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是劇毒危險品?專家:不可怕且挺耐用

2021-01-10 人民網

  廣為流傳的網文對鋰電池的質疑還包括:鋰電池劇毒、短命、易爆炸,使用條件苛刻;無法回收利用,造成巨大環保壓力……果真如此嗎?人民日報「求證」欄目繼續採訪多位業內專家,探尋真相。

  鋰電池是劇毒危險品?

  回應:鋰電池不含劇毒物質,影響遠小於鉛酸電池

  「鋰離子電池和鋰電池嚴格說在概念上還是有區別的。」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動力電池領域首席專家、電池測試與應用技術聯盟秘書長、高級工程師王芳說,鋰電池通常指由鋰金屬或鋰合金為負極、使用非水電解液的電池。鋰離子電池指可充二次電池,負極不採用金屬鋰,依靠鋰離子在正負極之間移動來工作。不過,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把鋰離子電池簡稱為鋰電池或鋰電。

  據了解,目前我國推廣的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大多都採用鋰離子電池,其中磷酸鐵鋰佔到80%—90%,三元鋰電池在乘用車上也開始大規模應用。

  針對網傳文章中指出的鋰電池是「劇毒危險品」的說法,王芳駁斥說,鋰電池相比如鉛酸、鎳鉻、鎳氫等傳統電池,不產生任何鉛、汞、鎘等有毒有害重金屬元素和物質,相對汙染較小。且其電解液為有機溶劑和鋰鹽,大多為無毒或低毒;但鋰電池分解或水解產物為氫氟酸和其它含氟化合物,具有一定腐蝕性和毒性。

  就「鋰電池劇毒說」,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十八研究所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劉浩傑表示,鋰離子電池本身不含劇毒物質,負極的碳和正極的金屬氧化物基本是無毒的。由於鋰離子電池屬於密封體系,正常使用是不會接觸到這些物質的。「無論如何,其影響遠小於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鉛酸電池。」

  鋰電池壽命短、使用條件苛刻?

  回應:動力鋰離子電池壽命可達2000次循環,電池管理系統可限制「過充過放」

  目前鋰電壽命有多長?淺充淺放和過充過放是否會對電池安全和壽命產生影響呢?

  「決定動力鋰離子電池使用壽命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體系本身的特性,也包括製造工藝、使用工況等。優質的電池體系,外加科學的系統管理,可以達到很長的使用壽命。」王芳介紹說,按照容量衰減至80%作為截止條件、按照100%的放電深度測試,目前動力電池的壽命基本都可以達到2000次循環。

  「過充過放指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電壓超過或低於規定的截止電壓,對電池性能和壽命會帶來危害。」王芳說,但電池中的BMS電池管理系統會加以限制和保護,低溫時限制對電池充電,加熱至合適溫度時再充電。王芳說,為了確保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從電池單體、模組再到電池系統有一系列的安全保護設計,防止電池過充過放過溫,在出現異常時及時報警和保護。

  網文中提到:曾有媒體報導,「天津十八所證明了鋰電池在高溫高壓、穿刺撞擊、過充過放幾乎所有項目中都發生了燃燒及爆炸」。

  對此,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說,2014年5月末,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十八研究所接受媒體專題採訪,但節目中電池發生燃燒爆炸的現象是根據節目錄製要求,將保護電路拆除後,進行濫用實驗造成的。這次實驗主要目的是讓廣大使用者了解沒有保護措施的三元鋰電池在濫用條件下可能出現的危險情況。

  「鋰離子電池安全性理論上是可控的,引發安全問題多是在產品缺陷和濫用的情況下。」劉彥龍說。「但單純電池單體、模組和系統的安全,還不足以保證搭載鋰電池的電動汽車的絕對安全。」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TL)董事長李平介紹,目前頂配的Model—S使用了7104塊松下三元鋰電池,在電池安全保護方面做足了功夫,包括設置傳感器、由電池控制系統控制、大量使用高強度鋁合金等材料的碰撞防護等。在採取這些安全設計的情況下,安全事故的概率還是達到了萬分之一。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十八研究所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王慶華也指出,目前電動汽車電池市場上的產品良莠不齊,一些廠家生產的電池存在一致性差的問題,且管理系統的功效發揮不大,一個單體發生問題會對電池組的整體壽命產生一定的影響。對此,王慶華建議政府提高相應的試驗驗證標準,加強對電動汽車市場的管理監督和檢測。

  廢舊鋰電池汙染不可控?

