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瘟疫的經典文學作品《霍亂時期的愛情》有哪些令人深思的句子

2020-12-11 小小愛看書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加西亞·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完成的小說。

本書主要講了男女主人公在二十歲的時候沒能結婚,因為父親的阻撓等等;經過各種人生曲折之後,到了八十歲,他們還是沒能結婚,因為他們太老了。在五十年的時間跨度中,作者展示了所有愛情的可能性:忠貞的、隱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圖式的、轉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

馬爾克斯曾說:「這一部是我的作品,是我發自內心的創作。」是20世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被譽為「人類有史以來的愛情小說」。

加西亞·馬爾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哥倫比亞小說家,「無爭議」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魔幻現實主義」文學主峰,被譽為「二十世紀文學標杆」,曾影響滋養了幾代中文作家。

1927年出生於哥倫比亞海濱小鎮。童年與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47年考入波哥大國立大學。1948年因內戰輟學,進入報界。五十年代出版文學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1967年《百年孤獨》問世。198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1985年出版《霍亂時期的愛情》。2014年4月17日於墨西哥病逝。

附《霍亂時期的愛情》經典名句23則:

1.他還太年輕,尚不知道回憶總是會抹去壞的,誇大好的,也正是由於這種玄妙,我們才得以承擔過去的重負。

2.我熬過了所有的苦難,我已經不期待和誰在一起了。

3.誠實的生活方式其實是按照自己身體的意願行事,餓的時候才吃飯,愛的時候不必撒謊。

4.不是他不願意向她打開珍藏這個秘密的匣子,而是直到那個時刻他才察覺,打開匣子的鑰匙被丟掉了。

5.她會繼續住在這座窮人等死的墓穴之中無怨無悔,因為在這裡,她曾體驗到幸福。

6.任何年齡的愛情都是合情合理的。

7.我去旅行,是因為我決定了要去,並不是因為對風景的興趣。

8.很久以前,在海地一片荒涼的沙灘上,兩人做愛後赤裸地躺在那裡,赫雷米亞·德聖阿莫爾突然感嘆道:「我永遠也不會變老。」她把這句話理解為他要與時間的劫掠進行殊死搏鬥的英勇決心,但接下來他說得更為清楚直白:他決定,要在六十歲結束自己的生命。

9.病毒是可怕的,但愛情是可貴的。

10.趁年輕,好好利用這個機會,盡力去嘗遍所有痛苦,這種事可不是一輩子什麼時候都會遇到的。

11.世俗的好處:安全感、和諧和幸福,這些東西一旦相加,或許看似愛情,也幾乎等於愛情。但它們終究不是愛情。(馬爾克斯在《霍亂時期的愛情》中對費爾明娜與高富帥的婚姻。)

12.我對死亡唯一的恐懼,是沒能為愛而死。愛情它不是一時衝動,也不是一種感覺,它是一個過程,是一種責任,一生的重量都在上面,即使它有千萬種模樣,臨到死亡,他也不過是一句,我愛你。

13.女孩抬眼看了看是誰走過窗前,正是這偶然一瞥,成為這場半世紀後仍未結束的驚天動地的愛情的源頭。

14.私生活跟社會生活恰恰相反,是變化無常、不可預見的。

15.社交生活學會控制恐懼,夫妻生活學會控制厭惡。

16.每個人都是自己死亡的主宰者,時間一到,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幫助他們沒有恐懼和痛苦地死去。

17.她不怨他,只怨生活。

18.他訣別地看了她最後一眼,在兩人半個世紀的共同生活中,她從未見過他的眼神如此閃亮,如此悲痛,而又如此充滿感激。他用盡最後一口氣,對她說道:「只有上帝知道我有多愛你。」

19.心靈的愛情在腰部以上,肉體的愛情在腰部以下。

20.弱者永遠無法進入愛情的王國,因為那是一個嚴酷、吝嗇的國度,女人只會對意志堅強的男人俯首稱臣,因為只有這樣的男人才能帶給她們安全感,她們渴望那種安全感,以面對生活的挑戰。

21.因為他們已在一起生活了足夠長時間,足以發現無論何時何地,愛情始終都是愛情,只不過距離死亡越近,愛就越濃鬱。

22.任何年齡段的女人都有她在那個年齡階段所呈現出來的無法復刻的美。她因年齡而減損的,又因性格而彌補回來,更因勤勞贏得了更多。

23.他們之間的感覺並不像新婚燕爾的夫婦,更不像相聚恨晚的情人。他們仿佛一舉越過了漫長艱辛的夫妻生活,義無反顧地直達愛情的核心。他們像一對經歷了生活磨鍊的老夫老妻,在寧靜中超越了激情的陷阱,超越了幻想的無情嘲弄和醒悟的海市蜃樓:超越了愛情。因為他們已在一起生活了足夠長時間,足以發現無論何時何地,愛情始終都是愛情,只不過距離死亡越近,愛就越濃鬱。

