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幫博物館——民謠記

2020-12-15 姐姐帶我去玩耍

寧波幫博物館是一個介紹寧波商幫的發展歷史的博物館。清朝時期,寧波商幫與晉商、徽商、粵商、閩商、蘇商、贛商、龍遊商幫、浙商、豫商、魯商等並稱為中國「十大商幫」(掰手指數了一下,想必「十」並非確指)。

寧波商幫是指寧波的商人,以血緣姻親和地緣鄉誼為紐帶連接而成的商業集團,是一個盛行於國內外和海內外的商幫。

寧波幫博物館分為篳路藍縷、建功立業、赤子情懷、群星璀璨四個展館。

第一展館「篳路藍縷」主要介紹了寧波幫的形成歷史,重點介紹了清末民國時期,寧波商人在上海、香港的金融、商貿實踐活動。「篳路藍縷」展館中按照時間順序分為五個展廳,展廳中的民謠,引起了我的濃厚興趣。

01Part1

大海洋洋,忘記爹娘

走進展館,最先引起我注意的是映入眼帘的船舶出海投影布景,伴隨著一首悠揚疊沓的民謠,一種走進時光長廊的代入感油然而生。

第一首民謠只有短短八個字:「大海洋洋,忘記爹娘」,卻引得我駐足半晌。這句短短的民謠裡有著繞梁不去的鄉愁。

都說「商人重利輕別離」,但若非生計所迫,又有誰願意離開家鄉的舒適圈呢。寧波人最早外出經商,便是由於地少人多的自然環境。

人地矛盾在北宋時期顯露,到清朝康乾盛世達到了頂峰。人口的迅速膨脹,迫使沿海鹽鹼地的農民走向杭州灣彼岸的上海,一場商業移民拉開了序幕。

寧波得天獨厚的海陸轉口港優勢和日趨精湛的造船技術,使她迅速成為中國東南的物流中心。早期寧波商人在上海開拓的支柱行業主要是船運業、錢莊業和南北貨運。

康熙年間,寧波人樂尊育在北京創辦了同仁堂。這家製售丸、散、膏、丹著稱的藥店,曾供奉御藥房和承辦官藥,現已成為中華老字號。楹聯上寫著: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力,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

02Part2

小白菜,嫩艾艾

丈夫出門到上海

十元十元帶進來

上海末事加小菜

鄰舍隔壁分點開

介好老公阿里來

這首民謠介紹了鴉片戰爭以後,寧波與隔江相望的上海成為晚清第一批通商口岸,寧波商人往返上海做生意,將賺到的銀兩帶回家補貼家用,還與鄰居分享。末尾一句寧波方言「介好老公阿里來」,就是「這麼好的老公哪裡來」的意思。

寧波商人接觸洋人較早,不僅自學了英文,還經營了早期的實業公司,與洋貨分一杯羹。早期的實業公司包括三星牌蚊香、統一呢絨廠和亞浦耳燈泡廠等。

1923年寧波人胡西元創辦亞浦耳燈泡廠生產的燈泡

20世紀30年代三星牌蚊香的香盤,「三星」代表著「福祿壽」,香盤上寫著:國人愛國,請用國貨三星蚊香。

統一呢絨廠的廣告畫和產品

1921年,旅滬寧波錢業巨擘秦潤卿創辦了一份行業報刊《錢業月報》,該刊每遇重大金融事件、政府經濟政策調整無不做出反應,對於錢業經營方針,營業方式也時有評議,該刊不囿於舊習,博採眾長,被譽為上海錢莊的喉舌。

「篳路藍縷」展廳的展覽牆,有大學生志願者在給遊客做講解

50年代初,大批寧波籍商人由上海前往香港謀生創業,在李達三等人的倡議下成立了寧波旅港同鄉會,秉持情系鄉梓、守望互助、興師辦學、造福社會、立足香港、胸懷祖國的方針,成為香港社會較有影響力的社團組織。

