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圖解美國華人高端人才(總匯)

2020-12-12 半島網官網

截止到2019年,在美華人大約550萬,54%成年華人有大學文憑,51%華人從事專業技術、管理等工作。美國科學院、工程院、醫學院、文理院四院華人院士共約300餘人。中國985高校畢業校友20多萬在美國高科技企業或高校機構工作,在美高層次科技人才分布前三名分別是舊金山灣區、紐約地區和波士頓地區.....眾多乾貨數據詳見本文!

1、美國華人人口概況

人口現狀

    美國華人廣義指具有華人血統(包括港澳臺以及東南亞地區華人)的美國籍公民、永久居民或其他住民。根據Pew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和推算,截止到2019年,在美國生活的華人大約550萬,佔美國總人口1.67%,亞裔總人口25%左右。    過去改革開放40年來,到美國的學習,工作和居住的華人人數增長迅速,從2000年的287萬,到2010年的401萬,到2019年的預估的550萬。 華人已成為美國亞裔中最大的族群,並在當地經濟和科技發展中做出相應的貢獻,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美國華人人數總數(2018和2019是預估,包括自稱臺灣裔的人士)

   持學生籤證的中國大陸公民大約37萬,另外,也有不少人通過其他渠道來到美國工作和生活。另外,根據2019 Open Doors 報導,臺灣、香港和澳門分別有23469,6917和558 名在美國留學。

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人數

雖然媒體報導,美國對留學生的籤證收緊,但是中國大陸到美國就讀的學生仍然在增加,畢竟美國是世界當之無愧的頭號經濟大國,科技大國和教育大國,是留學生的首選地區。

出生來源

根據2015年的數據,本土出生的華人(ABC)佔37%,大約63% 的華人出生在美國本土以外。

在出生於美國本土的華人中,53.8%出生於加利福尼亞州和紐約州兩個州,這兩個州是華人最集中的地方。出生於美國境外的華人(移民)中, 其中 59.9%來自於中國大陸,15.9%來自中國臺灣, 9.4% 來自中國香港,15.3%來自其他國家和地區。來自中國大陸華人比例近些年日益增長。

代際分隔

總的來講,在美國長大的孩子,對中國語言和文化的了解比較有限, 難以使用漢語深度交流。成年以後再到美國的移民,對美國本土的語言和文化的掌握先天不足。    

 而「1.5代」移民現象是那些出生於美國之外,在10-16歲期間移民美國的人群。第一代移民通常與主流社會存在不少隔閡,而「1.5代」移民因其在語言能力、社會生活諸方面都較早並很好地融入了主流社會,同時對中國語言和文化的掌握基本到位。「1.5代」代表人物包括李開復(原微軟和谷歌高管,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飛飛(AI專家,斯坦福教授),童士豪(知名投資人)、楊致遠(雅虎的創始人和阿里巴巴的投資人),蔡崇信 (阿里的二號功臣) 。一些人已經不在美國居住或不是美國公民,但是成家立業在美國。1.5代是獨特的教育培養環境,感興趣者可以在後臺留言。

歡迎加入全球華人教育留學和職場互助平臺, https://tinyurl.com/t3er7x6

聚集區域

下圖是華人在美國各個州分布示意圖,在東西兩岸比較集中。

下圖則是華人居住人數排名前8大地區(2015年數據統計,可能並不完整);在紐約,舊金山和洛杉磯地區,都有50~70萬華人居住在那裡,包括中國城,  難怪國內朋友們來到這裡,感覺不到像是海外。

移民背景

    下圖則是華人移民的背景信息。大概30%是職業移民 (一般留學生的渠道),37%是直系親屬移民,20%是非直系親屬移民,13%是Refugees and Asylees 背景。

教育背景

華人移民受教育的程度呈現高低兩極分化狀態。

一方面,25歲以上的華人持大學文憑比率為54%,遠高於美國30%平均水平;另一方面,華人移民中高中以下學歷者佔36%,高於全部亞洲移民的29%。這部分華人通常從事餐飲、日貨等服務業,在美中餐如此受歡迎離不開他們的辛勤付出。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感謝在美華人展示勤勞、善良等中華傳統品德,這裡必須點讚! 

