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的討論遠方快遞和雲天商城的原型是沒有意義的。在寫劇本的時候,編劇申捷曾經在製片人吳家平的幫助下,採訪了眾多的快遞和電商行業的成功人士以及底層員工。可以說遠方快遞身上有很多快遞公司的影子,而雲天商城也是一樣有不少電商公司的感覺。而申捷沒有公開的表示過,兩家公司的原型是誰,那就應該是融合而成的。
不過,我們在看電視劇的時候,還是能夠看到遠方快遞受順豐和德邦的影響最多。遠方快遞是姚遠在創立快遞公司之初,是做貨運的,這一點和德邦公司很相似。德邦起初就是搞公路運輸的,之後才轉變為物流公司,再後來創立德邦快遞這個品牌。而遠方快遞在經營上又能看到很多順豐的影子,比如分片承包給個人,讓他們相互之間沒有幹擾。比如快遞員工計件掙錢,每個員工都能有很高的收入。
雲天商城則有一絲京東的感覺,國內最大的電商只有淘寶和京東,而在電視劇中提到的淘淘網更像是淘寶,雲天更像是京東。當然,劉雲天作為一個海外資本的代表,和劉強東還是有很大的分別的。因此,也不能說雲天商城原型一定就是京東商城。
在我看來,遠方快遞和雲天商城應該是近年來快遞和電商行業的一個縮影,是借鑑多家公司的一個結果。只是其中借鑑誰多誰少而已,不存在絕對意義的原型。
不得不說,申捷這一次選擇快遞和電商兩個行業作為故事主線實在是聰明。一方面快遞和電商是最能反應近二十年國家發展的。往前二十年,快遞和電商應該是還沒有出現,那個時候的人們還根本不知道這兩個行業。而如今短短二十年,快遞和電商已經發展成最大商業領域之一。更為重要的是,這兩個行業與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可以說,我們生活的每一天都離不開這兩個行業。從無到有,不恰恰能夠反應國家的快速發展嘛!
另一方面快遞和電商更能體現民營企業的精神所在。最初快遞和電商的創業者,都是普通的老百姓。他們對市場有很好的洞察力,拉著親戚朋友一同幹事業。其中雖然遇到不少的困難和先祖,但不會阻撓他們創業的心。這一點和《雞毛飛上天》中陳江河是一樣的。最初就是一個普通的走街串巷的賣貨郎,可是卻能把握商機,慢慢的奮鬥成為行業領軍人。
從申捷所要表達的這兩點來看,他更想展示的也是兩個行業,並非是兩家簡單的公司。因此,更不必去糾結公司的原型,而是應該理解其中所要表達的深意。
我是雨天論娛樂,歡迎點讚關注!