寧波旅港同鄉會會鍾

03Part3

一雙皮鞋外國貨

兩元洋鈿買來哦

三日穿過賊賊破

四穿涼棚洞眼多

儂看罪過不罪過

落去還要重買過

切記勿買外國貨

百樣東西撮爛屙

究竟要買啥個貨

實實在在中國貨

充斥上海市場的洋貨,給民族工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壓力。九一八事變之後,民族工商業的發展空間受到更大的擠壓。寧波幫商人高揚「倡導國貨」的大旗,聯手發展實業抵制洋貨傾銷。

這首民謠就是一首廣告語,不得不說,寧波人在20世紀30年代已經深諳廣告語的精髓了,這首民謠裡不僅有競品打擊說辭,還深諳消費者心理學,不僅直接用產品的質量好作為利益點,還將廣告語上升到了民族大義的情感高度。

這幅廣告招貼畫中,女子妝容精緻,氣質自信優雅,衣衫故意不整,春光隱現,畫面新奇,引人耳目。

在中國電影的拓荒時代,寧波孕育了120多位寧波籍的知名電影人,包括中國電影的拓荒者張石川,創辦天一影片公司和邵氏兄弟影業公司的邵醉翁、邵屯人,邵仁枚、邵逸夫,香港長城影片公司總經理袁仰安,導演袁牧之、應雲衛、桑弧等人。

屏幕上放映的是1937年袁牧之導演的《馬路天使》與1947年蔡楚生、鄭君裡導演的《一江春水向東流》。

04Part4

月亮菩薩撲撲拜

拜到明年遊世界

世界大,抲只鵝

世界小,抲只鳥

憑藉不畏艱辛、勤勉好學的精神和誠信守實的美德,寧波幫商人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寧波商幫的足跡遍布全球,在香港、臺灣、日本、美國都留下了經久傳頌的佳話。

寧波商人以宗親鄉誼為紐帶,親鄰提攜、同鄉扶持,在全球各地都有同鄉會組織萌生,他們風雨同濟,共享成功與發展,表現出寧波熱強烈的地域群體意識和凝聚力。

寧波幫博物館不僅從航運、金融、商貿、實業四個領域,分別介紹了寧波幫的行業成就,還介紹了近代寧波幫商人的家國情懷和赤子丹心,記載了寧波幫商人在20世紀民族存亡和祖國復興的重大時刻,挺身而出的凜然正氣。展館面向公眾免費開放,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先一探究竟啦。