職業背景

美國華人最鍾情的職業是綜合管理、專業技術及相關行業,佔從業人口的51%,雖低於美籍印度裔的62%,但高於美國平均水平的38%。

美國華人第二大職業領域是商業營銷人員和辦公室工作人員,佔從業人口的22%。 

華人第三大職業領域是服務行業,佔從業人口的18%。

2、美國華人高端人才

華人諾貝爾獎(現居美國)

1.李政道(93歲)

2.丁肇中(83歲)

3.崔琦   (80歲) 

4.朱棣文(71歲)  

註:楊振寧教授已定居國內;錢永健教授於2016年8月逝世,高錕教授於2018年9月逝世;

      美國國家科學院與工程院華人院士

       美國科學院華人院士80餘人,大家比較熟悉的有李政道、朱棣文、丘成桐等; 美國工程院華人院士約140人,譬如崔琦、胡正明、戴宏傑等。美國科學院、工程院、醫學院、文理院四院華人院士約300餘人。過去幾年來,每年新增選的華人院士大約6~15名。

   沈志勳,出生於浙江溫州,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史丹福大學物理科學講席教授,史丹福大學SLAC國家實驗室首席科學家。他是當之無愧的科學家和技術專家,同時也是成功的企業家(多家科技公司的共同創始人)和成功的投資人。他的照片在後面顯示。 

        在美名校華人教授人數

名校是培養高端人才的重要基地。在美國的七大名校,每個學校都有數十位華人教授,以下是華人比較集中的學科(理工,醫學,經濟商務等)領域中,華人教授人數分布。

      近些年,不少美國華人著名教授回國發展,譬如原清華大學副校長,現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博士、北京大學饒毅教授等。當然,其中也有海歸後又回流美國的華人教授,譬如回清華任教後又回歸普林斯頓大學的美女教授顏寧(2019新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這從另外一方面也說明了中國整體科技教育實力的提升。

        總的來講,華人教授招收的中國學生比例相對高一些。這些教授,雖然在海外,還是為培養華人人才貢獻巨大。史丹福大學教授,化工系主任鮑哲南院士的團隊,亞裔面孔估計2/3. 鮑哲南也是中國「未來科學大獎」的科學委員會委員,與中國學術界的交流活躍。

對中國人才的培養,海外華人教授和其他科技精英的貢獻不可取代!明顯的道理,這裡再重複一遍!矽谷科技企業家 

相對印度裔,華人在美國的政治,科技,教育和商業發展有些遜色,但仍然有一些讓華人引以為榮的人物,獨領風騷。

謝青, Netscreen和Fortinet的創始人,他是「四高」代表:學歷高(清華和斯坦福校友);事業成就高(兩個上市公司的創始人,美國工程院院士);社會成就高(華人精英機構「百人會」成員和2018年會共同主席);身材高(目測1.93m)。 下圖是史丹福大學、美國敦煌基金會與清華大學共同舉辦的一個藝術研討會。前排右四是謝青,他的物理「高度」顯而易見。謝青的左側是沈志勳教授,再左邊是斯坦福藝術系講席教授謝曉澤夫婦,左四是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許傑博士,左五是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文化創意研究院執行院長的胡鈺博士。

 袁徵Eric S. Yuan,視頻會議軟體提供商ZOOM的創始人兼CEO, 被Glassdoor 評為2018年最受員工擁護的CEO第一名, 無疑也提升了華人的正面形象。ZOOM 在2019年4月上市,現在市值大約200億美金,其產品是許多科技商務人士的親密伴侶。下圖是袁徵與GGV紀源創投管理合伙人童士豪 (Hans Tung,上文提到的1.5代華人移民的榜樣)使用ZOOM做的遠程對話情景。

政界精英          

        華人在美國政界的影響力不大,現在有三位國會議員(Judy Chu, Ted Lieu, Grace Meng)和一個內閣部長(Elaine Chao趙小蘭)。較為知名的也有駱家輝(Garry Locke 原華盛頓州長,商務部長,駐華大使),以及民主黨總統參選人Andrew Yang. 從2013年開始,大陸移民越來越關心參與政治和社區活動。華人社區本身也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除了在文化教育領域比較有共同看法以外,其他方面的觀點難免有左有右,但只要有利於提升華人正面形象,符合本地法規和習俗,都應該給予支持(也許可以成立一個華人形象黨

