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刷單被騙,求職被騙,校園貸被騙,裸聊被騙,遊戲被騙,裸貸被騙……這樣的案件並不少見。
但讓人想不到的是,有大學生在校就開始接觸詐騙團夥,甚至還幫助詐騙團夥進行詐騙活動。
該學生使用自己微信號為商家添加受害人微信號,通過拉受害人入詐騙群獲利。
其還邀請三名同班同學從事該違法行為,該同學行為已經觸犯法律,將面臨法律的制裁。
案件回放——————犯罪嫌疑人唐某,是桂林某高校的一名大學生。
他接觸到詐騙團夥,不但沒有遠離或報警,反而還幫助電信詐騙團夥收集目標人群。
今年,他先後將不少同學拉進一個名為「年底百萬衝刺群」的微信群裡。而這個群,實際上就是實施詐騙的釣魚群。
不僅如此,他還組織同學集體為犯罪團夥進行服務。
在被抓前唐某為犯罪團夥提供目標客戶13人,獲利1000餘元。
近日,唐某涉嫌幫助犯罪團夥"拉人頭"進行詐騙被公安機關依法抓獲。
桂林警方提醒各位同學不要抱著僥倖心理為一點蠅頭小利放棄自己的學業與前程,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受到刑事處罰不僅是對個人產生影響,更會對一個家庭造成傷害。各位同學要重視對法律知識的學習,增強自身法律意識,注意快速獲取金錢的方式背後是否存在違法犯罪行為。
如何避免「被參與」違法犯罪行為
1
不要隨意將網絡帳號借給他人
如果出售出借的帳號被對方用來實施犯罪行為,自己可能被被認定參與違法犯罪行為。所以不要出售、出借自己的電話卡、銀行卡、微信號QQ號等個人帳號
2
通過合法的途徑獲財富
大學生群體經濟來源主要以父母支持為主,可能出現家庭條件不足以支撐學業的情況。學生在遇到這種問題時,應積極與校方進行溝通、求助,通過正規的途徑獲得財富,如勤工儉學、申請助學金、獎學金等。
3
學習法律知識
部分學生由於缺乏法律常識,抱有從眾和僥倖心理,在得知這一牟利「技巧」後便如法炮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已觸犯法律。為此,警方提醒廣大青少年,要重視對法律知識的學習,增強自身法律意識。
4
切勿實施犯罪
不要抱著僥倖心理為一點蠅頭小利放棄自己的學業與前程,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受到刑事處罰不僅是對個人產生影響,更會對一個家庭造成傷害。
來源/桂林警訊
桂林編輯中心 編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