相關焦點

  • 巾幗文明展風採/省級巾幗文明崗——寧波幫博物館「金葉子」講解團!
    在寧波幫博物館裡有著一支「用鄉音傳遞鄉情」的巾幗群體她們以熱情周到的服務生動細緻的講解青春活力的形象講述著「寧波幫」故事傳承著「寧波幫」文化弘揚著「寧波幫」精神她們用自己的青春力量履行「文明窗口,文明使者」的服務承諾她們就是寧波幫博物館「金葉子」講解團寧波幫博物館「金葉子」講解團「金葉子」講解團成立於2009年8月,目前由5名富有青春朝氣,活力熱情的年輕姑娘組成,是一支年輕且有戰鬥力的青年集體。
  • 寧波幫博物館迎來特殊藏品——神九天宮模型
    寧波幫博物館迎來特殊藏品——神九天宮模型 2013年06月20日 09:24:13   浙江在線06月20日訊本周一,寧波幫博物館迎來了一件特殊的藏品———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首次載人交會對接模型,市民可免費前往參觀。
  • 親青戀丨青春情系寧波幫博物館,穿越前世今生,締結白首之約!
    不好意思這可能是顆檸檬味的糖八月,外面驕陽似火,而寧波幫博物館內愛情的火焰也是生生不息。為服務廣大青年婚戀需求,作為鎮海區全年親青戀系列活動之一,值此七夕佳節來臨之際,團區委攜手區民政局、區婦聯在寧波幫博物館開展鎮海區七夕節「穿越尋愛之旅」集體頒證活動。11對新人集體宣讀結婚誓詞「因為上半年開展防疫工作,我們領證的時間延遲了,能參加這次集體頒證活動很有紀念意義。」
  • 河酒吧十年祭:民謠流淌成河 民謠匯聚成河
    第1頁:有關「紀念河酒吧10周年民謠劇場音樂會」   10年過去,民謠開花,不要忘記,滋潤過他們的,是那條「河」。  河酒吧於2001年由來自蘭州的民謠樂隊野孩子創立,地址在三裡屯南街。河酒吧定期舉辦演出,是中國早期「LIVEHOUSE」的雛形。在這裡演出的主要為野孩子樂隊、萬曉利、小河、王娟等民謠音樂人,而左小祖咒、舌頭樂隊、廢墟樂隊等也經常在這裡演出。可以說「河酒吧」就是中國當代民謠的「母親河」。
  • 橋對岸的鄰居:鎮海——大橋開通前夕記者採風記
    寧波鎮海區素有「浙東門戶」,「海天雄鎮」,「商幫故裡」,「人文梓蔭」之稱,她的東面和舟山隔海相望,招寶山旅遊區,寧波幫博物館等景點均在鎮海境內。  寧波幫博物館內一景  「寧波幫」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一個重要的商幫,寧波幫博物館位於鎮海莊市街道思源路,上月22日剛剛對外開館。
  •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走訪記
    2005年9月29日, 「一號工程」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新館動工建設,2007年10月27日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八十周年之際竣工開館,並於同年11月5日對社會免費開放。 讓我們走進去看一看吧。落款為「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的石頭用的漢白玉石。
  • 「南海博物館號」「出海」記——記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航海知識...
    新華社海口10月8日電題:「南海博物館號」「出海」記——記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航海知識課堂新華社記者夏天「今天,我們『南海博物館號』遊輪即將出海,各位航海家們準備好了嗎?」10月6日,位於海南瓊海的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柴源老師正帶領20個小朋友在這艘船裡模擬一段海上冒險。10月2日至6日,南海博物館每天都會開展一次「我是航海家」的國慶社教活動。「在節前就報名的瓊海當地小朋友很多,也有許多來瓊海旅遊,走進博物館現場報名的遊客。」柴源老師說。
  • 從民謠裡,聽懂武漢
    這些武漢的煙火氣、溫情、文藝都藏在一首首動聽的民謠裡。黃鶴樓下,武昌橋頭,漢陽門前,那一片綠樹蔥蘢,就是民謠裡的漢陽門花園。「冬天臘梅花,夏天石榴,晴天都是人,雨天都是伢。」是許多住在漢陽門花園的人難忘的記憶。
  • 在大浪聽國際民謠品萬種好書
    二十多年的文化沉澱為友誼書城申辦本次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友誼書城將隆重推出六大項文化展覽活動,含萬種好書聯展、圖書交換、公益講座、國際民謠展演等。 其中,「書香蔓延,活力大浪」、「以書易書圖書交換活動」、「16小時圖書館+公益講座」、「羊臺山國際民謠藝術節展演」等四個主題項目,將展現經濟轉型大潮中大浪體現的澎湃活力,賦予羊臺疊翠美景更多內涵。