24.生活規律得仿佛生了鏽一般,既讓人輕蔑,又讓人害怕,但同時也是一種保護,讓他意識不到時間的流逝。

25.他通常都用緩和性的藥劑來分散他們的注意力,把問題交給時間,讓他們在暮年的一團亂麻中與自己的小毛病長期共處,最終學會熟視無睹。

26.他只要看到那個女孩就感到心滿意足了。漸漸地,他把她理想化了,把一些不可能的美德和想像出來的情感都安在她的身上。

27.請用一枝玫瑰紀念我。

28.凡人不能永生,但愛可以。

29.下棋與其說是一門學問,不如說是一種理性的對話。

30.萬事萬物,有始有終,自生自滅。時光終有灰燼,縱然白首,一如初見繾綣。愛有千萬種開頭,但只有幾種結局,而死亡是其中最好的一種。

相關焦點

  • 百無一用是深情,《霍亂時期的愛情》中,哪句經典語錄讓你哭了?
    很多人聽過《霍亂時期的愛情》但沒讀過,很多人讀過《霍亂時期的愛情》但不知道這也是馬爾克斯的著作,因為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太過出名,以至於讓我們忘了這部描寫著半個世紀的愛情著作。馬爾克斯說過:「有兩部書寫完後使人像整個兒被掏空了一般:一是《百年孤獨》,一是《霍亂時期的愛情》。」
  • 《霍亂時期的愛情》:任何年齡的愛情,都合情合理
    馬爾克斯在《霍亂時期的愛情》中說道:"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之間擁有純潔無瑕的友情是不可思議的",一語道出異性之間感情的曖昧之處。《霍亂時期的愛情》,是以作者馬爾克斯的父親的愛情故事為原型,注入作者自身的感悟而寫成的一本以愛情為主題,同時又以霍亂時期為寫作背景的小說。
  • 《霍亂時期的愛情》:愛情故事三部曲,蘊含愛情的真諦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代表人物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作品,豆瓣評分高達8.8分。讓大眾更熟悉的是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另一部作品,《百年孤獨》。但對於馬爾克斯來說,《霍亂時期的愛情》才是自己心目中最好的作品。小說的核心是愛情,把愛情的所有可能全部寫在這本書中,因此這本書也被稱為「愛情的百科全書」。
  • 重讀《霍亂時期的愛情》,我看懂了愛情與婚姻的兩個真相
    《霍亂時期的愛情》和《百年孤獨》的創作時間,相隔20年。本書被稱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愛情小說之一。如果說《百年孤獨》是馬爾克斯的符號,那麼《霍亂時期的愛情》則是他的生命。相比於《百年孤獨》,我認為《霍亂時期的愛情》是馬爾克斯更加成熟、更有魅力的作品。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大家對馬爾克斯的了解,僅限於一本難讀的《百年孤獨》;但我認為,真正讓我認識馬爾克斯、能看到馬爾克斯魅力的作品是《霍亂時期的愛情》。
  • 《霍亂時期的愛情》:用一生愛一人,是愛情最美的樣子!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哥倫比亞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爾克斯的代表作,這部作品展現了所有愛情的可能性,被譽為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這本書不難懂,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出身卑微的二十二歲青年阿里薩,對富家千金費爾明娜一見鍾情,於是他開始了瘋狂的追求。
  • 《霍亂時期的愛情》加西亞·馬爾克斯
    霍亂時期的愛情因電視劇《春風十裡不如你》知道了這本書小說,於是買了一本。當時二十三歲,很大可能因為荷爾蒙分泌比較旺盛的原因,被「愛情」兩個字擊中,哈哈哈哈~ 剛翻開一看,被最開始沉重壓抑的死亡和霍亂給增添上一層灰色心情,硬著頭皮往下看被馬爾克斯的有趣的語言吸引,慢慢被拉進一個打動人心的愛情故事。結尾是文章開篇,兩人做了一次海上長途旅行,決定一起終老,漂流到永遠。
  • 霍亂時期的愛情:每個渴望愛情的人都應該看看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寫了《百年孤獨》的作者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描寫了一對七旬老人的愛情,這份愛情超越了瘟疫和戰爭,時空和生死,愛情對於主人公來說是一生的信仰,所以,這部小說也被評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愛情小說。
  • 分享:霍亂時期的愛情-馬爾克斯
    ——霍亂時期的愛情 ertert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85年。 該小說講述了一段跨越半個多世紀的愛情故事:男女主人公在二十歲的時候沒能結婚,因為他們太年輕了;經過各種人生曲折之後,到了八十歲,他們還是沒能結婚,因為他們太老了。在五十年的時間跨度中,作者展示了所有愛情的可能性,所有的愛情方式。 該小說不僅表達了「經歷愛情的折磨是一種尊嚴」,更重要的是展現了哥倫比亞的歷史。
  • 再讀《霍亂時期的愛情》:婚姻沒有想像中美,卻遠比想像中更美好
    當時,這本書也被稱為是「我們時代的愛情大全」。馬爾克斯說過:「有兩部書寫完後使人像整個兒被掏空了一般:一是《百年孤獨》,一是《霍亂時期的愛情》。」據說馬爾克斯寫《霍亂時期的愛情》最直接的靈感,就是自己父母的愛情歷程。母親出生在官宦家庭,是出了名的大美人。
  • 兩人偷情致新冠病毒傳播,阿根廷上演現實版《霍亂時期的愛情》