  回應:因環境風險相對較小,鋰電池尚未納入危險廢物管理,但應儘早布局回收再利用體系

  鋰電池目前是否有強制回收政策?是否像網傳文章中所說,廢舊鋰電池會造成巨大的環保壓力呢?王芳說,現階段被環保部門納入危險廢物進行管理的廢舊電池包括廢鎘鎳電池和廢鉛酸蓄電池。對於一次性電池、鋰離子電池、鎳氫電池等,因其環境風險相對較小,並未納入危險廢物進行管理。

  不過,廢舊鋰離子電池進入環境,由電極材料、電解液與環境中其他物質發生水解、氧化等反應,可能會造成鎳、鈷、錳等重金屬離子汙染、氟汙染以及一些有機物汙染。那麼,這些汙染可控嗎?

  王芳說,針對鋰離子電池的處理,國家發改委環資司起草的《電動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政策(2015年版)》中規定,鼓勵採用溼法冶煉技術處理廢舊鋰離子電池,要求鎳、鈷、錳的綜合回收率應不低於98%。「針對鋰離子電池的處理技術,我國一直有高校科研團隊進行研究,並與美國開展了合作交流。」王芳說。

  工信部1月8日發布了《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範公告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擬對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企業實行動態管理,委託相關專業機構負責協助做好公告管理相關工作。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首席專家、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胡樹清說,對於以磷酸鐵鋰、錳酸鋰及低鈷含量三元材料等為正極活性物質的鋰離子電池,由於回收商業價值低,企業興趣不高。這些廢舊電池回收必須由國家出臺政策,才能順利實現產業閉環。現在我國出臺了一些政策和標準,如廢舊電池的分類、儲運規範,固體廢棄物和危險廢物汙染防治技術政策等,但還不充分。

  「鋰離子電池回收再利用的工作,要儘早布局。」國家863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項目監理諮詢專家組組長王秉剛說,建立動力電池回收體系,需要完善電池的標準化、建立編碼追溯系統、實施嚴格的獎懲措施以及對再生利用企業進行資質管理等。

  本期統籌:胡安琪 

  《 人民日報 》( 2016年04月06日 04 版)