  • 蘇州博物館 | 小記
    蘇州博物館 | 小記今年國慶假期~獨自一人去了一趟蘇州博物館,第一次下江南,蠻神奇的一次旅行。去蘇州博物館是中午出發的,到達蘇州博物館時大概已經下午2點多了,蘇博和拙政園是挨在一塊的,一個園林一個博物館,排隊的人是超級多的。
  • 安肖 中國民謠在西北,西北民謠在蘭州
    其中,諸多本土以及國內民謠樂隊的集中亮相,為所有現場觀眾帶來了無數的感動和驚喜,也成為了這場藝術盛會中最具人氣、最動人心的焦點。 殊不知,在這音樂盛景背後更是有著一支執著的民營力量,因為對民謠的一份熱愛而努力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它就是甘肅野谷藝韻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近日,該公司總經理、城關區政協委員安肖接受了記者採訪,分享了他與民謠音樂的這場不解之緣。
  • 臺灣民謠三大系統之——福老系民謠
    ↗    福佬系:使用臺灣話的福佬系民謠一、漢     族 >                       ↘    客家系:使用客家話的客家系民謠  二、山地族
  • 中國民謠音樂史:民謠從何時起變成了流行歌曲?
    九十年代的老狼(左)和高曉松(右)中國當代民謠的開端,應追溯於90年代初的校園民謠。校園民謠概念的首次出現,是在七十年代初的臺灣,隨後傳入大陸,羅大佑、劉文正等人的歌曲,給那個時代的大學生音樂上的啟蒙。
  • 三貼民謠老膏藥的「民謠三味」
    周雲蓬、小河、萬曉利,三貼民謠老膏藥終於要第一次同臺了。 ■ 歌手周雲蓬、小河、萬曉利首次同臺■ 今晚在滬「燉」民謠本版部分圖片 高劍平 王炬亮 早報資料周雲蓬、小河、萬曉利,三貼民謠老膏藥終於要第一次同臺了。起因是小河想和兩個老友一起做一出有情節的音樂演出,講講他們這代民謠人的故事,但是想到開銷巨大,遂決定先弄個專場三人磨合一下,於是就有了今晚在淺水灣藝術中心上演的這場「『民謠三味』周雲蓬萬曉利小河上海特別場音樂會」。
  •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參觀記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參觀記
  • 他們在島嶼寫詩 ——2017臺灣校園民謠之夏季遊學,今起招募
    第五天,前往臺北 ◆面見陶曉清:現代民謠之母,跟你談民謠的那些事◆袖珍博物館,亞洲第一座專門收藏當代袖珍藝術品的博物館◆國立故宮博物館◆101大廈◆誠品書店  第六天:臺北◆參觀中山堂1975年6月6日,楊弦在臺北中山堂舉辦「現代民謠創作演唱會」,這成為臺灣「民歌時代」標誌性起點。
  • 2020即墨古城民謠季啟幕 國慶假期添民謠活力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曉哲民謠風,醉古城。10月3日晚,2020即墨古城民謠季在流光溢彩中拉開序幕。鴨綠池戲臺上,灰牆黛瓦與民謠音樂交融碰撞,知名音樂人組成的演出陣容,給樂迷帶來一場視聽民謠盛宴!壓軸出場的民謠搖滾歌者趙照,他深情開唱,與樂迷們分享著他與民謠的故事,演出最後,一曲《當你老了》餘音繞梁。聚焦「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理念,即墨古城與民謠音樂在今晚交相呼應,動感的音浪現場掀起一次次的熱潮。作為民謠季開幕首日,古城人潮如織,到處洋溢著熱鬧的民謠氛圍。
  • 民謠裡的張掖
    原標題:民謠裡的張掖  李鶯  因為一首歌,愛上一座城。民謠裡,有你的故鄉嗎?
  • 好聲音:電視上唱民謠 重拾民謠音樂魅力
    原標題: 好聲音:電視上唱民謠 重拾民謠音樂魅力盲選結束,《南山南》成為了最被人記住的一首歌,安於一隅的民謠再次被推到大眾面前。在電視上唱民謠從第二季開始,《中國好聲音》每年都會出現民謠,第二季紀海星的《狐狸》,第三季張婧懿的《玫瑰》和《斑馬斑馬》,還有第四季的《我在人民廣場吃炸雞》和《南山南》。
  • 揭秘合肥老報館首家「民謠」主題酒吧 打造民謠集中營
    「也許你們之前聽過這歌,如果一首歌從來不像是新的,也永遠不會變老,那它就是民謠。」雖然,隨著時代的不斷變更,音樂的類型也層出不窮,但是民謠仍是「最純粹」的一種音樂,它舒緩的節奏,總能給人心靈上的慰藉,讓人們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慢下腳步,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