    《霍亂時期的愛情》裡面有這樣一句話:當一個女人決定和一個男人睡覺時,就沒有她躍不過去的圍牆,沒有她推不倒的堡壘,也沒有她拋不下的道德顧慮,事實上沒有能管得住她的上帝。不過在這裡應該把男人和女人換一下位置。看到這樣的一件事,和很多網友一樣,我想到的也是《霍亂時期的愛情》這部小說。
  • 偉大的愛情教科書《霍亂時期的愛情》:我用了51年等情敵離世
    無論是講了一個世紀的《百年孤獨》還是這本寫了一生的《霍亂時期的愛情》,馬爾克斯善於運用漫長而細膩的時代背景來描繪一代代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糾葛。《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本書的創作,是源於馬爾克斯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新聞:一對來到四十年前的故地,重溫蜜月旅行的老人,竟被載他們出遊的船夫用槳打死了,為的是搶走他們身上帶的錢。他們是一對秘密情人,四十年來一直一起度假,但各自都有幸福而穩定的婚姻,而且子孫滿堂。
  • 《霍亂時期的愛情》:婚姻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卻遠比想像中美好
    文丨卿心君悅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百年孤獨》,著名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正憑藉這部作品摘取了諾貝爾文學獎的桂冠,而《霍亂時期的愛情》則是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的第一部作品,在作者心中這部作品超過了《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是我最好的作品,是我發自內心的創作」,對此
  • 《霍亂時期的愛情》10句話,說出愛情核心:你可以愛一個人多久?
    說起《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本書,相信大家大部分人都應該讀過,它的作者是偉大作者馬爾克斯,他寫的《百年孤獨》,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又創作出《霍亂時期的愛情》,被譽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是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
  • 《霍亂時期的愛情》經典語錄集:想不到愛你成了我一生的宿命!
    它講述了一段跨越半個多世紀的愛情史詩,窮盡了所有愛情的可能性:忠貞的、隱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圖式的、放蕩的、轉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關於愛情的全部答案,在《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本書裡,你都可以找到。
  • 《霍亂時期的愛情》:「愛情大全」中的18句話,每一句都能寫情書
    《百年孤獨》的作者馬爾克斯,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又創作出《霍亂時期的愛情》,被譽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是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而這本書最讓我喜歡的點就在於,比《百年孤獨》好懂多了!
  • 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跨越半個世紀的愛情,穿破歲月荒蕪
    愛情,首先是一種本能,「要麼生下來就會,要麼永遠都不會」——《霍亂時期的愛情》在獲得諾獎3年後,馬爾克斯寫下了這本《霍亂時期的愛情》時,完稿時,他58歲,對人生無比通透,也因此,更了解愛情之於人生的價值。
  • 《霍亂時期的愛情》這部曠世巨著的情節是怎樣的呢?
    01如果要列出人生必讀的十部愛情小說,前三一定會給《霍亂時期的愛情》留上一個位置。上兩期給大家介紹了推薦《霍亂時期的愛情》的理由,馬爾克斯的這部不得不看的愛情百科全書,無論從文學造詣,還是內容中對人性的描寫,還是讀後對人生的感悟,還是全篇那些充滿魔幻色彩的情節。
  • 諾貝爾獎得主馬爾克斯不只《百年孤獨》,還有《霍亂時期的愛情》
    實際上,《霍亂時期的愛情》也是馬爾克斯寫的一部非常精彩的現實主義小說。馬爾克斯特別擅長用動物比喻來寫人,比如他形容喝醉酒的船長,是一頭「擱淺的鯨魚」,太形象了,喝醉酒的人身體會變得很沉,不就是這樣麼?他是怎麼形容小說的女主角費爾明娜的呢?
  • 《霍亂時期的愛情》:半個世紀的思念能穿破一切歲月荒蕪!
    愛情的形式有無數種。馬爾克斯在《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本作品中向人們展現了千姿百態的愛情形態。儘管愛情的種類是數不盡的,愛情的核心只有一種,那就是超越時間、不顧一切地在一起。小說中的男主人公阿里薩在53年的時間裡,都將自己的真心全部交給了費爾米娜。
  • 戰疫史志文藝繁興啟示錄丨愛在瘟疫蔓延時:極致愛情背後的孤獨大陸
    作為自己獲諾獎後的第一部作品,馬爾克斯寫了一個不太「魔幻」甚至有些「傳統」的主題——一見鍾情和至死不渝的愛情,並將霍亂作為這個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小說設定在1880年到1930年之間,此時的哥倫比亞正處於分裂和內戰之中,霍亂和戰爭構成了這一時期的陰鬱底色,代表了拉美殖民地區孤獨和愚昧的生存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