,畢竟華人有個共同的形象)。近來,許多華人支持Andrew Yang競選總統,其主要原因是,他給美國社會帶來華人也有領導魅力的正面形象。

其他行業精英   

在美國,最家喻戶曉的華人也許是甄文達Martin Yan. 他出生於廣東,13歲移居香港,隨後到北美留學生活,他在加拿大和美國主流電視臺主持烹調節目「Yan Can Cook」(中文翻譯「甄能煮」)和其他類似節目大約3000集,跨度將近40年,成為首位成功將中國飲食文化傳播到美國主流社會的華人。

陸怡穎,國際知名品牌設計專家和創新引領者, 她為多家世界著名企業做過成功的設計,簡潔美觀,富有內涵,恰如其分地融合東方與西方,科學與藝術。當中國製造實力接近國際水平的時候(筆者給打80分), 其品牌實力也許只有30分, 需要通曉東西文化的人才(品牌行業的朋友,拍磚輕一點,這說明品牌行業更有發展前途)。 本文留言部分有關於陸怡穎的視頻介紹。

        在增加中國人軟實力,提升華人形象方面,多元化的人才也非常有意義!

迎加入全球華人共享平臺,  https://tinyurl.com/t3er7x6

3、美國的中國高校校友概況

下圖是中國的知名高校在美國的數據,源於 LinkedIn 的資料庫。實際數據應該比LinkedIn上的數量多 30~50% (一些人、特別是一些行業不註冊LinkedIn 帳號, 一些人不提供學校信息)。

據不完全統計,39所985高校校友在美約有20萬人,本次調研通過地域分布,行業分布,職位層級分布,名企分布,技能分布,以及工作經歷這幾個維度來進行,並且所有的數據都基於500人以上的大公司。

——數據來自於LINKEDIN(領英)。

A.地域分布 

高層次人才分布前三名分別是舊金山灣區,大紐約地區和波士頓地區。

B.行業分布

從行業分布來看,大部分985高校人才在美從事高新技術行業,計算機軟體、半導體硬體以及金融地域分布比較明顯。另外在美從事高校教育以及科研工作的985畢業生也非常多。 

C.職位層級分布

    其中絕大部分在美華人人才是高級工程師或主管,佔約61%。公司高管(CXO, VP, Owner以及Partner)相對較少佔12%。

D.名企分布

    許多985高校留美校友畢業後選擇了去微軟、谷歌、亞馬遜以及蘋果等知名企業工作。上圖是就業企業排名前20強!

E.技能分布

大部分985高校留美校友畢業後從事計算機網際網路行業, 計算機相關技能,數據算法等相對普遍集中。上圖是在美華人科技人士技能關鍵詞前20強,包括Matlab、C++、Python、Java、C等。

F.工作經歷

上圖是在美科技界華人按工作年年限人數分布(僅根據LinkedIn數據,橫軸單位是年);進一步,下圖以5年為一區間進行人數統計,不難發現,2000年後留美華人還是主流(工作在15年之內),這也說明了這些年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出國留學變得越來越便利。

「985」 部分高校畢業生在美做什麼?

下圖給出,國內985高校在美校友就業領域分布(單位:人數):

進一步地,上圖是領域分布比例圖,前3名分別如下:

Engineering  23%

Research     20%

Education    10%

不難發現,工程研發類還是佔絕大多數。吸引更多在美工程和研究人員在中國創新創業,必將對科研發展、產業升級起到重要作用!

人工智慧AI華人資深人才統計

 AI 是近年科技發展的熱點,這裡以相關的AI技術關鍵詞,分享一下中國「985」高校校友中資深AI人才分布!

註:以上所有圖表數據信息主要是根據網絡信息、領英數據和建模分析得到,僅供參考,如有不精確之處望理解!感謝矽谷海納百川創新中心,清控TIE創新走廊的合作!