相關焦點

  • 專家:網傳鋰電池"劇毒短命易爆炸"觀點太片面
    原標題:鋰電池不可怕 其實挺耐用(求證·關注鋰電池產業(下)) 廣為流傳的網文對鋰電池的質疑還包括:鋰電池劇毒、短命、易爆炸,使用條件苛刻;無法回收利用,造成巨大環保壓力……果真如此嗎?人民日報「求證」欄目繼續採訪多位業內專家,探尋真相。 鋰電池是劇毒危險品?
  • 網傳鋰電池有劇毒易爆炸 專家稱鋰電池汙染小挺耐用 (3)
    廢舊鋰電池汙染不可控?回應:因環境風險相對較小,鋰電池尚未納入危險廢物管理,但應儘早布局回收再利用體系鋰電池目前是否有強制回收政策?是否像網傳文章中所說,廢舊鋰電池會造成巨大的環保壓力呢?王芳說,現階段被環保部門納入危險廢物進行管理的廢舊電池包括廢鎘鎳電池和廢鉛酸蓄電池。
  • 鋰電池劇毒汙染大?
    流言:一篇廣為流傳的網文對鋰電池提出質疑,稱鋰電池劇毒、短命、易爆炸,使用條件苛刻;怎麼處理全世界都還沒辦法,造成巨大環保壓力,真如此嗎?  真相: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動力電池領域首席專家、高級工程師王芳表示,鋰電池相比如鉛酸、鎳鉻、鎳氫等傳統電池,不產生任何鉛、汞、鎘等有毒有害重金屬元素和物質,相對汙染較小。且其電解液為有機溶劑和鋰鹽,大多為無毒或低毒;但鋰電池分解或水解產物為氫氟酸和其它含氟化合物,具有一定腐蝕性和毒性。
  • 首都機場:禁止託運行李中攜帶鋰電池等危險品
    數據顯示,從9月26日至10月1日,首都機場每天出港旅客人數均在14萬人次左右,且將於9月27日迎來第一個出港高峰,預計進出港旅客總數達27萬人次。而現如今,鋰電池、充電寶等已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旅客出行行李中,成為影響航空安全的一大隱患。為確保旅客乘機出行安全,根據民航局相關規定,首都機場提醒廣大旅客,鋰電池(含充電寶)只能隨身攜帶,不能託運;打火機、火柴禁止乘機隨身攜帶和託運。
  • 手機用的鋰電池真的有劇毒嗎?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鋰電池是一項我們眼前不常直接見到的事物,但實際可能無處不在,手中經常刷的手機、工作用的筆記本電腦、馬路邊的電動汽車等等,都是在鋰電池的支撐下長期運轉。對於使用如此頻繁的鋰電池,人們難免很在意它的安全性能。有人說,鋰電池有劇毒、汙染大,甚至還易爆炸,這種說法是正確的嗎?鋰電池主要由正極、負極和電解液組成,工作時,鋰離子攜帶電荷在正負兩極之間往返移動,完成充放電的過程。
  • 危險品運輸安全管理難在哪?
    由於運營資質、地理位置、綜合服務以及經濟利益等原因,危險品航空運輸會出現託運人代理人向其他託運人代理人「轉包」的情況,甚至一連轉了三四次貨的情況也時有發生。「轉得多了自然容易出現信息不對稱、申報不準確、操作不規範的問題。」作為託運人代理人,北京信諾遞捷公司總經理路陽對此體會很深。  不僅如此,將鏈條再向前後延伸,危險品生產企業、包裝設備企業、旅客等都與危險品運輸密切相關。
  • 又是危險品惹的禍?鋰電池...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根據相關查詢信息顯示,這架衣索比亞航空飛機為貨運飛機,型號為波音777F,原計劃於北京時間16點51分從上海浦東機場起飛,目的地為阿迪斯阿貝巴博萊機場。相關人士透露,此次火災疑似由危險品貨物引起,且飛機上載有大量口罩、呼吸機等防疫物資。在這裡不做猜疑,一切等待調查結果公布!鋰電池違規託運將嚴懲,還要追究刑事責任在實際的航空運輸中,一些貨主和貨代採取瞞報的方式運輸鋰電池產品,會給航空運輸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呼籲,各國政府必須在嚴格執行國際法規方面發揮作用,確保這些重要貨物得以安全運輸。
  • 鋰電池屬於航空「危險品」不能託運 儘量隨身攜帶
    問題是,鋰電池該放在哪裡?因為這些日常生活每天必需的鋰電池,屬於航空「危險品」。  近日,攜程旅行網發出暑期飛行溫馨提醒:進入夏季出行旺季,高溫天氣增多,為確保航班安全,請旅客在攜帶鋰電池出行的時候,嚴格遵守航空規定。
  • 因瞞報30塊鋰電池這家公司被重罰108萬!還敢瞞報電池危險品??
    對於危險品特別是鋰電池的危害,無論是傳統出口企業,跨境電商賣家或者物流貨代企業,對此都是深惡痛絕,但現實情況又讓大家很無奈,因為這類行為屢禁不止! 什麼原因? ▲香港機場鋰電池爆炸(2017年10月9日) 整個國際物流界對電池和危險品真的束手無策嗎?! 不是的,最近一個案例足以讓這些想再瞞報鋰電池的企業聞風喪膽!
  • 鋰電池已經炸了十幾年,早已是「危險品」,但仍沒辦法將其取代
    鋰電池存在風險其實是眾所周知的,因為鋰電池故障引發的火災和事故不在少數,被列為危險品也已經不是第一次,國外航空公司開始陸續禁止託運蘋果筆記本電腦也是因為其鋰電池存在燃燒風險。從之前的電腦到現在的智慧型手機,鋰電池的發展史和「危險史」長達十幾年,但是就算是科技發達的現在大眾依然沒有辦法將他完全取代。蘋果筆記本電腦的鋰電池風險其實並不是個新問題,今年6月蘋果就曾召回自己部分機型,原因就是電池存在燃燒風險。因為鋰電池燃燒風險損失最慘重的,大眾印象裡應該就是三星品牌,因為手機電池爆炸事件到現在還被人諷刺,中國市場份額慘澹。
