大東諸島和先島諸島,共有60餘個有名稱有人居住的島嶼和400多個無名小島。距中國沿海的上海、寧波、溫州約700多公裡。
  • 是誰丟失了琉球?
    ,正式確定君臣關係。這種關係延續了整整五個世紀,直至1866年末代國王。從1606年開始,日本逐步武力吞併琉球,到1879年強迫最後一位琉球國王尚泰流放到東京。琉球被滅亡後,日本把琉球改為衝繩縣,並開始實行同化和殖民政策。
  • 琉球群島的地理面積概況
    人口約155萬        琉球群島,又稱琉球列島,琉球群島是西太平洋一系列島嶼,位於臺灣島與日本九州島之間。呈東北-西南向。琉球群島從北到南,包括大隅諸島、吐噶喇列島、奄美諸島( 統稱「薩南諸島」,屬鹿兒島縣),衝繩諸島和先島諸島(統稱「琉球諸島」)。
  • 蔣介石為什麼不要琉球群島的管轄權?
    琉球群島位於中國臺灣島和日本九州島之間,包括先島群島、衝繩群島、奄美群島、土噶喇列島、大隅群島等島嶼,面積約4,600平方公裡。
  • 古代琉球和中國什麼關係,到底是不是中國的領土!
    琉球群島蜿蜒1000公裡,總面積3600平方公裡,就像一串珍珠撒在西太平洋上。不過別看琉球的面積不算大,但戰略位置非常重要,而且和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很多國人甚至把琉球視為中國的故土。那麼琉球和中國什麼關係,到底是不是中國的故土?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
  • 琉球群島與釣魚島
    這一年5月28日,在基辛格寫的備忘錄裡記錄:尼克森同意1972年歸還琉球…… 琉球群島,日本稱為衝繩。從歷史的角度看,它與釣魚島並無關係。
  • 琉球群島:西太平洋戰略中樞(圖)
    在日本九州島與中國臺灣島之間,琉球群島如珍珠般灑落在西太平洋上。依東北、西南走向依次為奄美諸島、衝繩諸島和先島諸島,蜿蜒1000公裡,總面積4600平方公裡。由於地處亞熱帶,琉球群島溫暖的氣候條件非常適合種植甘蔗和熱帶水果。這裡常年氣候溫暖、空氣清新,為碧綠的海水所環抱,素有「東方夏威夷」之美譽。
  • 歷史不曾遺忘:回首琉球群島血淚史
    琉球群島【資料圖】遠眺琉球琉球群島歷史悠久,在《隋書•流求傳》中,我們可以找到中國方面最早關於琉球群島的詳細文字記錄公元1372年(明太祖洪武五年),明政府派楊戴出使琉球三國,分別冊封了三國國王。琉球三國也明確表示向明朝政府稱臣,正式成為明朝的藩屬。幾年之後,中山國滅了其他兩國完成統一,中山國國王被明政府冊封為琉球王。此後,琉球國一直按照明朝的典章制度隔年進貢,謹守臣節。明朝滅亡後,琉球繼續與清政府保持了藩屬關係。此後百餘年,琉球不斷遣使進貢,歷任琉球新王即位時都要遣使請封,從未間斷。
  • 琉球的歷史,琉球王國是如何被日本一步步吞併的
    琉球國的歷史有關琉球最早的歷史記載開始於12世紀,記錄著琉球群島的居民已經從原始社會步入了早期的氏族社會——按司時代,並於14世紀出現了琉球歷史上最早的國家,開始進入三山時代。薩摩藩入侵17世紀的日本正處於一片混亂之中,豐臣秀吉正在極力鞏固自己的政權,當時薩摩藩由於參與了入侵朝鮮的戰爭和著名的關原之戰,軍費一時緊張,而入侵琉球卻可以暫時緩解財政危機。另一方面,琉球與當時中國的良好貿易關係也讓日本看到了中間的巨大利潤,日本想掠奪一部分貿易利益。
  • 如果擁有琉球群島,東海就是中國的內海!
    琉球群島的陸地總面積雖然只有一個縣域大小,然而周邊的海域面積卻是十分可觀的。由於目前日本佔據著琉球群島,使得日本可以來和中國「爭奪」東海。但如果琉球群島隸屬於中國,中國的海域面積就十分可觀了。過去甲午之戰,他侵佔我們的臺灣和琉球……」,這是中國最高領導人首次明確提到琉球是中國的一部分。1943年,蔣介石發表《中國之命運》一書稱:「琉球、臺灣澎湖、東北、內外蒙古、新疆、西藏,無一處不是保衛民族生存之要塞,這些地方之割裂,即為中國國防之撤除。」這是中國最高領導人首次表達了中國要求收復琉球的意向。
  • 日本將臺灣「考證」為夷洲 為割裂中國琉球關係
    目前國內的教材、資料和文件等都採納了夷洲是專指臺灣的觀點。夷洲在中國古代是個籠統的稱呼,通常指東方海上距離較遠、情況不詳的島嶼。而臺灣離大陸很近,面積較大,即使在三國、魏晉時期也是很容易發現和到達的,不應屬情況不詳之列。但是誰考證出夷洲是專指臺灣呢?令人吃驚的是這一觀點竟來自於一向鼓動「臺獨」的日本學者。更應引起我們注意的是這些觀點出籠的時間,在日本侵佔臺灣的1895年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