相關焦點

  • 90%的中國籍博士留下建設美國:最新美國華人數據大公開
    1、 最新美國華人數據大公開 550萬華人在美國的居住很有規律,有超過50%的華人集中居住在加州、紐約和大都會城市。 此外,最新數據顯示,在美華人中新移民數量超過了老一輩華人移民。新移民指的是童年時來美,或者在美國出生的新一代。有54.2%的華人都是新移民。29.8%是二代及以上移民,16%是1.5代移民。
  • 臺積電將強化人才優勢,反向吸引中國大陸高端人才流向臺灣地區?
    眾所周知,晶片製造行業需要大批的科技人才,尤其需要既有經驗又能創新的高端人才。在中國大陸地區,中芯國際作為晶片代工龍頭,兼具成熟製程工藝和先進位程工藝,目前,由中芯研發的14nm先進位程工藝也已投入量產。業內認為,隨著資金、人才和技術逐步到位,中芯憑藉「摩爾定律放緩」+「追趕者學習曲線縮短」的優勢,可望逐漸縮小與臺積電的差距。
  • 在美華人數據最新統計,90%的中國籍華人博士留美工作
    中國華人一想到學習,就會想去美國進行深造,很多人認為美國的教育更好,更加的可以培育出高技術人才,而且很多人才也都喜歡去美國留學或工作,甚至直接留在美國,幫助美國人民積極的建設國家。美國是中國人最喜歡移民的國家,很多數據都表明了這一個消息的真實性。根據美國最新的調查顯示,目前華人在美國的人數已經達到了550萬人,這些移民的華人可不是普通人民群眾,而是「三高」人民。首先,第一高就是學歷高。
  • 仙桃國際大數據谷高端人才公寓開始試住
    新華網重慶12月25日電(張靈)在重慶渝北區仙桃數據谷園區企業上班的肖雲已經將起床鬧鐘從6:45調整為8點,還可以懶床,再從容吃個早餐,走路去上班。他甚至想應該用不到鬧鐘了,應該可以睡到自然醒……這些變化都得益於重慶仙桃國際大數據谷高端人才公寓的建設。
  • 美國有多少華人?詳細數據出來了
    很高興認識你 每天7點準時相見 根據美聯邦人口普查局發布的最新數據 美國亞裔總人口已達2140萬 而華裔以5081682人居首(包括了193642的臺胞) 這508萬華人在美國的居住很有規律
  • 美國到底有多少華人?詳細數據驚人
    360資訊網 根據聯邦人口普查局發布的最新數據 美國亞裔總人口已達2140萬 而華裔以5081682人居首(包括了193642的臺胞) 這508萬華人在美國的居住很有規律,集中在加州、紐約和大都會城市。
  • 兩個月前買空超市馳援祖國,大華府華人募捐支持美國醫生
    日前,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與首都華盛頓特區接壤的馬裡蘭州出現「重大災難」。至此,美國宣布出現「重大災難」的州已超10個。疫情洶湧之下,有美國華人告訴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當地華人組織在傾力相助祖國後,近日開始向美國醫護人員發起募捐,支援他們共同抗疫。
  • 北京市在美國矽谷舉行人才與科技峰會
    北京市政府20日在美國矽谷地區主要城市聖克拉拉舉行人才與科技峰會,宣介北京市推動科技創新、吸引人才的政策和環境,並宣布一些相關措施。這次峰會在中關村矽谷創新中心舉行,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管委會和中關村發展集團主辦。
  • 大數據告訴你,30年來有多少中國人移民美國
    其定義是指出生在中國,現在在美國居住,這包括:已加入美國國籍者、擁有美國永久居留權者、合法的非移民籤證持有者(非移民學生籤證、工作籤證、臨時籤證)。所以嚴格意義上講,美國人口普查局關於中國人移民美國的數據有一部分是非移民類別,當然像留學生如果畢業後能在美國找到工作,也可以轉換成移民籤證。因此美國人口普查局統計數據不能說是移民數據,而只能看成是在中國出生者居住在美國的人數數據。
  • 在美國,華人都在哪裡扎堆?
    (數據顯示,中國移民人口最集中的在兩個州是加州(31%)和紐約(20%))洛杉磯  最適合華人移民的城市  華人佔總人口比例大,華人地位也比較高,華人社區多,使用華語機會多,即使不會英文,生活也不會很麻煩。中餐館、華人超市林立,中國胃不會受到任何委屈。爾灣/新港灘美國最大的規劃城市社區之一,是由私人公司爾灣家族成立的爾灣公司投資慢慢發展起來的。
  • 數萬名華人工程師離開人才聚集地矽谷,回國創業或留在美國