  • 2019新航空運輸規則鋰電池標籤變更
    據最近消息,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危險品規則》第60版實行落地。裡面綜合了2019-2020由國際民航組織(ICAO)危險品專家協會編寫的ICAO技術細則所有內容以及IATA危險品專家協會通過的內容變化,不出意外,鋰電池運輸規則又有新的要求和變化。
  • 民航規定即日起旅客乘飛機鋰電池將不可以託運
    根據民航新規定,即日起旅客乘飛機時,筆記本電腦、手機、相機等最常用的鋰電池將不可以在行李中託運,但可以拆下隨身攜帶。民航部門稱,此舉是為保證航空安全。記者昨日從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獲悉,為確保航空運輸安全,根據國際民航組織《危險品安全航空運輸技術細則》和中國民用航空局《中國民用航空危險品運輸管理規定》,乘航班的旅客,如攜帶電子產品中有鋰電池,將不允許跟隨行李託運。但旅客可以在手提行李中攜帶用鋰電池的電子產品,如:手錶、計算器、照相機、手機、筆記本電腦、DV等。
  • 鋰電池之出口篇
    近年來鋰電池爆炸典型事故較多,「安全是航空業的重中之重。航空公司、託運人和製造商一起制定規則,以確保鋰電池的安全運輸。違反危險品運輸法規的行為將對飛機和旅客安全造成威脅,必須追究相關人員的刑事責任」。為此,上海市報關協會特針對鋰電池相關問題發布「Q&A」,以便企業借鑑。
  • 圓通速遞違規託運鋰電池被禁空運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有關人士11月24日向媒體證實,上海圓通速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圓通)等4家公司違規託運,嚴重影響飛行安全,中航協決定註銷圓通公司二類航空貨運代理資質,並請各航空公司終止與該公司貨運銷售代理企業的合作,不承運其攬收的貨物。
  • 海洋最可怕劇毒動物 人類一觸即斃
    原標題:海洋最可怕劇毒動物 人類一觸即斃 對於陸地上的有毒動物,如眼鏡蛇、漏鬥形蜘蛛、南美殺人蜂、亞馬遜毒劍蛙、巴基斯坦毒蠍……大家可能都耳熟能詳,但是對於海洋中潛伏著的可怕毒物,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天天探索小編就來揭秘海洋中十大劇毒動物排行榜。
  • 危險品1-9類都熟記於心嗎?章老師細解危險品類別!
    危險品類別危險品大體分為9類:1類爆炸品;2類壓縮氣體及液化氣體;3類易燃液體;4類易燃固體、自然化學品和遇溼易燃化學品;5類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6類有毒物品;7類放射性化學品;8類腐蝕品;9類雜類。
  • 民航局:嚴禁攜帶違規的鋰電池和充電寶乘機
    據中國民航局網站消息,14日,民航局向全行業緊急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危險品航空運輸安全管理的通知》,要求各有關單位確保危險品航空運輸的倉儲安全,有效防範旅客攜帶鋰電池及充電寶乘機的安全風險 。同日民航局還發布公告,重申旅客攜帶充電寶乘機的有關規定。
  • 首都機場安保公司大興機場分公司開展危險品航空運輸培訓-中國民航網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王佳旭 報導:為幫助員工有效掌握危險品航空運輸最新政策和國際規則,進一步落實執行《民用航空危險品運輸管理規定》,近日首都機場安保公司大興機場分公司開展危險品航空運輸培訓活動。為確保此次培訓達到預期,安保公司大興機場分公司特邀業內專家對危險品航空運輸國際法規(TI)、規則(DGR)更新以及危險品安全航空運輸管理等內容進行介紹和宣講。
  • 民航新規定:旅客乘飛機託運禁帶鋰電池
    24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李立強   根據民航新規定,即日起旅客乘飛機時,筆記本電腦、手機、相機等最常用的鋰電池將不可以在行李中託運
  • 國航湖北落實旅客攜鋰電池乘機自查自糾工作
    民航資源網2013年10月29日消息:近期,國內航班發生了多起旅客攜帶鋰電池冒煙或爆裂的不安全事件,民航局下發了《關於切實做好旅客攜帶鋰電池乘機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根據民航局文件精神,民航中南局下發《關於開展中南地區旅客攜帶鋰電池乘機安全專項監督檢查的通知》,要求各航空公司結合自身情況,做好自查自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