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分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手段花樣翻新,繼前段時間破獲利用暗網兜售個人信息案後,近日寧波奉化警方又成功打掉一起利用公民個人信息為境外賭博提供資金結算的犯罪團夥,共查獲被非法出售的公民信息5000餘條,抓獲犯罪嫌疑人10名,涉案金額44萬元餘元。
去年7月,奉化網警大隊在工作中發現一男子羅某在網上非法出售公民個人信息從中牟利。通過該線索,松岙派出所民警立即介入調查。經查,該團夥利用大學生們辨識能力低、社會經驗淺等特點,冒充某網絡公司職工進入校園,以贊助學生社團為由騙取學生信任,再假借為公司避稅走帳等理由,要求社團成員提供姓名、銀行卡號等公民個人信息,把學生當成洗錢的工具。
「犯罪團夥將社團內學生的個人信息整理後,私下通過朋友賣給境外賭博團夥獲利。賭博團夥利用學生個人信息在境外賭博網站註冊帳號,並將贏得的賭資打入各個學生的銀行卡內,再由學生將錢轉回給該犯罪團夥,以此通過洗錢回收賭資。」民警戴慶說。
據某大學社團的社長透露,他在2018年認識了自稱在「網絡公司」上班的羅某,羅某假借有一個業務需要用銀行卡走一下帳,要社長幫忙提供一些學生的姓名、身份證號、銀行卡號、電話號碼這些信息,之後不定時會有錢打進這些學生的銀行卡裡,收到錢後把錢轉回給羅某就行,每個學生的信息會給社團20元至30元的「贊助費」。
平日裡社團活動多,活動經費緊張,社長就和社團各個部門的部長聯繫,讓他們統計部員的名字、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銀行卡號,做成Excel表格,一心就想著賺點「贊助費」好方便日後社團舉辦各種活動。
「社長在群裡說,某一公司會給我們社團2000元贊助費,需要我們提供下身份信息和銀行卡號,只是幫助對方公司走帳,不會有別的影響。」寧波某在校大學生小王(化名)說,每筆金額並不大,在幾百元至千元不等。
截至今年7月中旬,奉化松岙派出所會同網警大隊、溪口派出所,陸續抓獲羅某等犯罪嫌疑人7人,查獲被非法出售的公民信息5000餘條,非法獲利4萬餘元,受害人遍布寧波、溫州、杭州、安徽等多所大學。民警還根據前期掌握的線索,成功搗毀與之關聯的境外賭博團夥,抓獲以陳某為首的3名主犯,涉案金額達40餘萬元。
目前,羅某等10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侵犯公民信息罪、賭博罪已被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公安機關提醒,網絡發展日新月異,犯罪分子利用網絡犯罪的方式層出不窮。大學生團體向社會兼職、拉取贊助的時應充分了解對方情況,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充當犯罪的工具。
【來源:錢江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