    眾所周知,美國的矽谷是人才的聚集地,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工作之地,能夠在矽谷工作的人在大眾眼裡就是成功人士,但是夢終究還會醒,一場疫情讓裁員潮籠罩著整個矽谷,數萬成功人士竟然也落得被掃地出門的後果,矽谷的光環,碎了。
  • 美國有多少華人?感染 死亡比例,各省人口詳細數據出來了!
    根據聯邦人口普查局發布的最新數據,美國亞裔總人口已達2140萬,而華裔以5081682人居首(包括了193642的臺胞),這508萬華人在美國的居住很有規律,集中在加州、紐約和大都會城市
  • 海南面向國內外公開選聘高端管理人才
    新華社海口3月1日電(記者劉詩豪)海南將面向國內外公開選聘首席醫務官、大數據架構師等一批高端管理人才,為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建設提供人才支撐。這是記者1日從海南省面向國內外公開選聘高端管理人才新聞發布會獲得的消息。
  • 山西持續發力引進海外人才 海歸看好發展機遇
    山西持續發力引進海外人才,借力推動產業轉型。 李新鎖 攝中新網太原10月16日電 (記者 李新鎖)16日下午,山西歐美同學會邀請美國海外華人高新技術協會一行走進山西,進行學術交流和商貿洽談。近年來,在煤炭經濟轉型的背景下,山西持續發力引進人才。對此,山西歐美同學會秘書長劉強表示,山西海歸回流呈現加速趨勢。在產業轉型和消費升級背景下,諸多海歸人士看好回國發展機遇。當天,美國海外華人高新技術協會會長張津秋帶領十餘位醫學、建築、信息等領域專家學者走進山西海歸創業公司——山西納安生物科技公司交流、互動。
  • 大數據「菁英班」開始招生 看百度如何培養拔尖人才
    日前,百度-西交大「大數據人工智慧菁英班」招生宣講會已順利結束,招生工作正式展開。本次大數據人工智慧「菁英班」將充分利用雙方的優勢資源,共同探索創新的「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新模式。百度擁有海量大數據,並且深耕數據挖掘領域多年,這次合作也將作為百度與西交大共建大數據人才平臺戰略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 盤點:華人聚集的美國十大城市房價
    洛杉磯經濟發達,就業機會很多,同時國際化的文化,豐富的夜生活也給這個城市帶來了不少人情味,一直備受華人青睞。根據數據,房價較去年增長了11%,一年,房價還將上5.9%。2. 爾灣/ 新港灘 Irvine / Central Orange County爾灣位於洛杉磯南部,屬於橘郡管轄範圍,是美國的規劃城市社區之一。
  • 廣西頒發首批外國高端人才確認函
    「有了人才籤證,在柳州工作會更方便!」3月13日,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聘請的產品總監貝克和柳東新區管委會邀請的美國凱特林大學校長麥克馬漢領取了廣西首批《外國高端人才確認函》。這也意味著,外國人才籤證制度在我區全面實施。
  • 大數據偵查人才訓練班學什麼
    大數據偵查人才訓練班是偵查系卓越人才培養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領導高度重視,組織教學團隊,創新教學形式,力圖打造一支政治堅定、專業過硬的數據偵查新銳人才隊伍。在課堂講授外,偵查系積極邀請省內大數據實戰專家,為人才訓練班學員開展系列講座。
  • 廣州南沙人才「大禮包」來了:高端領軍人才給最高1000萬安家補貼
    會上,南沙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朱承志,南沙區人才發展局局長鄭翔發布了「連結世界.智匯南沙」人才系列活動籌備總體情況、南沙區人才工作發展亮點。活動有哪些亮點?朱承志介紹,活動有五大亮點:亮點一:發布廣州南沙國際英才需求榜單。
  • 滙豐看好中國廉價航空股/網絡零售最新數據解析|數據精華
    本文內容精選自財新高端訂閱產品「財新數據通」。內容涉及的金融資料庫和專享財經資訊完整版本,可通過文內和文末連結訂閱「財新數據通」後暢享。  A股廉價航空被機構看好  一張機票成為更多普通人出行負擔得起的選擇。滙豐銀行全球研究認為,中國廉航將會迎來十年高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